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容,高 瑾
(廈門市仙岳醫(yī)院,福建 廈門 361012*通信作者:高 瑾,E-mail:276832794@qq.com)
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顯示[1],2018年末,我國60歲以上人口為24 949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的17.9%。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率升高[2],大部分患者需住院治療,且部分患者需要長期甚至終身住院[3]。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反應遲鈍、思維貧乏、認知功能衰退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受損的情況較常見[4]。治療方面,新型抗精神病藥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癥狀,但藥物治療對患者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狀況的改善效果較有限[5]。有研究表明,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開展家居訓練,有助于改善其陰性癥狀,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促進患者康復[5]。
五行健康操是參考國術和韻律操編排而成,動作較簡單,強度適宜,具有調和陰陽、順行血氣、寧心安神的功效,可增加老年患者機體的能量消耗,促進新陳代謝,適宜老年患者每天堅持鍛煉[6]。已有研究將五行健康操應用于神經內科患者[7]、養(yǎng)老院患者[6]以及合并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癥患者[8],結果顯示,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改善,生活質量提高。目前,關于五行健康操對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效果的臨床報道較少。本研究選取80例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精神科護理及康復治療的基礎上實施五行健康操,觀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認知功能的改善情況,以期為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提供一種簡便、可行、經濟的康復手段。
納入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廈門市仙岳醫(yī)院住院治療的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入組標準:①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tenth edition,ICD-10)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②年齡≥60歲;③小學及以上受教育程度;④住院時間≥3個月;⑤無重大軀體疾病者。排除標準:①病例資料不完整的患者;②無法正常使用語言溝通者;③生活無法自理或無法自主進行活動者;④軀體關節(jié)存在畸形或肢體活動受限者;⑤不配合治療者。符合入組標準且不符合排除標準共8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0例。本研究經廈門市仙岳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批件號:2015-KY-011),患者及家屬了解研究過程和目的,同意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藥物治療、精神科護理及康復治療,包括基礎護理、癥狀護理、藥物護理、心理疏導以及健康宣教。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進行五行健康操練習。五行健康操具體操作步驟如下:①拍打天門;②雙龍吐珠;③前搖后擺;④開合虛掌;⑤排山倒海;⑥拍掌擴胸;⑦龍飛風舞;⑧扭轉乾坤;⑨花開富貴;⑩鯉躍龍門;?螳螂捕蟬(左);?螳螂捕蟬(右);?物轉星移;?天女散花;?上下天梯;?同心協(xié)力;?鳳陽花鼓;?龍騰虎躍(詳細步驟可根據OSID開放科學數據中的視頻進行操作)?;颊咴谖缧萜鸫埠螅?4∶30)和晚餐1小時后(18∶30)進行五行健康操練習,每天2次,每次20 min,地點在病區(qū)內患者活動廳。在五行健康操實施過程中,由一名培訓合格的護士進行教授并負責帶操,一名護士負責保障患者的安全。干預實施1年,脫落者自動剔除。
運用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Barthel Index,BI)[9]評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進食、穿衣、修飾、如廁、洗澡、床椅轉移、平地行走、大便控制、小便控制、上下樓梯10個評價項目,總評分范圍0~100分,100分為可完全自理,61~99分為輕度功能障礙,41~60分為中度功能障礙,≤40分為重度功能障礙。
采用簡易精神狀態(tài)評價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10]評定患者的認知功能。MMSE共30個條目,統(tǒng)計所有記“1”的項目總和,總評分范圍0~30分,評分≥27分為正常,21~26分為存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10~20分為存在中度認知功能障礙,<10分為存在重度認知功能障礙。
采用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11]評定患者的病情和康復效果。NOSIE共30個條目,采用0~4分5級評分,包括社會能力、社會興趣、個人整潔、激惹、精神病表現、遲緩和抑郁共7個因子。前3項因子評分之和為總積極因素評分,后4項因子評分之和為總消極因素評分,NOSIE總評分=128+總積極因素評分-總消極因素評分。
量表評定由經過一致性培訓的護士進行。于干預前、干預6個月和干預1年后進行BI和MMSE評定;于干預前和干預1年后進行NOSIE評定。
研究組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齡65~78歲[(71.51±6.50)歲];病程0.25~15年[(4.83±3.15)年]。受教育程度:小學26例,初中及以上14例。
對照組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齡62~79歲[(70.52±8.51)歲];病程0.25~15年[(4.62±3.28)年]。受教育程度:小學22例,初中及以上18例。
干預前,兩組BI和MMSE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F=0.148、0.163,P均>0.05)。干預6個月和干預1年后,研究組BI評分(F=2.876、3.240,P<0.05或0.01)和MMSE評分(F=4.742、7.902,P均<0.01)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BI和MMSE評分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BI and MMS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兩組BI和MMSE評分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BI and MMS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BI,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MMSE,簡易精神狀態(tài)評價量表
組 別BI評分MMSE評分研究組(n=40)對照組(n=40)F P干預前69.96±3.78 69.18±4.31 0.148 0.874干預6個月73.68±5.38 69.17±3.42 2.876 0.039干預1年76.84±5.31 71.62±5.22 3.240 0.007干預前24.05±1.26 23.96±1.25 0.163 0.861干預6個月25.24±1.23 24.72±1.43 4.742<0.010干預1年28.41±1.51 25.98±1.65 7.902<0.010
干預前,兩組NOSIE各因子評分及總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072~1.054,P均>0.05)。干預1年后,研究組NOSIE各因子評分及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0.173~2.463,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NOSIE評分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NOSI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兩組NOSIE評分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NOSI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NOSIE,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t1、P1,干預前兩組比較;t2、P2,干預1年后兩組比較
組 別研究組(n=40)對照組(n=40)時 間干預前干預1年干預前干預1年t1 P1 t2 P2社會興趣9.21±4.32 16.21±7.12 9.41±5.12 14.71±6.62 0.281 0.062 1.022 0.041個人整潔8.01±3.22 13.41±4.52 8.12±3.51 10.81±4.32 0.392 0.074 2.463 0.024激惹30.13±9.41 12.72±6.91 31.61±9.82 12.92±5.53 1.054 0.063 1.033 0.032精神病表現22.23±7.41 2.91±0.81 21.74±7.91 2.83±0.82 0.481 0.083 1.663 0.023組 別 總評分83.67±19.97 151.58±27.26 85.77±20.64 147.26±30.33 0.072 0.073 1.082 0.034研究組(n=40)對照組(n=40)時 間干預前干預1年干預前干預1年t1 P1 t2 P2 NOSIE評分社會能力12.61±4.52 22.71±8.92 13.22±5.51 18.51±7.82 0.682 0.084 2.132 0.023 NOSIE評分遲緩16.41±6.82 12.22±6.71 14.91±7.42 10.12±7.23 0.472 0.085 2.132 0.034抑郁4.81±2.42 1.02±0.61 4.32±2.13 0.92±0.33 0.591 0.083 1.453 0.042總積極因素32.85±11.63 52.34±20.31 34.45±15.12 46.43±19.12 0.345 0.072 2.062 0.032總消極因素77.25±18.34 28.85±11.92 76.74±16.81 27.24±11.53 0.164 0.063 0.173 0.024
隨著疾病的進展,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逐漸出現生理功能衰退、社會功能喪失等情況,日?;顒雍蜕钯|量受到嚴重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接受五行健康操干預6個月和干預1年后,研究組BI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五行健康操可能有助于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魏燁[12]研究顯示,群體性運動有助于滿足老年人心理需求,并改善其人際交往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五行健康操作為一種群體性運動,在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中開展,具有同樣功效。
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而言,認知功能受損是精神分裂癥的核心癥狀之一,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會功能均有重要影響[13]。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6個月和干預1年后,研究組MMSE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表明五行健康操可能有助于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功能。已有較多研究表明,運動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13-16]。五行健康操是基于科學的中醫(yī)理論進行設計,是一種動作簡單、強度適宜的有氧運動[17],具有疏通經絡、調節(jié)陰陽的功效[15],尤其適用于老年患者,可促進新陳代謝,增加內啡肽釋放,改善大腦活躍程度,進而改善認知功能[6]。
干預1年后,研究組NOSIE各因子評分及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精神科常規(guī)護理及康復治療的基礎上實施五行健康操,患者的激惹程度下降、遲緩和抑郁狀態(tài)改善,精神病表現有所減輕,社會功能好轉。郭淑沿[18]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五行健康操干預的研究結果顯示,五行健康操有助于減少患者的軀體疾病,改善社會功能。鄧金煌等[17]研究表明,五行健康操有助于減輕抑郁癥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睡眠質量。呂克梅[16]采用健美操輔助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結果顯示,健美操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陰性癥狀及社會適應能力,促進患者早日回歸社會。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和精神科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五行健康操,有利于改善長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認知功能及精神癥狀,延緩衰退,促進康復。此外,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通過練習動作難易程度適中、運動強度適宜的五行健康操,也豐富了住院生活,提高了生活質量。
本研究的局限在于:首先,由于患者的年齡、肢體靈活度、習慣等差異,患者在進行五行健康操鍛煉的過程中動作幅度不一致,可能導致效果存在差異;其次,納入的患者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對帶操護士教授的動作要領的理解程度不同,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可能受到影響。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增加樣本量,在更多的病區(qū)中開展五行健康操,進一步探索五行健康操在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