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安 黎衛(wèi)東
(1.江西省余干縣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江西 余干 335100;2.江西省余干縣人民醫(yī)院中醫(yī)內科,江西 余干 335100)
隨著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等因素變化,糖尿病發(fā)生率持續(xù)升高,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DPN)發(fā)生率也隨之升高。DPN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fā)癥,由于患者在持續(xù)血糖升高狀態(tài)下,引起神經(jīng)缺氧缺血,加上氧化應激反應、糖脂代謝紊亂等因素作用,導致神經(jīng)阻滯,造成神經(jīng)纖維髓鞘受損,從而引起神經(jīng)感覺障礙。如果未得到有效救治,可導致患者殘疾或者死亡[1]。據(jù)報道,DPN患者占全部糖尿病患者的55%~85%[2,3]。本病嚴重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病情遷延,久病不愈。對于本病,臨床往往采用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環(huán),改善代謝紊亂的方法治療,常見的藥物含有醛糖氧化還原酶抑制劑、血管擴張劑、抗氧化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然而遠期效果不佳,而且不良作用多[4]。中醫(yī)在治療糖尿病上具有豐富經(jīng)驗,DPN屬中醫(yī)學“消渴”“痹證”范疇,以養(yǎng)血通脈、濕經(jīng)散寒、健脾補腎、清熱解毒為治療原則[5]?;瘽峤舛緶哂谢钛?、清熱解毒及健脾補腎的功效,讓患者臟腑功能健旺,在糖尿病及相關并發(fā)癥中有相關應用報道,但是其作用機制尚未明確。本文探究了化濁解毒湯對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小鼠神經(jīng)電生理水平的影響,現(xiàn)詳細報道如下。
1.1 動物 選取20只SPF級db/db雄性小鼠(30~40 g)及10只db/m小鼠進行研究,全部小鼠都來源于北京華阜康生物公司,動物合格證號:SCXK-(京)2009-0004。在余干縣實驗動物中心SPF級動物飼養(yǎng)環(huán)境中喂養(yǎng)。動物飼養(yǎng)環(huán)境:屏障系統(tǒng)內飼養(yǎng),室溫20~26 ℃,相對濕度40%~70%,12 h/12 h晝夜光亮明暗交替。使用實驗動物許可證號:SYXK(川)2017-204。飼料:鼠全價飼料,在成都達碩購買。飲水:滅菌水,盛入飲水瓶中供動物自由飲用。
1.2 藥品及試劑
1.2.1 藥品 化濁解毒湯:黃芪30 g,黃精30 g,川芎15 g,丹參15 g,澤瀉15 g,虎杖30 g,金銀花30 g,黃連12 g,玄參15 g,枸杞子15 g。用法:余干縣人民醫(yī)院統(tǒng)一制備成密封包裝,200 mL/袋,每次1袋。
1.2.2 試劑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批號:20200803120)、總膽固醇(TC,20200803120)、三酰甘油(TG,20200803120)試劑盒均來源北京世紀沃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還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為上海恪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核因子-κB(NF-κB)ELISA 試劑盒均為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產(chǎn)品。
1.3 動物模型復制 給予7 d適應性飼養(yǎng),隨機取db/db小鼠、db/m小鼠各10只。禁食12 h,稱體質量,通過腹腔注射方式給予30 mg/kg鏈脲佐菌素(對照組給予緩沖鹽溶液)復制高血糖模型,在0.5 h內注射結束。收集24 h 尿液測尿微量白蛋白,db/db小鼠出現(xiàn)微量蛋白尿且明顯高于db/m小鼠時,則被認為是DPN小鼠造模成功。
1.4 分組與給藥 分組:10只db/db 小鼠、10只db/m 小鼠全部造模成功后,觀察無異常則按體質量順序從高到低依次編號1~20,隨后按數(shù)字排序法將20只DPN小鼠分為2組(模型組、化濁解毒湯組各10只)。對照組的10只db/m小鼠亦用此法編號。
給藥:化濁解毒湯組、模型組都給予高脂飼料,化濁解毒湯組開始給藥?;瘽峤舛緶M給予灌胃化濁解毒湯,對照組及模型組灌胃給予等體積的水,每日灌胃1次,持續(xù)灌胃12周。
1.5 觀察指標
1.5.1 血糖血脂指標 在第6周、12周禁食12 h后,給予小鼠乙醚麻醉,取小鼠眼底靜脈叢血液,將血樣分裝在已有肝素鈉的EP管中。放置在4 ℃冰箱中保存,轉速3000 r/min(離心半徑12 cm) 離心 15 min,取血清,嚴格按照試劑盒操作檢測,利用酶標儀檢測對應波長下的吸光度,檢測血糖血脂指標(HDL-C、TG、TC、FBG)水平。
1.5.2 氧化應激指標 分離血漿后,嚴格按照試劑盒操作檢測,利用酶標儀檢測對應波長下的吸光度,檢測氧化應激指標(SOD、TGF-β1、NF-κB、GSH)水平。
1.5.3 各組痛覺閾值 痛覺閾值指的是把實驗小鼠放在熱板儀(恒溫55 ℃)上,觀察小鼠舔后足反應的潛伏期。
1.5.4 各組小鼠神經(jīng)電生理水平 參考《實用肌電圖學》[6]監(jiān)測,最后1次給藥后,給予各組小組戊巴比妥鈉麻醉,連接Power Lab生理記錄儀。感覺神經(jīng)傳導速度(SNCV):把刺激電極放在實驗小鼠右側足背部位,記錄電極在近端坐骨切跡處的電位;運動神經(jīng)傳導速度(MNCV):把電極插入同側坐骨切跡處,把2個記錄電極插入左側足底第二趾間及足踝部位,記錄雙通道復合動作電極,時間間隔1 min,重復測量3次。SNCV等于記錄電極與刺激電極距離或者潛伏期;MNCV等于電極間距。
2.1 3組小鼠血糖及血脂水平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6周、12周后模型組小鼠血清LDL-C、FBG、TG、TC水平顯著提高(P<0.05),化濁解毒湯組血清LDL-C、FBG、TG、TC水平低于模型組(P<0.05)。見表1。
2.2 3組小鼠氧化應激指標水平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6周、12周時模型組小鼠SOD、TGF-β1、NF-κB水平顯著提高,GSH 水平降低(P<0.05);化濁解毒湯組小鼠SOD、TGF-β1、NF-κB水平較模型組低,GSH 水平較模型組高(P<0.05)。見表2。
表1 3組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小鼠血糖及血脂水平對比
表2 3組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小鼠氧化應激指標水平對比
2.3 3組小鼠神經(jīng)電生理水平及痛覺閾值對比 6、12周后模型組小鼠SNCV、MNCV、痛覺閾值水平顯著下降(P<0.05),化濁解毒湯組小鼠SNCV、MNCV、痛覺閾值水平較模型組高,成模12周化濁解毒湯組小鼠SNCV、MNCV、痛覺閾值水平較成模6周時高(P<0.05)。見表3。
表3 3組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小鼠神經(jīng)電生理水平及痛覺閾值對比
DPN疾病具有軀干、四肢遠端疼痛及麻木的臨床表現(xiàn),現(xiàn)階段神經(jīng)電生理水平仍然是本病診斷標準之一。研究[7]發(fā)現(xiàn),動物及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持續(xù)升高狀態(tài)時神經(jīng)傳導速度明顯變緩,而血糖有效控制后,神經(jīng)傳導速度提高。因此,早期改善神經(jīng)電生理水平對于DPN疾病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DPN疾病發(fā)生本為脾腎虧虛,標為痰瘀蘊結,血瘀及痰濕是致病因素及病理產(chǎn)物,治療過程中不能忽視化痰活血,因此主張健脾補腎、化痰活血[8,9]?;瘽峤舛緶兄赜蒙S芪,補益脾氣;黃精能夠健脾補腎,二者均為君藥,具有益氣補脾功效[10]。毒、瘀、痰、濕郁結在脈中,因此以川芎、虎杖、黃連為臣藥,川芎祛瘀活血,虎杖能清熱解毒、化痰、利濕,黃連清熱燥濕,三者配合具有利濕化痰、活血散瘀的功效[11]。玄參、丹參、澤瀉、金銀花、枸杞子為佐藥,其中金銀花清熱解毒,枸杞子補腎,與黃精配合能進一步補腎。諸藥合用,具有活血化痰、清熱解毒、健脾補腎的功效[12]。本次研究中,造模小鼠具有多飲、多尿等特征,具有DPN疾病特點,模型組小鼠SNCV、MNCV、痛覺閾值水平顯著下降,給予灌注化濁解毒湯后,12周時小鼠SNCV、MNCV、痛覺閾值水平顯著提高,治療6、12周后化濁解毒湯組LDL-C、FBG、TG、TC水平低于模型組(P<0.05),這提示灌注化濁解毒湯能夠顯著提高神經(jīng)電生理水平,有效防治DPN,控制血糖及血脂水平。
糖尿病持續(xù)升高的高血脂、高血糖可引起及加重氧化應激,導致抗氧化與氧化失去平衡,形成較多的自由基,加重炎癥反應,而炎癥反應與糖尿病病情緊密相關。SOD能夠減少及清除過氧化物,將過氧化物轉變?yōu)樗脱趸瘹?,減少自由基。GSH 活動能夠抑制DNP發(fā)展,NF-κB能夠有效調節(jié)炎癥反應,TGF-β1是DPN疾病進展的核心因子。因此檢測SOD、TGF-β1、NF-κB、GSH 水平能夠評估DPN疾病病情。本次研究中,化濁解毒湯組小鼠SOD、TGF-β1、NF-κB水平較模型組低,GSH 水平較模型組高(P<0.05)。這提示,化濁解毒湯在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小鼠中應用,能夠改善氧化應激,與既往研究[13]一致。
綜上所述,化濁解毒湯在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小鼠中應用,能夠控制血糖、血脂,提高神經(jīng)電生理水平及痛覺閾值,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改善氧化應激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