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軼強 張周斌 林蔚莘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為臨床常見的退變性脊柱疾病,多發(fā)病于青壯年,發(fā)病率達5%~10%[1-2]。急性發(fā)作期主要表現為腰部痛、酸、脹、麻木、間歇性跛行、下肢放射性疼痛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3]?,F階段,臨床治療急性LIDP 主要采用手術及保守治療等方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其中非甾體鎮(zhèn)痛藥物、牽引、封閉治療等保守治療方案為臨床首選方案;但保守治療對部分急性LIDP 患者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易反復發(fā)作[4-5]。本研究選取廈門市中醫(yī)院收治的134 例急性LIDP患者,旨在探究中醫(yī)調理脾腎陽虛法輔助保守治療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2 月-2021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34 例急性LIDP 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文獻[6]《腰椎間盤突出癥診療指南》中急性LIDP相關診斷標準;(2)符合文獻[7]《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急性LIDP 相關辨證標準:主證為腰部疼痛、仰俯伸屈轉側困難;次證為脈弦緊,舌苔薄、暗紅或有瘀點;(3)經腰椎MR 或CT 檢查確診;(4)近4 個月內未接受相關藥物治療;(5)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史;(6)無手術適應證,宜保守治療。排除標準:(1)存在重度骨質疏松、脊柱腫瘤、椎管狹窄、腰椎骨折;(2)伴有免疫系統(tǒng)疾病;(3)處于哺乳期、妊娠期女性;(4)存在肝腎功能嚴重疾??;(5)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禁忌證;(6)合并精神疾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67)和觀察組(n=67)。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患者及家屬均知情了解本研究并當面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牽引、按摩、推拿、營養(yǎng)神經等基礎治療。囑患者進行局部腰椎固定,于硬板床休息。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保守治療,口服雙氯芬酸鈉(生產廠家:亞寶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3737,規(guī)格:0.1 g/片)0.1 g/次,1 次/d;進行硬膜外等部位封閉治療,選擇椎間盤突出病變間隙進行穿刺,采用1~2 mL 復方倍他米松[生產廠家:Schering-Plough Labo N.V.,注冊證號:國藥準字J20140160,規(guī)格:1 mL∶二丙酸倍他米松(以倍他米松計)5 mg 與倍他米松磷酸鈉(以倍他米松計)2 mg]、100 mg 利多卡因(生產廠家:安徽長江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4020933,規(guī)格20 mL∶0.4 g)、0.5 mg 甲鈷胺[衛(wèi)材(中國)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74048,規(guī)格:1 mL∶0.5 mg]加生理鹽水稀釋至20 mL 后經穿刺針注入,封閉治療1 次/周,連續(xù)治療4 周;雙氯芬酸鈉服用1 周后停用,后期根據患者疼痛情況適量用藥。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中醫(yī)調理脾腎陽虛法輔助保守治療。金匱腎氣丸(生產廠家:北京同仁堂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1020147,規(guī)格:每100 粒重20 g),口服20~25 粒/次,2 次/d。六君子湯:黨參10~15 g,茯苓10~30 g,陳皮、法半夏、白術各10 g,炙甘草6 g。若脾陽虛水泛、椎間盤突出程度較多、壓迫較重,則用多量茯苓。冷水浸泡20 min,加水約500 mL,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煎煮,取汁250 mL,再加水300 mL 小火煎至250 mL 左右,分早晚2 次溫服,連續(xù)治療4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1)比較兩組治療前和治療2、4 周的主要癥狀評分和腰椎關節(jié)活動度改善情況。將腰痛、下肢放射痛、腰膝酸軟、腰背冷痛等主要癥狀分為重度、中度、輕度、無,分別記分3、2、1、0 分。測量腰椎前屈、后伸活動范圍。(2)比較兩組治療前和治療2、4 周的Oswestry 腰椎功能障礙指數(ODI)評分、日本骨科協(xié)會評估治療分數(JOA)和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AS)評分。ODI 計分0~50 分,分值越低說明腰椎功能越好。JOA 評估人體功能性障礙,計分0~29 分,分值越高說明功能障礙越輕。VAS 評分評估疼痛程度,計分0~10 分,分值越低說明疼痛程度越輕。(3)比較兩組治療前和治療2、4 周的神經傳導速度。采用神經肌電誘發(fā)電位儀(丹麥維迪公司,型號:KEYPOINT)檢測脛腓神經感覺傳導速度(SCV)、運動傳導速度(MCV),以腓淺神經、腓腸神經的SCV,脛神經、腓神經的MCV 評估坐骨神經遠段傳導功能。(4)比較兩組治療前和治療2、4 周的炎癥因子水平。采集兩組4 mL 空腹靜脈血,離心(3 000 r/min,5 min)處理,取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金屬基質蛋白酶-3(MMP-3)、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水平。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 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36 例,女31 例;年齡32~56 歲,平均(43.50±5.62)歲;病程0.5~4 年,平均(2.29±0.68)年;椎間盤突出部位L3~426 例,L4~537 例,L5~S110 例,6 例受累部位≥2 個;下肢麻木疼痛25 例;直腿抬高試驗陽性:雙側19 例,單側48 例。觀察組男34 例,女33 例;年齡33~58 歲,平均(44.52±5.74)歲;病程0.5~5 年,平均(2.36±0.74)年;椎間盤突出部位L3~424 例,L4~539 例,L5~S113 例,9 例受累部位≥2;下肢麻木疼痛28 例;直腿抬高試驗陽性:雙側21 例,單側46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主要癥狀評分和腰椎關節(jié)活動度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主要癥狀評分、腰椎前屈和后伸活動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4 周,兩組主要癥狀評分均低于治療前,腰椎前屈和后伸活動度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主要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腰椎前屈和后伸活動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表1 兩組主要癥狀評分改善情況比較()
表1 兩組主要癥狀評分改善情況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P<0.05。
表2 兩組腰椎關節(jié)活動度改善情況比較[°,()]
表2 兩組腰椎關節(jié)活動度改善情況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P<0.05。
2.3 兩組ODI、JOA、VAS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ODI、JOA、VAS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4 周,兩組ODI、VAS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JOA 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ODI、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JOA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ODI、JOA、VAS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ODI、JOA、VAS評分比較[分,()]
*與治療前比較,P<0.05。
2.4 兩組神經傳導速度比較 治療前,兩組腓淺神經、腓腸神經SCV 與腓神經、脛神經MCV 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4 周,兩組腓淺神經、腓腸神經SCV 與腓神經、脛神經MCV 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神經傳導速度比較[m/s,()]
表4 兩組神經傳導速度比較[m/s,()]
表4 (續(xù))
2.5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TNF-α、MMP-3、MCP-1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 療2、4 周,兩 組血清TNF-α、MMP-3、MCP-1 水平均 低于治 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5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5 (續(xù))
急性LIDP 為脊柱外科常見急癥,主要因外力作用造成椎間盤環(huán)破裂,髓核脫出壓迫神經根或脊髓,刺激馬尾神經,導致神經根及臨近組織炎癥、水腫、粘連,引發(fā)腰椎功能障礙[8-9]。因此,解除神經根壓迫,減輕腰椎神經細胞炎癥反應是治療急性LIDP 的關鍵[10]。本研究在保守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中醫(yī)調理脾腎陽虛法。其中金匱腎氣丸屬溫補腎陽、行氣化水、活血化瘀方劑,具有行血散瘀、續(xù)傷利痹、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之功效;六君子湯具有健脾、益氣之功效?,F代藥理研究顯示,金匱腎氣丸可增強機體免疫、改善毛細血管及微血管形態(tài)、通透性,促進椎管外微循環(huán)恢復[11-12]。六君子湯中諸藥合用具有抗凝血、抗炎、保護神經、消腫鎮(zhèn)痛等作用,二者聯(lián)合輔助治療急性LIDP 有利于減輕患者疼痛癥狀,改善腰椎功能[13]。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4 周觀察組主要癥狀、ODI、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腰椎關節(jié)活動度、JOA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保守治療結合中醫(yī)調理脾腎陽虛法有利于急性LIDP 病情恢復。此外相關研究顯示,急性LIDP 患者病變組織纖維環(huán)破裂后,髓核物質外溢、擴散,進一步刺激神經根組織,引發(fā)神經脂肪組織炎性疼痛,進而導致肌肉痙攣,其中脛腓神經MCV、SCV 可反映急性LIDP 患者神經遠段傳導功能[14-15]。本研究發(fā)現,治療2、4 周觀察組腓淺神經、腓腸神經SCV 與腓神經、脛神經MCV 均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封閉治療、牽引、鎮(zhèn)痛等保守治療輔以中醫(yī)調理脾腎陽虛法有利于解除神經根壓迫,減輕水腫,促進病情改善。
有研究表明,TNF-α、MMP-3、MCP-1 等炎癥因子接觸神經末梢可刺激脊髓神經,易造成神經細胞變性改變,導致腰腿局部對應神經支配區(qū)發(fā)生麻木、疼痛等癥狀[16-17]。其中MMP-3 參與急性LIDP 患者結締組織重構,具有降解層連蛋白、蛋白聚糖的作用,與LIDP 發(fā)病聯(lián)系密切[18]。MCP-1 為趨化因子,其水平升高可在一定程度反映多種關節(jié)疾病、單核細胞浸潤發(fā)生、進展[19]。TNF-α 則可增加機體的疼痛敏感性[2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4 周觀察組血清TNF-α、MMP-3、MCP-1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保守治療結合中醫(yī)調理脾腎陽虛法治療急性LIDP 有效減輕炎癥反應,主要在于中醫(yī)調理脾腎陽虛法中的多種成分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強對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
綜上所述,保守治療結合中醫(yī)調理脾腎陽虛法治療急性LIDP 可有效減輕炎癥,提高腰椎關節(jié)活動度,減輕疼痛癥狀,促進患者腰椎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