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í) 藍
在《迷路員》的奇特故事里,時不時有個同事穿梭其間,好像電影里恰好擋住關(guān)鍵線索的半個肩膀。
當《煙花的孩子》主人公偶遇小時候一起看過煙花的女同學(xué),他看到在大巴車上曾對自己滔滔不絕的同事“肥腿佬”悄悄靠近,于是趕快和她拐入一條清靜的山路。就是在這條山路上,他們談起了過去在煙花的廢墟間撿到的“外星人的東西”,以及女同學(xué)告訴女兒那是生出了她的“煙花之卵”。起初他僅僅覺得女人的思路難以捉摸,直到聽說小女孩見到煙花流了眼淚,他才意識到,他們都并不相信的某個東西,是可以充當奇跡的。這個發(fā)現(xiàn)讓他的視線持續(xù)留在女同學(xué)身上,可是忽然——“倒霉,又是肥腿佬!”那個討厭的同事再次出現(xiàn),阻斷了回程大巴上他投去的眼光。主人公終于沒有逃過同事那雙“朝四面膨脹”的肥腿,在他的反省里,要在生活令人掃興的膨脹中摻入奇跡般的真正紐帶,需要利用好煙花投放的道具,而他錯失了時機,只得和此刻占據(jù)了他的生活——他的座位——的肥腿同事擠在一起,從縫隙間看看那個平凡發(fā)福、竟與煙花育有一女的同學(xué)。
同事是秩序的一部分,同事就像穩(wěn)固的鎖鏈上與主人公相鄰的一環(huán),把他拴在秩序之中。如果脫離了同事,就有被拋入未知世界之虞?!镀つw病患者》里面那個患上圓形皮炎的員工被派去出差,和一個碌碌無為的老同事同乘火車。中途他要下車轉(zhuǎn)轉(zhuǎn),老同事警示他“最好不要去吧”,可他還是下了車。在林景山風中,他的日常視野產(chǎn)生變形,“他跟著風轉(zhuǎn)頭一看,火車在這幅景色中,什么都算不上,頂多是條金屬小蟲子”,小蟲子叫了一聲,爬走了。他沒有聽同事的話,正常秩序的尺寸就發(fā)生了變化,小得像蟲子,并且拋下了他,在這種懲罰里他依稀能看到同事責備的目光,以及這種目光里自己自作自受的形象。那陣致使他掉落秩序外的風,也帶走了附在他手上的皮炎,像帶走一片種子,于是他對自己的處境產(chǎn)生了與同事截然相反的視角:“同事從來老實地出差,從不誤車,從無奇遇,這次遇上了新同伴,但新同伴半路出花樣離開了,最終仍是其一人繼續(xù)那不變的旅程。難道只有自己一個人必須這樣嗎?——要是想到這點,同事心里肯定不暢快,這是一種陷在陳舊生活中的人的沮喪?!敝魅斯约翰粌H短暫脫離了陳舊的生活,還脫離了同事的立場,一開始有資格責備他的老員工,在想象里變得沮喪可憐,不僅不能像自己一樣嘗到奇遇的自由與樂趣,還失去了自己的陪伴,這長久以來唯一的變量。把同一條線路坐了無數(shù)趟、對每一站都了如指掌的年長同事,成了主人公的對照組,是標記著他與日常秩序的客觀距離與心理距離的記號。
同事是秩序的一部分,同事就像穩(wěn)固的鎖鏈上與主人公相鄰的一環(huán),把他拴在秩序之中
圓形皮炎患者獲得的自由,并不是他選擇的,他只是“作為雜役被大自然利用”,就像公派出差順便旅游的員工,成為另一種勢力的員工自然就脫離了前任雇主。這和書名“迷路員”同理,“迷路”似乎是一種脫軌,暗示著開啟陌生而無法掌控的旅程,然而“員”的身份又指明,這不過是另一份工作,一切超出常軌的事都被納入常軌,連迷路也是一種遣派。沈大成的主人公哪怕經(jīng)歷意外,似乎也只是意外的雇員,只是完成意外交給他們的新任務(wù),并不是主動召喚什么意外的。“知道宇宙奧義的人”并沒有主動求索宇宙的奧義,他在天象劇場里昏昏欲睡,甚至沒有女朋友聽得認真,與其說是“知道”宇宙奧義,不如說是“獲知”宇宙奧義。奧義強大的力量瞬間就解除了他對原本生活的所有牽掛,他甚至不需要費力斟酌取舍,雖然在故事的結(jié)尾他上路找尋翻譯奧義的方法,這仿佛也只是他對另一個掉在身上的職務(wù)負責任的表現(xiàn),奇遇和生活一樣,都不出于他的意志。這些主人公輾轉(zhuǎn)效力于不同的勢力,“自己既被大自然控制,也被人類社會約束,不能說自己是做什么的,而要說自己被它們要求做了什么”。皮膚病患者給大自然送了一次快遞后,所得的僅僅是這個認識,至于造成皮炎的種子隨風播撒后,會長出什么植物,他并不知道,也并不負責。
這和書名“迷路員”同理,“迷路”似乎是一種脫軌,暗示著開啟陌生而無法掌控的旅程,然而“員”的身份又指明,這不過是另一份工作,一切超出常軌的事都被納入常軌,連迷路也是一種遣派
有時候拉扯主人公的兩種勢力,可能會奇妙地互相滲透,織為一體。在《花園單位》里,“花園”和“單位”兩種力量和諧地組合在一處,花園散步是一種沒有秩序、隨心所欲的活動,同時也起到調(diào)節(jié)員工身心健康的作用,有利于單位的正常運作,兩種截然不同的環(huán)境就像自然界里共生互利的兩種生物。散步給人選擇路線和獨處的自由,所以在主人公打聽到的前員工的故事中,花園成了那位老好人癡迷徘徊的所在,無論在單位還是家里他都有求必應(yīng),唯有花園里錯綜復(fù)雜的路線能供他選擇和逃遁。最終前任徹底出逃,遁入花園的神秘中,由那些野貓向新員工指出他纏裹在大樹中的身影。然而,投身花園的力量仍不是自由或自主的許諾,即便他永遠離開了日常生活,他還在嘟囔著不再需要做的那些工作,“……無趣使其談不出別的內(nèi)容,每到夜晚發(fā)出的囈語,都是關(guān)于工作”。主人公清楚地認識到,前任踏上另一條道路的企圖失敗了,逃向另一種力量也不能解放自我,畢竟那個自我尚未具有清晰的方向,哪怕從現(xiàn)有的束縛中解放也不知要去向何方,只好繼續(xù)被另一種力量掌控,重復(fù)陳舊的回憶?!澳阋ツ睦??這是舊上司的問題?!ツ睦锬??他承認,雖然是在不停地走,卻真的回答不出來”。正因如此,面對野貓群向主人公揭露的可怕真相,他退卻了:知道真相后要選擇什么方向,他也想不出來。知道真相不也是一種自由嗎?可是要拿這種自由怎么辦?如果對下一步?jīng)]有把握時就得到了自由,下場必然是悲慘的,有了前車之鑒,他決不敢貿(mào)然嘗試。主人公不敢看被困的前任,節(jié)制自己散步的時間,他明白,最好是在兩個勢力之間保有安全的、有限的、精巧的自由,它比起寬廣得叫人害怕的那種自由、選擇后必須承擔風險的那種處境,要輕松得多。他把自己的自由精確控制在選擇散步路線的范圍內(nèi):“……視情況、憑心情,做局部調(diào)整,一天天下來,沒有兩天的路線是完全重合的?!痹谕粋€職位、同一個環(huán)境里,享有一點選擇的余裕,而不招致“引起注意”之災(zāi),這就足夠了。
在《煙花的孩子》和《皮膚病患者》里面,同事被作者支開,才給奇遇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花園單位》里,同事投身奇遇后消失,警示了主人公,最好不要奇遇。《大學(xué)第一個暑假》的主角才剛上大學(xué),還沒踏入工作,也并沒有多一分勇于嘗試的精神,作者為他和神秘移動部落的唯一傳人“酋長”創(chuàng)造了泳池邊魔法般的獨處場景,讓復(fù)興神奇文明的大任落在他肩上,可是由于“這在我的人生規(guī)劃之外。我還沒有人生規(guī)劃……”他沒有踏上這場奇遇。當人物放棄參與怪事,他們就馬上落到那些老成而無趣的人之中,這預(yù)示了選擇的后果,在這個故事里,他隨即遇上同學(xué)的父親,一個“看我們好像我們是他兒子的小兵”的中年男人。緊接著那句老生常談的開場“你以后就會知道的”,猝不及防的洞見襲來:“后面都是很普通的事、很普通的人,可你們怪不了別人,你們自己會變得最最普通。你跟我兒子會碰到好事、壞事,你們才第一次碰到,但它們都在別人身上發(fā)生過了,都是普通事情,是復(fù)制品,等到你厭煩了,它們還在發(fā)生。真正的怪事就一件沒有了。”這讓我們和主人公都訝異了,這個男人似乎并不像我們一開始看到的那樣庸俗,但轉(zhuǎn)念一想,這種自知之明的智慧與庸俗不正是互相長成的嗎?男人清楚,包括自己和主人公在內(nèi)的大部分人,都不具有投身奇特之事的勇氣與創(chuàng)造力,他相比主人公多出的那些閱歷,只讓他比年輕人更清晰地認識自身的庸常。如果說一開始人們是懵懵懂懂地錯過怪事,他們在成長中漸漸有意識地成為他們知道自己不可能超過的那種人:同學(xué)的父親成為估算別人價值的人,《花園單位》的主人公成為適當散步的人。他們不是不明不白地淪為普通人,而是以透徹的認識“成為”普通人,因為普通人,本就是一種成就。別忘了,《花園單位》里那位迷失的前任,在工作和家庭里都無可指摘,他又何嘗不是拼盡全力才成為一個如此標準的普通人呢?拒絕去看野貓揭示的真相,拒絕稀里糊涂成為文明的傳承者,拒絕在幾分鐘的火車??繒r間下車,人們就這樣一步一步、穩(wěn)扎穩(wěn)打地,朝“普通人”的長遠目標邁進。終有一天,他們可以成為老資歷的普通人,向剛剛錯過奇遇、剛剛踏上普通之路的年輕人,傳遞普通人的過來之見。
說到底,總有人會把我們固定在更大的秩序和框架里,《沉默之石》里那個聲稱參與歷史是徒勞的古人,認為自己看到了歷史的架構(gòu):“他清澈的眼睛看著一處風景,好像歷史一覽無余地在那里。”他旁觀歷史的態(tài)度,是一種“啟迪”,用更大秩序的代言人的身份,使他同伴噤聲,也在他們滅亡多年以后,使參觀他們的觀眾噤聲。徒勞者固執(zhí)的徒勞,讓他被原本是同伴的敵人所殺,他所說的歷史的殘酷便應(yīng)驗了,他用生命提醒所有人那個無法逃脫的秩序,換個說法,他用生命證明那個秩序是無法逃脫的。這種行為的戲劇性和力量,在整篇故事的結(jié)構(gòu)中搭建。第一層在博物館的館員之間:“詢問于是靜悄悄地往博物館的整層樓傳達出去,過了一陣,消息逆向傳回來了”,傳話詢問的動態(tài)彰顯了徒勞者讓人噤聲的力量如何在博物館的空間內(nèi)層層回蕩;第二層在講解員的敘事中,只有徒勞者的反應(yīng),乃至心理活動,是具體的:“他似乎被溪水奪去了注意力,溪水一如既往地在身邊歡悅流淌,水中卻夾雜破碎的獸皮、斷裂的箭羽……”此刻所有聽眾都理解了他的徒勞,他成為“歷史明星”是敘事的作用——我們能夠在具體中共情他的徒勞感。“鏡頭移動”和“鏡頭特寫”,把徒勞者旁觀歷史的抉擇詩意化了,于是最后一段人稱突轉(zhuǎn)近乎逼視的壓迫感,讓人措手不及:“當然代價是你不能動,你是清潔的,并被修補過,被固定住,被命名,被封在一個玻璃柜子里,被照亮?!銈儾荒茈S意撥開同時代的人向?qū)Ψ阶哌^去,再交談一次?!蓖絼谡卟辉倌芘c同伴對話,與生前的情形不同了,然而真的不同嗎?對于徒勞者來說,既然各人在歷史中的位置固定而無效,此刻與死后又有何區(qū)別?此刻并不能改變歷史對我們各人的命名,哪怕我尚能向你走過去。結(jié)尾的匿名詰問,充當徒勞者同伴壓在徒勞者肩上的那把劍:這把劍的逼迫感,不如歷史的既定性真實嗎?在你面前的我的聲音,也不如歷史的既定性真實嗎?會不會“你”就是這個徒勞者?讀者旁觀和評判徒勞者的安全感驟然被抽去,那把劍放到了讀者肩上,徹底讓我們重新審視前兩層結(jié)構(gòu)為徒勞者打下的聚光燈。
作者替徒勞者“你”說“是的”,是否具有什么反諷意味,我們無法確定。確知的是,徒勞者就算被放在玻璃柜里,若意識尚存,也會堅持讓大家一動不動待在他相信的歷史安排內(nèi),哪怕他已經(jīng)沒有行動自由了。徒勞者沒有料想到戰(zhàn)爭的突然較真,決定尊重和順從這不可抗拒的力量,將其視為不可改動的秩序,可是那個莫名其妙開始認真作戰(zhàn)的人,也是秩序所安排的嗎?那恰恰有可能是固有秩序之外的偶然因素。徒勞者所說的歷史秩序首先存在于他對所發(fā)生之事的理解(或者感知)之中,并且他選擇用自己的忠實來使它成真。館員說,現(xiàn)在的人類是古代人的縮小版,也就是說,我們被稀釋了。徒勞者對他設(shè)想的秩序的那種忠實,到現(xiàn)代就變成了雇傭條約,條約內(nèi)容也遠沒有這么血腥刺激,不抵抗戰(zhàn)爭也不抵抗暴力什么的,如今的主人公通過睡覺來參與偉大征程,或者給星際大戰(zhàn)看倉庫。在《經(jīng)濟型越冬計劃》的宣傳里,冬眠者被塑造成在冷凍倉里前往未來的宇航員:你什么都不做才能建下偉業(yè)!“人類社會不可能總是向上發(fā)展,需要有人勇于穿越低落時期,那或許是另一條偉大征程,津貼基本上就是為此支付的”。普通人在尋找普通生活中的偉大征程,在這樣的宣傳中,他們也找到了,賦予了一動不動的位置以極高的意義。但這樣萬能的敘事,沒法完美服帖,且不說越冬計劃里那個滿口陰謀論的病人指出了計劃的種種疑點,當星戰(zhàn)值班員站在他工作的倉庫里,“一目了然,對于無人搬運車、機械臂、貨箱、升降機、貨架來說,自己是個外人,它們成一套系統(tǒng),通過倉儲程序相聯(lián)系,他無法插手。他看倉庫真的就是看倉庫而已”。他被一望無際的大庫房、被他想要賦予意義的工作秩序排除在外,哪怕他再怎么想象自己在崗位上起到了作用,也跟他無聊時看的星戰(zhàn)電影里的英雄氣概天差地別。當緊要時刻真的來臨,他按照指示打開了緊急閥,他鼓舞著自己,同時“成分復(fù)雜的眼淚便流到他臉上”。他感動嗎?實現(xiàn)了自己的使命。他慌張嗎?不確定自己是否想要卷入。這是不是他想要的位置?如果說徒勞者順應(yīng)他相信的歷史秩序,具有某種高尚感,至少具有決心帶來的價值,那越冬計劃的參與者或這個星戰(zhàn)值班員,似乎只有進入雇傭關(guān)系的……“決心”,如果程度有那么強烈的話。
《迷路員》是一本關(guān)于迷路和奇遇的書,它寫出的卻不盡然是奇遇和人的關(guān)系,而是牽制人面對奇遇之態(tài)度的秩序,以及這種秩序與人的關(guān)系。每個人物都那么小,至少他們相信自己很小,小到不在一種秩序中就會失落自己的位置,但是身在秩序中,他們又對這個位置不完全滿意,至少時不時有些厭煩,若偶爾冒險探個頭出去看看,總有一個類似于同事的角色,哪怕并不是同事,來提醒你回到自己的位置。你們共事的地點,不是公司,而是當下的日常生活;你們效力的不是利益,而是公認秩序的穩(wěn)定。你們互相監(jiān)督著彼此,打消對方遠走高飛的念頭,和牽制你們的秩序一起,把對方牽制在秩序中。如果一件怪事不巧真的砸到頭上了呢?你們做得最多的,或者說你們力所能及的,就是感到“輕輕地被傷害”,就像《葬禮》里的兒子看到媽媽的機械肢和多重性別的辦事員。既然仍舊會被吸引,既然最終多半要回到秩序中,既然除了秩序就不知道走向哪里,那么讓秩序外的事物,輕輕地傷害我們吧。說不定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在某一天回答出“你要去哪里”這個問題。
《迷路員》是一本關(guān)于迷路和奇遇的書,它寫出的卻不盡然是奇遇和人的關(guān)系,而是牽制人面對奇遇之態(tài)度的秩序,以及這種秩序與人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