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華,羅小慧,刁冬秀
贛縣區(qū)人民醫(yī)院,江西 贛州 341100
孕12 周~15+6周引產為中期妊娠引產,是因母體或胎兒等各種原因,需人工結束妊娠[1]。妊娠12 周后,胎兒基本成型,羊水較少,子宮體積增大,且宮頸成熟度差,引產難度相對較大[2]。臨床上引產多選擇水囊、利凡諾羊膜腔穿刺等方案,但引產時間長,增加孕婦引產出血量及腹部疼痛,易造成宮頸損傷、大出血、感染等不良狀況,不利于預后[3]。鑒于中期妊娠風險較高,選取合理、安全、有效的引產措施十分重要。近年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常用引產方案,引產效果理想,引產成功率高,然而用藥后胎兒、胎盤自然娩出時間需4~12 h 不等,易造成子宮破裂[4]。間苯三酚能夠降低米索前列醇致使子宮強收縮帶來的子宮破裂,減少娩出時間[5]?;诖耍狙芯恳允罩蔚?0 例孕12 周~15+6周引產患者為研究對象,予以間苯三酚聯(lián)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產,同時以單純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產的患者為對照,分析引產成功率及安全性,旨在為臨床提供參考。報告如下。
選擇2021 年2 月至2022 年2 月贛縣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孕12~15+6周引產患者80 例,采用“信封法”分為兩組,每組各40 例。觀察組年齡(26.91±1.27)歲,年齡范圍17~42 歲;孕周(13.74±0.34)周,孕周范圍12~15+6周;初產婦19 例,經(jīng)產婦21 例。對照組年齡(26.17±1.31)歲,年齡范圍17~43 歲;孕周(13.68±0.36)周,孕周范圍12~15+4周;初產婦18 例,經(jīng)產婦22 例。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贛縣區(qū)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1)確診為宮內妊娠;(2)孕周12~15+6周;(3)本人自愿要求終止妊娠;(4)無禁忌證的育齡期孕婦;(5)患者及家屬知情本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嚴重臟器功能不全者;(2)伴有哮喘者;(3)胎盤附著位置異常者;(4)特殊部位妊娠(子宮瘢痕部位妊娠、宮角妊娠等)者;(5)不能配合研究者。
對照組采用米非司酮片(廣州朗圣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480,規(guī)格:25 mg/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598,規(guī)格:0.2 mg/片)引產:空腹口服50 mg 米非司酮片,2 次/d,持續(xù)2 d;第3 d 空腹口服600 μg 米索前列醇片,若無妊娠產物排出,每隔3 h 給予米索前列醇400 μg 于陰道內,最多用藥4 次。觀察組予以間苯三酚注射液(武漢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7106,規(guī)格:4 mL∶40 mg)聯(lián)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產:在口服米索前列醇片后2 h 加用間苯三酚注射液80 mg,靜脈推注,3~4 h 可重復使用。
(1)引產時間及引產出血量。①以口服米索前列醇片為引產開始時間,至妊娠物排出計算引產時間。②記錄引產出血至妊娠物排出后2 h 陰道流血量。(2)引產情況:妊娠物排出后第二天行B 超檢查,觀測胎盤殘留問題,疑有殘留予以清宮,根據(jù)胎盤排出情況評定引產是否成功。B 超檢查顯示宮腔內未殘留胎盤胎膜為完全引產;胎盤并未全部娩出,經(jīng)B 超檢查宮腔內殘留胎盤、胎膜為不完全引產;未達到以上標準為引產失敗。(3)疼痛程度: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6]評定,共分為3級。Ⅰ級(0~3分):宮縮時疼痛可以忍受;Ⅱ級(4~6 分):宮縮時較痛苦、呻吟,但能忍受;Ⅲ級(7~10 分):不能忍受,大聲喊叫。(4)比較兩組患者用藥后腹瀉、頭暈/頭痛等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
觀察組引產時間短于對照組,引產出血量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引產時間及引產出血量比較()
表1 引產時間及引產出血量比較()
觀察組引產成功率為97.50%,與對照組的95.0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引產成功率比較[例(%)]
觀察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例(%)]
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例(%)]
近年來中期妊娠引產人數(shù)明顯增多,此階段胎兒骨骼基本成型,孕激素水平較高,宮頸成熟度差,且較為堅韌,胎兒、胎盤引產時需軟化并擴張宮頸口才能順利娩出胎兒[7]。臨床多主張利凡諾羊膜腔內注射完成引產,但受孕周尚小、羊水不足等影響,引產時間較長,且利凡諾副作用較大,不利于產婦預后[8]。
米非司酮為臨床引產常用藥物,屬于孕激素受體拮抗劑,具有較高的孕激素親和力。米非司酮能夠結合孕激素受體,有效增加平滑肌對子宮的敏感性,減少蛻膜細胞蛋白合成、子宮滋養(yǎng)層細胞增殖,提高縮宮素受體濃度,使胎兒停止發(fā)育[9]。同時,米非司酮能促使宮頸成熟、軟化,有利于分娩,還可加強子宮收縮,促進壞死組織排出,降低感染概率[10]。米索前列醇為前列腺素E1 類似物,可誘發(fā)規(guī)律宮縮,促進宮頸成熟,興奮子宮肌層,并可刺激子宮內分泌源性前列腺素,促進降解膠原纖維,使宮頸成熟,使其軟化擴張,有利于胎兒順利娩出[5]。兩藥聯(lián)合使用能夠取得較好引產結果,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引產時,由于宮頸軟化欠佳,宮縮強度高,易導致子宮破裂,并且引產時間較長[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引產時間短于對照組,引產出血量及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提示間苯三酚聯(lián)合米非司酮與米索前列醇應用于孕12 周~15+6周引產中,能夠縮短引產時間,減少引產出血量,減輕疼痛程度。任紅偉等[12]通過對比間苯三酚+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觀察組)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對照組)在瘢痕子宮中期引產中的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引產時間短于對照組,疼痛程度輕于對照組,與本研究結果一致。郝素影,劉艷杰[13]研究顯示,在分娩鎮(zhèn)痛條件下使用間苯三酚聯(lián)合欣普貝生能夠提高足月孕產婦引產成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孕婦引產成功率、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能與樣本量較少有關,且本研究觀察對象為中期妊娠孕婦,妊娠時間也與引產成功率及并發(fā)癥率有關[14]。間苯三酚為非阿托品類藥物,直接作用于泌尿生殖道平滑肌,是親肌性非阿托品非罌粟堿類純平滑肌解痙藥,解痙止痛速度快、效果明顯、耐受性好。間苯三酚不具備抗膽堿作用,可以有效消除平滑肌痙攣,且對心血管功能影響較小,安全性高。間苯三酚對宮頸平滑肌選擇性解痙,減輕宮頸局部水腫,有效擴張宮頸口,縮短引產時間的作用。間苯三酚還可改善子宮平滑肌收縮,減少米索前列醇致使子宮強收縮帶來的子宮破裂發(fā)生率,減少子宮平滑肌耗氧量及產后出血量,減輕產婦疼痛程度。間苯三酚聯(lián)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應用于孕12~15+6周引產中,可優(yōu)勢互補,引產效果好,縮短引產時間,且安全性高,利于預后。由于本研究仍存在樣本量小,研究對象為中期妊娠孕婦等局限,僅能證明間苯三酚聯(lián)合米非司酮與米索前列醇在孕12 周~15+6周引產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對于這一方案是否適用于其他孕周的孕婦引產尚未得知,后續(xù)研究還需擴大樣本量,增加研究對象納入范圍,以進一步探究間苯三酚聯(lián)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臨床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間苯三酚聯(lián)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應用于孕12 周~15+6周引產中,引產成功率高,能夠縮短引產時間,減少引產出血量,減輕孕婦痛苦,且安全性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