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秦放
棗樹有著早開花早結果的特點,為了提高棗子的產量,就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實踐證明,棗樹寬行密植種植技術與稀植大冠栽培技術相比,有著眾多好處,使產量增加近20%,減少用工30%,減少化肥施用量近35%、農藥用量20%,每畝純效益增加40%~50%。下面一起來學習棗樹的寬行密植種植技術。
采用建園地實生播種育苗,改變苗圃地育苗、建園地栽培的模式,避免了起苗過程中大量斷根、運輸中嚴重失水,栽后成活率低、生長慢等缺點。實生播種育苗苗木嫁接后成活率高、生長量大,園相整齊。
第一年春季用酸棗仁播種,按株行距1.0~1.5米×4~4.5米,每穴播種3~5粒,播后用地膜覆蓋,促使種子萌發(fā)。出苗后適時進行間苗,每穴留一株。加強苗木撫育、除草、追肥和澆水,促進砧木苗生長強壯,秋季砧苗可長到1米左右。第二年春季4月上旬至5月下旬嫁接,冬季采集接穗蠟封冷藏,采用切接的方法嫁接,嫁接成活后,及時追肥、澆水及葉面施肥,待苗木生長到1.5米時摘心,促進枝條成熟老化,形成帶二次枝的成熟大苗。
第二年冬或第三年春季每間隔15~20米順行埋一立柱,立柱高3.5米(地下埋0.5米、地上3米),在立柱上每間隔50厘米拉一道鐵絲,共6道,形成棗樹生長的支架。
春季棗樹發(fā)芽前,將所有的棗苗順行拉倒綁縛在第一道鐵絲上,在所拉倒的植株上離地40厘米處選一個背上二次枝,將其從基部疏除或留1~2節(jié)短截,并在其前1厘米處刻傷,深達木質部,促使刻口下的主芽萌出,抽生壯旺棗頭枝。加大肥水管理、及時噴葉面肥,此棗頭枝當年可長至1米以上。拉倒的部分,保留全部二次枝,對二次枝摘心和花期噴赤霉素、硼砂等使之當年結果。翌年按同樣的方法將新生棗頭枝反方向拉枝、刻傷等處理。以后每年照此方法處理,6年可完成整形任務。拉倒的棗頭枝作為永久結果枝組,可多年不用更新。
棗園實行行間生草、樹下覆蓋,可大幅度減少土壤耕翻和人工除草工作量,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棗園生草可采用人工種草或自然生草。人工種草可選擇黑麥草、早熟禾、白三葉及鼠茅草等。
播種前先清理棗園內的雜草和農林廢棄物,平整土壤,每畝施用3 000千克優(yōu)質有機肥,并翻20~25厘米,將土、肥混勻耙平。為避免因干旱所造成的果園土壤水分虧缺,果園草種播種時期可根據不同草種的要求進行,一般以6—9月為主,可保證草種出苗整齊度及安全越冬。根據種子大小調整播種量為每平方米6~30克。樹干周圍1米范圍內不種草,播種主要采用撒播或條播的方式。播種前用短齒耙輕耙果園行間表層2~3厘米土壤,草種均勻撒播到土壤表面,然后用短齒耙輕耙,使種子覆土2~3厘米,稍鎮(zhèn)壓。
對病蟲害采取綜合防治措施,采取生態(tài)治理、農業(yè)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誘殺等措施綜合防治棗樹病蟲害,生產“綠色果品”,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在果樹栽培管理各項作業(yè)中,用機械代替人力操作是大勢所趨。實行寬行密植栽培、行間作業(yè)道寬度保持2~3米,有利于機械進行土壤耕作、施肥、樹體修剪、灌溉、病蟲害防治、中耕除草、棗果收獲等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