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心怡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 長沙 410081)
索??死账故恰肮畔ED三大悲劇作家”之一,他相信神明對于人類命運的絕對控制,同時又希望人類擁有獨立自主的自由精神,他的作品多具有雅典民主政治繁榮時期的思想特征。他的一生創(chuàng)作過大約一百三十余個劇本,獲得過多次悲劇戲劇獎,其中,《俄狄浦斯王》最為著名。
《俄狄浦斯王》是一部典型的“命運悲劇”,取材于古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弒父娶母的故事,主人公俄狄浦斯的命運在出生之前便已被譜寫,他終其一生努力抗爭,最終也未能逃離悲劇的宿命。該劇展現(xiàn)出人類本身的自由意志與神明預言的悲劇命運之間的沖突與對立,揭露了人的理性與感性之間的相抗與相融,包含了對人類自主精神的肯定,是雅典民主政治時期人們思想意識的反映。下文將從多個視角出發(fā),綜合分析《俄狄浦斯王》的主題意蘊、戲劇結(jié)構(gòu)和在其改編作品中的意象表達。
古希臘人的命運觀對于該劇的影響主要可以分為正面和負面兩個對立面,由此產(chǎn)生激烈的戲劇沖突,推動戲劇情節(jié)的進一步發(fā)展。一方面,古希臘人認為命運是神明賦予的,具有神秘性與不可違抗性,是無法通過人的努力而改變的。俄狄浦斯在知道自己悲劇命運的情況下,竭力嘗試逃脫神示的結(jié)局,卻仍然犯下了弒父娶母的滔天罪孽,這使得俄狄浦斯這一人物具有悲劇美學的意蘊。
“在古希臘人的心目中,命運是一個仇恨人類的人;一個喜歡表現(xiàn)自己的威力的很有權(quán)勢的任性的人物,常常預先對他打算殺害的人說:‘我就預備這樣干,你倒試試來阻攔我’。”古希臘人的命運觀的形成與歐洲的自然環(huán)境密不可分。不同于穩(wěn)定安寧的陸地環(huán)境,變幻莫測、波濤洶涌的大西洋所孕育出的海洋文明天生便具有不穩(wěn)定性,當?shù)厝嗣竦氖粘珊艽蟪潭壬先Q于自然的恩賜或懲罰。所以,古希臘人的命運觀在本質(zhì)上屬于一種感性力量的外化,體現(xiàn)了人類早期樸素的生命觀和宇宙觀,具有神秘和不可違抗的特點。
在整部戲劇作品中,所謂的“神明的預言”一共出現(xiàn)了四次:拉伊奧斯曾經(jīng)得到神示,預言他將死于自己兒子的手中,于是俄狄浦斯在出生三天后就被殘忍拋棄了;俄狄浦斯年輕時偶然聽說自己不是波呂波斯的兒子,便去祈求神示,神示說他將弒父娶母,他害怕神示應驗,便離開了科林斯,在經(jīng)過特拜的時候,失手打死了一個老人;特拜城暴發(fā)瘟疫,俄狄浦斯的妻弟克瑞昂得到阿波羅神示稱:若要止住瘟疫,必須先找到并且懲罰當年殺死前國王拉伊奧斯的兇手;俄狄浦斯找來了盲先知特瑞西阿斯,特瑞西阿斯說出俄狄浦斯就是殺人兇手。俄狄浦斯每一次請求神示都是為了逃脫悲劇命運的控制,但是神示的每一次出現(xiàn)都在冥冥中將俄狄浦斯推向悲劇的無底深淵。最終,是俄狄浦斯親手將自己推入了無法挽回的悲慘境地。
在古希臘神話中,西西弗斯是科林斯的建立者,他曾經(jīng)綁架了死神,讓世間沒有了死亡,最終觸犯了眾神,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讓他把一塊巨石不斷重復地推上山頂,他的唯一的選擇便是日復一日地推著巨石。同樣,《俄狄浦斯王》的悲劇美學意義亦在于,俄狄浦斯在知道自己悲劇命運的情況下依舊試圖用個人意志對抗天命,具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正是由于他始終都在竭力逃脫神示的命運,卻仍在無意中犯下了弒父娶母的滔天罪孽,才使得俄狄浦斯這一人物更加富有悲劇的色彩。
而在另一方面,逐漸滋生的反抗意識與理性精神使得古希臘人不再被動徒然地接受命運的安排,而是勇敢地與之斗爭,并承擔后果與責任。俄狄浦斯沒有順從命運的擺布,而是選擇繼續(xù)與之對抗,以戳瞎雙目的方式贖罪。這一行為既是不屈的自由精神意志的外在表現(xiàn),也是古希臘人命運觀在藝術(shù)方面的具體呈現(xiàn),使得《俄狄浦斯王》一劇充滿了不朽的藝術(shù)價值。
“宙斯啊,他比別人射得遠,獲得了莫大的幸福,他弄死了那個出謎語的、長彎爪的女妖,挺身而出當我邦抵御死亡的堡壘。從那時候起,俄狄浦斯,我們稱你為王,你統(tǒng)治著強大的特拜,享受著最高的榮譽?!倍淼移炙钩晒ζ平饬怂狗铱怂沟闹i語,為自己贏得了特拜城國王的地位,是他的理性思維的初步體現(xiàn)。“我細細思量,終于想到了一個唯一的挽救辦法,這辦法我已經(jīng)實行。我已經(jīng)派克瑞昂,墨諾叩斯的兒子,我的內(nèi)兄,到皮托福波斯的廟上去求問:要用怎樣的言行才能拯救這城邦?!倍淼移炙箤τ谡忍匕莩俏烈叩臎Q心也是十分堅定的,他一心想要挽救城邦,派出了自己的內(nèi)弟克瑞昂調(diào)查真相。在得知自己或許是殺害親生父親、導致特拜城瘟疫的真兇后,俄狄浦斯依舊堅持追尋真相。就像他對歌隊長所說的話那樣:“要發(fā)生就發(fā)生吧!即使我的出身卑賤,我也要弄清楚……這就是我的身世,我絕不會被證明是另一個人,因此我一定要追問我的血統(tǒng)?!?/p>
在得知自己最終還是犯下了弒父娶母的罪行之后,俄狄浦斯用胸針刺瞎了自己的雙眼并說道:“你們再也看不到我所受的災難,我所造的罪惡了!你們看夠了你們不應當看的人,不認識我想認識的人;你們從此黑暗無光!”歌隊對俄狄浦斯說:“你最好死去,勝過瞎著眼睛活著?!倍淼移炙箙s回答歌隊:“別勸告我了,假如我到冥土的時候還看得見,不知當用什么樣的眼睛去看我父親和我不幸的母親,我既然暴露了這樣的污點,還能集中眼光看這些人嗎?”他沒有順從命運的擺布就此死去,而是義無反顧地選擇繼續(xù)活著,用這樣一種方式為自己贖罪。正是這種不屈的自由精神意志,驅(qū)使著俄狄浦斯毅然決然地走向自己的命運。
在《俄狄浦斯王》中,索??死账共捎昧恕暗箶⑹健钡膽騽〗Y(jié)構(gòu),使全劇結(jié)構(gòu)清晰明朗?!暗箶⑹健苯Y(jié)構(gòu)在戲劇中具有多重優(yōu)勢,在滿足了亞里士多德所強調(diào)的“戲劇的整一性”的同時,又深化了戲劇的悲劇性主題,使得全劇更富有戲劇沖突?!抖淼移炙雇酢纺茉谖鞣綉騽〗缒酥潦澜缥膲汐@得如此高的地位,與索??死账箤騽〗Y(jié)構(gòu)的精妙把控和縝密設(shè)計密不可分。
“三一律”是西方戲劇結(jié)構(gòu)理論之一,最早來源于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以《俄狄浦斯王》為例,論述了戲劇行動的一致性,他用這樣的語言定義悲劇:“悲劇是對于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边@種戲劇手法使得戲劇在上演的短短的幾小時中濃縮了幾十年的客觀時間,在特拜城王宮這一方舞臺上容納了極為廣闊的客觀空間。《俄狄浦斯王》的情節(jié)是具有整一性的:特拜城瘟疫橫行,俄狄浦斯追查殺死前國王拉伊俄斯的兇手,在追查真兇的過程中逐漸真相大白,在這單線的情節(jié)中穿插著俄狄浦斯弒父娶母的預言,使得全劇結(jié)構(gòu)緊湊,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熱奈特在《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中指出:“任何時間倒錯與它插入其中、嫁接其上的敘事相比均構(gòu)成一個時間上的第二敘事……把與其相比構(gòu)成時間倒錯的敘述時間層稱為‘第一敘事’……”早在幾千年前,索福克勒斯便創(chuàng)造了“倒敘式”的戲劇結(jié)構(gòu),用以敘述《俄狄浦斯王》這樣一個復雜的故事。當大幕拉開之時,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的便是極富戲劇性的一刻——特拜城瘟疫橫行、民不聊生,俄狄浦斯派去向阿波羅祈求神諭的使者即將歸來:“到處是求生的歌聲和苦痛的呻吟……城邦……正在血紅的波浪里顛簸著……田間的麥穗枯萎了,牧場上的牛瘟死了,婦人流產(chǎn)了……卡德斯的家園變?yōu)橐黄臎觯陌档内ね晾锍錆M了悲嘆和哭聲?!痹趹騽〉囊潦迹抖淼移炙雇酢返墓适卤阋呀?jīng)發(fā)展了很長一段時間,關(guān)鍵的矛盾早已形成,并且時刻面臨著爆發(fā),這便是“倒敘式”結(jié)構(gòu)的優(yōu)勢。所謂的“戲劇性”,往往也是由這種強烈的戲劇沖突和緊張的戲劇氛圍構(gòu)建的。
“舞臺設(shè)計不只是向觀眾提供物質(zhì)世界的信息,它也對觀眾提供精神世界的信息”。所謂“傀儡”,即是用土木制成的偶像,最早起源于祭祀活動,后來逐漸發(fā)展為一門獨特的民間藝術(shù),又名木偶戲。1992年朱莉·泰摩爾導演、小澤征爾指導、喬治西平擔任舞美設(shè)計的歌劇《俄狄浦斯王》中,導演朱莉·泰摩爾將傀儡藝術(shù)搬上戲劇舞臺,作為舞臺造型的重要一環(huán),極富想象力。
導演給每位主要角色戴上了特殊的手套傀儡,限制了演員手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幅度,表達出獨特的戲劇含義。俄狄浦斯手指并攏,手掌細長筆直,體現(xiàn)出莊嚴肅穆感,同時也象征著俄狄浦斯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在命運面前毫無還手之力;伊俄卡斯忒的手掌略有向內(nèi)收攏的弧度,手掌向內(nèi)扣,體現(xiàn)出了她的軟弱與恐懼;克瑞翁先知的手套傀儡掌心之中有兩只巨大的眼睛,仿佛窺視世間一切的上帝之眼,暗中監(jiān)視著命運齒輪扭轉(zhuǎn)的方向。而角色頭頂所戴的帽傀儡的面孔上沒有具體的嘴和眼睛,象征著他們在神示命運前的盲目與無力,再一次強調(diào)了戲劇主旨。
戲劇中有一個頗富意味的核心設(shè)定,導演借助傀儡,將俄狄浦斯這一角色一分為二:一個是俄狄浦斯的肉身,另一個是俄狄浦斯的靈魂;一個是被命運巨手無情操控、如提線傀儡一般任神擺布的俄狄浦斯,另一個是竭力反抗天定的命運、具有自由意志的俄狄浦斯;一個象征著人類早期對自然無常的感性認識,另一個象征著雅典民主時期萌發(fā)的理性精神。在戲劇的高潮部分,伊俄卡斯特自縊而亡,傀儡俄狄浦斯一片片卸下自己的肢體,褪去巨大的偶像外殼,顯現(xiàn)出赤裸的凡胎肉體。赤身的俄狄浦斯用伊俄卡斯特的發(fā)簪刺瞎了另一個俄狄浦斯傀儡面具的雙眼,舞臺背景霎時間呈現(xiàn)為一片血紅,仿佛一切皆隱沒入滔天血浪。俄狄浦斯的眼下出現(xiàn)了兩條紅布,意味著他已經(jīng)雙目皆盲。在悲壯的音樂聲中,俄狄浦斯的身體沉入水底,開啟了漫漫黑夜的迢迢救贖之路??芩囆g(shù)在戲劇中的應用創(chuàng)造出驚人的舞臺效果和觀劇體驗,同時揭示了戲劇的核心思想意蘊。
古希臘戲劇家索??死账沟摹抖淼移炙雇酢肥俏鞣轿膶W第一部成熟的悲劇,被亞里士多德稱為“古希臘悲劇的典范”“一部十全十美的悲劇”。在戲劇的主題意蘊方面,索福克勒斯塑造了鮮明的人物性格,以高雅的文體和優(yōu)美的語言,烘托制造懸念,具有強大的戲劇張力,將人的自由意志與悲劇宿命之間的矛盾沖突深化為人類永恒的理性與感性的對立交織,具有深刻的悲劇美學意義和意蘊;在戲劇的手法與結(jié)構(gòu)方面,索??死账雇昝勒宫F(xiàn)了“悲劇是對于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創(chuàng)造性地采取了“倒敘式”的戲劇結(jié)構(gòu),將復雜的故事化繁為簡,將故事情節(jié)推上高潮。
《俄狄浦斯王》對后世的影響極大,許多創(chuàng)作者從中汲取靈感,創(chuàng)作出各有千秋的“俄狄浦斯故事”。1717年,伏爾泰首次以“伏爾泰”為筆名創(chuàng)作了戲劇《俄狄浦斯王》,該劇的公演使他一舉成名;1927 年,俄羅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創(chuàng)作清唱劇《俄狄浦斯王》;1967年,《俄狄浦斯王》被拍成了電影。1992年,朱莉·泰摩爾導演的歌劇《俄狄浦斯王》在日本的長野縣松本上演,將傀儡造型藝術(shù)與劇情融為一體,共同營造戲劇氣氛,揭示了人的理性與感性之間相抗相融的戲劇主題,是“俄狄浦斯故事”的創(chuàng)造性演繹,也為后來的學者研究《俄狄浦斯王》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