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耀東
回老家,偶然在父親的房間里發(fā)現(xiàn)了一輛破舊的“永久牌”自行車,它的電鍍部分早已失去了光澤,車身上的漆皮已失去了本色,那兩塊擋泥板上也長滿了蠶豆大的銹斑。車鈴、鎖、后座、車閘都失去了它們應(yīng)有的作用。騎起來除了鈴不響,所有的零件都“吱呀吱呀”地奏出獨特的進行曲。盡管這樣,父親還是像寶貝一樣把它擦拭得干干凈凈,精心收藏在自己的房間。我的思緒一如柳絮飄飛起來。
我幼時生活在一個偏僻的農(nóng)村,靠近洪澤湖,其實是成子湖,是洪澤湖的一部分。在我的記憶里,我們那兒是個窮地方,佐證就是男人找不到媳婦,因為姑娘不愿意嫁過來,她們稱我們那兒為“老干地”,其實就是砂礓地。每逢下雨的時候,路泥濘的陷入,用她們嘲笑的說法是“免費高跟鞋”,因為鞋子粘上了厚厚的泥巴,一下子就讓人增高了。雨大就更糟糕了,雨水狠狠地沖擊著地面,黃色的水流肆意流淌。路坑坑洼洼,走起來深一腳淺一腳,每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力氣,臟水飛濺,不經(jīng)意就弄臟了褲管。天晴了,由于太陽的暴曬,路面高低不平,車轍留下的印子就像兩排刀片,不經(jīng)意就讓你踢到腳趾。那些喜愛赤腳的孩子,不怕高高低低的土路硌人,一不留神腳就被踢破了。我曾經(jīng)在心里無數(shù)次地詛咒過這路,希望有一天能夠走出這鄉(xiāng)村的路,擺脫這“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腿泥”的生活。
由于沒有好路,公交車通不到村里,村民很少外出,幾乎都封閉在家里。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一次,快過年了,我跟隨祖父去縣城磨面。祖父用獨輪車推著兩口袋小麥,我在前面拉車。記得是吃過午飯就出發(fā),結(jié)果到了縣城一家機面廠已經(jīng)是傍晚了。等到面磨好后,我們祖孫倆再回家就太遲了。好在那家磨面的主家很熱情,就讓我倆留宿在機面房,等天亮再走。機面廠里滿是面粉,主家找了一條破席子給我們。我由于太疲累,顧不得面粉嗆人,倒頭就睡,直到第二天眾多來磨面的嘈雜聲吵醒了我。揉著惺忪的睡眼,我隨便吃了點東西,就硬著頭皮跟祖父回家了。我已記不得是怎么到家的,也想不起來一路上歇了幾回,反正我再也不想步行到縣城了。
不過,這次縣城之行,讓我開闊了眼界,那些高樓且不說,我格外羨慕城里人能在平坦如砥的馬路上行走,人們騎在各式各樣的自行車上像鴿子一樣輕盈讓我覺得好奇。尤其那些一輛輛像房子一樣的公交車讓人充滿向往,渴望也能夠坐上去風(fēng)光一回。也許,擁有車子的夢想,就在那時在心底扎根了!
我家在村里雖說不上富裕,但也不算太窮。我父親是獸醫(yī),要走村串戶,靠腳走忙不過來。奶奶狠狠心,賣了一窩豬崽換來了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在村里,擁有自行車,我家是第一家。況且,“永久”當(dāng)時是名牌,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買了寶馬車。據(jù)說,永久車是當(dāng)時的上海人結(jié)婚時興的“三轉(zhuǎn)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表和收音機)之一。當(dāng)年,永久自行車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還是父親央求在上海工作的姑爹搞到了指標(biāo)。車提出來后,父親硬是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從上海騎了回來。父親自豪地說,那時年輕,騎車渾身都是勁,不覺得累。父親特別愛惜這輛車,車身被一種塑料花紙裹得嚴嚴實實,就像一個大姑娘穿得密不透風(fēng)防止走光。在路途不是太遠的情況下,父親是舍不得騎車的,害怕車輛受到磨損。即使騎了,回來后我父親總要花很長時間對車輛進行擦拭,直到一塵不染看起來锃亮。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輛車,村民對我家格外好。時常有人送點瓜果梨棗過來。后來我知道,村民們經(jīng)常要用到我家的自行車,主要是家里娶媳婦,得央請我父親幫忙帶回來或者借用我家的自行車。那時,坐上自行車已經(jīng)是很時髦的事了。反正,有了這輛車,咱家人在村里覺著揚眉吐氣多了。
車子是父親的寶貝,一般人根本沒機會碰,更不要說騎了。不過,在我長大后,父親卻親自教我學(xué)車。由于我矮小,父親就教我“別大杠”,就是屁股不在車座上,腳伸進自行車的三角大杠內(nèi),人體重量都由腳踏來承擔(dān)。騎車時,為了保持平衡,車子基本處于半傾斜狀態(tài)。這樣的騎法對于車子來講是非常受罪的。盡管如此,父親還是不厭其煩地教會我騎車。后來,我到外鄉(xiāng)鎮(zhèn)讀書,父親就割愛把車子讓我騎了,從初中一直騎到高中。我就不太愛惜車子了,風(fēng)里來雨里去,摔摔打打,父親雖然心里很疼,但也沒有說什么。只是在我每次回家時,默默地對車子上油整修,讓我愉快騎行。
此時,老家出村的道路已經(jīng)由土路變成了石子路。這條石子路真的來之不易。在村里組織下,要求各家按人頭撿拾砂礓上交。我家人到附近的河灘撿拾,由于撿的人太多,很快撿拾完了。沒有辦法只好到十幾里開外的淮河灘撿拾砂礓。東方剛露出魚肚白,我們?nèi)业膭诹蛣由砹耍B我們這些學(xué)生娃放假后也參加勞動。為了節(jié)省時間,午飯是不回家吃的,帶了水和干糧。為了多撿點砂礓,還要帶夜干活。其實,一天下來,人已經(jīng)很疲乏了。這活并不是好干的,那些砂礓陷在黃土里,要用鏟子挖。還得把泥巴磕掉。為了加快速度,對于裸露在外的砂礓就直接用手摳了。時間長了,弄破了指甲,手也磨出了泡,滲出的血珠粘在砂礓上。但沒人叫苦叫累。人們受夠了土路,都渴望早點鋪好這走出鄉(xiāng)村的路。人們鋪路的熱情真的很高,墊路基時,全村男女老少全上陣,有的推石子,有的抬砂礓,有的拉軋路的大石磙,大家為鋪路各盡其力。當(dāng)這條由砂礓作路基,上面覆蓋上石子的路鋪成后,村民們奔走相告,額手相慶。人們終于擺脫下雨天只能躲在家里的歷史,雨水漫過路面,反而把路沖洗地更干凈。村民在雨天也可以沿著這條石子路走出村外了。
我是這條路的直接受益者。每天清晨,當(dāng)鳥兒啄醒村莊,銜來點點金色的光芒,我便騎上自行車,踏上這條路去上學(xué),寒來暑往。春天的路兩邊一片芬芳,我聞著鮮花,看著蝶舞,追逐笑意盈盈的春光;夏天,我穿過路兩邊的樹蔭伴著歡快的小溪輕輕地唱;秋天,看路兩旁碩果累累演繹著豐收的喜悅,果實的清香四處彌漫;冬天,白雪將路覆蓋,潔白的雪花載著我的青春的夢想在空中自由飛翔。一條路,一條鄉(xiāng)村的石子路,綿延向遠方,這輛承載著父親的愛父親希望的永久牌自行車,在路的引導(dǎo)下送我走出了鄉(xiāng)村,從初中進入高中,一直到陌生的城市讀了大學(xué)。
我參加工作后,父親的那輛老永久完成了陪伴我的使命。經(jīng)歷了風(fēng)風(fēng)雨雨,陪伴我那么多年,它已經(jīng)失去了芳華,甚至顯得老態(tài)龍鐘。不過,父親沒有遺棄它,重新接納了它。這輛車子又回到了惜己愛己的主人懷抱。經(jīng)過父親的“妙手回春”,這輛自行車依然煥發(fā)出活力,父親騎得優(yōu)哉游哉。畢竟這車子對于父親來講有著特殊的感情,不一般的意義。也許只有父親才能與這輛車有心靈對話!從那以后,這輛車就再也沒有離開過父親!
而我已經(jīng)不滿足騎自行車了,每每看到從身邊疾馳而過的摩托車,不由地心生羨慕。從單位到老家有幾十里路,每逢周末,回家是件頭疼的事。由于到老家沒有直達的公交車,騎自行車得一個多小時。夏天還好,冬天晝短,到家時已經(jīng)暮色沉沉。最煩神的是去愛人的單位,乘公交等得你心焦。不能準(zhǔn)時準(zhǔn)點不說,車擠得恨不得把人吊起來,車廂里各種氣味雜陳,遇到緊急剎車,一個個前俯后仰,弄得人一個勁想吐。買輛摩托車,就成了我心頭的夢想。
那時,我的工資每月才三百來塊錢,而一輛普通摩托車也得幾千元。我即使不吃不喝,也需兩年工資。作為父母,培養(yǎng)我讀了大學(xué)也不容易,我哪好意思張口向他們要錢,即使張口,他們又哪來錢呢!我的心思讓我愛人知道了,她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依然不夠,于是對我說貸款買車。我為她這大膽想法感到驚駭,也覺著這個辦法可行。于是,我們超前消費,買了一輛錢江100 牌摩托車。
摩托車騎回來了,父親還買來了鞭炮慶祝,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吸引了四鄰前來觀看。大家望著這喝油的紅彤彤的鐵家伙,露出了羨慕的眼神。父親的眼睛里充滿神采,額頭和嘴角兩旁深深的皺紋里也蓄滿笑意。父親又找到了當(dāng)年擁有全村第一輛自行車時那種自豪的感覺。我的興奮心情溢于言表,恨不得把這個消息告訴全世界的人。盡管正逢夏日,毒辣辣的太陽懸在正午的上空,我依然躍上摩托車,連頭盔也沒有戴,在村子里繞了三圈。摩托車的轟鳴在我聽來卻是一首動人的音樂!
村子里的路和我的摩托車的更新幾乎是同步的。那時人們已經(jīng)意識到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起初只是主要道路修了水泥路。依然有一些土路,每次騎摩托車,穿得嶄新的衣服很快就落滿了灰塵,讓人有些掃興。尤其在下雨天,摩托車陷入淤泥里,渾身噴滿了泥漿不說,竟然越陷越深開不出去,最后還得央請人家用牛拉了出來。不過,這些情況很快得到改觀,村民自發(fā)湊錢在每個莊子之間都鋪上了水泥路,直至鋪到自家的門口。小村人也陸續(xù)有了自己的摩托車,成群結(jié)隊開出小村,到更遠的地方,為了生活為了夢想打拼。騎摩托車,已經(jīng)不再是小村人的驕傲。希望擁有轎車就成了我對于車的新的祈盼!
說實話,以前真的沒有想到自己能擁有一輛轎車。記得上高中時,老師說外國人是不以自行車為代步工具的,他們很多人擁有自己的私家車。而騎自行車的目的都是為了鍛煉身體。后來看外國電影,見到那些所謂的窮人都有自己的轎車,雖然會經(jīng)常拋錨,也讓我格外艷羨。
在我的印象中,轎車都是當(dāng)官坐的。小時候,只要看到轎車,就知道有“大人物”在里面,只敢遠觀,不敢靠近。當(dāng)轎車揚塵而去,我還會和小朋友們在后面追趕一段路程,弄得灰頭土臉才一哄而散。后來,村子里陸續(xù)有人家富起來,開輛轎車回來,那個自豪的神情讓我至今還印在腦海。其實,也就是個普通的二手桑塔納。
我第一次坐上轎車,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到某電視臺做實習(xí)記者,被采訪單位開車來接我,那個感覺真的有點發(fā)飄。尤其在采訪回來的路上順道回了趟老家,漂亮大氣的轎車停在我家門口時,父母都驚訝地不知怎么回事。當(dāng)我從車上下來,父母那種驕傲的神情讓我永生難忘!擁有一輛自己的私家車,讓父母也感受一下坐轎車的滋味就成了我的夢想!
確實,摩托車已經(jīng)不再是我的最愛了。雖然它比自行車快得多,但是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炎熱的夏季,熱浪撲人,加上太陽的炙烤,臉被颼得黧黑。寒冷的冬天,無論你怎么自我包裹,刺骨的寒風(fēng)都會鉆進你的衣服。手經(jīng)常會被凍僵,腿關(guān)節(jié)即使用護膝也無濟于事,往往會出問題。遇到雨雪天氣,開摩托車更是危險,尤其對于我這樣戴眼鏡的人,眼鏡片會被水汽弄得模糊,于是不得不停下車來擦干霧氣再走!
心疼我的妻子對我說,買輛轎車吧。這正中了我的心愿。是的,隨著經(jīng)濟條件的改善,我們已經(jīng)有了積蓄,不再需要做貸款買車了。利用一個假日,我和妻來到新車銷售市場,很快就看好了車。早已學(xué)會駕駛的我,在車頭上掛上紅綢緞,喜氣洋洋的開車回老家。打開車上的音樂,心情隨歌聲一起飛揚。
到了老家,早就等在家門口的父親這次拿出的是煙花,老家的上空頓時絢麗斑斕。鄰居們又圍了過來,連九十多歲的奶奶也拄著拐杖圍觀。我打開車門,讓奶奶坐到車里。奶奶感嘆道:沒想到活了這么大把年紀還能坐上“洋花轎”。大家都哈哈地盡情地笑了起來。確實,時代發(fā)展太快了,原先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都變成了現(xiàn)實?,F(xiàn)在,不僅是我,很多人都擁有了自己的私家車。即便農(nóng)村,也經(jīng)常看到不少人家的門口停著各種品牌的私家車。每逢節(jié)假日,人們帶著家人自駕游,飽覽祖國大好河山,那種幸福的滋味洋溢在每個人的笑靨。
現(xiàn)在,老家的路已經(jīng)由水泥路更換成柏油路,鋪得更好更寬了。尤其是新鋪的一條省道橫穿過小村,讓我開車回家更為便捷。去縣城已經(jīng)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開車十來分鐘就到了。逢年過節(jié),帶著父母到縣城逛一逛,一片熱鬧繁華的景象讓他們格外開心,聽著他們對生活變化的感慨,看著他們滿足的眼神,做晚輩的格外高興。
和家人閑聊,問現(xiàn)在村里人娶媳婦還難不難。他們笑話我太落伍了。自從改革開放,村里人鋪了路后,就像一股春風(fēng)催生了萬物,一下子打破了鄉(xiāng)村的封閉。村民們仿佛脫胎換骨,不再僅僅在那二畝土地上刨食,頭腦越來越活絡(luò)。沉睡的成子湖得到了開發(fā),萬畝良田稻麥飄香,吃不了的糧食商販到家門口收購。一望無際的藕塘,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來觀賞的游客絡(luò)繹不絕。配套養(yǎng)殖的小龍蝦,螃蟹,都成了緊手貨,通過一條條致富路輸送到全國各地。村民的口袋鼓了,小樓蓋起來了,很多人還在城里買了商品房。忙時在鄉(xiāng)下住,閑暇到城里住。這樣滋潤的日子還愁娶媳婦么!我不禁為自己啞然失笑。是的,路的變遷折射出鄉(xiāng)村的變化,而車的更新也記錄了時代的發(fā)展。路,在我的車之夢中延伸……
然而,父親并沒有丟棄他那輛心愛的永久牌自行車,盡管它已經(jīng)破爛得不能騎了也沒有人騎了。父親把車子擦拭干凈,像收藏古董一樣擺放在自己的房間。除了父親對這輛車的特殊感情,也許,父親想留下它作為一種見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