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孔子)托人向在其他諸侯國的朋友問候送禮,便向受托者拜兩次送行。
【評析】孔子時時刻刻以正人君子的標準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盡量符合禮的規(guī)定。他認為,“禮”是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舉手投足都必須依照禮的原則。
【譯文】季康子向孔子贈送藥品,孔子拜謝之后接受了,說:“我對藥性不了解,不敢嘗?!?/p>
【評析】孔子是一個智者,很輕松地便從困局中解脫出來。他先按照賜食物的禮儀,拜謝之后收了下來,但卻未立即嘗試。他向來人作了解釋,實實在在地告訴了對方自己沒有立即服食的原因:“我對這種藥的藥性不了解,所以不敢嘗用試服?!笨鬃拥淖龇缺憩F(xiàn)了他對季康子的感激和尊重,又在事關(guān)身體健康的大事上保持了足夠的謹慎。一言一行,有禮有節(jié),讓人嘆服。
【譯文】馬棚失火燒掉了。孔子退朝回來,說:“傷人了嗎?”不問馬的情況怎么樣。
【評析】孔子家里的馬棚失火被燒掉了。當他聽到這個消息后,首先問人有沒有受傷。有人說,儒家學說是“人學”,這一條可以作為佐證材料。他只問人,不問馬,表明他重人不重財,十分關(guān)心人的生命。事實上,這是中國自古以來人道主義思想的發(fā)端。
【譯文】國君賜給熟食,孔子一定擺正座席先嘗一嘗。國君賜給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給祖宗上供。國君賜給活物,一定要飼養(yǎng)起來。同國君一道吃飯,在國君舉行飯前祭禮的時候,一定要先嘗一嘗。
【評析】古時候君主吃飯前,要有人先嘗一嘗,君主才吃??鬃訉肿鹬兀谂c國君吃飯時,都主動先嘗一下,表明他對禮的遵從。
【譯文】孔子病了,國君來探視,他便頭朝東躺著,身上蓋上朝服,拖著大帶子。
【評析】孔子患了病,躺在床上,國君來探視他,他無法起身穿朝服,這似乎對國君不尊重,有違于禮,于是他就把朝服蓋在身上。這反映出孔子即使在病榻上,也不會失禮于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