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妍
義馬煤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醫(yī)院麻醉科 (河南 義馬 472300)
剖宮產為產科常見手術,能有效降低難產率,提升母嬰生存質量[1-2]。但需引起重視的為,近年來,雖臨床仍提倡經(jīng)陰道自然分娩,但諸多產婦尤其是初次產婦因較難忍受自然分娩時產程疼痛,多在無剖宮產指征下選擇剖宮產,剖宮產率居高不下,而保障剖宮產母嬰圍術期安全前提為適宜的麻醉方式干預[3-4]??v觀臨床,剖宮產術椎管內麻醉為首選麻醉方式,但這一麻醉方式并非對所有產婦適用,如針對凝血功能障礙者、椎管禁忌癥、高度緊張產婦需予以全麻干預,而全麻藥物中七氟醚易透過胎盤屏障,若劑量把控不到位,極易引起血流動力學指標波動,提示臨床需嚴格把控麻醉藥物劑量,在保障麻醉效果前提下,最大程度減輕對產婦與胎兒圍術期安全影響。隨著臨床對剖宮產全麻方式不斷改進與完善,出現(xiàn)全憑靜脈麻醉這一方式,其在提升剖宮產圍術期母嬰安全中占重要價值,此次研究,為進一步探析這一麻醉方式在初產婦剖宮產中作用,選取相應研究對象展開此次實驗,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以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行剖宮產的初產婦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進行分組,觀察組、對照組各30例,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觀察組,年齡23~35歲,平均(29.54±3.12)歲,孕周38~41周,平均(39.65±0.65)周,ASA(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分級標準,I級18例,Ⅱ級:12例;對照組,年齡22~35歲,平均(28.65±4.04)歲,孕周39~41周,平均(40.65±0.06)周,ASA(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分級標準,I級17例,Ⅱ級:13例。兩組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均為初產婦;均為單胎且足月孕婦;產婦及家屬知情研究,簽署同意書;符合剖宮產指征(母體、胎兒因素)。排除標準:胎心異常;意識障礙者;合并嚴重臟器疾病者;精神疾病者;依從性較差產婦。
1.2 方法對照組靜脈吸入復合麻醉。給予產婦面罩吸氧5min,氧流量控制在6L/min。遂予以濃度為8%七氟醚(生產廠家:上海恒瑞醫(yī)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70172;規(guī)格:100mL)吸入,待麻醉起效,產婦入睡后,進行麻醉誘導,分別予以丙泊酚(生產廠家:四川國瑞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115;規(guī)格:20mL:0.2g×5支)按照1.5mg/kg標準給藥、羅庫溴銨(生產廠家: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3186;規(guī)格:5mL:50mg×10支)按照0.6mg/kg標準靜脈推注,氣管插管,遂進行手術,分娩前予以丙泊酚2.5mg(kg·h)與1.2%濃度的七氟醚維持麻醉。胎兒娩出后,予以咪達唑侖(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7040;規(guī)格:2mL:2mg)按照0.05mg/kg標準給藥、舒芬太尼(生產廠家: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4171;規(guī)格:1mL:50μg) 以0.3μg/kg標準給藥、羅庫溴銨0.2mg/kg及丙泊酚3mg/(kg·h)持續(xù)泵入,維持麻醉。
觀察組全憑靜脈麻醉。面罩吸氧5min,氧流量控制為6L/min,靜脈推注丙泊酚1.5mg/kg,待麻醉起效,產婦睫毛反射消失后,靜脈推注瑞芬太尼1.0μg/kg、羅庫溴銨0.6mg/kg行麻醉誘導。氣管插管通氣,開始手術。分娩前予以產婦丙泊酚2.5mg/(kg·h)、瑞芬太尼0.05μg/(kg·min)維持麻醉。胎兒娩出后,予以0.05mg/kg咪達唑侖、0.3μg/kg舒芬太尼、0.2mg/kg羅庫溴銨及3mg/(kg·h)丙泊酚、0.2μg/(kg·min)瑞芬太尼(生產廠家: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917;規(guī)格:1mg)持續(xù)泵入維持麻醉。
兩組術中均需依靠產婦實際情況(血壓、心率、分娩情況等)適宜進行補液及麻醉藥物速率調節(jié),術前30min停止羅庫溴銨給藥,手術縫合時停止麻醉給藥,靜脈鎮(zhèn)痛泵維持麻醉效果。
1.3 觀察指標(1)觀察 Appgar評分。采取Appgar評分量表,對觀察組、對照組新生兒分娩1min、分娩5min進行窒息程度評分,滿分10分。重度窒息:0~3分。輕度窒息:4~7分,正常:8~10分。(2)觀察血流動力學。觀察觀察組、對照組T0(入室靜臥5min時)、T1(插管時)、T2(手術開始時)、T3(拔管時)等心率(human resource,HR)、平均動脈壓(manifold absolute pressure sensor,MAP)、血氧飽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等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情況。(3)觀察認知功能。采用簡易精神狀態(tài)評價量表(man-machine system engineering,MMSE)對觀察組、對照組患者認知功能進行評定,≥24分認知功能正常,滿分30分。輕度障礙:≤23分。中度認知功能障礙:10~20分。重度≤9分,正常:>24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EXCEL表格錄入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s)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劑量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組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兩組Appgar評分比較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分娩1min、5minAppgar評分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Appgar評分(分)
2.2 兩組血流動力學比較T0、T3時對照組、觀察組兩組HR、MAP、SpO2等血流動力學指標相比差異不顯著(P>0.05);T1、T2兩組HR、MAP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 兩組認知功能MMSE評分比較麻醉蘇醒后,觀察組MMSE評分為(27.89±1.66)分,對照組為(25.89±1.02)分,觀察組與對照組MMSE評分相比差異顯著(t=5.622,P=0.000)。
剖宮產為產科重要術式,對麻醉要求亦較高,如何有效保障麻醉效果同時,減輕對母嬰生命安全影響為諸多學者探討問題[5]。
全麻為特殊剖宮產產婦的最佳選擇,雖誘導迅速、氣道安全,但若劑量把控不到位,產婦易發(fā)生嘔吐,血流動力學指標波動等不良事件,嚴重者甚至誘發(fā)新生兒窒息,危及產婦與新生兒生命安全[6]。因此,嚴格把控麻醉藥物劑量,加強術中產婦血流動力學指標等生命體征監(jiān)測意義重大[7]。
近年來,隨著麻醉藥物的研發(fā)與技術發(fā)展,丙泊酚、七氟醚等藥物在全麻剖宮產產婦中廣泛應用,此次研究,即對本院產婦全麻中均應用到上述麻醉藥物[8]。對麻醉藥物進行分析,丙泊酚為短效全麻藥物,具有起效快,代謝快、術后蘇醒快等優(yōu)勢,進入胎兒體內后,最終經(jīng)肝臟代謝、體循環(huán)予以稀釋,不易透過血腦屏障,即使小劑量使用,亦能達到麻醉效果,且不會誘發(fā)胎兒發(fā)生呼吸抑制,亦不會影響宮縮。七氟醚為人工合成吸入麻醉藥物,起效快,鎮(zhèn)痛作用顯著,臨床研究證實,即使低濃度七氟醚吸入,亦能使產婦意識快速暫時性消失,同時其還能阻斷平滑肌細胞中鈣離子通道,達到肌松效果,使子宮松弛。但若劑量過大,則會抑制心率,使新生兒出現(xiàn)呼吸抑制,提示臨床需把控好劑量[9]。羅庫溴銨為非去極化肌松劑,起效速度較快,且因其脂溶性不高,較難通過胎盤屏障,對胎兒呼吸、循環(huán)影響作用較低。瑞芬太尼為u型阿片受體激動劑,具有代謝快,不易在胎兒體內蓄積的優(yōu)勢[10]。此次研究中,對照組、觀察組兩組新生兒娩出各時間Appgar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即可證實上述麻醉藥物對新生兒影響較小。此外,臨床為彌補七氟醚不足,多與羅庫溴銨配伍以維持麻醉,減輕麻醉藥物對產婦及胎兒不良影響。再對麻醉方式進行分析,吸入麻醉其是經(jīng)呼吸道方式將麻醉藥物吸入體內達到麻醉阻滯效果,而全憑靜脈為在患者靜脈處穿刺,間斷或持續(xù)向體內注入麻醉藥物,雖上述兩種麻醉方式在剖宮產產婦中麻醉效果均優(yōu),但全憑靜脈麻醉所用麻醉藥物劑量更少,此外,因全憑靜脈中丙泊酚在其中占主導地位,能使代謝快、不蓄積優(yōu)勢發(fā)揮最大,繼而對術后產婦認知功能影響更小,產婦產后在短時間認知功能即可恢復,觀察此次研究中,兩組產婦術后認知功能恢復情況發(fā)現(xiàn),觀察組認知功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即可證實上述說法確切。再者因全憑麻醉對產婦應激反應影響較小,因此能較好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觀察此次研究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發(fā)現(xiàn),T1、T2兩組HR、MAP相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更趨于穩(wěn)定,進一步證實全憑靜脈麻醉對維持產婦血流動力學指標穩(wěn)定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全憑靜脈麻醉、靜脈吸入復合麻醉均在剖宮產初產婦中具有較好麻醉效果,但全憑靜脈麻醉對產婦血流動力學、產后認知功能影響更小,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