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訴說,今年八年級的兒子上網(wǎng)課,不愿坐到書桌前。丈夫過去批評指正,大講一通良好坐姿的重要性。孩子聽得不耐煩,不想照做,就咣當一聲關(guān)上了房門,并且反鎖了。他在臥室里是什么狀態(tài)?玩游戲?跟同學聊天?溜號?丈夫受不了“閉門羹”,勒令孩子開門,氣勢洶洶。奈何孩子不為所動,堅決不開門。比起有緣由的關(guān)門,就怕不知緣由的關(guān)門。有時,孩子下課回家,一句話不說,徑自進屋鎖門。他是遭遇了什么才會這樣?是在學校被老師批評?被同學霸凌?身體不舒服?心情很差?會不會想不開?這一系列問題的答案只能孩子來解,可房門關(guān)著,父母的心頓時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摘自《揚子晚報》)
點評:“關(guān)門”說明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獨處、不希望他人打擾的意愿,這一點家長應該意識到,孩子想自己獨享,且不愿父母知曉。明智的家長應該理解孩子,容許孩子有自己獨處的空間和時間。正如有心理專家指出的,青春期孩子關(guān)門關(guān)的是邊界、自主。倘若家長不理解,非要硬闖,雙方情緒激烈對立,那孩子有可能就會關(guān)上“心門”,你想了解孩子、幫助孩子便已無門可進。此時的家長切忌怒發(fā)沖冠,坦然冷靜后你會發(fā)現(xiàn):對孩子多一點尊重和耐心,就可以叩開孩子的“心門”,一旦房門不再阻隔情感交流,親子亦可以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