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紅
某女說:我已經(jīng)很久晚餐不吃碳水化合物了,含碳水的各種零食也全戒,甚至連水果都不吃了,只吃蔬菜加魚或肉。
我問:這么吃之后變瘦了么?其實你本來就不胖,何必要這么嚴苛要求自己呢。
她說:就是因為不再年輕了,特別怕胖。晚上不吃主食后,開頭兩個月瘦了幾斤,后來就瘦不下去了。稍微多吃一點就容易長肥肉,特別焦慮。
我又問:你感覺身體變好了么?睡眠好嗎?精力充沛么?變得開心了么?
她說:身體反而好像變差了,晚上容易失眠,白天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下降。老公說我脾氣變壞了,像更年期。我也覺得自己特別容易急躁,而且總是高興不起來。以前不是這樣的。難道,這是因為我晚上不吃主食造成的嗎……
有些人天天吃肉+菜,主食很少,也沒什么不舒服;也有些人幾天飯吃少了就會不舒服。具體怎樣吃,一定要遵從身體的感覺,莫跟風(fēng)。再說了,無論吃肉還是吃飯,熱量和營養(yǎng)都要吃夠。簡單把主食去掉,又不相應(yīng)增加來自其他食物的熱量,就等于每天都節(jié)食。對于本來沒有達到超重標準的人來說,長此以往自然容易損害身體。
今年有一篇研究報告發(fā)現(xiàn),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攝入多一些能夠降低抑郁癥的發(fā)病風(fēng)險。反過來說就是,碳水吃得太少的人容易出現(xiàn)抑郁等情緒問題。
某女說:怪不得呢!之前每次吃點碳水就覺得特別開心,但過后又會自責(zé)不已,怕長胖。
我說:晚餐的碳水化合物太少,睡眠質(zhì)量也容易受影響。進食碳水化合物之后,血糖上升,胰島素增加,使血清素前體(也就是色氨酸)更容易進入到大腦,讓人心情平靜,不會過度興奮而失眠。胰島素和褪黑素分泌節(jié)律之間也是有聯(lián)動的,睡眠太少,胰島素分泌就容易紊亂,發(fā)生胰島素抵抗;而胰島素分泌太少又容易造成失眠……
某女說:記得有一次出差回來,動車上的盒飯沒多少菜,只好靠米飯來充饑。那天晚上睡得特別好!難道真是因為吃米飯的緣故?
我說:很可能。此外,對本來不胖、日常食量偏小、肌肉量也不高的女生來說,不吃主食就等于顯著降低一天中的能量供應(yīng),還可能帶來其他一些風(fēng)險。
1.腦子不太夠用。血糖降低到正常范圍以下時,思維活動能力也隨之下降。
2.便便不太順暢。食物不足,腸道癟癟,腸道微生物缺乏食物,腸子也沒有力氣運動。
3.手腳容易冰涼。本來食物就不算多,再減去一部分能量供應(yīng)后,每天處于能量不足狀態(tài),身體自動進入節(jié)能模式,降低體溫,減慢血液循環(huán)速度。
4.運動時缺乏精力。餓著運動,或者只吃點蔬菜沙拉后運動,與飯后1~2 小時后再運動比,體力是不一樣的。
她說:被你說中了,真的是比以前容易累、困,而且手腳容易涼。但是,好長時間不吃主食了,現(xiàn)在晚上一吃主食就發(fā)胖怎么解決呢?
我說:你想想,身邊那些不胖的人,個個都碳水吃得很少嗎?
她說:好像也不是。我?guī)讉€瘦同事,主食吃得也不算很少,晚上都是正常吃飯的。
我說:可見,吃不吃主食和發(fā)胖并無關(guān)聯(lián)。在不過度的前提下,主食和苗條是可以和平共處的。
她問:但主食會升高血糖?。∫葝u素就會高???就會發(fā)胖啊!
我說:主食肯定會升高血糖,但只要上升幅度在正常范圍,加上適度運動,是不至于明顯變胖的。胰島素雖然抑制脂肪的分解,但也促進肌肉的合成。有了足夠的主食+蛋白質(zhì),加上適度運動,身體就能維持肌肉的活力,肌肉就能容納更多的血糖。這樣就是一個良性的代謝循環(huán)了。你看那些挑夫、車夫等體力勞動者以及長距離項目的運動員,他們吃主食的量是很驚人的,一頓能頂普通女生一天的量,但是他們身上根本沒有什么贅肉。
關(guān)鍵是做到以下三點:
1.提高主食質(zhì)量,增加慢消化碳水食物。在消化能力許可的前提下,適度增加燕麥、小米、糙米、蕓豆等全谷雜豆,可以慢慢加量,比例達到1/3~1/2即可。以前主食吃得少的人,一旦突然加量,短時間內(nèi)很容易血糖飆升。用一些慢消化的食材就可以減輕這個“碳水化合物不耐受反應(yīng)”,控制餐后血糖的波動。另一方面,增加全谷雜糧也可以提升維生素、礦物質(zhì)、多酚類和膳食纖維的攝入量,這本身就有利于改善身體狀況,也能幫助提升飽腹感,預(yù)防肥胖。
2.調(diào)整進食方式,控制餐后血糖反應(yīng)。如果實在沒辦法吃到全谷雜豆,只能吃白米飯白饅頭,還可以考慮改變進食順序:不要先吃半個饅頭或幾大口飯,而是先吃部分蔬菜和肉類,再開始吃主食,主食配著剩下的肉和菜吃。也可以先吃半個蘋果或梨,或先喝杯牛奶,半小時后再開始吃飯。這樣,餐后血糖反應(yīng)就能大幅壓低,不易頭暈、犯困。不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要慎用這種吃法,因為這可能令你食量下降。
3.餐后及時活動,每天至少30 分鐘中強度運動。餐后活動可有效降低血糖峰值,減小血糖波動。所謂餐后活動,不是要跑跑跳跳,而是別馬上坐下躺下??梢运⑼搿叩?、收拾屋子、散步、買菜、扔垃圾等。
某阿姨說:她自從接受我的建議,每天三餐后走路半小時,每次來回平均3公里,40分鐘時間。這樣一天共走八九公里,餐后血糖輕松控制在正常范圍,腰還瘦了一圈,身材也變好了。
1.到底該吃多少主食呢?每天最少要吃120克碳水化合物,相當(dāng)于160克干糧。如果你是臥床不動者,或只想節(jié)食減肥而不配合運動,吃這個量是可以的。但對于大部分成年人來說,工作學(xué)習(xí)負擔(dān)較重,還有一些體力活動,所以女性每天200~300 克谷物(生重)是合適的,這相當(dāng)于每餐70~100 克的主食原料(生重),可換算成每天2~3 滿碗的熟米飯(熟重450~700 克)。如果運動量大或正在青春發(fā)育期,就更要多吃了。
多項流行病學(xué)研究證實,每天的能量中有約一半來自于主食是最好的。按輕體力活動女性每天1800 千卡的能量標準,應(yīng)當(dāng)有900千卡來自于碳水化合物,也就是225 克碳水化合物,相當(dāng)于500 多克的熟米飯(當(dāng)然最好是雜糧飯)。
2.碳水化合物集中在早上和中午吃,晚上不吃可以么?不建議這么做。近期流行病學(xué)研究發(fā)現(xiàn),晚上多吃脂肪和蛋白質(zhì)均不利于慢病預(yù)防,而吃碳水化合物則沒有這種害處。同時,前文已述,晚上適當(dāng)吃主食有利于良好的睡眠質(zhì)量。所以,可以在午餐減少一些主食,避免過強的困倦感,而晚餐正常吃主食,預(yù)防失眠。
3.我已不再年輕了,還需要吃那么多主食么?有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年齡增長,吃碳水化合物的好處會增加。一項重量級跨學(xué)科研究發(fā)現(xiàn),50歲后增加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比例對于健康長壽更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