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大音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選擇“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忽略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陷入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無法獲得整體的提高和發(fā)展機會。“雙減”背景下,教師應重視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在減輕學生壓力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培養(yǎng)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能力,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1]。
很多時候教師把學生成績不好的原因歸根于學生不努力??墒侨绻嗉墝W生整體成績都不盡如人意,這時,教師就必須思考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合適。小學階段學生思維尚未成熟,常常是跟隨著教師的教導完成對知識點的掌握與吸收。但是,部分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而一味地讓學生朗讀、背書、做題,過于強調學生對表面知識點的掌握,卻忽略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對個人發(fā)展的關鍵意義。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會采取傳統(tǒng)單一的方法,單純地講授教材知識,然后讓學生進行大量練習,忽視了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的教學方法很容易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
當前,部分英語教師課堂教學思想依然停滯在應試教育階段,依舊采用“填鴨式”教學形式,將主要時間和更多精力用于語法知識講解和課文分析上,導致學生英語素養(yǎng)和語言交際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2]。這種教學方式產(chǎn)生的直接后果是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習效率低下,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不到相應提高。
知識面狹窄、知識結構單一、組織能力較低是現(xiàn)階段小學英語教師存在的主要問題,一些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語言不規(guī)范,甚至使用方言。
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教師因勢利導。然而,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一些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注意力渙散,再加上自身基礎知識不扎實,以致學習能力不強。
應試教育束縛下,教師過于重視知識的灌輸,缺乏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一些學生依靠模仿和記憶來學習,自主學習能力低,思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沒有得到有效培養(yǎng)。掌握高效的學習策略非常重要,但應試教育模式下,模仿和記憶被無限制放大,學生喪失了學習自主性。教師忽視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給學生終身學習和全面發(fā)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在“雙減”背景下,要想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能,教師首先應做到的就是優(yōu)化課堂結構,利用好課堂時間,讓教學效率實現(xiàn)最大化。
第一,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課堂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在這幾十分鐘的課堂上,教師應巧妙、自然地導入課程內容,讓學生迅速進入最佳狀態(tài),做好復習和預習。例如,在講解人教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2 My week 時,教師就可以和學生討論一周的安排,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英語學習氛圍中。在教學時,知識點應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緊跟教師腳步,發(fā)散思維,達到最好的效果。在此期間,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多啟發(fā)學生,適當提問學生,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有效表達。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What do you think...?”“How do you know...?”“What do you know about...?”
第二,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與教具,吸引學生注意力。小學英語教師可以依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合理應用學校所提供的多媒體設備、錄音機、實物、圖片等教學工具。例如,在講解人教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展示有關食物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分辨,從而記住生詞。這樣一來,教學過程就會更有吸引力,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學英語。
在“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能,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重視學生心理,使用情感教學,不讓心理因素成為學生課堂學習的阻礙,切實促進學生學習。
第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者只有從內心深處對英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時候,學生認為英語學習具有一定的困難,是因為興趣不濃,潛意識排斥英語學習。對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克服這種心理,讓英語課堂煥發(fā)活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學生心理,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充分掌握所學內容[2]。例如,在講解人教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時,教師既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房間,也可以提供圖片讓學生描述,或是播放視頻讓學生回憶。
第二,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學生如果能夠深刻了解自己為什么要學習英語,自然也就會形成無限的學習力量。如果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他們也愿意努力去克服[3]。對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多引導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舉辦英語角,設置英語專欄等,吸引學生參與。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關注英語、參與課堂活動的良好習慣,提高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情感教育不容忽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應與學生之間建立友好的關系。學生只有認同教師,才會有足夠的熱情去學習?!半p減”不僅要減少學生的學業(yè)壓力,還要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教師必須注意情感教育,尊重、愛護、關心每一位學生。當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教師要及時給出積極的反應,讓學生受到鼓勵,樹立學習自信心,變得樂學、愛學。
在“雙減”背景下,完善教學評價也是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能的重要舉措。要實現(xiàn)小學英語教學目標,教師就必須構建科學、系統(tǒng)的教學評價體系,用以評價教師的教育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進一步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3]。
第一,進行多方面評價。在評價時,教師應將定期與隨堂測試、智能性與知識性測試、過程性與終結性測試相結合。這樣一來,就可以實現(xiàn)全方面、全方位的教學評價。學生各有所長,教師應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獲得長足發(fā)展。
第二,教師在評價時應注重激勵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提升學習效率。教師在實際評價過程中,應重視激勵的作用,多多夸獎、鼓勵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成就感,進而主動開展之后的學習活動。教師可以多觀察學生,與學生積極交流,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課后作業(yè)、活動表現(xiàn)等。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會具備充足的學習動力,學習也會更加積極有效。
所謂分層次布置作業(yè),是指按照學習者的個性、動機、心理、習慣、興趣、接受能力等,把學生區(qū)分為A、B、C 三個層次。當然,對這三種層次的學生進行的分類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教師要實施動態(tài)管理,依據(jù)學生學習能力的變動,及時對學生的分組進行調整。
(1)作業(yè)按內容可分為課堂作業(yè)和課外作業(yè),按形式可分為聽力作業(yè)、口語作業(yè)和書面作業(yè)。以聽力作業(yè)為例,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心理、動機、愛好、生活習慣、接受能力和學業(yè)成績,將學生分為A、B、C 三個層次,并布置相應的作業(yè)。C 層作業(yè)是聽句子,聽句子中包含的信息內容;B 層作業(yè)是聽對話,選擇最佳答案;A 層作業(yè)是聽短文,填入所缺單詞。
(2)教師要根據(jù)每單元不同階段的目標為學生設計不同類別、類型的作業(yè)。設計和安排的作業(yè)要明確,內部結構要科學合理,題量大小要適當;作業(yè)量既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少;更不可過于單一,難易程度要適度,多少也要適當。例如,在教學完人教版BookIII Unit 5 中的Dinner's ready 一課后,教師可以設計分層作業(yè),讓學習能力較強的A 組學生寫出關于食物喜好方面的對話內容,B 組學生寫出3~5 個關于食物喜好方面的語句,而C 組學生只需要記住在這一節(jié)課所學過的談話內容即可。
1.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減負”這一觀點已經(jīng)提出了許多年,但是根據(jù)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其實施并不順利。一方面教師和家長都希望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另一方面考試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不努力就會被淘汰。在這雙重的壓力下,部分教師依舊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其實,“減負”的目的是減輕學生的負擔,而不是降低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即減負的同時,教師需要關注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這樣的減負才算真正的減負。
為了真正實現(xiàn)減負,教師需要從改變自身的觀念做起,首先意識到減負和提質之間的重要關系;其次意識到在正確的課堂關系中師生之間是平等的,教師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從學生出發(fā),為學生補足短處,提升長處;最后意識到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針對不同的學生要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此才能促進全班學生共同進步。
2.充分利用課堂時間
每節(jié)課堂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為了提升課堂效率,為學生減負,教師要充分利用好上課的每一分鐘,充分發(fā)揮每一分鐘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教師要備好課。第一,備課標,只有掌握了課標的要求才能在正確的思想指導下進行教學。第二,備課,內容應包括教材、教具等。教師需要在上課之前充分理解教材,將教材的每個知識點都“吃透”,同時準備好教學所需要的一切內容,如多媒體、PPT 等。
綜上所述,在“雙減”背景下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重點在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使學生從被動變?yōu)橹鲃?,并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獲得快樂體驗。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找到“減負增效”的具體策略和方式,更好地實現(xiàn)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育目標,為新時代社會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