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華大”還是“僑大”
        ——“華僑大學”的規(guī)范性簡稱芻議

        2022-11-22 08:13:42任智勇
        八桂僑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華僑大學華大縮略

        任智勇

        (華僑大學,福建 廈門 361021)

        一、問題的提出

        校名是一所學校的基本標識,它不僅包括學校的登記名稱(即全稱),還包括簡稱及外文譯名等。和?;?、校訓、校歌一樣,校名(含簡稱)也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xiàn)學校的文化傳統(tǒng)、辦學理念、精神底蘊與人文內(nèi)涵,彰顯學校的個性和特色,反映學校的精神與風貌。

        商品經(jīng)濟條件下,校名(含簡稱)還是學校無形資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的品牌標志。高校特別是名校往往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傳統(tǒng),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品格與氣質(zhì),大師薈萃,人才輩出,科研實力雄厚,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社會貢獻大,文化引領作用突出,常被視為社會的良心,在公眾心里有著極高的美譽度和信任度。這種美譽度和信任度使得作為高校人格化外部標記的校名(含簡稱)成為教育領域的品牌。

        正因為如此,國外高校特別是名校對學校的命名及校名(含簡稱)的保護極為重視。如哈佛大學在許多國家申請注冊了商標,其申請注冊的商標包括“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鐫刻著拉丁文的“VE-RI-TAS(真理)”的盾形?;找约肮鸫髮W多個學院的名稱如“HARVARD COLLEGE”“HARVARD BUSINESS SCHOOL”“HARVARD LAWSCHOOL”等①王娜:《試析高校校名常見的法律保護方式》,《中國高校科技與產(chǎn)業(yè)化》2009 年第5 期。,并于1980 年成立了專門的技術與商標許可辦公室,對獲準注冊的商標進行全面保護,詳細規(guī)定了商標許可的使用范圍、條件、費用及國際許可等內(nèi)容②吳秋翔,王明鑫:《高校校名簡稱的沖突與保護途徑分析》,《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18 年第3 期。。近年來,隨著國內(nèi)高校校名(含簡稱)侵權案的屢屢發(fā)生,我國高校對校名(含簡稱)的管理也漸趨規(guī)范。清華大學早在1997 年9 月12 日便以“清華”和含有“清華”及清華大學英文校名的鐘形圖案在41、42 類提起四個商標注冊申請,成為國內(nèi)最早以校名(含簡稱)注冊商標的高校,“清華”商標于2006 年還被認定為馳名商標,成為高校中的第一個馳名商標。浙江大學曾花費44 萬元注冊45 個大類共180 個商標,涉及簡稱“浙大”“ZHEDA”“求是”以及浙江大學鷹型圖案等,成為國內(nèi)首家申請全部45 類商標保護的高校①陳立立:《高校名稱的商標保護問題研究》,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年。。

        隨著我國高等學校章程建設的啟動,學校的校名簡稱也被納入規(guī)范化管理。2012 年1 月1 日起實施的《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第二章第七條明確規(guī)定:“章程應當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規(guī)定,載明以下內(nèi)容:學校的登記名稱、簡稱、英文譯名等,學校辦學地點、住所地?!雹诎俣劝倏疲骸案叩葘W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B%98%E7%AD%89%E5%AD%A6%E6%A0%A1%E7%AB%A0%E7%A8%8B%E5%88%B6%E5%AE%9A%E6%9A%82%E8%A1%8C%E5%8A%9E%E6%B3%95/7135762?fr=aladdin。

        華僑高等教育是中國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元素,是中國國內(nèi)華僑教育系統(tǒng)中的最高層次③王煥芝:《國內(nèi)華僑高等教育的歷史及其發(fā)展》,《八桂僑刊》2010 年第1 期。。華僑大學是一所以培養(yǎng)華僑高級專門人才為辦學使命、以“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為辦學宗旨的高校,創(chuàng)辦于1960 年,由時任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廖承志親任校長,1983 年被中央列為國家重點扶植的大學,2018年入選福建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在60 余年的辦學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傳承、保護好創(chuàng)校先賢遺留下來的包括校名簡稱在內(nèi)的無形資產(chǎn),是學校領導及廣大師生校友的光榮使命與責任。而傳承的前提是對“華僑大學”的規(guī)范性簡稱這一容易忽視的問題有個較為清晰的認知。

        二、學術回顧

        國內(nèi)關于高校校名簡稱的研究不多。在中國知網(wǎng)上,以篇名為“簡稱”“縮略”“高?!边M行精確檢索,共搜索到23 條結(jié)果;以“簡稱”“縮略”“大學”為篇名,共檢索到38 條結(jié)果。將新聞、廣告等文體及與主題無關的內(nèi)容剔除,實際查詢到的相關論文共29 篇,其中學術期刊論文17 篇,碩士論文3 篇,報紙9 篇。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對高校名稱縮略方式、縮略特點、縮略原則的研究

        學者們從語言學角度對高校校名縮略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方霞以1 450 例校名為語料,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將縮略方式分為縮合式、節(jié)略式、略縮式三種,并提出大學校名縮略的基本原則即經(jīng)濟性、語境規(guī)避和區(qū)別性原則④方霞:《大學校名縮略研究》,江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 年。。陳慧、李亞嬌采用共時研究的方法,分析了820 所本科院校的縮略名稱,總結(jié)出提縮法、截除法和截縮法三種縮略方法,并認為縮略應遵守核義、最簡化、易聯(lián)想和區(qū)別性等原則⑤陳慧,李亞嬌:《大學縮略名語言學研究》,《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4 年第3 期。。伍和忠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簡稱方式為何不同進行了語言學分析,認為常見的縮略語是在強式類推、意義明確、詞匯規(guī)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而定型的⑥伍和忠:《“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簡稱為何不同?》,《學語文》2003 年第 3 期。。孫贊運用個案分析方法,將制約當代我國大學名稱縮略的因素歸為兩類,即語義因素和包括詞語排列的順向性因素、語音因素、語境因素和歷史因素等在內(nèi)的社會因素⑦孫贊:《從當代我國大學名稱的縮略看制約現(xiàn)代漢語詞語縮略的因素》,《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 年第12 期。。吳宇侖等通過對我國大陸和臺灣高校開展問卷調(diào)查,歸納出大學名稱簡稱形式形成的四個主要制約機制,即韻律制約機制、縮合語素選擇機制、尾節(jié)略機制以及區(qū)別性限制⑧吳宇侖,文桃戈,秦文珍,陶建杰,邵琛欣:《我國大學名稱漢語簡稱形式的形成及其制約機制研究:基于實際語言的使用情況調(diào)查》,《漢字文化》2019 年第 15 期。。化玥珉以112 所“211 高?!泵Q為基本語料進行語法結(jié)構(gòu)分析,將其分為13 種結(jié)構(gòu)①化玥珉:《中國高校簡稱中的語言規(guī)律初探》,《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 年第5 期。。劉欽榮以755 所普通本科高校名稱為研究對象,將其縮略方式分為18 類,并提出表意清楚、具有層級性、允許多種縮略形式并存等縮略原則②劉欽榮:《高校名稱縮略的方式及其他》,《中州大學學報》2014 年第4 期。。朱德熠以雙一流大學為樣本,從語言學的角度出發(fā)對中國高校校名簡稱的特點進行分析,提出中國高校校名縮略語應注意的問題,并給出解決方案③朱德熠:《高校校名縮略語應注意的問題及解決方式:以中國“雙一流”大學為樣本分析》,《漢字文化》2020 年第6 期。。梁述歸納分析了我國主要大學的11 種簡稱方式,并指出大學簡稱至少應當遵從的三點原則:表意明確、經(jīng)濟和音節(jié)和諧④梁述:《我國大學的簡稱研究》,《語文學刊》2013 年第3 期。。邢心藝認為,高校不同命名方式采用不同的縮略方法,含義命名高校多為截取式,性質(zhì)命名高校多為緊縮式,在進行縮略時,要考慮語境、韻律、語義、領域等因素⑤邢心藝:《現(xiàn)代漢語中單位名稱的縮略原則:以部分北京高校校名為例》,《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 年6 月16日,第3 版。。李鳳霞、張莉結(jié)合《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 版、《現(xiàn)代漢語縮略語詞典》、《現(xiàn)代漢語縮略語》對我國高校簡稱從學校性質(zhì)、專業(yè)、地區(qū)、專名等方面進行了整理⑥李鳳霞、張莉:《我國高校簡稱綜述》,《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7 年第3 期。。黃長彬認為,高校簡稱應規(guī)范,不應隨意“自創(chuàng)”簡稱,簡稱不能影響交際,簡稱不是必需的⑦黃長彬:《高校簡稱應規(guī)范》,《語言文字報》2020 年 4 月 29 日,第 2 版。。

        (二)對高校簡稱爭議的研究

        一些學者對高校簡稱爭議給予高度關注。吳秋翔、王明鑫指出,由于高校校名結(jié)構(gòu)類似、法律規(guī)定缺失及管理漏洞導致高校簡稱在實際使用中發(fā)生沖突⑧吳秋翔,王明鑫:《高校校名簡稱的沖突與保護途徑分析》,《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18 年第3 期。。吳斌提出高校簡稱應具備三個構(gòu)成要件,即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應有唯一的指向性、主動使用或被動使用,已被注冊商標的高校簡稱不能對抗合法的在先使用⑨吳斌:《高校簡稱可以受法律保護》,《法庭內(nèi)外》2015 年第11 期。。鄧海建將南京大學與南昌大學的“南大”之爭斥之為“舌尖上的名?!敝疇?,認為雙方爭的是“大樹底下好乘涼”的聲聞蔭庇,爭的是“名聲大了好伸手”的資源話語,與中國高校的人文夢想無任何干系⑩鄧海建:《高校簡稱,“舌尖上的名?!敝疇帯?,《工人日報》2015 年 7 月 7 日,第 3 版。。陳彬則主張,“南大”掐架體現(xiàn)了高校間對無形資產(chǎn)的日益重視,在正確的渠道上多“爭一爭”也無妨?陳彬:《高校,多爭一爭也無妨》,《中國科學報》2015 年 7 月 16 日,第 7 版。。吳學安認為,高校簡稱引發(fā)的爭論,根本上是法律與習慣的交鋒,各高校應當具備品牌意識,注重校名簡稱的獨創(chuàng)性,打造出屬于自己獨有的品牌效應?吳學安:《高校簡稱之爭應靠規(guī)則判明是非》,《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15 年7 月22 日,第8 版。。

        (三)對高校簡稱的法律保護研究

        雖然《民法通則》第99 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1 條肯定了高校作為非企業(yè)法人享有名稱權并明確了侵權者的法律責任,但相關條款并未對高校名稱權的范圍作出明確界定,對權利被侵害以后如何保護也沒作任何規(guī)定。

        葉林威、戚昌文主張,高校名稱縮寫或簡稱是市場主體人格化的外部標記,兼具財產(chǎn)權益和人格利益雙重屬性,從學理上可以認為其屬于知識產(chǎn)權的保護范圍,是一種識別性標記?葉林威,戚昌文:《高校名稱縮寫及簡稱的法律保護》,《中華商標》2002 年第6 期。。胡樂樂認為,為了依法維護高校校名權益不受各種侵犯,高校必須要盡快將自己校名的全稱與簡稱注冊成為商標?胡樂樂:《論高校校名權益的注冊商標保護》,《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 年第1 期。。汪莉、耿艷華以法律的視角從宏觀層面、制度層面和操作層面提出高校標識進行商標保護的對策和建議?汪莉、耿艷華:《高校標識進行商標保護的法律探析》,《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4 年第5 期。。張恒瑞從山東大學與山西大學爭奪“山大”簡稱事件談了高校簡稱注冊商標與合理使用問題?張恒瑞:《高校簡稱起爭議商標注冊誰更當之無愧》,《中國消費者報》2009 年3 月9 日,第B04 版。。阮開欣則由南京大學與南昌大學“南大”之爭探討了商標權的歸屬問題①阮開欣:《誰該享有“南大”校名簡稱的商標權》,《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15 年7 月10 日,第5 版。。王娜認為,以商標權、反不正當競爭、名稱權以及名譽權等維護高校校名是常見的高校校名法律保護方式,但均難以規(guī)制侵權行為的產(chǎn)生②王娜:《試析高校校名常見的法律保護方式》,《中國高??萍寂c產(chǎn)業(yè)化》2009 年第5 期。。高云鵬、于曉麗從加強立法保護、加大行政處罰、建立判例制度、強化高校自我救濟意識四個方面對高校名稱權法律保護提出設想③高云鵬,于曉麗:《高校名稱權的法律保護》,《電子知識產(chǎn)權》2008 年第4 期。。孫雪惠介紹了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的高校名稱保護制度,并從高校運用名稱權對高校名稱進行初級保護、教育部申請注冊集體商標保護高校名稱、高校之間建立聯(lián)合商標解決高校簡稱權利沖突、修訂《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guī)定》、將防御商標概念引入《商標法》等五個方面提出完善我國高校名稱保護體系的建議④孫雪惠:《高校名稱法律保護問題研究》,延邊大學碩士論文,2012 年。。徐松林提出,最好的校名保護路徑選擇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特殊標志保護法》,將高校校名納入特殊標志的保護范圍⑤徐松林:《我國高校校名應作為特殊標志予以立法保護》,《高教探索》2014 年第2 期。。青措加對西藏高校標識保護現(xiàn)狀進行了調(diào)研,并從法律層面提出了相關保護途徑⑥青措加:《論西藏高校名稱權的法律保護》,《法制與社會》2019 年第26 期。。

        上述研究從不同的學科視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場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為高校簡稱的進一步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主要體現(xiàn)在:首先,現(xiàn)有研究對校名簡稱的形成過程缺乏研究,校名簡稱有官方簡稱與民間簡稱之分,當官方簡稱與民間簡稱發(fā)生矛盾時,如何協(xié)調(diào)彼此的矛盾?現(xiàn)有研究無人回答。其次,現(xiàn)有研究專注于對校名簡稱的語法、語音學研究,強調(diào)約定俗成,強調(diào)經(jīng)濟性,但對校名的規(guī)范性簡稱研究較少。再次,現(xiàn)有研究較少考察高校的歷史,缺乏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方法,即使個別論文用高校校史證明其簡稱,也是用“實然”分析代替其“應然”考察。本文的研究將從上述幾個方面展開,力圖有所突破。

        三、“華大”還是“僑大”

        高校校名簡稱按照其來源,可分為民間簡稱和官方簡稱。登記在高等學校章程或申請商標注冊的校名簡稱通常是規(guī)范性簡稱,它是民間簡稱和官方簡稱的結(jié)合。從高校校名規(guī)范性簡稱的形成過程來看,一般是先由學校官方將醞釀的校名簡稱在正式場合或正式文件中提出,后在民間(指師生校友間)傳播,形成共識后加以固定下來,或是先在師生校友中自發(fā)形成某種稱呼,得到學校官方認可后明確下來。但由于對校名的民間簡稱常常以順口、字數(shù)少、方便傳播等為標準,不一定符合規(guī)范性簡稱的要求,使得民間簡稱與規(guī)范性簡稱時常會出現(xiàn)不一致。如華中科技大學民間簡稱“華科”,而在經(jīng)教育部核準的《華中科技大學章程》里載明的簡稱則是“華中大”;中國人民大學在民間被稱為“人大”,而在經(jīng)教育部核準的《中國人民大學章程》里則放棄了簡稱。

        自華僑大學創(chuàng)辦以來,對它的校名簡稱主要有兩種:一稱“僑大”,一稱“華大”。從簡稱的傳播過程來看,創(chuàng)辦初期先是由官方稱“僑大”,后來這一稱呼在民間得到認可,創(chuàng)辦后期及復辦以來民間改稱“華大”,官方在民間的帶動下也逐漸改稱“華大”。雖然華僑大學在申請注冊“華大”簡稱失敗后,曾于2009 年獲準將“僑大”注冊為商標,但不管是民間還是官方,目前稱“華大”仍然是較普遍的稱呼。而在尚未批準上報的《華僑大學章程(草案)》里,則根本未提及簡稱?!叭A大”還是“僑大”?這是一個問題。從文化品牌的角度來看,到底該用哪個簡稱?這就涉及校名簡稱的標準問題。

        筆者認為,校名的規(guī)范性簡稱至少應該遵守以下三個原則:

        (一)體現(xiàn)辦學特色

        辦學特色是一所學校的立足之本,也是文化品牌形成的根源。作為品牌基本標志物的校名簡稱,自然要反映其辦學特色。

        華僑大學因僑而立,因僑而興?!皟S”是華僑大學最大的辦學特色。這主要體現(xiàn)在:

        1.華僑大學的創(chuàng)辦宗旨是為僑服務。20 世紀60 年代,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發(fā)生排華事件,海外華僑青年回國升學人數(shù)及愿望劇增,我國政府在國民經(jīng)濟出現(xiàn)嚴重困難的情況下,毅然批準創(chuàng)辦華僑大學。創(chuàng)校先賢們在各個方面都將“為僑服務”作為一條辦學基本原則。在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上,除了主要為國內(nèi)外華僑學校培養(yǎng)師資外,還培養(yǎng)熱帶亞熱帶經(jīng)濟作物人才、通曉東南亞國家語言文字的翻譯人才、國內(nèi)外僑務工作干部等①資料來源于華僑大學檔案館館藏檔案:《國務院批轉(zhuǎn)華僑事務委員會、教育部呈報創(chuàng)辦華僑大學方案》(1961-11-11)。;在科系設置上,創(chuàng)辦前期設置了亞熱帶作物系、藝術系、外語系印尼語專業(yè)等帶有東南亞特色的科系和專業(yè),后期又根據(jù)僑生的志趣加強了工科,適當壓縮了文理科;在招生錄取條件上,凡參加全國高等學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報考華僑大學并符合錄取條件的歸國華僑學生,可享受“同等條件,優(yōu)先錄取”待遇②資料來源于華僑大學內(nèi)部出版物《華僑大學五十年(1960—2010)》。;在學制和教學安排上,根據(jù)僑生知識基礎較差的特點,從1962 年1 月起將學制從四年調(diào)整為五年,并在教學中貫徹“少而精”“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強化“三基”(指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訓練,縮減教學內(nèi)容,重點突出,分小班上課,加強對僑生的課外輔導和作業(yè)面批;在生活安排上,校長廖承志曾對學生居住環(huán)境的設計工作提出要求:學生宿舍的地板要光滑,不能有釘子,以適應東南亞僑生喜歡光腳跳舞的習慣;不論男生還是女生宿舍,都要附設淋浴室,因為從熱帶來的僑生喜歡沖澡。

        2.華僑大學復辦后的辦學方針是“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1978 年4 月17 日,國務院批準在“文革”中被撤銷的華僑大學復辦,同意華僑大學以招收海外華僑、港澳同胞和臺灣籍青年學生為主,同時也招收少部分內(nèi)地學生(以歸僑、僑眷子女為主);對華僑和港澳學生,實行“來去自由”的政策,學生畢業(yè)后自愿選擇,可以留在內(nèi)地由國家統(tǒng)一分配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也可以到國外或港澳地區(qū)就業(yè)③資料來源于華僑大學檔案館館藏檔案:《國務院批轉(zhuǎn)教育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關于恢復暨南大學、華僑大學有關問題的請示》(1978-04-17)。。雖然由于國內(nèi)外形勢的變化和招生政策的調(diào)整等原因,復辦后至今內(nèi)地學生數(shù)量一直占學校大多數(shù),海外華僑、歸僑、僑眷子女所占比例較小,但學校“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的辦學方針一直沒有變。

        3.華僑大學因“僑”而實行一系列特殊的制度和政策。首先,實行董事會制度。1980 年,為加強與海外華僑、歸國華僑等社會各界人士的聯(lián)系,獲得他們對學校復辦的支持,華僑大學開始實行董事會制度,成為當時國內(nèi)僅有的兩所實行董事會制度的大學之一(另一所是同樣以招收華僑學生為主的暨南大學)。1986 年修訂的《董事會章程》更是向華僑大學董事會賦予了兩項新增的權力:提名華僑大學校長人選,報請國務院任命;就學校辦學方針、規(guī)劃、教學、科研、基建、財務等重大問題,進行指導和審議④資料來源于華僑大學檔案館館藏檔案:《華僑大學董事會章程(草案)》(1986-07)。。這使得華僑大學董事會具有了一定的決策權和領導權,成為擁有完整的監(jiān)督、籌資、咨詢?nèi)椔毮艿亩聲F浯危瑢嵭行iL負責制。1983 年6 月20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中宣部、教育部、國僑辦《關于進一步辦好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的意見》(簡稱“中央24 號文件”),決定把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列為“國家重點扶植的大學”,要求兩所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并明確提出“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負責制的實施,使得學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得以充分發(fā)揮,辦學自主權得以擴大,大大加快了學校的復辦步伐。再次,學校實行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在招生上,學校對海外華僑、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和外籍華人實行單獨招生;對華僑、歸僑子女,在招生錄取時,給予特殊照顧;在招收內(nèi)地的華僑、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青年時,對低于當?shù)兀ㄊ?、自治區(qū)、直轄市)錄取分數(shù)線的,擇優(yōu)錄入預科班,也招收不包分配的收費生,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升學機會。在辦學形式上,更加靈活多樣,采取擴大預科,增設函授,實行多種學制,允許插班、轉(zhuǎn)系、試行雙學位等措施。此外,學校在專業(yè)設置、課程安排、教學要求、學校管理等方面,均與國內(nèi)其他大學有所不同。

        既然“僑”字承載了學校的辦學特色,校名簡稱理應體現(xiàn)這一特色。

        (二)傳承歷史傳統(tǒng)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時代大背景下,要厘清華僑大學校名的規(guī)范性簡稱問題,必須從創(chuàng)辦時期歷史中尋找初心。

        創(chuàng)辦初期歷史充分顯示,“僑大”作為學校當時的簡稱得到普遍認可。這主要體現(xiàn)在:

        1.具體負責學校創(chuàng)辦工作的地方黨委將華僑大學簡稱為“僑大”。華僑大學創(chuàng)辦地定在泉州后,晉江地委(泉州撤地改市前的地方黨委)成為學校創(chuàng)辦工作最直接的領導部門。1960 年5 月21 日,晉江地委向福建省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僑事務委員會(簡稱“中僑委”)呈報《關于華僑大學校址的報告》,發(fā)文辦理單上的抄送單位就有“僑大籌備處”這一單位。在這份匯報有關華僑大學選址過程和選址結(jié)果的重要文件的正文中,明確將“華僑大學”簡稱為“僑大”①資料來源于華僑大學檔案館館藏檔案:《關于華僑大學校址的報告》(1960-05-21)。。

        2.華僑大學在正式場合均將學校簡稱“僑大”。1960 年9 月28 日,華僑大學向福建省委和中僑委黨組提交《華僑大學工作情況報告》,反映學校教學工作及基建工作進展情況。在匯報學校招生情況、入學僑生的思想狀況時,先后七次用“僑大”來稱呼學校②資料來源于華僑大學檔案館館藏檔案:《華僑大學工作情況報告》(1960-09-28)。。1960 年11 月4 日,華僑大學向國務院、中僑委、教育部、福建省委、福建省人委、福建省教育廳等主送單位呈報辦學史上第一份正式公函,宣布從11 月5 日起正式啟用由省人委頒發(fā)的“華僑大學”銅鑄圖章,當時使用的文號是:僑大(60)字第字第0001 號③資料來源于華僑大學檔案館館藏檔案:《公函(僑大(60)字第字第0001 號)》(1960-11-04)。。1961 年9 月19日,華僑大學向中僑委廖承志、方方主任,中央教育部,省委林一心、林修德書記主送的《關于開學工作的報告》中,也多次用“僑大”作為學校的簡稱④資料來源于華僑大學檔案館館藏檔案:《關于開學工作的報告》(1961-09-19)。。

        3.師生對華僑大學也簡稱“僑大”。創(chuàng)辦時期,歸國華僑學生是學校的絕對主力。他們在參加課余文體活動時,所印制的學校標識物就包括“僑大”等校名,筆者曾見過一張1963 年拍攝的學生打籃球時的照片,球衣上印有“僑大”字樣。據(jù)63 級政治系校友江顯錐介紹,當時學生之間日常交流或給父母親人寫信匯報學習生活情況時,都用“僑大”來稱呼學校。此外,一些20 世紀60 年代在華僑大學工作生活過的教師,在追憶當時的辦學情況時,也使用“僑大”兩字。

        (三)彰顯獨特性

        作為一個文化品牌,品牌名稱指向的唯一性是最基本的要求。高校校名簡稱只有具備獨特性,才能與其他品牌區(qū)別開來,才能更好地保護自身的無形資產(chǎn)并使之增值,防止正當權益遭受侵犯。

        就彰顯獨特性而言,簡稱“僑大”比“華大”更合適。原因在于:

        1.“華大”的語義指向性模糊,容易與其他高?;煜?。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的許多高校校名都帶有“華”字。就現(xiàn)存的綜合性大學而言,就有東華大學、南華大學、西華大學、北華大學四所;就師范類大學而言,就有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三所。還有一些大學被合并或改名后,仍然沿用以前的帶“華”字的簡稱。這些大學在民間都被稱為“華大”,尤其是華中師范大學和四川大學華西醫(yī)學中心(原華西醫(yī)科大學),“華大”的簡稱均得到官方認可,有的甚至被獲準注冊為商標。查閱華中師范大學校史得知:該校是在1903 年創(chuàng)辦的文華書院大學部(始于1871 年美國圣公會創(chuàng)辦的文華書院,1924 年改名為華中大學)、1912 年創(chuàng)辦的中華大學、1949 年創(chuàng)辦的中原大學教育學院的基礎上成立的,1951 年組建公立華中大學,1952 年改制為華中高等師范學校,1953 年定名為華中師范學院,1985 年更名為華中師范大學。而四川大學華西醫(yī)學中心前身為華西醫(yī)科大學,其淵源于1910 年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5 個教會組織在成都華西壩創(chuàng)辦的私立華西協(xié)合大學,是中國最早的醫(yī)學綜合性大學,1951 年學校更名為華西大學,1953 年再次更名為四川醫(yī)學院,1985 年學校更名為華西醫(yī)科大學,2000 年與四川大學合并組建成新的四川大學。僅從校史名稱沿革來看,這兩所學校就比華僑大學更適合擁有“華大”這一簡稱。事實上,2010 年四川大學申請注冊的“華大”商標也已獲得批準。

        2.“僑大”的語義指向性明確,具有唯一性。我國現(xiàn)有的高校中,校名中含“僑”字的高校只有兩所:一所為華僑大學,另一所為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華僑學院(原燕京華僑大學)。2013 年1 月,溫州市政府常務會議曾研究以溫州大學甌江學院為辦學基礎,由瑞安市政府與溫州大學按照“校地共建,遷建轉(zhuǎn)設”模式籌辦溫州華僑大學,后因多方面因素,溫州華僑大學籌建失?、偈薪逃止倬W(wǎng):“問政回復(溫州華僑大學籌設目前有何進展)”,http://wlwz.wenzhou.gov.cn/wzshow_23959.html。。就現(xiàn)存的兩所僑校而言,華僑大學創(chuàng)辦于1960年,是新中國第一所以“華僑”命名的公立高等學府,曾被中共中央確定為“國家重點扶植的大學”,目前直屬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領導,是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教育部、福建省共建的綜合性大學;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華僑學院創(chuàng)建于2005 年,其前身是創(chuàng)建于1984 年的燕京華僑大學(民辦高校),該校于2004 年升格為燕京華僑職業(yè)學院,2005 年11 月并入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成為其直屬學院。雖然燕京華僑職業(yè)學院被合并后,民間仍沿用原燕京華僑大學的簡稱“僑大”,但不管從創(chuàng)辦時間、學校性質(zhì)、地域性、影響力等各方面來看,華僑大學簡稱“僑大”,較之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華僑學院,更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提到“僑大”,人們自然想到的是“華僑大學”,而不是一所被合并的二級學院。

        四、結(jié)語

        高校校名簡稱是一所高校的文化品牌標志。高校要站在戰(zhàn)略高度,樹立品牌意識,增強對品牌的自信,同時切實負起責任,按照品牌的規(guī)范性要求,確定并在正式場合公布校名簡稱,同時通過新聞媒體加以宣傳和引導,而不是被民間稱呼所左右。可喜的是,華僑大學于2020 年3 月引發(fā)了《華僑大學無形資產(chǎn)管理暫行辦法》,將校名和圖形、校標和圖形、主要標志物的名稱和圖形納入學校無形資產(chǎn)管理范圍,明確了無形資產(chǎn)管理機構(gòu)及職責,對無形資產(chǎn)使用、處置、清查、財務管理、監(jiān)督管理等事項均作出詳細規(guī)定。目前,我國正在推進高校章程建設,華僑大學應該抓住這一契機認真研究梳理校名的規(guī)范性簡稱,并采取切實措施使創(chuàng)校先賢遺留下來的這一無形資產(chǎn)保值增值。

        猜你喜歡
        華僑大學華大縮略
        華大超硬工具事業(yè)部總經(jīng)理紀勇榮獲“洛江工匠”榮譽稱號
        石材(2020年7期)2020-08-24 08:27:52
        你知道IL Y等縮略式的含義嗎?
        廿四節(jié)令鼓隊震響華大20年
        海峽姐妹(2017年8期)2017-09-08 12:16:45
        填字游戲:繽紛每一天
        僑校雙子星:暨南大學VS華僑大學
        這些詞語你看明白了多少
        論當下縮略形式的網(wǎng)絡流行語
        語文知識(2014年2期)2014-02-28 21:59:18
        中鋁華大直流電站綠色節(jié)能
        華僑大學香港校友會慶建國六十周年暨《祖國與我》聯(lián)歡晚會
        華大千余青年入團
        中國青年(1949年12期)1949-08-17 03:19:26
        92午夜少妇极品福利无码电影 | 成人xx免费无码| 在线观看极品裸体淫片av| 久久伊人精品中文字幕有| 999国产精品999久久久久久|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亚洲av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 |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网| 中文字幕人妻激情在线视频|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精品| 熟女高潮av一区二区| 豆国产96在线 | 亚洲| 欧美巨大巨粗黑人性aaaaaa | 少妇人妻真实偷人精品视频| 日本色偷偷| 中文字幕高清视频婷婷| 精品国产这么小也不放过| 欧美三级乱人伦电影| 资源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自拍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αv | 日本污视频| 丰满熟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不见久久见www日本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色婷婷狠狠97成为人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84pao强力打造免费视频34|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 不卡的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真实夫妇交换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