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周炳
長沙理工大學法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4
網絡時代的到來促進了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對于經濟法課程來說,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缺點日益凸顯。如何提高學生對經濟法課程的興趣,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把課堂變成師生進行交流互動的場所,是經濟法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應將翻轉課堂模式更好地應用到經濟法教學中去,從而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
翻轉課堂是教師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將傳統(tǒng)教學知識生動轉現給學生的一種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模式是對傳統(tǒng)的滿堂灌課堂模式的翻轉和顛覆,它以學生為主導,合理地調配學生的課內外時間,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在教學中的地位無可替代。雖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在知識的傳授上是不遺余力,傾其所有的,但由于缺少了對課堂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及知識交流的重視,使得教學效果并不理想[1]。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較,翻轉課堂教學具有以下特點:1.自主性。傳統(tǒng)教學習慣于教師教什么學生們就學什么,學生們被動接受基礎知識,教師也難以知悉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和疑難問題。在翻轉課堂上,教師教學的重點不是基礎知識灌輸式的填塞,而是就知識的難點和重點、就學生們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教學,因此,學生沒有課前預習的基礎,則不知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通過翻轉課堂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2.技術性。與傳統(tǒng)備課方式不同,教師要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充分運用視頻制作技術將教學內容生動表現出來,通過動畫、圖片、影像等手段表達課程基礎知識,給學生們從聽、看、想等各種感官進行刺激,提高學生們對基礎知識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掌握基本的、基礎的專業(yè)知識。3.互動性。在翻轉課堂上,教師要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們對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通過習題練習的方式了解學生們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和模糊點,才能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翻轉課堂模式的開展不僅著眼于學生基礎知識的獲取,更重要的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這樣可以幫助教師及時地評測教學效果是否達到預期,從而及時地調整和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方法。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下,教師的主導地位逐漸弱化,教師更注重對教學環(huán)境的營造,充分發(fā)揮了對學生的引導作用。教師運用網絡平臺可以優(yōu)化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課堂學習目標更加明確,為學生提供線上的解答以及督促學生學習等,突出教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吸收,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性更高,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了學習效率。
網絡技術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使翻轉課堂模式在經濟法教學中變得可行和現實。在該模式下,教師與學生的身份都發(fā)生了變化,老師更多的責任是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引導,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而且,它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對課程時間、地點的局限性,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內容錄制的微視頻進行學習,增加了學習環(huán)境的選擇性,可以使學生以更加放松的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經濟法知識的掌握。這一模式把經濟法課程的教學從課內延伸到了課外,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幫助學生有效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例如,學生可以通過老師錄制的課程內容的視頻,提前了解課程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加深學生對經濟法知識的理解與吸收,使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將經濟法的知識更加靈活地運用,促進學生自身的發(fā)展。同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提高了學生對經濟法課程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積極性和自主性,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程中來,讓學生對經濟法課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信息技術建立一個學習信息交流的平臺,將課程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讓學習更加有針對性,使學生既能很好地掌握課堂知識,還能提供教學內容所涉及的其他方面的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生效率[2]?;ヂ?lián)網技術融合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借助于網絡平臺上豐富的教學資源,積極利用網絡技術進行微視頻的錄制,使學生對課程內容更加清晰明了。加強各學校之間的互通交流,教師間進行線上交流,相互借鑒教學經驗便于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識。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讓學生對經濟法課程有了很大的改觀,促進了師生間的緊密聯(lián)系,通過發(fā)達的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可以清楚地了解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疑點和最近的學習動態(tài),以便于在課后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在這樣的創(chuàng)新模式下,教師更多的是了解學生的疑惑進而引導學生,全面地督促學生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過程是線上、線下教學的同步進行,相互補充,這就要求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起自己的課余時間進行知識的復習與延伸,在進行線上的學習時要始終保持充足的精神和注意力,積極進行課程的互動,對線上學習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整理歸納,為課后的知識鞏固提供便利。
另一方面,網絡技術的融入對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幫助且效果是非??捎^的,同時,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生多方面素質的提高。在追求學習成績的同時,更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很好地符合了國家的教育方針,為培養(yǎng)經濟法的應用型人才奠定基礎。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機械的“板書”式教學,課堂氛圍嚴肅,內容枯燥乏味,這種依賴于教師生硬灌輸的模式在經濟法教學中存在很大的弊端[3],老師在課堂上只負責將課程內容講解出來,為完成教學任務而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消化程度,且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教師不能顧及每一位學生,使部分學生容易出現對經濟法課程的反感。再加上經濟法知識本身的復雜性和廣泛性,這種方法未能幫助學生對遇到的疑惑進行及時的解答,導致學生對經濟法知識掌握的片面性?;诖?,經濟法課程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是十分有必要的。在信息化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如果經濟法課程還繼續(xù)沿用落后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對經濟法的學習態(tài)度不佳,降低學習效率,學生對經濟法知識不能有效掌握,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無法將經濟法進行靈活運用去解決遇到的相關法律問題,影響學生自身的發(fā)展。
在傳統(tǒng)的經濟法教學模式下,教學內容通常只是對經濟法教材上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教師在課堂中進行教學時也只是對課本知識向學生進行機械式的傳授,學生對知識死記硬背,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會讓學生對經濟法的理論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學生對經濟法基礎知識的掌握。但是,這種落后的教學模式下的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和落后,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卻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缺乏課堂互動,使學生在以后遇到實際的法律問題時只會生搬硬套,缺乏對知識的靈活變通,這樣一來,短期內可能會看到教學成績的提升,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從學生長遠發(fā)展的角度來看,經濟法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單一、落后的教學內容不利于其對經濟法課程重要性的理解,使學生今后在社會中的發(fā)展受到制約。
基于經濟法傳統(tǒng)教學模式凸顯出來的種種弊端,經濟法教師要積極進行教學模式的改變,轉變授課方式,積極嘗試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經濟法課程中來。首先,主動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利用微視頻進行課程的預習和課后的及時復習,而且微視頻可以進行進度的調整,學生可以自行掌握,對自己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可以通過微視頻進行反復地觀看學習,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課程所學的知識。其次,教師根據課程內容錄制的微視頻具有簡明扼要的特點,能幫助學生更加明確課程的學習目標,使其在學習中更有針對性,從而促進學生對課程重難點的掌握。最后,微視頻作為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最常用的教學工具,不僅對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還增加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課堂氛圍的改變也促進了學生對經濟法知識的掌握。
就目前來看,經濟法課程的教學內容過于單調落后,在這種情況下,經濟法學的教師應該及時進行課程內容的更新,對課程中的理論知識進行補充和延伸,從而使課程內容變得豐富起來[4]。教師可以根據經濟法專業(yè)的特點和學生自身水平的不同去進行教學材料的選擇,可以把其他專業(yè)的經濟法相關教材融入進來,從而給學生帶來更豐富的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這樣不僅可以解決經濟法教學內容的陳舊問題,還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課程的教學中來,提高學生對經濟法課程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更廣泛的經濟法學的相關知識,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有充足的理論知識來應對并解決實際的法律問題。
另一方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經濟法學中的應用,促使教師轉變了教學方法,改變了教學思路,對授課內容進行了整合歸納,使課程的學習目標一目了然。同時,教師利用網絡平臺根據經濟法的教材提前錄制教學微視頻,幫助學生了解課程的重難點,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提高經濟法的學習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把經濟學課程新舊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充分發(fā)揮出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弱化課堂中教師的主導地位,更注重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促進學生對經濟法學習自主性的提高。另外,要想促進經濟法教學內容的豐富和完整,包括了對其他專業(yè)課程的融合。例如,交易法,經濟糾紛解決法等相關的法學專業(yè)。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經濟法知識,使學生對經濟法學保持一個正確的認知,從而提高經濟法的教學效果。
學生的學習過程會經過兩個階段,一是“信息接受”階段,另一個是“消化吸收”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由師生之間或學生之間的交流來完成的,而“消化吸收”則是學生在課后由自己來完成的。在這一過程中,因為缺乏老師的輔導和同學提供的幫助,在一些重難點的理解上會大大增加學生的挫敗感,容易使其產生厭煩心理,失去學習的動力[5]。而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改變了這一現狀,促使學生的學習流程發(fā)生了改變。對于學習信息的“接收”學生可以在課前通過教師錄制的微視頻來完成,使學生提前掌握課程知識點。學習微視頻打破了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只能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進行學習的局面。微視頻可以進行回放以供學生進行反復觀看,從而對自己不太理解的知識點進行重新學習,促進經濟法知識的吸收,這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也是有很大幫助的。并且老師還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進行線上輔導,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再次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另外,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下,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特點對授課方法進行優(yōu)化,設計一套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一改往日對經濟法課程枯燥乏味的認知,引起學生的興趣,由被動變?yōu)橹鲃拥貐⑴c到課程中來。并且,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進行知識的延伸,不要只限于對教材知識的講解,突出課程的重難點,把知識要點融入教學案例中,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經濟法知識,并且生動的案例說明比起生硬的理論知識的講解更容易讓學生接受,這樣一來既提高了學生對經濟法的興趣,又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了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