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敏 李唯滔
(恩施州廣播電視臺,湖北 恩施 445000)
地方電視臺實現本土化,主要是立足于當地的地域民俗、風貌。呈現出極具地域特色的電視節(jié)目,這才是地方電視臺生存之根基,提升其核心競爭力的根本。所以地方電視臺應該對本土的資源進行充分的挖掘,在電視節(jié)目當中融入豐富的、接地氣的地方性元素,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迎合當地民眾的實際需求,提高受眾群體的關注度和收看興趣,才會得到更高的收視率,獲得更大的影響力。具體而言,地方電視臺可以從當地的歷史文化、社會現實等出發(fā),讓電視走進普通民眾的實際生活,彰顯當地民眾的精神風貌和淳樸美好的民風民俗,這樣也更能夠體現電視節(jié)目所具備的人文情懷,在當地民眾當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電視節(jié)目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民眾的喜愛度以及節(jié)目的收視率和影響力,而通過關注百姓需求播放民眾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是電視臺提升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同時通過融入地方特色,使得電視媒體突顯出其強烈的個性化特征,與其他的電視節(jié)目拉開明顯的差距,實現品牌效應,打造王牌節(jié)目,凸顯地域特色,以此帶動整個頻道的綜合性發(fā)展[1]。
電視媒介本身具有信息傳播的功能,具有極強的社會性教育功能和宣傳功能,體現出強勁的輿論引導價值。因此,在電視臺的發(fā)展過程中,融入本地特色,體現本土內涵,對當地淳樸的民風民俗進行展示,能夠最大程度上加強對地方性文化的宣傳,讓更多的受眾群體對于地方性的語言、人文風貌和風俗習慣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使得民眾對于地方節(jié)目的親切度更高,認同感更強[2]。同時也可以通過電視節(jié)目的宣傳教育功能,讓普通百姓彌補文化層面的認知缺失。另外,地方電視臺凸顯地方性特色內容,還能夠使得當地的特色文化得以持續(xù)性發(fā)展,逐漸趨于繁榮。借助地方電視臺這一主要的載體,與地方性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銜接,這使得當地民眾的精神生活更加富足,真正意義上滿足民眾的精神需求,同時還能夠加強對民眾審美情趣的引導,積極地創(chuàng)設良好的文化氛圍和文化環(huán)境,讓他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循序漸進激發(fā)當地民眾保護文化的熱情,激發(fā)其傳承文化的動力,全身心地參與到弘揚地方性文化的多元化活動當中,自覺自主成為地方特色文化的傳播者、傳承者。再者,不可忽視的是,由于電視媒介本身的特殊性屬性,它能夠生動、直觀、形象地展示出各種事物本身的細節(jié)、動態(tài)和形態(tài),所以這是一種新型的傳播手段和方式。對于傳統的言傳身教的傳播形式而言,其具有更多的優(yōu)勢,能夠使得當地極具特色的文化以更加完整、全面、深度的形態(tài)呈現在民眾的眼前,帶給民眾更強烈的感官刺激,帶給民眾更多的思維啟迪和智慧啟發(fā),讓民眾能夠從更深層次的角度去認識本地文化所呈現出來的內涵精髓、意識價值、社會價值、教育價值等等。同時也能夠調動民眾的力量,形成一股繩,全力去保護傳承當地的民俗文化、特色文化,使地方性文化得以繁榮、發(fā)展[3]。
電視臺在發(fā)展的過程當中,其生存根本在于與民眾的生活接軌,貼近民眾的生活實際,真正意義上做到入鄉(xiāng)隨俗。融入本地文化,植根于基層,才能將節(jié)目的文化內涵把握好。通常情況下,電視臺在創(chuàng)辦節(jié)目的時候,一定要從民眾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收視習慣等方面去考慮,立足于平民的視角,綜合多方面的因素,迎合百姓內心最真切的呼喚,選擇生活化、接地氣的節(jié)目素材,這樣才能夠走進觀眾的內心,與觀眾展開更深層次的互動。在傳承的基礎之上,地方性節(jié)目也應該注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源,電視節(jié)目應該具備的創(chuàng)新性。在基于當地民眾生活實際的基礎之上,不斷地對其傳播內容、傳播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這樣才能夠使得傳播的效果最優(yōu)化。同時可以提倡全民記者的口號,積極鼓勵當地的民眾參與到素材的采集方面,構建一支強有力的社會素材搜集隊伍,比如,普通的民眾可以將自己生活當中的趣事或者當地所開展的特色民俗活動內容,以圖片或者視頻等形式進行有效的收集,然后上傳到特定的平臺,這樣搜集起而來的內容能夠更切合民眾的實際需求,讓電視節(jié)目獲得更多的關注。同時,當地民眾的積極參與,提高當地民眾和電視節(jié)目組之間的互動性,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同時兩方主體形成更強勁的合力,更切實凸顯其地方特色,開辟出一條新的發(fā)展道路。
在電視節(jié)目發(fā)展的過程當中,不難發(fā)現,很多經濟條件比較落后的省份,同時電視臺自身的軟件、硬件設施也相對比較欠缺,但是它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節(jié)目效果卻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能夠讓廣大的觀眾目光聚焦于此。仔細研究就會發(fā)現很多地方性電視臺所開創(chuàng)的節(jié)目成功之處就在于另辟蹊徑,在節(jié)目當中融入了非常鮮明的地方元素和特色,這可謂是地方電視臺的立臺根本。同時這也為其他電視節(jié)目的發(fā)展指明了一條新的道路,即將地方性多特色元素進行放大,重點宣傳,積極宣傳,展開全方位、全角度、立體式的報道,這樣能夠讓更多的受眾群眾了解這個地方性特色資源,明白其地方特色、地方資源背后所展示出來的民俗民風、文化內涵、人文情懷、風俗習慣等等,了解其真正的魅力所在,這才是吸引觀眾最關鍵的核心內容。
地方電視臺所播出的新聞內容等不同于大頭部小說那樣往往會通過長篇的、史詩般的、宏偉的篇章再現時代風貌、再現地方特色,地方電視臺大多是以各種地方性節(jié)目為主要的載體,通過反映民風民俗地方典型等,傳達當前的社會的主流價值理念和重要信息。地方電視臺在具體的發(fā)展過程當中,應該深入一線,挖掘身邊的故事,去看看街坊鄰居,大爺大媽他們的人生態(tài)度、精神風貌,去看看忙碌的青年人身上所呈現的拼搏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去看看新一代的優(yōu)秀社會主義接班人身上最能夠打動人的青春朝氣和活力,從中反映出時代的風采、社會的風貌。這些事跡并不會像社會熱門事件如此熱度高,但正是由于這些樸實的、醇厚的、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人文特色精神更能夠打動人心,貌似有一股神奇的力量,牽引著民眾的心,有一股感人的力量帶領著民眾走向美好的明天。
地方電視臺在發(fā)展的過程當中,應該講好地方故事,讓新聞事件故事化、情景化,這樣的報道才能夠更接地氣,才能夠深入民心,才能夠切實凸顯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懷,從民眾熟悉的事跡著手,去講人民的故事,開辦人民的節(jié)目,這是對民眾淳樸、善良、勤勞、樂于助人等等優(yōu)良品質的最好嘉獎,同時,通過對電視節(jié)目內容的創(chuàng)新,獲得民眾更高的認可和認同感,這也是民眾對于電視節(jié)目最高的稱贊。所以電視臺在本土化發(fā)展的過程當中可以聊聊風土人情,可以講講風景名勝可以說說歷史典故。讓民眾在聽、看、想的過程當中,領悟其中獨特的魅力和內涵,從故事當中獲得思考、感悟。
從廣義來講,也就是從全球各個國家的電視臺來說,都有各個國家和地域的特色。比如,美國電視臺的電視頻道和我們中國的電視臺的電視頻道是不一樣的,日本電視頻道絕對不同于英國的電視頻道。當然在我們國內來說,那也就是各省市自治區(qū)和各地區(qū)各縣市電視臺的頻道設置都不會是一樣的,都有其地方因素,他們都根據各地觀眾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習慣情況,設置了最受當地觀眾歡迎的頻道。究竟各省市自治區(qū)直轄市設置了哪些頻道并沒有詳細的統計,對于湖北省電視臺而言,設置了湖北隴上、湖北生活、湖北教育、美嘉購物等頻道,這些頻道都極具我省的特色,深受歡迎。恩施州廣播電視臺作為一個小小的地市州電視臺,為了追求其辦臺的地方性,對頻道的設置進行了多次的變更。建臺之初,我們只設置了一個頻道,那時叫鄂西電視臺。進入21世紀,恩施州的各個方面都有了飛躍式發(fā)展,為了適應形勢的需要,電視臺又設置了公共頻道、影視頻道。但是這些頻道地方特色都不夠濃厚,與中央電視總臺頻道設置區(qū)別不大。為了突出頻道的地方特色,臺里把公共頻道設置為數字導視頻道,主要是對電視節(jié)目進行介紹,同時播出本地的文藝節(jié)目和山歌等內容,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喜愛,也得到州外游客的青睞。為了滿足本地蓬勃發(fā)展的旅游業(yè)的需求,電視臺又將影視頻道改成了文化旅游頻道,介紹當地的旅游景點,發(fā)布當地的旅游信息,介紹當地的生產生活和人文風俗習慣,成為當地人們生活和來自全國各地朋友必看的頻道。
人們在觀看電視節(jié)目時最先進入眼簾的是臺標,臺標人們選臺的第一標識,因此,各地方電視臺都在太臺標的制作上下了一番苦功夫。不少地方電視臺不惜投入重金征集臺標。
不少省級電視臺的臺標設置得非常新穎別致,極富地方特色。比如,四川電視臺和黑龍江電視臺,分別是草寫的“四”字和“龍”字,人們只要看見這兩個臺標,就知道是哪個省的電視臺,又如海南電視臺的臺標是一棵椰子樹,安徽電視臺的臺標是一棵迎客松,河南電視臺的臺標是大象,湖北電視臺的臺標是長江,這些臺標都有其濃郁的地方特色不僅僅是一個電視頻帶的標識,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省份的標識。
恩施州廣播電視臺在建臺之初,臺標也就是鄂西電視臺這幾個漢字,后來認為不夠簡潔,就把e這個字母制作成圖案作為臺標,這在原來的基礎上前進了一大步。后來認為這個標識的地方特色還是不大突出,于是面向社會征集具有地方特色臺標設計圖案,但征集的結果都不如意,于是臺里自己設計了以土家人的母親河為標識的圖案,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于是就以這個圖案臺標,播出后觀眾反應良好。為了進一步突出臺標的地方特色,我們還將繼續(xù)探索設計更好的圖案。
隨著網絡電視的興起,又推出了《云上恩施》,使我們的節(jié)目走出了恩施,讓世人都能領略恩施的特色,進一步提升了恩施的知名度,我們也從這里看到了未來電視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
地方電視臺的地方特色的核心還是在具體電視欄目的設置上。在這方面,無數地方電視臺做了極大的努力。記得湖北電視臺,開辦了一個咵天、阿星開講欄目。用武漢方言來講述發(fā)生在本地的有趣的故事,收視率相當的高。湖北臺還有一個桃花朵朵開欄目,收看率也居高不下。這樣的欄目地方特色濃郁,滿足了當地老百姓的需求。
與所有地方省電視臺一樣,電視臺也在電視欄目的設置上下了一番苦功夫。在欄目的設置上,電視臺專門成立了策劃部,具體負責欄目的策劃和設置。我臺首先策劃推出了電視方言短劇欄目,抽調精兵強將,組建了劇本創(chuàng)作組,攝制組,在當地老百姓中聘請方言演員。第一部方言短劇播出后,影響十分強烈,收視率直線上升,提高了本臺的知名度。接著我臺在恩施新聞聯播之外,設置了《走遍恩施》新聞欄目,時長30分鐘,欄目把采訪報道的對象選擇在尋常百姓身上,記者深入農村、街道、工廠、企業(yè)、家庭,采訪報道人們的喜怒哀樂,由于其報道內容貼近每一個老百姓,欄目深受老百姓的喜愛。為了適應恩施蓬勃興起的旅游事業(yè)。電視臺又策劃設置了《妹娃兒帶你?!罚瑱谀康闹髦际钦衽d恩是的旅游事業(yè),為千千萬萬的游人服務。為州內外游人提供旅游信息,介紹旅游景點、宣傳恩施的風俗習慣,傳播當地文化及民族技藝。欄目播出以后社會影響深遠,曾獲獎。
電視節(jié)目的地方特德最終落腳點是其每個電視欄目的具體播出內容,可以說內容是地方特色的靈魂。因此,要使節(jié)目內容具有地方靈魂,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采訪對象要是具有當地特色的,比如,環(huán)境要具有地方特色。比如,我們要反映恩施的飲食,采訪設施就只能選擇制作本地視頻的賓館或者飯店或者小吃,絕對不能夠選擇外地人在恩施辦的制作外地視頻的餐飲業(yè)。再如,要反映當地少數民族的民居,就一定要選擇吊腳樓、侗寨或者苗寨。再如,要反映當地物產,就一定要選擇恩施本地才有的東西象紫油厚樸、窯歸、板黨、壩漆等等。采訪或者拍攝具體對象時應當特別注意對象的地方特色,絕對不能胡采亂攝,淡忘了地方味道。其次,在節(jié)目的制作過程中,要突出地方特色。這主要表現在語言的選擇上。要選擇有代表性的當地語言,對于恩施市州來說,利川的語音不同于恩是的語音,八縣市的語音都有差異,我們在選擇是就要選擇當地人最喜歡的那種語音。此外音樂的選擇,一定要選擇當地特色的音樂或歌曲,切記不要在本地欄目中出現流行音樂或者流行歌曲,那樣會使你的地方特色蕩然無存的。最后,電視畫面的選擇上要突出本地特色。在選擇畫面時,記住“特色”這一要求,選擇那些最具特色,最能凸顯對象本質的畫面。比如,在選擇土家吊腳樓的特色時,要讓觀眾看明白吊腳樓的吊腳特色,就得有吊腳樓吊腳的特色畫面,就是外地人看了畫面也能明白這就是吊腳樓。
“地方特色”是地方電視的立臺之本。在電視宣傳中,重要的標志是取決于一個電視臺節(jié)目的質量。抓節(jié)目的質量,就是要抓精品、弘揚主旋律。因此,作為地方電視臺,制作的電視節(jié)目要突出地方特色。所謂地方特色,就是地理環(huán)境、豐富的物產和資源等都與眾不同,各有千秋,這就是地方電視臺的優(yōu)勢和獨特所在。因此,我們要高舉改革的大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路上,總結發(fā)展規(guī)律和發(fā)展方向,真正把地方特色落在實處,讓我們的特色真正意義上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