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佑揚 朱述陽 朱潔晨 施斌 王小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屬于一種氣道慢性炎癥性氣流受限性疾病。其患病率、發(fā)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及社會負擔[1]。研究發(fā)現(xiàn)肺組織細胞過度凋亡在COPD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2]。細胞色素C(Cytc)是細胞凋亡事件中的關鍵物質。正常情況下,Cytc在線粒體內介導呼吸鏈的電子轉移,而當細胞發(fā)生損傷時,Cytc可大量進入細胞質,引起細胞凋亡[3]。同時,Cytc可作為一種線粒體損傷相關分子模式(mtDAMPs)引起機體炎癥反應,導致機體病變[4-6]。外周血Cytc水平可作為反映機體病理嚴重程度的臨床生物標志物。但Cytc與COPD之間的關系尚不明確,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COPD患者血清Cytc水平的變化,探討其在COPD診療中的意義,為臨床決策提供一定的依據。
選取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就診于南京鼓樓醫(yī)院集團宿遷醫(yī)院門診的穩(wěn)定期COPD患者(sCOPD組)36例,同期因急性加重而住院的COPD患者(AECOPD組)39例,選擇同時期健康體檢人員(NORMAL組)28例為對照組。三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取得了所有入組研究對象的知情同意,已獲得南京鼓樓醫(yī)院集團宿遷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2021020)。
1 sCOPD組及AECOPD組納入標準:①年齡40~80歲;②既往有吸煙史,戒煙半年以上;③符合2021中華醫(yī)學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21年修訂版)》[7]的診斷標準。④sCOPD組入組前4周內無病情惡化的表現(xiàn)。NORMAL組納入標準:①年齡40~80歲;②既往吸煙史,戒煙半年以上;③不服用任何藥物,無其他器官及系統(tǒng)疾病。
2 排除標準:①存在其他肺部疾病,如支氣管擴張、肺癌、肺結核、肺纖維化、肺炎、塵肺病等;②合并其他系統(tǒng)疾病,如類風濕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病,糖尿病,炎性腸病,腫瘤,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臟瓣膜病等心臟疾病,腎功能不全;③長期服用藥物,如糖皮質激素。
采集三組受試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3~5 mL,經3000轉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保存于-80℃冰箱待檢。采用ELISA法測定血清Cytc,試劑盒購買于上海富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嚴格遵循試劑盒說明書的操作步驟進行檢測。CRP采用beckman coulter AU5800生化儀測定。在呼吸空氣條件下,采集受試者橈動脈血1 mL,采用動脈血氣分析儀(德國羅氏診斷公司,cobas b 123 POC系統(tǒng),軟件版本4.16)檢測PaO2。采集受試者肘靜脈血2~3 mL,采用sysmex xn-2000血細胞分析儀檢測NEUT。
由取得資質的醫(yī)務人員使用Masterscope肺功能儀(德國耶格公司)測定三組患者的FEV1/FVC以及FEV1%pred。
三組間性別構成、年齡、BMI、吸煙指數、病程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各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AECOPD組高于sCOPD組,sCOPD組高于NORMAL組(P<0.05)(見表2)。
NEUT、CRP水平比較,AECOPD組高于sCOPD組,sCOPD組高于NORMAL組(P<0.05)。FEV1%pred、PaO2水平比較,AECOPD組低于sCOPD組,sCOPD組低于NORMAL組(P<0.05)(見表2)。
兩組中,F(xiàn)EV1%pred<50%的患者血清Cytc水平均高于FEV1%pred≥50%的患者血清Cytc水平(P<0.05)(見表3)。
表3 根據FEV1%pred分組對血清Cytc水平比較
兩組中,血清Cytc水平與NEUT、CRP水平均呈正相關(P<0.05),與FEV1%pred、PaO2水平均呈負相關(P<0.05)(見圖1~8)。
圖1 AECOPD組:Cytc(nmol/L)與 CRP(mg/L)水平呈正相關(r=0.849,P<0.001)
圖2 AECOPD組:Cytc(nmol/L)與 NEUT(×109/L)水平呈正相關(r=0.781,P<0.001)
圖3 AECOPD組:Cytc(nmol/L)與 FEV1%pred(%)水平呈負相關(r=-0.819,P<0.001)
圖4 AECOPD組:Cytc(nmol/L)與 PaO2(mmhg)水平呈負相關(r=-0.726,P<0.001)
圖5 sCOPD組:Cytc(nmol/L)與 CRP(mg/L)水平呈正相關(r=0.771,P<0.001)
圖6 sCOPD組:Cytc(nmol/L)與 NEUT(×109/L)水平呈正相關(r=0.806,P<0.001)
圖7 sCOPD組:Cytc(nmol/L)與 FEV1%pred(%)水平呈負相關(r=-0.748,P<0.001)
圖8 sCOPD組:Cytc(nmol/L)與 PaO2(mmhg)水平呈負相關(r=-0.559,P<0.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常見的、可防可治的氣道慢性炎癥疾病,表現(xiàn)為持續(xù)存在的呼吸道癥狀和氣流受限[1],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COPD在我國高度流行,40歲以上成人患病率在10年間增長了約67%[7],我國的COPD防治形勢嚴峻。AECOPD是COPD的急性加重狀態(tài),可導致穩(wěn)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病情進展,極大的增加了患者的醫(yī)療支出,是導致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8]。因此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及合理用藥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目前尚無客觀有效的生物學指標診斷COPD,以及評估病情狀態(tài)。
COPD發(fā)病機制復雜,其中,細胞過度凋亡是其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機制[2]。COPD患者機體氧化應激增強、炎細胞活化并增多、炎癥因子和趨化因子增加以及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9],這些因素相互促進、共同作用,引起肺組織細胞損傷及凋亡增加、肺結構損害,最終引起肺功能異常[10]。Cytc在細胞凋亡途徑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人Cytc是由104個殘基組成的單鏈大分,由三個大的和兩個小的α螺旋組成[11]。正常情況下在線粒體內外膜之間參與呼吸鏈電子轉移,但當細胞受損時,Cytc從線粒體大量釋放進入細胞質,通過激活下游的凋亡因子而引起細胞凋亡[3]。外周血Cytc水平是判斷細胞損傷凋亡情況、評估病情嚴重程度及判斷預后的重要指標。Cosentino N.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在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術前,可檢測到血清Cytc的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功能更嚴重,預后更差,檢測血清Cytc有助于早期識別高?;颊撸笇г缙诘闹委?。李寧[13]等研究提示,血清Cytc水平在膿毒血癥患者中顯著升高,可作為評價膿毒血癥患者感染程度、病情嚴重性及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在造影劑腎病(CIN)方面,Tang C.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外周血高水平的Cytc與CIN發(fā)生風險增加顯著相關,是CIN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可作為STEMI患者PCI術前預測 CIN 的標志物。本研究發(fā)現(xiàn),AECOPD組及sCOPD組血清Cytc水平高于NORMAL組,AECOPD組高于sCOPD組,提示COPD患者肺組織細胞損傷凋亡增加,AECOPD患者更顯著,表明血清Cytc水平可作為判斷COPD患者病情活動性的生物學指標。
FEV1是反映小氣道氣流受限的一個重要參數,而FEV1%pred是COPD氣流受限嚴重程度的分級依據[1],F(xiàn)EV1%pred越低,病情越重,預后越差。高云等[15]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FEV1%pred逐漸降低,AECOPD患者體內炎癥及氧化應激水平逐漸增高,且呈正相關。錢建德等[16]研究顯示肺功能越差的COPD患者機體免疫力越低。何國慶等[17]發(fā)現(xiàn),存活組的AECOPD患者入院時FEV1%pred水平明顯高于死亡組,且與患者預后呈正相關。PaO2隨著COPD患者病情加重而降低,與病情的嚴重程度相關[18]。王述紅等[19]研究表明,F(xiàn)EV1%pred越低的COPD患者,PaO2亦越低,CAT評分越高,AECOPD組中PaO2低于穩(wěn)定期COPD組,而CAT評分高于穩(wěn)定組,PaO2與CAT評分呈負相關。與上述研究一致,本研究中AECOPD組及sCOPD組FEV1%pred、PaO2水平低于NORMAL組,AECOPD組低于sCOPD組。并且在AECOPD組中及sCOPD組中,F(xiàn)EV1%pred<50%組的血清Cytc水平均高于FEV1%pred≥50%組。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AECOPD組及sCOPD組血清Cytc水平與FEV1%pred、PaO2成負相關。說明肺功能越差、缺氧越嚴重的COPD患者,其外周血Cytc水平越高,肺組織細胞損害凋亡越嚴重,血清Cytc水平可作為反映COPD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標志物。
CRP是由肝臟合成的一種急性期蛋白,在大多數感染、炎癥、腫瘤或組織損傷等情況下都會升高,當CRP與細菌或損傷的細胞結合時可引起機體的炎癥防御反應[20]。Fermont J.M.等[21]進行一項薈萃分析表明,在至少 6 個月的隨訪期間,高基線水平的CRP與穩(wěn)定期 COPD 患者過早死亡、病情惡化的發(fā)生風險及相關住院風險增高有關。而李小龍[22]研究發(fā)現(xiàn),CRP在AECOPD患者中顯著升高,且呼吸衰竭組高于非呼吸衰竭組,可作為反映AECOPD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指標。中性粒細胞炎癥是COPD的重要特征,持續(xù)存在的中性粒細胞性炎癥可引起肺組織損傷從而促進COPD的發(fā)展,而在急性加重期中性粒細胞炎癥反應增強,進一步加劇了肺組織的損害[23]。本研究結果顯示,AECOPD組及sCOPD組CRP、NEUT水平高于NORMAL組,AECOPD組高于sCOPD組,并且血清Cytc水平與CRP、NEUT水平成正相關。表明COPD患者體內炎癥水平高,在急性加重期時更明顯,Cytc可作為反映COPD患者機體炎癥水平的指標,可能參與了COPD的進程。推測可能的機制為:在COPD發(fā)病機制的作用下,肺組織細胞發(fā)生線粒體損傷、過度凋亡,因吞噬細胞吞噬功能缺陷[24],導致大量損傷凋亡的細胞不能被及時清除,過多的Cytc釋放到細胞外,作為一種mtDAMPs激活中性粒細胞[4],引起肺組織炎癥反應,從而導致肺組織損傷、肺功能障礙。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樣本量偏少,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并且未對住院期間AECOPD患者血清Cytc水平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來進一步分析血清Cytc水平與病情變化之間的關系。未對AECOPD的預測價值進行分析。納入的對象無危重癥患者,其對COPD患者的預后價值有待進一步研究。
總之,細胞過度凋亡在COPD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血清Cytc水平不僅可反映COPD患者肺組織細胞損傷及凋亡狀況,也反映了COPD患者機體的炎癥水平,有助于對COPD患者疾病活動狀態(tài)、病情嚴重程度的判斷,從而為臨床的決策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并且未來通過對COPD患者肺組織細胞凋亡機制的進一步研究,為COPD患者的治療開辟一條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