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曉
人們在平常吃飯時難免會不小心咬到舌頭。小時候咬到舌頭老人們都會說是因為想要吃肉,只要吃上一頓肉就不會咬到舌頭了。雖然這些都是老一輩的玩笑話,但是如果經常性地咬到舌頭,那么就要警惕以下幾種情況:
正常咬合的牙齒都是上牙包在下牙的外面,上牙弓是個大一點的馬蹄形,下牙弓是個小一點的馬蹄形,這樣舌頭就能被下牙弓保護起來。但牙齒出現了畸形,比如地包天,咬東西時就很容易錯位,從而導致咬到舌頭。這類患者可以去口腔科就醫(yī),通過佩戴牙套調整牙齒的咬合關系。
舌頭是脾胃的窗口,脾胃虛舌頭會變得肥大,就容易在咬合過程中被牙齒咬到。所以如果觀察到舌頭出現腫大、舌苔厚膩、邊緣出現“齒痕”,就應該注意調理脾胃,調節(jié)飲食,避免過度勞累,保持樂觀的情緒和健康的狀態(tài)。
牙齒活動是靠大腦控制的,大腦想要進行正常的工作,那么就必須保證氧氣充足,體內的血液供應足夠,這樣才能夠發(fā)出指令,從而讓身體各個機能正常運行。一旦大腦出現短暫性的缺氧,那么神經就會突然出現停頓的情況,舌頭反應速度就會變慢,牙齒閉合就很容易會咬到肉。
如果是老年人愛咬舌頭就更要提高警惕。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中風、腦出血或者顱內長腫瘤等問題的前兆。腦梗塞或腦出血會損傷支配舌頭或咀嚼肌運動的神經,使舌頭失去靈活運動的能力,出現愛咬舌頭、精細動作差等輕微癥狀,但這些癥狀很容易被忽視。
腦梗塞經常發(fā)生在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人身上。如果發(fā)現老人最近常咬舌頭,或伴有頭暈、頭痛、行走不穩(wěn)、言語不清等,一定要及時去醫(yī)院檢查,排除病因。
當腦垂體發(fā)生腫瘤時,激素的分泌可成倍增加。如果是在幼年發(fā)生了腫瘤,會表現為巨人癥,如果發(fā)生在成年時期,表現為肢端肥大,舌體也會增大,就容易出現咬舌頭的情況。
如果平時工作非常勞累,精神壓力大,而且還缺乏休息,就很容易導致神經系統(tǒng)變得非常脆弱,在控制肌肉咀嚼功能時就可能會出現異常,進而導致在吃飯時咬到舌頭和腮。這類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減壓,放松身心,能有效緩解癥狀。
偶爾咬到舌頭是正常現象,通常只要專心吃飯就可以改善。若是頻繁咬到舌頭就要警惕是以上6種情況引起,需要及時到醫(y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