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盧 賢
不知道誰把廢棄紙箱堆放在后花園最受幼兒喜歡的小山坡邊上。山坡游戲是中班幼兒覺得最好玩、最刺激的游戲,在小山坡上,幼兒愛玩的天性得到張揚。游戲中,幼兒意外發(fā)現(xiàn)了廢棄紙箱,通過思考、動手、試驗,把小小的廢棄紙箱變成創(chuàng)造快樂的源泉。
片段一:隨意玩,玩出花樣
那天像往常一樣,幼兒在后花園的小山坡上玩“勇士沖鋒”游戲,其樂融融。兩個回合后,小江好像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了一樣。原來他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小山坡邊上有一堆紙箱,便拿了一只紙箱套在頭上。小江問同伴:“你們看,我的帽子好不好看?”鑫鑫說:“不好看。”小江聽了有點失落,他轉身把紙箱放在地上,接著又站在紙箱里,大聲嚷著:“我是一個大包裹,誰來幫我把包裹送出去啊?”這時,兩三個幼兒聞聲跑了過來,將箱子推拉起來,不料箱子被扯破了。
我原本以為幼兒會不屑一顧廢棄紙箱,但幼兒將紙箱搬到小山坡上,嘗試坐在紙箱里,利用坡度往下滑??墒?,幼兒一開始沒有如愿。小江問:“怎么動不了?”銘銘說:“大家再一起用力推吧!”正當大家玩得不亦樂乎時,一旁的誠誠拿了一塊紙板當劃草板往下滑,剛開始滑得并不順利。經過幾次的嘗試,他發(fā)現(xiàn)在滑的過程中雙膝要微微彎曲,慢慢地,他越滑越好。誠誠對大家說:“很好玩,很刺激,像玩滑草一樣。你們也試試吧?!焙芸?,所有幼兒都沉浸在利用紙板從坡上往下滑的樂趣中。
行為分析:中班幼兒已經具備一定事物的操控能力,喜歡根據的設想玩游戲。一旦同伴之間有好什么玩的,幼兒就會相互學習、模仿。因此,教師應為幼兒提供支持,促進幼兒游戲達到更高水平。游戲中,幼兒全身心投入,感受了廢紙板帶來的愉悅和滿足,表現(xiàn)出積極、認真專注的學習品質。
片段二:探索玩,更快地從坡上下滑
小江將紙板放到軒軒放在地上的紙板上,瞬間紙板滑了下去。小江靈機一動,拿起紙板坐了下來,從一塊大一點的紙板上滑了下去。小江說:“你們試試,從紙板上滑下來比直接在草上滑要容易一些?!薄昂玫??!避庈幷f著,試玩了起來。這時,小志拿來幾塊紙板說:“我要鋪成一條長長的路?!毙≈酒鹣扔檬州o助將幾塊紙板銜接起來,小江和軒軒滑了幾次后,發(fā)現(xiàn)紙板與紙板之間容易斷開。小江說:“我們把它黏住就不會掉了,而且可以直接滑下來。”說干就干,幼兒經過商量,找來剪刀和透明膠,經過一番努力,終于將大小不一的紙箱,拼搭出了一條不太整齊的紙板路。
幼兒歡呼著,玩著自制的“滑滑梯”。雖然沒有幼兒園滑滑梯順暢,但幼兒非常開心和滿足。玩過一輪后,幼兒發(fā)現(xiàn)“紙板路”會隨下滑次數增多跟著下滑。對于新問題的出現(xiàn),幼兒聚在了一起,各抒己見。晨晨說:“用石頭把上面固定住,就不會滑下來?!毙≈菊f:“在紙板上打個洞,把紙板綁在樹上?!?/p>
大家最后決定,讓一人坐在上面,壓住“紙板路”。解決了“紙板路”跟滑的問題,幼兒又發(fā)現(xiàn)在“紙板路”上,下滑速度不是很快。于是,幼兒挖空心思找輔助材料,最終找到了兩條跳繩。晨晨將繩子的一端拉住,另外一端綁在坡下的一個樹上。一切就緒,小志、晨晨、果果來到了坡上,幼兒迫不及待地一屁股坐在紙板上。晨晨說:“我們拉著繩子就可以下來了。”幼兒拉著繩子很順利地從坡上滑了下來,滑行速度也變快了。在接下來的游戲中,幼兒又發(fā)現(xiàn),如果上坡路線沒有規(guī)劃好,就容易擋住下滑的同伴,或者堵住去路。于是,幼兒又聚在一起,討論并制定規(guī)則:滑下坡后統(tǒng)一從右邊上去。
行為分析:在游戲過程中,一個無意的舉動和嘗試,玩出一種新花樣。小江隨意地將廢紙板扔在大紙板上,發(fā)現(xiàn)從紙板上滑下來比直接在草上滑要容易一些,到后面嘗試鋪紙板滑梯,嘗試借助輔助材料加快下滑速度,再到后面制定游戲規(guī)則等。這些都體現(xiàn)了幼兒在玩的過程中鍛煉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展現(xiàn)了幼兒協(xié)商、合作、互助的精神,幫助幼兒養(yǎng)成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的好品質。
片段三:真好玩,鋪出不同的路
對于“紙板路”滑行,幼兒似乎成了專家,有經驗、有實踐、有信心。我正在沉思著,晨晨等幾個幼兒一起跑來,問我:“老師,現(xiàn)在在紙板上滑行的速度變快了,我們還可以換一些滑得更快的材料嗎?”我肯定道:“當然可以呀,你們再試試吧!”幼兒將晨間活動時使用的器械軟墊、泡沫墊,用繩子將它們一塊塊連接在一起。這樣,一條軟墊鋪的路和一條泡沫墊鋪的路很快就“造”好。幼兒迫不及待地嘗試,但滑行速度并不快。于是,討論又開始了。小志說:“這個速度太慢了?!闭\誠問:“那在什么上面滑行會更快?”晨晨想了想說:“我們試試在圓圓的東西上滑行,你看,汽車開得那么快,輪子都是圓的。”
接著,幼兒開始分工,有的搬紙筒,有的找輔助材料。很快,一條紙筒路便鋪好了。晨晨說:“我先來試試吧?!逼渌變鹤杂X地排起了隊,一個個輪流玩。晨晨快速地從紙筒上滑下來,不斷發(fā)出尖叫。幼兒看到,在“紙筒路”上下滑,速度很快,非常有刺激玩。大家都迫不及待想去試試。大家都滑完一次后,晨晨提議:“我們來比賽吧,看一看紙板在哪條路上滑速最快?!庇變杭娂娰澩南敕?,拿著紙板分別選擇自己想嘗試的路下滑,最終確認是“紙筒路”。大家歡呼著,游戲還在繼續(xù)……
行為分析:幼兒是天生的游戲家。幼兒往往不滿足已經達到的行為水平,總是試圖以略高于原有行為水平的方式進行活動,表現(xiàn)出能力所及的最高水平。幼兒是“紙板大玩家”,在游戲過程中不滿足于現(xiàn)狀,通過細節(jié)觀察、相互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利用各式材料鋪出各種路,然后探索、驗證,探索不同材料的路的下滑速度。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適時介入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
南京師范大學虞永平教授說過:“服務游戲,要努力為幼兒提供游戲環(huán)境、材料?!毙∩狡律铣醮纬霈F(xiàn)的廢棄紙箱,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小小的紙箱容易引起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幼兒用廢棄的紙箱玩出了各種不同的玩法?;顒又?,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自發(fā)去討論,自覺與同伴進行合作和協(xié)商解決問題。在初次游戲時,教師只提供了一些紙箱和紙板,后來陸續(xù)增加了剪刀、膠布、棍子、繩子以及晨間鍛煉器械。教師以不斷添加材料的方式,滿足幼兒游戲的多種需要。
游戲對幼兒社會性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中班幼兒的合作意識較強,從一開始發(fā)現(xiàn)紙箱玩送包裹游戲到借助同伴的推拉在坡上滑行,這些都是合作意識的體現(xiàn)。當同伴有新想法時,幼兒會一起討論、協(xié)商;遇到新問題時,幼兒會一起想辦法解決。幼兒也是創(chuàng)造者,會通過不同的玩法改變游戲情景,不斷探索,讓游戲變得更有趣。
第二次游戲時,幼兒想到了光滑面與粗糙面下滑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幼兒重新組合材料,鋪成一條新的“紙板路”,玩出了新花樣;接著,幼兒借助其他工具,利用不同材料進行操作,鋪出不同材質的路,改變了游戲的部分形態(tài),使其具備更豐富的游戲功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教師把游戲還給幼兒,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