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坤
(河北省唐山市農業(yè)技術推廣站,河北 唐山 163000)
唐山市位于華北平原東北部,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13℃左右,日照時數(shù)2480 h 左右,適宜西紅柿等蔬菜生長。為優(yōu)化農業(yè)產業(yè)結構,唐山市高度重視設施蔬菜發(fā)展,設施蔬菜產量增長較快,2020 年增長速度達5.6%。西紅柿是唐山市的重要蔬菜類型,全年栽培面積較大,要不斷提升西紅柿栽培管理水平,保證種植效益。
(1)品種選擇
科學選擇西紅柿品種,可保證長勢較強、結果期較長、坐果率較高且根系較為發(fā)達,唐山市的環(huán)境條件適合種植中雜109、金輝1 號等品種。
(2)種子處理
播前溫水浸泡西紅柿種子15 min,之后添加熱水至50℃左右,同一方向不停攪動,以促使種子均勻受熱,30 min 后取出放置在20℃溫水中浸泡6~8 h,有效減低苗期病害發(fā)生率。之后,用濕布包好放置在20~25℃環(huán)境中催芽,36 h 左右即可出齊。
(1)床土準備
土壤殘茬中病原菌較多,播種前需徹底清除,并在晴朗天氣扣棚悶殺,利用高溫有效進行土壤消毒。按照1:1 配制田土和有機肥,并加入硫銨和磷酸二氫鉀,拌和均勻后堆放1 個月以上[1]。之后,均勻噴施70%惡霉靈可濕性粉劑2000 倍液與72.2%普力克水劑800 倍液混合藥液。
(2)播種管理
根據(jù)唐山市氣候情況,一般在7 月上中旬播種,確保育苗期光照充足、溫度適宜,中午覆蓋遮陽網(wǎng)進行遮光降溫,避免幼苗灼傷。整平夯實后鋪4 cm 左右營養(yǎng)土,之后均勻撒播,播后覆蓋1 cm 營養(yǎng)土。出苗后交替噴施多菌靈、甲霜靈等藥劑,間隔保持在1 個月左右,避免苗期病害。
(3)分苗前管理
棚內白天和夜間溫度分別控制在25~30℃與15~18℃,出苗率達到80%以上后適當降低棚內溫度。定植前1 周內低溫煉苗,加大放風量,降低夜間溫度。
按照40 cm 標準深翻地塊,同步施入腐熟農家肥與復合肥。定植前1 天晚上密閉棚室,暗火點燃硫磺粉、鋸末與敵百蟲粉,進行熏蒸消毒。9 月上旬定植,選擇長勢均勻的幼苗,定植間距30 cm,每公頃定植45000 株左右,定植后充足澆灌定根水。
(1)溫度管理
定植后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密閉大棚,5 天后中耕松土。氣溫驟降需采取防寒措施,緩苗后適當降低設施內溫度。
(2)水肥管理
緩苗前盡量不澆水,第1 花序開花結果適當噴施生長調節(jié)劑,避免地上部徒長,增強植株的抗倒伏性。結果期及時灌溉,第1穗果坐住后晴天上午及時澆水,間隔保持在1 周左右。
西紅柿生長中所需肥力較大,需科學制定追肥計劃。通常第1 穗果達到蛋黃大小后,每公頃追施硫酸鉀復合肥150 kg;第3 穗果開始膨大后每公頃追施三元硫酸鉀復合肥600 kg。采收3次后,植株開花數(shù)量顯著增多,可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500 倍液,持續(xù)3 次,間隔在7 天左右。需注意的是,前期不要多施肥,否則易徒長倒伏[2]。
(3)疏花疏果
幼苗成活后搭架,新葉數(shù)量達到2 片時吊蔓。初花期內,采取單干整枝法進行植株調整,保留主干、摘除側枝,每天清晨清除無用側芽。通常每穗保留果實3~5 個,及時摘除畸形果、小果等。外界環(huán)境條件較差出現(xiàn)落花落果問題后,可用番茄靈等激素蘸花穗,可有效提高坐果率。
中雜109 等西紅柿品種具有無限生長特性,后期需做好摘心工作,確保營養(yǎng)向果實集中。通常第1 次坐果時開展首次摘心工作,然后第4 穗果坐住再次進行摘心處理,有效保證果實品質。
清除基部腳葉,適當剪除中上部過密枝葉,改善植株間的通風透光條件,確保葉片能夠充分利用光照資源,有助于提高果實品質。
(1)發(fā)生特征
猝倒病經常出現(xiàn)在苗期,危害幼苗莖基部。發(fā)病初期,莖基部出現(xiàn)水漬狀病斑,病情加重后幼苗出現(xiàn)倒伏,但整體依然為青綠色。發(fā)芽期染病會造成爛種、爛芽,幼苗難以正常出土。田間濕度過大時,病株附近會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
(2)防治方法
播種前溫水浸種15 min,或使用95%惡霉靈兌水藥液噴施苗床。子葉期后及時分苗,做好通風放風工作,控制幼苗徒長。發(fā)現(xiàn)病苗后及時除掉,并噴施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等藥物進行防治,間隔保持在1周以上,持續(xù)1~2 次[3]。
(1)發(fā)生特征
灰霉病易發(fā)生在西紅柿花期,主要危害果實、葉片、莖等。灰霉病持續(xù)時間較長,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西紅柿產量。通常葉尖部位最易染病,初期產生水漬狀淺褐色、黃褐色病斑,具有不規(guī)則邊緣和輪紋。果實染病后,果皮逐漸變?yōu)榛野咨?,并產生不規(guī)則水漬狀軟腐病斑。如果防治不及時,病害蔓延速度較快,會造成較大經濟損失。
(2)防治方法
嚴格控制棚內溫濕度,盡量采取滴灌模式,降低田間濕度,澆水后及時通風降濕。及時摘除病果、病葉,避免病菌傳播。果實采收后徹底清除病殘體,降低田間病菌數(shù)。定植前,田間噴施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等,可以有效減少病原菌數(shù)量。發(fā)病后則可噴施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 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等藥物,間隔保持在1 周以上,持續(xù)2~3 次。
(1)發(fā)生特征
白粉虱吸吮西紅柿植株汁液,會導致植株營養(yǎng)缺乏,產量降低。同時,白粉虱成蟲會產生大量排泄物,影響植株的呼吸作用。此外還可能引發(fā)煤煙病等病害,影響西紅柿種植生產。
(2)防治方法
定植前徹底清除殘株、雜草,在苗床或大棚的放風口設置避蟲網(wǎng),避免外來蟲源遷入。出現(xiàn)白粉虱后可在行間設置涂抹機油的黃板,對害蟲成蟲進行誘殺;或噴施10%撲虱靈乳油1000 倍液、50%克蚜寧乳油1500 倍液等藥物進行防治,藥物噴施次數(shù)根據(jù)蟲情確定,間隔保持在1 周左右。
西紅柿種植較廣泛,需結合其生長特點科學栽培管理,貫徹預防為主的病蟲害防治理念,規(guī)范施用化學藥劑,在保證防治效果的同時確保農產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