杜 梅
(甘肅省靈臺縣城關中學,甘肅 靈臺)
英語作為初中課程體系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教學質量與學生英語綜合素質之間呈現正比例的關系,現階段,為使學生的英語素質能力得到有效的強化,教師應秉承“以讀促寫、以寫促解”的教育思想,提升自身對學生閱讀、寫作能力培養(yǎng)工作的重視程度,將這一教學模式融入初中英語課堂中,達到增強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目的。
閱讀與寫作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但受傳統(tǒng)英語教學思想的影響,大部分初中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更注重單詞、句型與語法點的知識學習忽略了語篇學習的重要性,這一情況不僅會使學生無法有效理解英語語篇的深層內涵,還使自身在學習寫作時,無法實現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進而降低自身整體英語學習水平?,F階段,在滿足新課標對當前初中生英語閱讀、寫作能力培養(yǎng)要求的基礎上,為了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寫作中的興趣,可以將“以讀促寫、以寫促解”教育思想融入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引導學生能夠將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相互遷移發(fā)展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語篇組織、語言表達能力,強化學生的寫作思想感情,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幫助。
“寫”作為一種層次較高的語言應用能力,在當前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英語知識掌握能力要求較高,在傳統(tǒng)的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通過一味要求學生對文章進行仿寫或者要求學生進行任務式寫作的方式,寫作教學這種相對單調的教學方式不僅降低了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寫作活動中的興趣,還無法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切實提升。現階段,為切實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將“以讀促寫、以寫促解”思想融入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將閱讀作為寫作教學的一種載體,通過對閱讀語篇進行分析的方式,使初中生的英語語感有所提升。
現階段,大部分初中生英語詞匯、句式積累量相對較少,并且受中西方歷史文化、語言表達習慣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別的影響,部分初中生在英語寫作時,往往面臨著“無話可寫”的情況,這嚴重限制了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為解決上述問題,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將閱讀與寫作教學結合到一起的方式,對學生的閱讀訓練過程進行有意識的引導,通過將閱讀材料轉換為英語作文素材,并積累下來的方式,為學生強化綜合英語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新課標指出,學生在開展閱讀學習時,應當能夠有效理解閱讀語篇句子間存在的邏輯關系,并使用簡單的閱讀策略,花費較短的時間找出語篇的主旨內容;在開展寫作學習時,主動收集合適的英語素材,為獨立描寫人、物、事提供有效的支持。面對當前大部分初中生課業(yè)量較多、英語篇章閱讀數量較少、英語素材積累不足的情況,教師可以將閱讀材料作為范例進行分析,并且引導學生積極積累閱讀篇章中的優(yōu)秀段落、經典句型,并且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對這些優(yōu)秀語句進行反復誦讀、背誦、默寫、仿寫等,增加初中生的英語素材積累量,為后續(xù)寫作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有效的支持。
例如,在學習“Thanks for sending me the snow globe of the monster”這篇文章時,為了提高初中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后續(xù)寫作活動積累素材,首先,可以要求學生自主閱讀這篇文章,并且在閱讀過程中,分析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并且劃分出這篇文章的大概結構;其次,可以找出這篇文章中的重要短語、常見句型與特殊句式,并且通過小組分析的方式,對這些重點短語、句式的常見用法進行簡單的分析;再次,隨機選擇學生閱讀這篇文章中的一些句子,并翻譯句子,讓學生可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最后,通過師生交流的方式,對文章中的一些優(yōu)秀句子進行分析,并且鼓勵學生將這些詞句摘抄到素材本上,完成這些詞句閱讀背誦,在加深學生對這篇閱讀篇章理解的同時,為初中生后續(xù)寫作活動的順利推進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分析當前部分初中生的作文后可以發(fā)現,受學生文章組織能力較差的影響,學生的作文內容普遍存在“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存在不僅使學生的作文語篇結構混亂,還無法切實將學生想要表達的內容表述清楚,面對這一情況,將“以讀促寫、以寫促解”融入當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為初中生語篇組織能力的強化、作文整體質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支持。具體來說,在當前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作文質量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初中生英語詞匯、句式的掌握能力,還可以對學生英語語言組織能力、英語知識掌握情況加以考查,但在傳統(tǒng)的英語作文教學過程中,較多的教師是先為學生提供一個題目或者一段語篇,要求學生直接進行寫作練習。這種教學方式并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還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寫作活動中的積極性有所下降。面對上述情況,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將閱讀、寫作教學聯(lián)系到一起的方式,幫助初中生在開展閱讀學習的基礎上,擴展自身的英語閱讀素材,提升學生的語感,便于在后續(xù)開展寫作學習時,能夠主動將閱讀素材中的語篇結構融入寫作中,提升閱讀寫作的條理性,從而達到強化初中生語篇組織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8單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這課時,課文在描寫milk shake制作的方法時,是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描寫的,順序詞的使用使文章顯得井然有序、生動具體,在閱讀、分析文章時,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布局方法、句子、段落間的過渡方法進行分析,并且啟發(fā)學生文章首尾句子的特殊作用,以便為學生后續(xù)寫作“謀篇布局”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時,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不僅需要引導學生對milk shake制作步驟進行分析,還可以通過列舉一些具體事例,要求學生合理應用first,and,next,then,finally這些連接詞將步驟表述出來,在加深學生對這些連接詞使用方法的印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切實將這種寫作手法融入自己的作文中,對自身的文章結構進行優(yōu)化。
由于初中英語作文寫作難度相對較大,部分學生對寫作學習往往存在著畏難心理,為解決上述問題,在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加強閱讀、寫作之間聯(lián)系的方式,降低單純寫作練習的難度,為學生寫作質量的提升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具體來說,由于當前初中生英語知識水平、學習風格、學習特點、興趣愛好等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開展寫作教學過程中,“一刀切”的教學方式無法有效調動學生對寫作學習活動的興趣。現階段,為切實提升課堂寫作教學的質量,在寫作教學前,教師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學生的英語水平、興趣點等特點,然后借助閱讀文章這一“支架”,為學生設置“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寫作素材或題目,在實現新舊知識的融合,加深學生對原本所學知識記憶的同時,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支持。
例如,在“I like...”這一題目的寫作教學中,由于學生可以填寫的人、事、物較多,在短時間內,學生不知道從何下筆,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為學生提供第六章“你喜歡香蕉嗎?”、第九章“我最喜歡的學科是科學”這些課文中的圖片、閱讀文章的方式,加深學生對這一題目的熟悉感與親切感,在加深新舊知識點之間聯(lián)系的基礎上,為學生寫作活動提供指引,降低學生對寫作活動的畏懼感,提升學生的協(xié)作效率。同時,為了使學生的英語邏輯思維能夠在閱讀、寫作學習的過程中有所強化,教師可以通過將“思維導圖”與寫作、閱讀教學活動中進行有效的聯(lián)系,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對閱讀文章結構內容進行分析,在降低學生理解閱讀文章難度的基礎上,為學生后續(xù)寫作結構邏輯能力的優(yōu)化提供有效的支持。
很多教師的教學主體不僅僅是教材,還包括一些除書本外的練習材料,這些練習材料中有大量的英語閱讀語篇,合理應用這些語篇,可以為初中生閱讀語感的強化、寫作素材的累積提供支持。
例如,在學習第3單元“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時,為了開闊學生的眼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筆者為學生提供了類似尼斯湖水怪、金字塔是否為外星科技這類與外星人、UFO相關的閱讀材料,在調動學生學習文章熱情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對這些閱讀材料內容進行分析,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同時,在教學結束前,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以“如果遇到UFO會怎么做”為題目,進行寫作練習,在實現對本課知識點有效回顧、融合的同時,創(chuàng)造良好的寫作環(huán)境。
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傳播速度不斷加快,師生獲取各類知識信息的速度不斷加快,獲取知識信息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加。現階段,為提升“以讀促寫、以寫促解”這一教學思想的應用質量,教師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系統(tǒng)查找一些適合閱讀、寫作的教學資源,將其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在實現提升初中生閱讀、寫作能力的基礎上,推動學生英語能力素養(yǎng)的全面強化。
例如,在學習第7單元“Will people have robots?”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閱讀文章進行閱讀分析,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查找與銀行服務機器人、微納機器人、工業(yè)生產機器人等與機器人相關的文章,對機器人在當前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應用優(yōu)缺點進行分析,將小組調查結果以作文的形式寫出來,并將這些文章引入課堂教學中,帶領學生對這些作文內容、結構、詞匯等情況進行點評分析,突出初中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主體地位,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分析自己及他人作文中存在的優(yōu)缺點,并以此為基礎,對自己的作文加以調整、優(yōu)化,從而為學生英語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提升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