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7 Section B(2a-2e)為例,論述利用“教—學—評”一體化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發(fā)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方法,從解讀課標及教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方面探討初中英語如何實施“教—學—評”一體化閱讀教學,以達成學科育人目標。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教—學—評”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25-0043-05
閱讀是學生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閱讀教學在整個英語知識體系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通過閱讀教學,教師可以實現(xiàn)多元化教學目標,有利于語言知識的傳授,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看等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然而,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只是讓學生單純地學習文章的生詞、短語及句型語法,以此理解并獲取文本信息,培養(yǎng)語言知識和閱讀技能。在這樣的教學中,文本僅被單純看作獲取零散語言知識的載體,學生閱讀僅停留在表層解讀階段,不利于高階思維的發(fā)展。出現(xiàn)上述問題,很大程度上與教師缺乏“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理念有關。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英語課標》)指出:教師要準確把握教、學、評在育人過程中的不同功能,樹立“教—學—評”的整體育人觀念?!敖獭笔墙處煱盐沼⒄Z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向,通過有效組織和實施課內外教與學的活動,達成學科育人的目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主動參與各種語言實踐活動,將學科知識與技能轉化為自身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評”是教師依據(jù)教學目標確定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通過組織和引導學生完成以評價為導向的多種評價活動,以此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過程,檢測教與學的效果,實現(xiàn)以評促學、以評促教?!敖獭獙W—評”一體化需要教師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轉化為具體的課堂教學目標和課堂實踐活動,以教學目標為導向設計教學,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體現(xiàn)教學評價的動態(tài)性、發(fā)展性、綜合性、形成性等特點,實現(xiàn)課堂教學與評價的融合統(tǒng)一。
本文以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7 Section B (2a-2e)閱讀課為例,論述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教—學—評”一體化的方法。
一、解讀課標要求
《英語課標》針對7—9年級學生提出思維品質學段目標:能發(fā)現(xiàn)語篇中事件的發(fā)展和變化,辨識信息之間的相關性,把握語篇的整體意義;能辨識語篇中的銜接手段,判斷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能從不同角度解讀語篇,推斷語篇的深層含義,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能針對語篇的內容或觀點進行合理質疑;能依據(jù)不同信息進行獨立思考,評價語篇的內容和作者的觀點,說明理由。因此,“以讀促寫,讀寫齊促思維”是本節(jié)閱讀課的教學理念。
二、解讀教學內容
本課的教學內容包括2a-2e。2a的教學內容是:用提供的詞匯幫助談論panda的情況。教材編寫者編排該內容的目的是為讀前活動提供“語言支架”,讓學生組織語言表達自己已知的有相關大熊貓的信息。2b的教學內容是:要求學生快速尋讀2b的文本,并找出四個數(shù)字(10,12,300,2 000)分別對應的內容。其編排目的是讓教師點撥學生在閱讀文本時用尋讀(scanning)的方法,即直接搜尋數(shù)字,然后閱讀數(shù)字前后的內容,確定數(shù)字表達的信息。2c的教學內容是:要求學生再次快速尋讀文本,找出5個問題的答案。其編排目的是讓學生找出關鍵信息,并簡明扼要地回答5個問題,從而訓練學生語言組織和重構能力。2d的教學內容是:通過再次仔細閱讀文本,利用文中的細節(jié)完成2d的5個句子。其編排目的是進一步鞏固閱讀理解的內容。2e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目的是訓練學生的遷移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也是檢測學生語言輸出能力的環(huán)節(jié)。
三、分析學生學情
八年級學生學習熱情比較高,渴望學習新知,尤其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經過一年半的初中英語學習,學生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并掌握了一些閱讀策略和技巧,再加上有Section A 3a-3c的閱讀技巧做鋪墊,以及通過Section B 1a-1d的學習,學生基本上掌握了用英語描述大熊貓的外貌特征的詞匯和句型,有一定的觀察、閱讀、推理和運用目的語進行表達的能力。但由于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大部分學生不愿舉手或羞于舉手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需要教師以有趣而又有挑戰(zhàn)性的教學設計、形式多樣的閱讀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本課是一篇介紹國寶大熊貓的報道,學生對此話題比較熟悉,對大熊貓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習性有一定的了解。
四、明確教學目標
根據(jù)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并結合本語篇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按照“教—學—評”一體化的教育理念——組織和引導學生完成以評價為導向的多種評價活動,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語言能力
讓學生能夠讀懂本語篇,通過語篇具體語境猜測、認讀、理解含義并積累單詞research、bamboo、endangered、awake等;能在課文插圖和視頻中觀察、了解和發(fā)現(xiàn)大熊貓相關的信息;能在評價標準和語言支架的輔助下完成遷移和創(chuàng)新性的語言輸出任務。
(二)學習能力
讓學生習得閱讀策略,如利用預測、略讀、尋讀等方法獲取關鍵信息;通過組內探究合作,提升合作學習、交流協(xié)作的能力;在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中,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三)思維品質
讓學生運用預測、質疑、討論等方式提出和回答問題;通過視頻、圖片、原音輸入及正音、游戲活動等多渠道資源,使用核心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更準確地感悟課文主題;根據(jù)思維導圖復述本節(jié)課的內容,訓練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針對某一點進行思維發(fā)散,學會用發(fā)散性思維思考問題。
(四)文化品質
讓學生了解國寶大熊貓及文章背后的內涵;通過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主題語境,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樹立保護環(huán)境和動物的意識;以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為人物主線,樹立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信心。
(五)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能夠利用上下文語境認讀、理解并積累核心詞匯;能夠習得預測、略讀、尋讀等閱讀技能;完成遷移和創(chuàng)新性的語言輸出任務。
五、教學過程
第一步:熱身導入
T:What do you know about Bing Dwen Dwen?
S1:The panda is named“Bing Dwen Dwen”in Chinese.
S2:Bing Dwen Dwen looks very cute and smart.
T:Bing Dwen Dwen is a mascot for the 2022 Winter Olympics.Bing means“ice”in Chinese,while Dwen Dwen suggests“health and ingenuity”—a common feature of pandas.And what do you know about pandas?
S3:Pandas are black and white.They like eating bamboo.
S4:They are popular and cute.They are also symbols of China.
S5:The baby panda is pink and it can’t see.Pandas can live 20 to 30 years.
T:Nowadays scientists say fewer and fewer pandas live in the forest.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pandas?Let’s finish a task—a treasure hunt game,and then you will become a volunteer at the Chengdu Research Base.In this task,you’ll get stickers to make up a mascot—Bing Dwen Dwen(播放拼圖拼成冰墩墩的動畫效果).If you do a good job,you’ll get one sticker.If you do a fantastic job,you will get two stickers.Do your best to get it.
【設計意圖】在該教學環(huán)節(jié),“教”的方式是:教師利用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Bing Dwen Dwen),讓學生談談對“冰墩墩”的了解;通過問題“What do you know about pandas?”引導學生感知課堂的主題。“學”的方式是:學生個人表達對“冰墩墩”的了解,在兩人合作學習小組中結合Section B(1a-1d)的內容組織語言表達自己所知的信息。“評”的方式是:通過讓學生收集“冰墩墩”的拼圖,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收集得多說明學習質量高,收集得少則說明學習有待提高。
“教—學—評”一體化的課堂教學,主線明晰,氣氛自然活潑又生動,過程性評價形式巧妙、新穎又激趣,教師可以持續(xù)觀察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和學習效果,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深入學習文本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與此同時,教師及時向學生滲透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有效落實教學目標(一)中的第二點和教學目標(四)中的第三點。
第二步:預讀
1.Treasure Box One
閱讀文本,感知文章主題。
T:What is it about?What words come to mind when you watch the video?
S1:It’s about pandas.I can think of black and white,cute,popular.
S2:famous、冰墩墩、雪容融。
S3:竹子、瀕危的。
S4:We should protect pandas.
2.Treasure Box Two
多模態(tài)形式刺激,讓學生自主學習本文生詞或重難點詞匯。2人為一組交互有關熊貓的更多信息。
T:Watch the video again and learn new words yourselves.Then,according to the new words and the words in 2a,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andas is spoken in pairs.(出示評價標準,如表1)
【設計意圖】上述教學片段,“教”的方式是:教師利用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語境中獲取信息,理解并學習本課生詞和核心詞匯?!皩W”的方式是:學生看視頻并借助2a的詞匯,以2人為一個小組在話題語境中進一步談論有關熊貓的信息;自學或互學生詞和詞匯?!霸u”的方式是:教師提供評價標準,讓學生在交流有關熊貓的更多信息的過程中,通過自學詞匯時的“自我評價”和2人小組時的“相互評價”,了解和掌握單詞的正確發(fā)音,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文章閱讀掃除生詞障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既發(fā)散了思維,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又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主題。而教師則通過評價標準及時了解學生是否理解新單詞的含義、是否能正確讀出。本環(huán)節(jié)教學落實了教學目標(一)、教學目標(四)中的第一、二點。
第三步:閱讀時
1.Treasure Box Three
初探文本,快速瀏覽文本,把握主旨,整體感知文章。
Use the reading strategy—skimming to find out the main idea without reading every word.Skimming means skimming a passage quickly.It’s a good idea to read the first or la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carefully.(出示表2)
2.Treasure Box Four
再讀文本,全面、深入地理解文章。
T:Use the reading strategy—careful reading,read each paragraph carefully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passage.(出示表3)
3.Treasure Box Five
原音跟讀并正音,回歸文本內容,強化內容理解,構建語言支架。
T:Listen and read after the MP3,then complete the mind-map to remenber the details of the article.(出示思維導圖,如圖1)
在學生完成思維導圖的填空后,教師為學生設置文本朗讀的自評標準。(如表4)
【設計意圖】上述教學環(huán)節(jié),“教”的方式是:在“讀中”環(huán)節(jié),教師設計任務驅動型的閱讀學習活動,利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引導學生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用skimming整體閱讀理解文章大意及每個段落的中心意思→用careful reading和scanning全面、細致地閱讀,獲取需要的特定信息,讓學生再次閱讀文本,完成mind-map?!皩W”的方式是:學生根據(jù)skimming、careful reading和scanning策略完成Treasure Box Three至Treasure Box Five的閱讀任務。“評”的方式是:教師所設計的各段落的閱讀任務活動就是評價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這些任務活動能評價學生閱讀的學習狀況,并對“教”和“學”進行反饋、指導,實時檢測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整合情況,鼓勵學生繼續(xù)收集“冰墩墩”的拼圖塊。
本環(huán)節(jié)基于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及學情,把2c和2d整合在各段落的閱讀任務中,環(huán)節(jié)和活動的設計精細,呈現(xiàn)了螺旋式上升的特點。通過skimming和scanning閱讀策略,學生對信息進行一定程度的概括、整合和提煉,從而培養(yǎng)概括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思維導圖的任務,不僅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容,讀透作者的寫作意圖,還能引導學生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retelling(復述)搭好語言輸出的“支架”。各段落達成了“教—學—評”一體化的一致性,利于教師關注學生如何學,確保學習效果并讓學習在課堂中真實發(fā)生,有效落實了教學目標(一)中的第三點和教學目標(二)、教學目標(三)、教學目標(四),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第四步:閱讀后
小組合作,創(chuàng)新性語言輸出。
教師以氣泡圖的形式呈現(xiàn)學習任務(如圖2),讓學生以4—6人組成學習合作小組完成任務。要求:各組必選第1—3項的任務,第4—6項任務由各組依據(jù)能力選擇。
【設計意圖】上述教學環(huán)節(jié),“教”的方式是:教師用氣泡圖呈現(xiàn)6個語言輸出的任務和要求;在retelling任務中,采取了分層法,即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允許學生選擇段落復述,可以是一段或多段;通過逐步減少提示詞再讓學生復述?!皩W”的方式是:學生根據(jù)教師給出的6項任務和要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的方式是:繼續(xù)運用收集“冰墩墩”拼圖塊的方式評價學生的學習。
在該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做中學,用中學”的語言實踐機會,任務的設計指向發(fā)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所思所想,辯證地、批判性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語言意義建構,激發(fā)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了發(fā)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在retelling任務中,教師使用“分層法”和“減少提示詞”的方式引導各個層次的學生進一步熟悉語篇內容并訓練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這6項評價任務再一次推進本節(jié)課“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落實教學目標(一)中的第三點,教學目標(二)中的第二、三點、教學目標(三)中的第一、三點、教學目標(四)中的第一、二點。
第五步:小結
活用評價,再現(xiàn)“冰墩墩”形象,加深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厚植學生的文化自信。
(According to the mind-map,guide students to review language points or things about pandas.Then count the stickers they won.)
T:Bing Dwen Dwen is a cartoon image of a panda wearing a spacesuit.It looks like a winter sports athlete from the future.This is the Olympic mascot.Now it is often seen as a symbol of China.It shows the Olympics spirit,including a strong mind and a healthy body.So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protect animals.
【設計意圖】在該教學環(huán)節(jié),“教”的方式是:再次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整體梳理文章的語言知識點;呈現(xiàn)“冰墩墩”形象,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思政內容,并告訴學生找出本節(jié)課的“贏家”即可獲得志愿者的資格。“學”的方式是:學生再次根據(jù)思維導圖鞏固知識點,創(chuàng)新運用輸出語言;學生之間相互監(jiān)督、評價,評出“贏家”?!霸u”的方式是:教師讓各組數(shù)一數(shù)本組獲得的stickers,看哪一組能夠獲得足夠的拼圖塊,以拼成一個完整、可愛的“冰墩墩”,回應Warming-up & lead-in環(huán)節(jié)所設置的過程性評分機制——“冰墩墩”的拼圖收集,同時準確評價本節(jié)課高質量完成任務的“贏家”,并對“贏家”進行表揚、激勵,從而營造相互學習、競爭的氛圍,刺激學生可持續(xù)性學習。
在學生理解文章主題意義和內容后,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整體梳理文章的語言知識點,使學生更好地梳理知識?!氨斩铡弊鳛楸竟?jié)閱讀評價主線的人物又一次完整地呈現(xiàn)在課堂上,很好地把評價機制和語言輸出融合起來,有效落實了教學目標(一)和教學目標(四)。
第六步:作業(yè)
1.Search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andas and Bing Dwen Dwen.
2.Tell your friends to play a role in protecting endangered animals.
3.Complete tasks that you did not finished in class.
【設計意圖】在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教”的方式是:通過讓學生課后自主收集有關熊貓和冰墩墩的信息,向身邊的朋友宣傳保護瀕危動物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持續(xù)學習的興趣;課后完成課堂上未完成的任務?!皩W”的方式是:學生課后獨立完成3項作業(yè)?!霸u”的方式是:采用能動性作業(yè)方式評價學生的學習,通過能動性作業(yè)鞭策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延續(xù)到課外,起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作用;讓學生在生活中持續(xù)為保護環(huán)境和動物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體現(xiàn)學科知識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
這是一節(jié)典型的“教—學—評”一體化閱讀課。在本節(jié)閱讀課中,教師通過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持續(xù)嵌入評價,巧妙地處理教、學、評的關系,及時檢測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調整和改進教學,有效提升了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薔,李亮.推動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英語課堂教—學—評一體化:意義、理論與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9,39(5):114-120.
[2]倪銘暉.大觀念視角下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探究[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2(1):6-10.
[3]夏燕飛.基于“教—學—評一體化”提升青年教師英語閱讀課堂效能的實踐研究:以Unit 1 Television第一課時為例[J].英語教師,2021,21(3):181-185.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雙減”專項課題“‘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提質的教學評一體化策略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區(qū)為例”(2021ZJY1358)的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余雪冰(1973— ),廣西貴港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學。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