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擎宇
書批是學生課前、課中、課后學習過程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學生記錄和梳理知識、學有所獲的成果,更是今后復習鞏固時的重要參考和線索。做好書批,是重要的學習方法和能力,教師要注意,從一開始就要對學生進行科學有序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批習慣。
一年級,學生的學習剛剛起步,識字寫字的能力和數(shù)量都不足,因此,只需引領學生在書上做最基礎的批劃。
例如,一年級上冊緊隨拼音之后的課文《秋天》,是一篇短小但分段落的課文。學習這一課時,要帶領學生學習認識段落,此時,就要給段落標出序號。同時,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也要圈出來。標段落序號和圈生字,就是一年級學生需要學習的最簡單必要的書批了。
雖然這時學生已經(jīng)入學月余,也學會了寫數(shù)字,畫圓圈更簡單,但卻不是人人都能將書批做得規(guī)范、漂亮。教師的示范和引領就顯得尤為關鍵,直接決定學生今后做書批的“風格”“氣質(zhì)”,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嚴格要求。
當時,我們是這樣要求的:段落前只寫數(shù)字,不帶括號或圓圈,數(shù)字大小和段落開頭第一個字大小相當、高低相當,既不能緊貼第一個字,也不能距離第一個字太遠,可以有個小圓點的間隔。圈生字時,只圈字不圈拼音,且不能圈畫到上下左右相鄰的字上,更不能壓住圈里的生字,圈要封口,畫得盡量飽滿。
之所以提出這樣細致的要求,是因倘若沒有要求,學生的書上就會出現(xiàn)各種意想不到的狀況。數(shù)字有大有小、有躺著的有趴著的;圓圈有棱有角、有扁的有方的,“畫風”絕對會讓教師哭笑不得,最關鍵的是看起來很凌亂。我們的要求看起來細碎,經(jīng)一段時間的適應后,學生都能熟練應用。若一開始就松懈,日后再提更高要求就難以實現(xiàn)。
二年級,學生控筆能力增強,會寫的字也多了,書批內(nèi)容就可以相應增加,變得豐富起來了。
預習課后生字,給生字加拼音組詞,組詞時不能出現(xiàn)錯別字,書寫在兩側空白處。
好詞好句要用橫線或者波浪線畫出,畫線時要求用直尺協(xié)助,線條盡量平直,兩端不超出這一行字的左右兩邊,不能畫到字上,畫錯時擦涂要干凈,盡量不留痕。
關于課文理解的關鍵詞句和知識要點,可以記錄在段落后邊、字里行間或書上其他空白的、合適的地方,不能隨便亂寫,書寫時要注意和書上的行列盡量對齊,字體端正,大小以和書上字體大小相適應為佳。同時要求書批盡量保證整體干凈清爽,不在書上隨意涂畫。
除了書寫要求,我們還對書本的整體保護做出了規(guī)定,要求學生們用透明玻璃紙包書皮,統(tǒng)一在封面右下角貼班級姓名標簽,書頁不卷角。
二年級書批要求明顯增加了難度,剛開始學生操作起來速度慢、效果一般,但只要堅持嚴格要求,明確要領,學生們都能達到要求。
過去兩年,學生們都能認真做好書批,養(yǎng)成良好書批習慣。一學期下來,除極個別學生外,絕大多數(shù)學生語文課本保護良好、書批清晰、排列有序,無亂涂亂寫痕跡。曾經(jīng)有家長對比了其他區(qū)某校同年級學生書批,感嘆有天壤之別。
到了三年級,隨著學習內(nèi)容的深入,書批更復雜。除了之前的好習慣和基礎做法還要堅持下去,還可以增加以下幾個方面。
1.用淺黃色熒光筆劃出文中有新鮮感的詞語。看起來清新、醒目。
2.用紅色中性筆劃出重要句子。例如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段落核心句子、表明課文主旨的句子等。
3.用藍色鋼筆在每篇課文題目空白處,總結記錄文章主要內(nèi)容或主題。由于本學期剛開始學習用鋼筆,為過渡適應,第一單元可以用鉛筆,循序漸進,慢慢過渡到用鋼筆,同時要注意書寫規(guī)范。
4.課后題除了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口頭表達外,盡可能將答案寫在題后空白處,以方便記憶和后期復習。
5.課后生字的組詞,盡量組課文之外的詞,書寫時要保持大小行列整齊。
……
關于書批,重要、瑣碎且需要長期堅持才能養(yǎng)成良好習慣和能力。教師除嚴格要求外,做好示范也很關鍵。教師要首先發(fā)現(xiàn)并表楊一批優(yōu)秀學生,讓學生眼里有范例,心中有榜樣,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同時,教師示范更重要。我一直堅持“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首先做到”的教育原則,做書批也不例外。教師做好書批,不僅是明確了要求,更給學生精神上的鼓勵。
總之,書批做得“眉清目秀”、“一目了然”、精煉完備,對學生的學習必然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