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瑜,辛東帥,鄭彥增
(江蘇省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地球化學勘查與海洋地質調(diào)查研究院,南京 210007)
金礦資源在我國國民經(jīng)濟建設中占據(jù)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1]。目前,金的常規(guī)選礦方法包括浮選、重選、氰化、混汞及其聯(lián)合工藝[2-3]。為更好地利用貴金屬資源,本研究以貴州省某金礦為對象,進行了回收金的工藝試驗。該金礦中金的存在形式為次顯微金和可見的自然金,次顯微金礦物粒徑非常細小且常被黃鐵礦包裹[4-6],還含有砷等難處理礦物。含砷金礦浮選富集時,金精礦中砷含量會有所提高[7-8],在氰化浸出過程中,砷化物也會影響金的浸出率[9-10]?;谝陨蠁栴},為獲得較好的工藝指標,本文對該金礦進行工藝礦物學、浮選、氰化浸出和混汞-浮選試驗研究及工藝優(yōu)化。
將礦樣混勻后制備試驗礦樣。試樣原礦多元素分析如表1所示,多元素分析結果表明,與金伴生的銀、銅、鉛、鋅等元素含量較低,無單獨回收價值。原礦含砷0.16%,對金的選礦會產(chǎn)生影響。礦石主要由石英、方解石、黃鐵礦、磁鐵礦組成,還包括少量的鋯英石、褐鐵礦及斜長石。貴金屬礦物有自然金,褐鐵礦為黃鐵礦和磁鐵礦的氧化物,礦石中各礦物的組成及含量如表2所示。
表1 原礦多元素分析
表2 礦石中各礦物的相對含量
礦石中自然金以兩種形式存在。一是次顯微金,這種金常呈星點狀,很稀少,不均勻地分布在黃鐵礦晶體內(nèi)。粒度為0.05~0.20 μm,鏡下可見黃鐵礦晶體內(nèi)有金黃色星點狀亮斑,這種亮斑就是次顯微金。二是可見的自然金,常呈單體或連生體出現(xiàn),粒度最大為0.04 mm,一般在0.002~0.010 mm,最小可小于0.002 mm。在觀察的磨片中,從金粒數(shù)來看,單體金為28 個,連生體金為22 個,其中與石英連生體金7 個,與黃鐵礦連生體金15 個,包體金為8 個,次顯微金無法統(tǒng)計。金礦物鏡下鑒定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金礦物鏡下鑒定結果
金的礦石類型主要為含金黃鐵石英細晶巖,主要產(chǎn)于太古界變質巖系中由變質熱液沿裂隙貫入形成的金礦脈。主要的圍巖蝕變有黃鐵礦化、碳酸鹽化硅化及少量鈉長石化,這些蝕變對金的成礦非常有利。
浮選試驗分為磨礦細度試驗、石灰用量試驗、捕收劑用量浮選試驗和捕收劑用量開路試驗。磨礦細度可以反映磨礦產(chǎn)品的粗細程度,在本研究中,其以小于200 目(小于0.074 mm)礦粒占總磨礦產(chǎn)品的質量分數(shù)(%)表示。
2.1.1 磨礦細度試驗
磨礦細度變化曲線如圖1所示,浮選調(diào)整劑暫定為石灰,捕收劑采用丁黃藥與丁銨黑藥,起泡劑采用2#油,采用XFD 型單槽式浮選機(規(guī)格1 L),浮選濃度為37.5%,進行不同磨礦細度的浮選試驗,試驗流程如圖2所示,試驗結果如表4所示。從試驗結果看,磨礦細度為65%時,精礦金品位與回收率綜合指標較好,此磨礦細度通過一段磨礦即可達到。
表4 不同磨礦細度的浮選試驗結果
圖1 磨礦細度變化曲線
圖2 不同磨礦細度的浮選試驗流程
2.1.2 石灰用量試驗
以石灰作為抑制劑進行用量試驗,確定磨礦細度為65%,試驗結果如表5所示。從試驗結果看,隨著石灰用量增加,浮選尾礦的金品位升高,精礦中砷含量降低。這主要是由于隨著石灰用量增加,砷黃鐵礦受到抑制進入尾礦,使精礦中砷含量相對降低,同時,砷黃鐵礦中的金隨之進入尾礦,使尾礦金品位提高,精礦金回收率下降。為保證金的回收率,暫不加石灰,但考慮到砷對精礦的影響,在將來的生產(chǎn)中,可根據(jù)情況來調(diào)整石灰用量。
表5 石灰用量浮選試驗結果
2.1.3 捕收劑用量浮選試驗
為了找到較好的捕收劑用量,進行了捕收劑用量浮選試驗,捕收劑用量及浮選試驗結果如表6、表7所示。
表6 捕收劑用量
表7 捕收劑用量浮選試驗結果
從試驗結果看,捕收劑用量為丁黃藥160 g/t、丁銨黑藥50 g/t(粗選丁黃藥80 g/t,丁銨黑藥20 g/t;一掃丁黃藥40 g/t,丁銨黑藥10 g/t;二掃丁黃藥20 g/t,丁銨黑藥10 g/t;三掃丁黃藥20 g/t,丁銨黑藥10 g/t)時,尾礦金品位較低,綜合指標較好,因此確定捕收劑用量為丁黃藥160 g/t、丁銨黑藥50 g/t。
2.1.4 捕收劑用量開路試驗
磨礦細度定為65%,捕收劑用量為丁黃藥160 g/t、丁銨黑藥50 g/t,進行開路試驗,試驗流程如圖3所示,試驗結果如表8所示。從試驗結果看,經(jīng)一次粗選、三次掃選、三次精選開路試驗,可獲得品位為145.57 g/t 的金精礦,含砷9%~13%。當形成閉路時,金精礦中金品位為120 g/t,回收率為85%。
表8 開路試驗結果
圖3 開路試驗流程
由于原礦含有砷,為了考查砷對浸出效果的影響,進行了原礦和浮選精礦的浸出試驗。
2.2.1 不同磨礦細度原礦氰化浸出試驗
浸出濃度為33%,浸出pH 為11.5,浸出氰化鈉用量為1 kg/t 時,進行不同磨礦細度的原礦氰化浸出試驗,試驗流程如圖4所示,試驗結果如表9所示。試驗結果表明,磨礦細度為65%~95%時,金浸出率均可超過90%。隨著磨礦細度增加,金回收率有所增加。從試驗結果看,原礦中含砷不太高,對金浸出的影響不是很大。
表9 原礦不同磨礦細度的氰化浸出試驗結果
圖4 不同磨礦細度的原礦氰化浸出試驗流程
2.2.2 浮選精礦氰化浸出試驗
浮選試驗結果表明,隨著浮選精礦金品位的提高,含砷量也提高,主要原因是砷含于黃鐵礦中,在浮選過程中,砷隨黃鐵礦富集于浮選精礦中。當浮選精礦金品位為20 g/t 左右時,浮選精礦含砷1%~2%,當浮選精礦金品位為150 g/t 左右時,浮選精礦含砷9%~13%。為了考查金品位較低及較高浮選精礦浸出時砷的影響,對這兩種浮選精礦分別進行了浸出試驗。
(1)較低品位浮選精礦的不同磨礦細度浸出試驗。磨礦細度為65%,捕收劑用量為丁黃藥160 g/t、丁銨黑藥50 g/t,經(jīng)過一粗三掃開路試驗,獲得較低品位金精礦,金精礦中金品位為21.92 g/t,砷含量為0.95%~1.93%。進行不同磨礦細度的氰化浸出試驗,浸出濃度為33%,pH=11.5,氰化鈉用量為7 kg/t,浸出時間為48 h,試驗流程如圖5所示,試驗結果如表10所示。試驗結果表明,隨著磨礦細度增加,低品位浮選精礦金浸出率增加,但增加并不明顯,兩者的金浸出率均在90%左右,浸渣金品位都在2 g/t 左右,說明砷對金浸出效果有一定影響。
圖5 低品位浮選精礦的不同磨礦細度浸出試驗流程
表10 低品位浮選精礦的不同磨礦細度浸出試驗結果
(2)較低品位浮選精礦的不同浸出時間試驗。對低品位浮選精礦進行了不同浸出時間的氰化浸出試驗,浸出濃度為33%,pH=11.5,氰化鈉用量為7 kg/t,試驗流程如圖6所示,試驗結果如表11所示。
圖6 低品位浮選精礦的不同浸出時間試驗流程
表11 低品位浮選精礦的不同浸出時間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隨著浸出時問增加,低品位浮選精礦金浸出率增加,但浸出時間太長,在實際生產(chǎn)中將增加浸出槽數(shù)量及生產(chǎn)成本。因此,對于浸出時間,應結合浸出率和成本綜合考慮確定。
(3)高品位浮選精礦的氰化浸出試驗。磨礦細度為65%,捕收劑用量為丁黃藥160 g/t、丁銨黑藥50 g/t,經(jīng)過一粗三掃三精開路試驗,獲得高品位金精礦,金精礦中金品位為145.2 g/t,砷含量為9.35%~13.44%。對試驗礦樣進行了氰化浸出試驗,浸出濃度為33%,pH=11.5,氰化鈉用量為9 kg/t,試驗流程如圖7所示,試驗結果如表12所示。試驗結果表明,高品位浮選金精礦(砷含量9.35%~13.44%)經(jīng)過48 h 浸出,金浸出率為88.35%,浸渣金品位較高,為16.92 g/t,說明砷對金浸出效果有較明顯的影響。
圖7 高品位浮選精礦浸出試驗流程
表12 高品位浮選精礦浸出試驗結果
混汞法提金是利用金屬汞能與金形成任意比例的合金(汞齊)的原理回收礦石中的金,混汞法對砂金和含粗粒金的礦石有一定效果,而且生產(chǎn)成本較低。但混汞法存在回收率低、污染嚴重等問題。同時,混汞法很少單獨使用,只作為聯(lián)合流程的一部分,強化對粗粒金的回收。根據(jù)工藝礦物學的研究,試驗樣品中自然金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次顯微金,另一種是可見的自然金。為回收單體自然金,進行了混汞試驗和混汞-浮選試驗。
2.3.1 混汞試驗
汞板采用鍍銀銅板(規(guī)格600 mm×600 mm),汞板角度為8′~10′,磨礦細度為65%,磨礦500 g,過四次汞板后檢測混汞尾礦的金品位。試驗結果如表13所示。試驗結果表明,通過混汞作業(yè),可以回收42.33%的單體金。
表13 混汞試驗結果
2.3.2 混汞-浮選試驗
為提高金的回收率,進行了混汞-浮選試驗,試驗流程如圖8所示,試驗結果如表14所示?;旃?浮選試驗結果表明,磨礦細度為65%,尾礦混汞后,經(jīng)一次粗選和三次掃選,可以得到金品位7.09 g/t、回收率91.93%的浮選粗精礦,如要獲得高品位的精礦,可對粗精礦進行進一步精選。
圖8 混汞尾礦浮選試驗流程
表14 混汞尾礦浮選試驗結果
本礦石原礦含金3 g/t,含砷0.16%。從試驗結果看,磨礦細度為65%,經(jīng)一次粗選、三次掃選、三次精選的開路試驗,可以獲得品位145.57 g/t 的金精礦,金精礦含砷9%~13%。如將全部中礦返回形成閉路,則可獲得品位120 g/t、產(chǎn)率2%、回收率85%的金精礦。如果控制金精礦品位在20 g/t 左右,金精礦含砷0.9%~1.9%。原礦直接氰化試驗結果表明,磨礦細度為65%~95%,浸出時間為24 h 時,金浸出率可超過93%;對于低品位浮選精礦(金品位20 g/t),磨礦細度為90.4%~96.67%,浸出時間為48 h 時,金浸出率保持在90%左右;對于高品位浮選精礦(金品位150 g/t),磨礦細度為96%時,經(jīng)過48 h 浸出,金浸出率保持在88%左右,但浸渣中金品位較高,為16.92 g/t,說明砷對金浸出效果有明顯的影響?;旃囼灡砻?,原礦經(jīng)汞板后,汞金的回收率為4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