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洲 丁麗萍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于2014年10月28日由農業(yè)部在其官方網站刊登農業(yè)部副部長陳曉華的專訪文章而推行。其核心改革內容包括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成員界定、股權量化、成立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股份合作制改革來維護農村集體資產不流失,激活農村發(fā)展活力,從而達到共同富裕的最終目的?,F有文獻對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地股權設置中折股量化的范圍、股權設置的種類以及股權的繼承、流轉和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股利分配政策的影響因素等方面。在前人研究基礎之上,本文以股權結構與股利分配政策分析作為研究視角,以義烏市A村為研究對象,分析經濟發(fā)達地區(qū)農村股權結構設置與股利分配政策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優(yōu)化對策。
1.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
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是這次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核心。其具體的含義是指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和集體資產不可分割的前提下,按照合作制原則,借鑒股份制形式,將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到人,把原村組集體經濟組織改造成為股份合作社,確定社區(qū)農民對集體資產的民主管理權和利益分配權。
2.股權結構
股權結構這一詞最先來源于股份制企業(yè),指的是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的基礎,影響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是公司穩(wěn)定經營的前提。同樣,對于現階段的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各村的股改確權方案不同,一村一策,形成了不同的股權結構。股權結構同樣能對農村的內部治理產生影響。股權結構的具體含義可以分為兩層,一是指股權集中度,即各類股東持股占比;二是股權構成,即各類股東持股的數量。
3.股利分配政策
股利分配政策也是來源于股份制企業(yè),指的是企業(yè)對利潤分配做出的方針與決策,決定著利潤留存與利潤分配的比例。常見的股利分配政策可以分為以下四種:固定股利或穩(wěn)定增長的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每種股利分配政策都有各自的優(yōu)缺點,但是它們不存在絕對的好與壞,只有合適不合適。同樣對于農村股份制改革后成立的股份經濟合作社也面臨股利分配政策的選擇與制定問題。合適的股利分配政策一方面能激發(fā)股份經濟合作社社員的生產活力,另一方面能為合作社的發(fā)展留存足夠的資金。但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股份制企業(yè)的股利分配政策的特點也有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一是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股利分配相比股份制企業(yè)具有主動性的特點,股份制企業(yè)往往因籌資而被動分配股利,但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通常在年末主動分配股利,具有福利性。二是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股利分配形式比股份制企業(yè)單一,股份制企業(yè)除了現金股利外,還有股票股利,財產股利等形式,但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一般只有現金股利。
1.義烏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程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穩(wěn)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中發(fā)〔2016〕37號)、《農業(yè)農村部關于確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的函》(農經函〔2018〕5號)等文件精神,浙江省義烏市被確定為全國第三批150個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市)之一。義烏市作為浙江省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多年的經濟優(yōu)良發(fā)展為農村積累了大量的集體資產。目前義烏市農村股份制改革首要環(huán)節(jié)清產核資工作基本完成。在股權設置方面,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原則上只設基本股權,也可根據實際需要,經股東代表大會通過,分類設置基本股權和其他股權(如勞動、農齡、物業(yè)等股權)。在股利分配政策方面,一般先提取一定比例的福利費與公積公益金后剩余的部分由股東代表大會討論后決定分配比例。因此在接下來的股權結構設置與股利分配政策如何科學合理化才能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值得探討的。
2.義烏市A村簡介
本文選取浙江省義烏市典型經濟發(fā)達村A村為例,該村擁有農戶670戶,本地人口1524人,11個村民小組,外來建設者9600余人。目前,該村擁有集體資產約7.9億元,村產業(yè)方面,主要包括村辦集體綜合市場、村辦集體農業(yè)生態(tài)園、村辦果蔬合作社作為該村的經濟系統(tǒng)。自2017年起,村集體收入年均超千萬,是義烏市經濟強村之一。該村于2014年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開展村經濟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意見》(浙政辦發(fā)〔2014〕101號)開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并于當年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
3.該村股權結構設置現狀
集體股設置方面,該村沒有設置集體股,以公積公益金來代替集體股。
成員股設置方面,筆者通過村干部提供的一手資料,了解到當初在股份制改革時村集體資產總額為5004.05萬元,集體經營性凈資產總額為360.87萬元,主要針對集體經營性凈資產進行折股量化,考慮到集體資源性資產、非經營性資產暫時無法確定實時價值,如土地、山林、礦藏等自然資源和公共、公益事業(yè)設施等,暫不折股量化。對集體經營性凈資產在依法提取由股東代表大會討論通過的公積公益金、福利基金后,其余按成員人數以戶口為依據人均配置一股,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共有成員1524人,人均配置一股戶籍股。全體村領導人員與村民股份一致,均為一人一股。
股權管理方面采用靜態(tài)管理的方式,長期固定,不隨人口的增減而變動?!皺喔耍☉簦┳摺?,生不增,死不減、可在社內流轉(包括繼承、轉讓、贈與等)。股權不得退股提現或退股抽資,不得對外轉讓,不行抵押,但可以依法繼承。如確需在內部轉讓或調整的,須經股東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4.義烏市A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權結構設置取得的成效
在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中,股權設置方面是否設置集體股在學術界一直有著激烈的討論。主張設置集體股的學者認為,設置集體股可以保障公有制經濟對集體經濟發(fā)展和保障收入合理分配的調節(jié)功能。不主張設置集體股的學者認為,集體股的設置會導致產權不明晰,名義上雖然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共同享有,但實際上卻是股份合作組織代為持股。
義烏市A村當時在股份制改革時就沒有設置集體股,該村采用公積公益金的形式來代替集體股,很好的規(guī)避了集體股帶來的弊端,如產權不清晰、集體股一股獨大帶來的“內部人控制”等問題。
5.義烏市A村股利分配政策現狀
經過筆者與村干部的訪談了解到,該村因采用一人一股平均配股的模式,因此在年末只要是該村社員,人均可以獲得等額分紅。據村干部反映,股利分紅是在年度審計基礎上,先提取福利費14%和公積金、公益金兩項20-30%,剩余部分由股東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再進行紅利分配。該村最早是每人800元的年終分紅,后來每年不斷增長,增長到現在是每個社員1800元的年終分紅。
1.股權認定標準單一,平均主義配股
首先,從村民的角度分析,對于那些在村里長時間承包土地從事農業(yè)生產對農村集體經濟發(fā)展有一定貢獻的村民與沒有為村集體經濟發(fā)展做出貢獻的村民配股系數相同,顯然有失公平,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村民從事農業(yè)生產的積極性。
其次,從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工作人員的角度分析,他們雖然是本村村民,但是他們承擔著村集體資產經營與管理、集體資源開發(fā)與利用、農業(yè)生產發(fā)展與服務的職責,對村集體資產做出的貢獻顯然比普通村民大,但他們的配股系數與普通村民是相同的,股利分配的金額也與普通村民一致,因此這種平均配股模式可能會對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不積極尋找良好的投資機會,經營理念過于保守等一系列委托代理問題,不利于村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
最后,從戶籍不在本村的外來建設者的角度分析,據筆者了解,該村擁有外來建設者9600余人,本地人口1524人,外來建設者的人數遠多于戶籍在本村的人數,但這些人卻沒有股份,享受不了按股分紅等基本權益,因此很難將他們的利益與本村的利益緊密結合,不利于留住外來人才。
2.股權集中度低,股東控制力弱
該村采用平均配股模式,戶籍在本村的村民人均一股,這種配股方式使得股權集中度低,股權結構高度分散,村民作為股東的身份對股份經濟合作社的控制力較弱,會影響村民參與村里重大事項民主決策的積極性,股東大會的職能不能很好的發(fā)揮,分散的股權結構使得股東對合作社經理人的制衡作用十分有限,因此最終的決策權往往掌握在股份經濟合作社經理人手中。雖然目前A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運營狀況良好,但是從長遠來看,目前的股權結構不利于形成完善的內部治理機制。
3.股利分配政策有待改進
股利分配政策不僅影響村民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對于位于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并且擁有大量村集體資產的義烏市A村來說,如何合理留存充足的利潤發(fā)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十分關鍵的。通過筆者與村干部訪談了解到,在股利分配方面,該村近幾年都采取每人年末固定1800元的股利分紅。因此,結合財務管理中的股利分配政策理論,該村當前的股利分配政策的類型為固定股利政策。該種股利分配政策雖然能使股份經濟合作社社員在年末獲得固定的股利分紅,有利于社員增強對股份經濟合作社未來發(fā)展的信心,但是該種股利政策的固定股利支付與盈余匹配度不高,當股份經濟合作社未來面臨償債壓力或者經營狀況惡化時,可能導致資金短缺,財務狀況惡化等問題。并且考慮到該村擁有7.9億的村集體資產,資產的運作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因此該種與盈余匹配度不高的股利分配政策不利于留存合理的資金量來維護農村集體資產的保值與增值。
1.差異化配股,打破平均主義
首先,對于戶籍在本村的村民與外來建設者,可以額外配置勞齡股,股權的配置系數與他們在村里從事勞動生產年限掛鉤。這樣可以很好的將股權配置數額與個人對村集體經濟的貢獻度聯(lián)系在一起,激發(fā)村民與外來建設者的勞動積極性。
其次,對于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管理人員,可以采用股份制公司股權激勵的方式,對績效較高的管理人員額外配置崗位股,將個人的利益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利益緊密結合,有利于管理者積極尋找良好的投資機會來盤活農村集體資產,從而壯大村集體經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村民與股份經濟合作社管理人員的委托代理問題。
最后,還可以設置適當數量的募集股。村民或者外來人口可以有償購置合作社一定數量的股份,合作社可以通過募集股吸收外部資本與生產要素,這樣可以為合作社后續(xù)的經濟發(fā)展籌集一定數量的資金,有利于提升合作社經濟實力,為以后股份經濟合作社的開放式發(fā)展奠定基礎。但是募集股的設置比例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防止股東過高的持股比例引發(fā)大股東侵占問題。
2.適當提升股權集中度,增強股東控制力
為解決當前A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權集中度低,股東對合作社控制力弱的問題,筆者結合該村實際情況認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該村有11個村民小組,可以通過村民投票從每個村民小組中選舉一名能力較高且負責任的組長,為他們配置額外的貢獻股來提升股權集中度,各組長作為每個組的代表進入股東大會,共同參與民主決策。這樣每個組的組長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代表各自村民小組的利益,又可以對股份經濟合作社經理人員產生一定的制衡,防止“內部人控制”問題的出現導致重大決策的獨斷性。
3.建議選擇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結合該村的實際情況,筆者建議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選擇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該種股利分配政策在股份制企業(yè)應用較多,指的是企業(yè)在一般情況下每年支付固定的、數額較低的股利,在經營狀況良好并且盈余較多的年份,向股東發(fā)放額外股利,但額外股利并不是固定的,企業(y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額外股利的具體數額。筆者認為該種股利分配政策同樣適合于義烏市A村,因為這種股利分配政策相比該村原來的固定股利政策的靈活性較高。一方面,當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未來面臨良好的投資機會或者償債壓力較大時,可以向股東分配數額較低的固定股利來留存出足夠的資金來應對當前的資金需求,這樣既能滿足合作社年末股利分紅的需要,又能解決急需資金的問題。另一方面,當合作社盈余較多時,可以向股東發(fā)放除正常固定股利之外的額外股利,額外股利的具體數額可以由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東大會討論決定。因此,筆者建議義烏市A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可采取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股權結構的設置與股利分配政策的選擇是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如何設置股權結構及股利分配政策對后續(xù)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深遠的影響。筆者認為目前義烏市A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平均設股的方式雖然使得每個社員年末獲得等額分紅,但是平均主義不利于提升農村經濟發(fā)展的效率,并且當前的股利分配政策有待改進。因此提出差異化配股、適當提升股權集中度和采取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的方式以達到激活農村經濟的效果。
丁麗萍為本文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