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曉蕊 姚琛
關鍵詞:中國傳統(tǒng)紋樣 龍紋 Z世代 小眾消費 服飾創(chuàng)新
引言
Z世代的消費群體的個性十分鮮明,比起奢侈和虛榮的盲目追求,他們在重視商品實用性的同時,對商品的消費體驗、消費品味、文化價值也有著很高的追求,越是小眾、精致而有文化附加值的產品越能受到這一代人的青睞。對于商品而言,消費者的選擇傾向是商品能受到市場認可的重要因素。隨著民族意識的不斷覺醒,帶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基因的時尚表達——“國潮”逐漸被Z世代消費群體所接受。中國風服飾也在世界范圍內造成轟動,讓國內外的人們感受到了無與倫比的震撼[1]。眾多“國潮”元素當中,傳統(tǒng)經典紋樣——龍紋以其優(yōu)美的形態(tài)及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了許多設計師和消費者的目光。通過對龍紋在服裝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相信可以滿足Z世代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其商業(yè)價值不言而喻。本文將結合Z世代消費者的消費傾向以及傳統(tǒng)龍紋在現代服飾當中的應用價值加以研究,論述中國傳統(tǒng)龍紋在z世代小眾消費視角下的服飾創(chuàng)新應用。
一、Z世代與其小眾消費理念
(一)Z世代概況
“Z世代”是指出生于1995—2009年間的一代人。他們的成長過程伴隨著我國GDP的高速發(fā)展與移動互聯網的更新迭代,物質條件的充裕讓他們有著更多的機會和途徑去接觸更多的信息。Z世代的人們往往有著鮮明的個性,見多識廣的他們視野開闊又獨立包容,消費觀念也頗具個性。據2018年國家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中國內地的Z世代的總計約2.6億,約占當年總人口的19%。經過多年的調研,媒體和調查機構們對Z世代的基本特點有了大致的輪廓描繪(見圖1)。
Z世代人口基數龐大,據聯合國2019年的人口統(tǒng)計結果顯示,Z世代人口約占全世界77億人口的32%,已成為人口最多的一代人。另據數據顯示,目前Z世代在美國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其直接購買力超過1430億美元。而在非洲地區(qū),Z世代的人口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千禧一代[2]。
(二)Z世代小眾消費理念的形成及其特質
Z世代的基數與購買力不容小覷。根據《2020“Z”世代消費態(tài)度洞察報告》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Z世代人群足以支撐中國4萬億的消費市場,其消費比例約占全國家庭總開支的13%[3]。Z世代人群會在未來成為消費的主力軍。他們也勢必會為消費觀念帶來新一輪的變革。
Z世代的消費群體有著獨特的消費理念和與眾不同的選擇標準,他們雖然成長在經濟條件較好的時代,但對奢侈和虛榮的商品沒有過度追捧。這一代人秉持著勤儉的態(tài)度,并且會結合自身的消費需求對價值觀念進行升級優(yōu)化。
1.重視消費體驗和商品的品味:消費者在使用產品或接受服務時的感覺、認識就是對消費的體驗。在實際消費過程中,各種消費體驗都被Z世代的消費者所看重。只有面對真正讓自己感受到情感滿足和心靈滋養(yǎng)的商品時,Z世代的消費者才能爽快買單。對于那些華而不實或沒有特色的產品,這一代人往往不屑一顧。相較于產品本身,Z世代的消費群體更容易關注產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這種消費理念為傳統(tǒng)紋飾在當下的消費視角下的文藝復興奠定了理念基礎。
Z世代成長在物質基礎好的年代。針對同一消費需求的商品,他們可挑選的余地更大,無趣、沒有內容的產品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同時,Z世代群體對穿搭、妝容的知識獲取更為便利,對外表的管理也較為嚴格。對于穿搭是否與個人的氣質相配、是否符合不同的場景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
2.對消費符號采取接納態(tài)度:在傳統(tǒng)的消費理念中,商品的實用性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欲望的關鍵因素,商品的符號價值往往被認為是華而不實的屬性。而由于Z世代的消費群體在購買產品的同時,也在消費著產品背后的意境、檔次與情調,即對商品背后的符號或內涵進行消費。這也是Z世代的消費者與上一代人群的消費觀念差異所在。
重視符號消費,背后體現出來的是消費者對商品獨特意義的追求,因此Z世代消費者的消費過程更是完成自我價值追求和尋求身份認同感的過程。相同的產品觀念背后代表的,是消費者類似的品位與愛好。因此,消費符號在為Z世代提供個性與審美的同時,構建了自身亞文化特質的時尚標簽與生活方式,體現出對身處的小眾圈子的自豪感。
二、中國傳統(tǒng)龍紋的審美價值與文化內涵
傳統(tǒng)紋樣是用于設計的圖案和色彩的結合體,可以在要在衣服、首飾等載體上展示,在服裝中起到裝飾作用[4]。在中華民族逐漸崛起的當下,Z世代群體對傳統(tǒng)文化在現代的創(chuàng)新應用頗為追捧,這不僅是因為傳統(tǒng)龍紋在服飾當中出色的美學表現,更是因為他們對蘊藏于龍紋中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自內心的認同與驕傲。
(一)中國傳統(tǒng)龍紋的審美價值
龍是我們的祖先們基于自然崇拜,在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后創(chuàng)設出的形象,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在最初的記載中,龍的形象有著明顯的蛇類特征,例如身軀彎曲、附有鱗甲等。隨著時間的推移,龍的頭上開始有了角,軀干上有了足,形象變得更加鮮明。龍的形象運用在服裝、飾品中往往極具莊嚴之美。
1.龍紋有大氣古樸的美感:在原始社會的一些服飾上就開始有“龍”這一形象的出現。春秋戰(zhàn)國時期,隨著服飾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龍的紋樣開始被大量利用。湖北楚墓了戰(zhàn)國時期的一些龍繡制品,以圖2的“龍鳳虎繡紋羅”為例,在羅上運用了鎖繡的手法,其圖案整體形態(tài)和諧統(tǒng)一,體現出龍紋樣式典雅樸素的風格。服飾中質樸的龍紋也能展現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返樸歸真”的格調。
2.龍紋的浪漫之美:《造型的誕生》一書曾寫道,“更有名的是楚國服飾的刺繡,無數條龍蜷成S形互相交織在一起,與老虎和鳥類共舞,生成華麗的連貫花紋這是由龍和虎構成的蔓草紋飾……”[5]。古時某些運用龍紋的服飾中,龍身纖細,線條流暢,展現出水一般的柔美氛圍和浪漫韻味。這一類的龍雖沒有粗線條的力量感,但纖細的身姿所表現出震撼力卻毫不遜色,更有一種以柔克剛的美感和生命力,極具東方美學和哲學意味,柔美而有變化的曲線給人豐富的空靈與神秘感瀟灑之余還暗藏著陰柔之美。
(二)中國傳統(tǒng)龍紋的文化內涵
中華文化歷經千年,從耀眼到蒙塵再到覺醒,龍一直被視作華夏文明的符號,龍紋一直是本民族充滿生命力的文化象征。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對于在服裝設計中運用龍紋這一形象有著重要意義。
1.龍紋是“中國”的象征:“中國人是龍的傳人,中華民族是龍的民族”這一理念根植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龍這一形象從古至今在中國人心目中一直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龍是中國文化的象征也一直是被世界所認可的。在我國迅速崛起的今天,龍紋還是吸收、融合這一民族文化的體現,其背后的歷史意義使得“龍紋”這一符號無可替代。
2.龍是傳統(tǒng)文化中“權”的象征:在奴隸制時期,龍作為神獸對整個國家有著強大的威懾力。統(tǒng)治者們希望自己的權力受到頂禮膜拜,利用了能溝通天地的龍的形象,稱自己是龍的化身,自己的權力來源于神明。他們以龍子自居,借此名號統(tǒng)領世人。
秦朝之后,龍紋正式成為皇權的象征,是帝王專用的紋樣。其造型也由最初的抽象、多樣的柔性形象逐漸變成了威嚴的象征。唐朝時期,團狀的龍紋樣式出現在帝王服飾的前胸、后背或袖子上,彰顯帝王威儀的同時契合當時的盛世繁華。宋代時期,龍紋由三趾龍紋變?yōu)樗闹糊埣y。從元朝開始,五趾龍紋的圖樣只允許皇家的部分人可以使用,纏身龍紋在民間連織造都是犯法的。明清時期,五趾龍紋又稱(“五趾金龍”)成為了帝王專用的圖樣。清朝時期皇帝的袞服、朝服上皆有十二章紋,但是龍紋占首位、突出的,胸前是正面五趾金龍紋,此時的龍就是皇帝,皇帝就是龍,兩者合為一體了[6]。在封建社會,統(tǒng)治者將自己的形象同龍的形象結合,用以提高威信或麻醉人民,如圖3。
三、傳統(tǒng)龍紋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龍紋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應當遵循“實用、經濟、美觀”這三大原則。堅持“經濟”原則,能確保設計師的創(chuàng)意真正的轉化為被人認可的成品?!懊烙^”是現代人對服裝的重要需求,是服飾設計的應有之意。服飾的設計如果只講究美觀而不考慮與風格的適配與實用,不僅沒有實用價值,就整體效果而言也與美觀無關;而如果一味追求經濟原則,在用料上偷工減料或者完全不考慮美感,成品也只能是無人問津、毫無價值。三個原則在服裝設計上缺一不可。
(一)傳統(tǒng)龍紋在現代服飾上的適用性
服裝的風格多種多樣,時尚、創(chuàng)意、街頭風都有其各自的美感。因此,龍紋的運用需要結合具體的風格,才能更好地適用于當下的社會需求。如果只是生硬的挪用樣式,設計出的服裝就會顯得死板沉悶。傳統(tǒng)紋樣生硬地出現在現代服飾上會往往會給人一種畫蛇添足的感覺。很多國潮品牌的設計都經歷過一個由從向外學習到向內反思的過程,看重東方文化的同時,對年輕人的訴求也越發(fā)關注[8]。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龍的形象極為多變。因此,如果要將傳統(tǒng)龍紋應用于現代的服飾設計中,要把握好龍紋造型的樣式選用以及同產品本身的適配性,只有設計與產品本身風格相一致,龍紋才能在豐富時尚造型的同時,讓人眼前一亮。
以DOUBLOVE在2019春夏系列大秀上展出的作品為例(如圖4),在純色真絲綃材料制作的上衣中,以白色的龍紋作為點綴,搭配衣擺下的白色羽毛裝飾,讓原本典雅莊重的龍紋圖案顯得輕靈活潑,將同色系且形態(tài)較為纖細的龍紋圖案克制地將運用于常服中,體現了現代風格中少即是多的極簡理念,為原本普通的服裝設計注入了一抹中國風。
而2019年的中國時裝周上,蓋婭傳說展出的一款龍紋連衣裙同樣體現出傳統(tǒng)龍紋造型和現代審美的完美融合。抽象化的龍紋圖案搭配時尚的鐳射面料,既保留了傳統(tǒng)的龍紋特色又不顯突兀(如圖5)。
ANGLE CHEN在2019的春夏系列中,以傳奇女梟雄—清夫人為靈感來源,設計了一系列成衣。沒有選擇完整的體現龍這一形象,而是通過部分龍紋來體現“藏寶圖”這一概念。寫意的山水畫風格紋樣搭配高飽和度的色彩選擇、服飾個性化的剪裁,展現出了強烈的視覺沖擊的同時又兼具實用性(如圖6)。
(二)龍紋服飾生產的經濟性
服裝的具有商品性,決定了服裝當中作為裝飾的龍紋要遵循服裝生產的遵循經濟原則。考慮到不同消費群體的該賣力不同,龍紋在現代服裝的應用上需要將成本預算考慮進去。傳統(tǒng)服飾中,龍紋形象復雜且工藝困難,顯然不適用于當下的市場環(huán)境。因此,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如果要對龍紋加以運用,設計者首先要對服裝的檔次及生產預算做好把握。應用過程中要選擇適合制作的龍紋材料和工藝,最大限度上保證服裝的商品性。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服裝設計的美觀性。
(三)造型美觀性
服裝除了基礎的實用性要求外,在美觀上的要求也不能被降低?,F代的服裝設計中,龍紋可能只是起到從屬的裝飾作用,但是其美觀性不能被忽視。服飾的一大作用就是增加美感,提升消費者的自信。而對龍紋的運用也是為了達到增加藝術感的效果。我國服裝設計的造型和西方服飾造型存在一定的差異,由于審美和體型的不同,設計師的追求也不同。因此,設計師要要將傳統(tǒng)的民族元素和其結合起來,進行適當融合,才能發(fā)揮現代服飾的優(yōu)勢[9]。因此,龍紋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要充分利用其獨特的造型審美特性,把握龍紋各個時期的造型特點,與現代流行元素相融合,使其具有現代服飾紋樣特點,以滿足不同藝術風格的服裝,最大限度地提升服裝的美觀性。
四、傳統(tǒng)龍紋在現代服飾上的應用創(chuàng)新實踐
(一)龍紋的藝術表現與造型形式更加多樣化
“龍”的形象從萌生到定型,經過數千年漫長的歷史演變?!褒垺边@個在現實世界中根本不存在的藝術形象,在紋樣的表現中卻賦予了極強的生命力。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審美觀念在不斷變化?,F代的服裝設計中,對龍紋應用通常是在追求意境的基礎上加以通常簡化與抽象、概括。
傳統(tǒng)的中式服裝多為平面型的服裝,追求自然寬松。因此龍紋圖案本身有著強調威嚴以及主要的裝飾作用。如現代的苗繡中,還常常以龍紋為背景,將牛、蛇、魚、鳥、蟲等許多動物紋樣組合織繡在其身軀上,給人一種視覺的沖擊力,使人達到情感的愉悅,飽含了吉祥、美好、幸福之意[10]。但時代在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穿衣習慣和審美也有著巨大的變化。傳統(tǒng)服裝中龍紋形象“生硬”的應用方式與現代人的審美和生活需求不符。服裝的形式只是內容的外在表現,對吉祥圖案進行形式結構的創(chuàng)新與設計,是為了平衡圖案裝飾美以及內涵的吉祥韻味[11]。
因此,現代設計在利用傳統(tǒng)的龍紋形象時,會對其形象加以抽象化,在不違背形式美一般規(guī)律的前提下,對中國傳統(tǒng)龍紋進行改變和拆分,然后任意組合圖形。根據設計者要表達的內容,構圖可以充分想象、添加、刪除和重疊,形成新的形式。也可以在色彩增強創(chuàng)新來平衡設計構圖,通過設計傳遞情感信息[12]。
以央視節(jié)目《時尚大師》中,吳昕身穿的云錦龍紋長裙為例,這款香檳色長裙的由傳統(tǒng)云錦工藝制作,在肩膀和手臂部位運用部分龍紋裝飾,將龍的形象進行了抽樣化體現在以純色為底的服裝上,祥云紋和下裙的馬面褶搭配,體現出典雅華貴的中國風,整套裙裝展現了傳統(tǒng)與時尚相結合的女性新形象。這一設計充分展現了Z世代小眾消費視角下,服飾應當在彰顯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兼具獨特審美的消費訴求,如圖7。
(二)龍紋工藝的全新表現
中國傳統(tǒng)服裝中,龍紋的主要制作工藝多以刺繡、織錦、緙絲為主,搭配著平面的服飾形式出現。現代生活中,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偏好與過去大有不同。在傳統(tǒng)服裝中,龍紋是皇室的專屬,手工精細的刺繡時主要的裝飾手法。
但現代生活中,龍紋裝飾在日常服裝中也變得常見。為了使龍紋設計兼顧時尚和實用,設計師們常常在休閑服的側縫和腰部應用龍紋裝飾,并在各種t恤的背部和胸部繡上龍紋作為小logo。將具有豐富文化底蘊的圖案與流行的風格相結合,在增加服飾文化內涵的同時,體現出現代人的時尚感和休閑感。如Balmain在2019 早秋系列的連衣裙中,采用大量的銀色亮片和釘珠重新了塑造龍鱗的型態(tài),將龍身曲線與腰部設計完美貼合,黑色裙身搭配銀色龍紋,時尚亮眼又簡約前衛(wèi),如圖8。
在ED與ASSC聯名出品的龍紋燙鉆衛(wèi)衣上,通過采用高溫彩拔的印花工藝,將黑色的龍身印于紅色衛(wèi)衣上,并以燙鉆技術勾勒龍身,在保證服裝美觀性以及整體風格的同時,使龍的圖案更加立體醒目,將潮流街頭的風格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如圖9。
在現代服飾中運用印花工藝展現龍紋元素也是一大趨勢。相比于刺繡的繁瑣,印花工藝的簡潔逼真的同時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率。例如,云思木想這一品牌在2019年仙丹系列的祥龍?zhí)峄ㄌ籽b中,以淺藍色面料搭配了顏色較深的藍色龍紋印花,既符合服裝本身休閑日常風格,又有著醒目的中國文化特色,如圖10。
結論
在Z世代的小眾消費視角下,人們對服飾除了有審美方面的要求,還追求設計本身體現出的文化內涵。龍紋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能滿足消費者對于現代服裝設計的需求。以彰顯傳統(tǒng)文化又推陳出新的龍紋形象為創(chuàng)新設計,是提高商品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對Z世代的消費者有較強的吸引力。在現代服裝設計中運用龍紋元素時,要結合服裝風格和運用場景,在保證美觀的同時,運用現代材料和工藝進行創(chuàng)作,做到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