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霖
(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高壓氧科,遼寧 沈陽 110003)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的主要并發(fā)癥之一,該病患者病理改變主要表現(xiàn)為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微血管出現(xiàn)進行性閉塞及功能障礙,從而使血流速度降低,氧供減少,進而導致組織缺氧[1]。目前采用的常規(guī)治療方法主要是控制血糖、血壓,糾正血脂紊亂,減少尿蛋白,同時配合低蛋白飲食等[2]。糖尿病腎病在中醫(yī)學中沒有明確病名記載,根據(jù)其臨床特征歸屬于“腎消”“水腫”等范疇[3]。本次試驗通過對入組的6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臨床分析,采用濟生腎氣丸以補腎陰腎陽,同時聯(lián)合高壓氧改善患者缺氧情況,以驗證此療法的有效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篩選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腎病患者,最終入組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0例。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為51~73歲,平均年齡(55.42±4.17)歲。治療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為52~75歲,平均年齡(55.68±4.75)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基本臨床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糖尿病腎病防治專家共識(2014年版)》[4]的相關(guān)標準制定DKD診斷標準。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糖尿病腎病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定標準(試行方案)》[5]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制定。
1.3 納入標準 (1)年齡40~80歲;(2)無免疫系統(tǒng)疾??;(3)患者本人及其直系親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及授權(quán)委托書;(4)近期未服用過中藥治療者。
1.4 排除標準 (1)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2)Ⅰ型糖尿病者;(3)存在其他糖尿病并發(fā)癥者;(4)合并嚴重高血壓病、冠心病、心肺肝腎等疾病者;(5)對所用藥過敏或拒絕中藥治療者。
1.5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降糖、降壓、低蛋白飲食等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給予濟生腎氣丸聯(lián)合高壓氧治療,濟生腎氣丸藥物組成為炮附片9 g,白茯苓20 g,澤瀉30 g,山萸肉15 g,山藥30 g,車前子15 g,牡丹皮15 g,肉桂10 g,川牛膝15 g,熟地黃15 g。日1劑,水煎300 mL,每日早晚2次,每次150 mL口服。高壓氧治療壓力為0.22 MPa(2ATA),氧濃度為99.5%,進行60 min穩(wěn)壓吸氧(面罩吸氧30 min×2,間隔休息10 min),每日1次,10 d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高壓氧治療期間密切監(jiān)測患者心律、血壓等變化,如有不適,給予對癥處理。2組患者連續(xù)治療20 d,觀察效果。
1.6 觀察指標
1.6.1 腎功能指標 治療前后檢測2組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Scr正常值:男53~106 μmol/L,女44~97 μmol/L,Scr偏高提示腎功能可能出現(xiàn)損傷;BUN正常值成人為3.2~7.1 mmol/L,指標升高提示腎功能受損;正常人UAER<10 μg/min,UAER為20~199 μg/min時,出現(xiàn)微量白蛋白尿,提示早期腎病,UAER降低表明腎功能改善;正常情況下mALB≤20 mg/L。
1.6.2 臨床療效 療效評價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統(tǒng)計并記錄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yī)證候積分。顯效:患者療效指數(shù)≥70%,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UAER下降≥1/2,血糖下降≥1/3。有效:30%≤療效指數(shù)<70%,臨床癥狀、體征減輕明顯,UAER下降<1/2,血糖下降<1/3。無效:療效指數(shù)<30%,臨床癥狀、體征改善不明顯甚則加重,UAER及血糖指標無變化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后總積分差/治療前總積分×100%。
2.1 腎功能指標 2組治療后Scr、BUN、UAER及mALB指標水平均降低,與對照組各項腎功能指標變化情況比較,治療組降低水平更加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
2.2 臨床療效 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3.33%(28/30),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為76.67%(23/30),治療組臨床療效更加顯著(P<0.05)。見表2。
表2 2組糖尿病腎病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 [例(%)]
糖尿病腎病繼發(fā)于糖尿病,陰虛燥熱是其基本病機特點,患者陰津虧損為本,燥熱偏勝為標,若病程日久及腎,腎陰虧損及陽,可致陰陽兩虛,故宜陰陽雙補,予濟生腎氣丸以溫補腎陽、滋補腎陰、利水消腫[7]。濟生腎氣丸出自宋代《濟生方》,方中附片溫腎助陽而消陰翳為君,附片可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zhì)系統(tǒng),調(diào)節(jié)細胞代謝、營養(yǎng)神經(jīng)等,對糖尿病諸多并發(fā)癥的治療效果顯著。熟地黃滋腎養(yǎng)陰填精,陰中求陽,與附片同氣相求能峻補陰陽。山萸肉滋腎益肝。肉桂有補火助陽、溫腎之效,牡丹皮寒涼清泄,澤瀉、車前子利水滲濕消腫,合桂、附起到溫陽利水的作用。山藥、茯苓益氣健脾,補土制水,且山藥含有黏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牛膝益肝腎而引藥下行,助達病位,同時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動力學。全方補中寓瀉,共奏溫補腎陽、滋補腎陰、利水消腫之功,又無滋膩助邪之虞。低氧可促進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微血管病變是糖尿病腎病的主要病理改變之一,微血管會出現(xiàn)進行性閉塞,功能受到破壞,且毛細血管基底膜出現(xiàn)增厚,從而使血流速度和氧供降低,造成機體組織缺氧。機體各組織的低氧狀態(tài)通過高壓氧治療得到改善,使血流內(nèi)物理溶解氧增多,毛細血管氧彌散半徑及動脈血氧分壓增大,氧供增加,從而使各組織細胞達到富氧狀態(tài)[8],同時可以顯著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液黏滯度,有效改善微循環(huán)。高壓氧還能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患者的胰島功能得到改善,提升胰島素的效應水平,糾正糖代謝異常[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