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元 黃江鴻 周俊杰 鄧玉東
在大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將會由于種種原因?qū)Υ髮W生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大學生負面情緒的持續(xù)累積,這就對大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造成了較大的不利影響,大學生在今后的就業(yè)、面對未來的生活時也往往可能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心理壓力。針對此,在高校日常教學工作以及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還需要重視對大學生心理的關(guān)注,要重視提升大學生的自信心。而體育教學與一般的專業(yè)課程教學不一致,體育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并不是讓學生學習各類專業(yè)知識,因而也不會對大學生的自信心造成負面影響。在高校日常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積極滲透高校體育教學,加強對學生身體的鍛煉,可有效提升大學生的信心,對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積極作用。基于此,本文則展開關(guān)于高校體育教學對大學生自信心的影響,分析高校體育教學對大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的積極作用與影響類型,探究大學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所在,并提出一定的解決對策,以期助推高校體育教學對大學生自信心產(chǎn)生積極影響,為相關(guān)學者的研究提供參考。
自信心對于人的影響極大,自信心作為一種心理因素,將會激勵人的行為,鼓勵人開展并落實各項工作,提升人獨自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學階段,是健全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而大學階段,學生們也能夠更為深入地接觸到社會,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伴隨社會因素、學業(yè)壓力的影響,將會直接導致學生心理壓力的劇增,最終促使學生內(nèi)心充滿各種矛盾,甚至于導致大學生自信心的喪失。尤其是一些大學生對自身在學習、生活方面有著較大的期望,而卻在取得的實際成果方面與期望差異較大時,巨大的落差將會使得學生自信心嚴重喪失。因而,在高校日常教學工作以及學生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還必須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要通過采取各項措施來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下則主要通過以體育教學作為切入點,對高校體育教學做出積極研究,分析體育教學在提升大學生自信心方面的影響。
1 高校體育教學對大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的積極作用與影響類型
從當前的高校教育教學工作實施來看,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大學生自信心不足這一問題。來自高校中的學業(yè)壓力以及生活壓力、大學生自身的心理問題等都將進一步增大學生的精神壓力,導致其心理呈現(xiàn)出消極狀態(tài),降低大學生面對未來生活的勇氣與自信心。而高校體育教學則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進一步來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的自信心。
1.1 高校體育教學對大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的積極作用
1.1.1 體育運動體驗功能的發(fā)揮
通過高校體育教學可有效提升大學生的自信心的培養(yǎng)成效,通常體現(xiàn)在保障大學生體育運動體驗功能的發(fā)揮上,這是由于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各項體育學習項目的教學都是從簡單到難逐步過渡、轉(zhuǎn)變的,由簡到難的實施體育教學工作,能夠讓大學生通過對各類體育項目的學習逐步建立起信心,在一次次達到了體育項目的練習要求之后,學生也將逐步增強自身在體育項目學習方面的自信心。不過,也并不意味著大學生在進行對各類體育項目的學習時不會面臨著各類挫折,而是要讓學生在經(jīng)歷了一次次挫折之后能夠慢慢提升自身的體育水平,滿足各項體育項目練習的要求,讓學生的體育運動體驗功能逐步得到發(fā)揮,讓學生慢慢從經(jīng)歷挫折到建立自信心的這一個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可有效保障學生體育運動功能的發(fā)揮,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保持自信心。
1.1.2 體育運動娛樂功能的發(fā)揮
娛樂功能本質(zhì)上也是體育運動中的核心功能之一,通過發(fā)揮體育運動的娛樂功能,不僅僅可以讓學生感悟到體育運動的魅力所在,同時,還可有效讓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而要想使得體育運動娛樂功能得到發(fā)揮,就需要高校體育教師在開展實際的教學工作時,重視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比如應用游戲教學法、競賽法來豐富教學內(nèi)容。尤其是在體育教師圍繞體育項目所開展的各類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共同進行參與,圍繞體育活動來實施各項游戲策略,讓學生圍繞共同的目標來展開娛樂游戲,實現(xiàn)團結(jié)協(xié)作,緩解學生的焦慮、緊張等情緒,讓學生們在一同進行的體育游戲中實現(xiàn)互幫互助,得到更多的交流與溝通機會,促使學生有著更為良好的心態(tài)來面對體育運動,提升對生活與學習的信心。
1.1.3 體育運動競爭性的促進作用
體育競技運動本身是有著一定的競爭性的,這與學生們在學習其他專業(yè)課程理論知識時是有著一致性的道理。高校教師所組織的體育運動,更為重視體育比賽、競賽,并將學生在體育競賽中的表現(xiàn)以及在最終所呈現(xiàn)出的結(jié)果中得到反應。通常而言,高校體育教師所組織體育比賽分為了不同個體之間、不同團體之間的競爭,尤其是在團隊競賽中,將會對一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如劃分為4個小組,每組10人來進行比賽,比賽項目包括100米跑步、400米接力賽、拔河等,每一個比賽項目賦予一定的分值,獲得不同名次的團隊有著相應的積分,最后則是對比團隊總的積分,同時還需要評比出優(yōu)秀個人,以此來讓學生樹立信心。而在進行分組的時候,需要高校體育教師重視每一個小組成員間合理分配,要從男女比例、學生體格、性格等諸多方面來進行綜合考慮,分析如何來平衡每一個團隊中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使得在比賽時每一個小組實力均衡,激發(fā)學生們比賽的積極性。
1.2 高校體育教學對大學生自信心的影響類型分析
1.2.1 激勵性影響
體育運動存在的挑戰(zhàn)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取決于高校體育相對于其他專業(yè)學科的學習而言在培養(yǎng)大學生自信心方面所存在的優(yōu)勢。而在高校體育教師實施體育教學工作時則需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體育項目的激勵性,讓學生在這一激勵性質(zhì)的影響下學習并完成相關(guān)的技能與動作,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慢慢完成了這些動作,掌握了要領,逐步提升自身的體育運動技能水平后,也就提升自身面對困難的勇氣與自信心。比如在進行投籃教學時就需要教師細細教授學生動作要領,待到學生慢慢掌握了投籃技巧之后,伴隨命中率的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也將得到有效提升。
1.2.2 體驗性影響
高校體育教學帶給大學生自信心的影響還包括體驗性影響,在高校體育教師開展項目教學活動時,學生在參與體育教學活動后,也將有著自己的切身感受,進而在訓練、探索中逐步掌握項目教學的要領,將自身的情緒、思維融入到體育運動中去,讓學生帶著體驗性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可有效提升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效率,讓學生在體育項目的學習中獲得更多的體驗感。通過勤奮、刻苦的練習,學生們的自信心也將得到提升,如在進行體操教學時,學生們通過反復的練習,在聯(lián)系過程中真正投入的真情實感,那么,久而久之,也將形成并加深肌肉記憶,體操項目練習方面,學生通過長期的練習,能夠保障自己順利完成各項動作,而學生在順利完成這些動作之后,也能夠加深學生對這些體育項目印象,學生們的自信心也明顯可得到提升。
2 高校大學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學生自信心不足的這一問題,是有著多方面原因的,在相關(guān)學者的研究中指出了差異性,即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是導致部分大學生自信心嚴重不足的關(guān)鍵問題。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差異性,更多的指向“優(yōu)劣性”這一要素,即部分學生認為自身優(yōu)人一等,而部分學生則在面對這些學生時顯得底氣不足。同時也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經(jīng)濟狀況、自身學習情況以及外觀、智力等因素認為自身低人一等,由于種種原因的影響,導致部分高校大學生存在著嚴重的自信心不足問題。
2.1 客觀原因
將大學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進行分析,可發(fā)現(xiàn)高校大學生自信心不足,不外乎是客觀原因與主觀原因影響所致。就客觀原因方面進行分析,在部分學者的研究中指出了大學生存在著由于自身家庭經(jīng)濟條件、社會地位、外觀、身高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了大學生缺失自信心。大學生不比于初中、高中,大學實際上已經(jīng)是一個小型社會了,且大學階段本身就存在著較多的社會活動、志愿者活動,讓學生可通過這些活動途徑來進入到社會中,同時學生在積極參與這些社會活動時間也能逐漸增長自身的見聞。但由于高校仍舊更多的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未能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因而在后續(xù)階段,學生會由于各類客觀因素導致自信心的喪失。如同一寢室的學生可能存在著家庭經(jīng)濟條件嚴重不對等,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對等,父母教育理念的差異而導致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不合問題,導致部分學生陷入缺乏自信,陷入迷茫與焦慮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限制了學生的自我提升。
2.2 主觀原因
2.2.1 不恰當?shù)淖晕以u價
高校大學生容易陷入不恰當?shù)淖晕以u價中,對自身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進而就極為容易造成學生發(fā)生沖動的表現(xiàn),導致學生思想不夠成熟,最后又將會由于受到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學生缺失了自信心。如在一些學生進行的自我評價中,會呈現(xiàn)出眼高手低、盲目自信的這一現(xiàn)象下,這些學生更多的認為自己過分優(yōu)秀,因而存在著一定的傲氣,然而也正是由于學生不恰當?shù)淖晕以u價,導致了學生在后期開展、參與各項工作任務時將受到一定的挫折,而在受到了這些挫折之后,學生的自信心也將備受打擊,最終由于無法承受過大的心理壓力而陷入自閉狀態(tài)中,久而久之,沒有人去關(guān)注之后,學生也將失去自信心。
2.2.2 不正確的比較
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個體,這也導致了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而有差異也就會有對比,大學生群體往往容易陷入比較的思維中,會將一個同學與另一個同學進行比較,將自己與某一個同學進行比較。最為常見的就是比較學習成績、比較生活環(huán)境等,人的客觀生活條件是無法改變的,但卻往往最為容易拿來做比較,而不正確的比較會導致人們心理失去平衡性,如將貧困學生的家庭經(jīng)濟狀況與家庭富裕的學生進行比較,則很容易挫傷貧困學生的心理,導致其心理呈現(xiàn)出不健康的狀態(tài),一部分學生將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進行比較,則又極為容易陷入不自信的狀態(tài),導致自尊心的受挫。
2.2.3 自我調(diào)節(jié)的失衡
受到高校教育教學工作壓力的影響,容易導致學生的發(fā)展受挫,如學習成績不理想、學習方法未能有效掌握等,這都會導致學生自信心的喪失,進而導致學生心理發(fā)展受到極大影響,此時若是學生難以進行有效的自我調(diào)節(jié),更會陷入到消極情緒中去。
3 高校體育教學培養(yǎng)大學生自信心的對策分析
3.1 注重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高校體育教師需要明白合理開展體育教學工作,讓學生參與到對各個體育項目的學習中去,能夠很好的緩解學生在日常各專業(yè)學科的學習中而積累的壓力,但是在實施教學工作時,也必須要重視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高校體育教師要為學生的身體著想,雖然適當?shù)捏w育教學可緩解其學習壓力,但是卻必然也需要合理實施教學工作,體育教師要重視圍繞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圍繞學生的個體差異來制定教學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同時也要讓每一個學生在鍛煉時逐步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讓學生在一次次完成體育項目后,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循序漸進的原則重點就是讓學生慢慢提升運動量,同時也是讓學生懂得一口氣吃不成個胖子,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慢慢來,要穩(wěn)步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穩(wěn)步提升自身的硬實力。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的體育知識,學習相關(guān)的技能操作時,同樣也會面臨一定的挫折與困難,此時循序漸進的原則則是要求學生能夠慢慢改進自身的不足,爭取一次比一次更有進步。
3.2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高校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工作時,必須要注重言傳身教,要能夠以身作則,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時,不僅僅是圍繞課程教學目標來展開具體的體育項目教學,如長跑、體操、投籃訓練、排球訓練等,更為重要的是關(guān)注學生的心理,要重視以身作則,要重視言傳身教。體育教師在課程中,可適當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細致講解動作要領,體育競賽的規(guī)則,要對學生所提出的疑問進行回答,并以身傳教糾正學生的動作問題,在教學中滲透人文關(guān)懷。教師在滲透人文關(guān)懷后,學生也將意識到大學有著關(guān)心自己的人,慢慢地也將學會如何來正確宣泄不良情緒,樹立自信心。
3.3 發(fā)現(xiàn)特長,提供展示平臺
高校體育教學項目多樣,如長跑、排球、籃球、游泳、健美操等等,不同的學生對于不同體育項目的學習成效也將有著一定的差異,部分學生在長跑中展示出了驚人的耐力與爆發(fā)力,部分學生在籃球方面有著過人的天賦,而部分學生在健美操方面展現(xiàn)出自身的優(yōu)勢,這些都能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樹立自信心。而這一點同樣是體育教師需要關(guān)注的,只有體育教師真正關(guān)注、挖掘到了學生的特長,并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讓這部分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展示,讓班級中的其他學生了解到,也才可讓這部分學生真正樹立起自信心。尤其是在體育教師發(fā)現(xiàn)了這部分學生的特長后,通過積極開發(fā)學生潛力,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更能提升大學生的自信心。
3.4 肯定與鼓勵
在高校開展體育教學工作時,體育教師對學生所展現(xiàn)出來的天賦,在課堂教學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態(tài)度要給予肯定,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長處,這樣一來,也可平衡學生的心理,讓學生端正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如在進行體育競賽時,體育教師通常會實施各種教學辦法來引導教學工作的開展,依據(jù)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來做好合理的分組,保障每一個組別的學生在體育運動能力方面、參與積極性方面無顯著差異,讓每一組學生都有機會奪冠。而在體育競賽開展過程中,體育教師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對表現(xiàn)存在一定問題的學生則需要指出其不足之處,并令其改正,而在改正之后,同樣需要給予鼓勵,讓學生一次次改進不足,從被動改進轉(zhuǎn)變?yōu)橹鲃痈倪M。在學生日常參與體育教學活動時,教師同樣需要對其給予鼓勵以及肯定,讓學生在體育參與方面有著積極性、自信心,而同樣也可使得學生將自信心保持住,帶入到其他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以及未來的生活中。
4 結(jié)語
總而言之,我國高校教學中,更多的關(guān)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而這也就導致了部分學生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造成了學生學習與生活缺乏自信心,久而久之將會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造成不利影響,以上研究者圍繞體育教學對大學生自信心的影響作出了論述與分析,闡述了高校體育教學對培養(yǎng)大學生自信心的積極影響以及類型,闡述了大學生的自信心不足的主觀原因、客觀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解決對策,希望能有效通過體育教學改善我國高校大學生自信心不足的這一問題。
(作者單位:西雙版納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