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黨委網信辦
2021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2022年6月24日至29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中國日報網和寧夏網信辦聯合主辦的“2022年中國有約·美麗新寧夏”國際媒體采訪活動成功舉辦。活動邀請駐華使節(jié)、外國駐華媒體記者、外籍專家及網絡名人等不同背景的代表共46人,深入寧夏5市14個點位開展采訪報道,創(chuàng)作原創(chuàng)新聞稿件200余篇,總傳播量超過4億次,取得良好傳播效果,是中央媒體與地方聯動,做好網絡國際傳播的成功實踐。
“題好一半文。”“中國有約”主辦方將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與寧夏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巧妙融入寧夏站活動主題,從環(huán)境優(yōu)美新畫卷、產業(yè)發(fā)展新場景、人民富裕新生活等不同層面選取采訪點位,梳理每個點位的宣傳提示,宏觀上提煉“大主題”和“大道理”,微觀上挖掘“小切口”和“小故事”,設置濕地生態(tài)修復、光伏清潔能源、文化旅游、葡萄酒和枸杞等產業(yè)“興趣點”議題,通過外媒記者和外籍網紅的“第一視角”傳遞中國溫度。在內容上把握網絡國際傳播規(guī)律特點,貼近海外受眾閱讀習慣,找準“共情點”,力求用細節(jié)和內容打動人、吸引人。
講故事是最好的宣傳,活動在采訪環(huán)節(jié)中融入鮮活的人物、故事、互動體驗。如將活動啟動儀式安排在賀蘭山下的志輝源石酒莊,媒體記者通過對比,無不對昔日的廢礦地變?yōu)榻裉烀匀说钠咸丫魄f而贊嘆。在枸杞莊園采訪時,邀請當地農民合唱團來到枸杞采摘現場,一邊采摘頭茬枸杞鮮果,一邊歌唱原創(chuàng)歌曲,中外媒體成員與現場群眾熱烈交談、采訪,效果極佳。“農民作家”馬慧娟、致力于“草方格治沙”幾十年的西郊林場場長唐希明等采訪對象特色突出,都激起了中外媒體極大的創(chuàng)作熱情,媒體記者為此生產了一大批優(yōu)質稿件和新媒體作品?;顒釉谶x取海外受眾“興趣點”的同時,穿插非遺剪紙、花兒口弦、吳忠早茶和枸杞宴等“沉浸式”體驗,更加增強國際傳播的親和力。
在采訪活動中,傳播流量頂級配置,網站平臺“遍地開花”。中國日報網、中國網等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國外媒體、網紅賬號“聯動跟進”,媒體賬號與自媒體賬號相互彌補形成矩陣,同步更新刊發(fā)寧夏英文報道50余篇,覆蓋海外1億多受眾。英語、俄語、越南語、阿塞拜疆語等多語種報道在俄羅斯報、白俄羅斯國家通訊社、阿塞拜疆電視廣播公司、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日本共同社、哈薩克斯坦24KZ電視臺等國外媒體刊發(fā),“多點輻射”,覆蓋上千萬目標用戶。俄羅斯網紅環(huán)環(huán)、意大利網紅羅密歐、中國國際電視臺埃及籍雙語主持人王慕林發(fā)揮流量語言優(yōu)勢,以短視頻、Vlog、現場直播傳播所見所聞所感。活動期間,微博、抖音、快手、知乎等國內知名商業(yè)平臺配置頂級流量,對優(yōu)質內容進行大力推送,#2022中國有約#話題6月25日、29日兩次登上微博、知乎全國話題熱搜榜單首位,百家號、頭條號、企鵝號、鳳凰大風號等自媒體賬號全面跟進,提高傳播聲量。
一周的活動時間雖短,但由于內容策劃契合了采訪團的興趣點,參與形式生動活潑,燃起了大家高昂的創(chuàng)作傳播激情,使寧夏黃河、賀蘭山、六盤山在各大媒體“亮點頻出”,講出了當代寧夏、當代中國發(fā)展的好故事。央視網《走進寧夏,“塞上江南”不再是二維畫卷 》、中國日報網《記者手記:“我的眼睛就是尺”——丈量沙化土地 鑄就生態(tài)綠洲》、寧夏新聞網《外媒眼中的寧夏,是什么顏色?》等稿件“百花齊放”,立體呈現天藍、地綠、水美的美麗新寧夏大美圖景。葡萄酒、枸杞、牛奶、冷涼蔬菜特色農業(yè)和光伏產業(yè)獲“強勢報道”,中國經濟網《紅紅火火!寧夏枸杞豐收了》、中國日報網《寧夏中衛(wèi)光伏治沙:“藍色海洋”里的“藍?!薄贰独錃夂?,熱產業(yè)——寧夏固原冷涼蔬菜熱銷大灣區(qū)》等稿件向國際社會直觀展示“六新六特六優(yōu)”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稗r業(yè)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xiāng)村畫卷“高調出圈”,人民網《寧夏吳忠紅寺堡:見證人生第二次機遇的地方》、寧夏新聞網《枸杞牛奶享甜蜜 弘德村里話幸?!返茸髌飞鷦诱故緦幭娜嗣竦拿篮蒙?、鄉(xiāng)村振興的繁榮景象,從一個側面詮釋印證了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為人民謀幸福,帶領億萬人民群眾邁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走偉大正確的中國道路。
親眼看見、親身體驗之下,中國西北一個不發(fā)達省區(qū)的經濟社會發(fā)展狀況使外籍媒體記者、駐華使節(jié)和網絡名人等對中國的發(fā)展刮目相看。哈薩克斯坦24KZ電視臺記者博塔說,“我不太喝酒,但我希望把寧夏葡萄酒帶給朋友,告訴他們這是礦坑里種出來的。”意大利網紅羅密歐為寧夏好物熱情“帶貨”,“枸杞讓老百姓生活變得更好了!我要把寧夏枸杞推薦給更多人!”日本共同社記者鹽澤英一真情點贊,“中國堅持治沙60年,很不簡單!”中國國際電視臺埃及籍雙語主持人王慕林在中衛(wèi)沙漠光伏產業(yè)園感嘆,“這片‘藍?!挚苹?,真希望能把這里的光伏技術搬到埃及,搬到北非!這對于我們那里的氣候來說,非常適合。它不僅可以發(fā)電,還可以利用起來搞旅游產業(yè),這個模式很特別,值得我們學習!”離別之際,俄羅斯網紅環(huán)環(huán)流連忘返,“真想在這兒住上一個月,好好欣賞一下寧夏的絕美景色?!本W民留言,“大美寧夏,高質量發(fā)展,人民生活幸福安康,讓老外驚呆了!”“老外來一趟寧夏驚呆了。沒錯,中國的寧夏就是這么優(yōu)秀!”這些發(fā)自肺腑的由衷贊嘆,勝過大喇叭聲嘶力竭地千遍萬遍叫喊,更容易被網友們接受認同。
“2022年中國有約 A Date with China”寧夏站國際媒體采訪活動無疑是成功的。它是網信人、媒體人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整合協調多方資源聯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中央媒體和地方聯合,以小故事反映大道理,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向國際社會宣介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一次成功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