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昊,伊 超,王 聰
田徑作為第一大競技運動項目,它的實力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競技體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所以一個國家在世界體壇中地位的高低與其田徑項目水平的高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世界錦標賽作為除奧運會外世界上競技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國際型賽事,其獲獎情況也展示了這個國家在田徑項目中的發(fā)展水平、競技水平及國際地位。獎牌榜是反映一個國家競技能力的重要指標,深受世界各國的關注[1]。在當今世界田徑競爭格局下,我國的田徑項目競技實力雖然得到提高,但仍需繼續(xù)提升潛優(yōu)勢項目和弱勢項目競技實力。本文通過對第18屆俄勒岡田徑世錦賽的獎牌分布進行分析,從而掌握世界各國田徑項目的發(fā)展水平,為我國接下來的奧運備戰(zhàn)以及田徑項目的發(fā)展提供理論依據(jù)。
本文以第18屆俄勒岡田徑世錦賽的獎牌分布為研究對象。
2.2.1 文獻資料
法通過查閱書籍、期刊文獻及知網數(shù)據(jù)庫,國際田聯(lián)官方網站以及各大新聞網站通過對第18屆俄勒岡田徑世錦賽的報道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獲取相關數(shù)據(jù)資料,為研究論證提供了豐富了理論依據(jù)。
2.2.2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運用 Excel對相關的數(shù)據(jù)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并制作相關的圖表以將統(tǒng)計結果直觀的反映出來。
2.2.3 比較分析法
對第18屆俄勒岡田徑世錦賽的獎牌分布進行對比研究,總結出當前世界田徑的競爭格局。
如表1所示,依據(jù)田麥久教授的項群訓練理論體系[2]進行歸類,田徑屬于體能主導類項目,分別是耐力性項群、速度性項群和快速力量性項群。
表1 第18屆俄勒岡田徑世錦賽體能主導類項群歸類表
受國際疫情大形勢影響,世界田聯(lián)在官網宣布,原定于2021年8月舉行的俄勒岡世界田徑錦標賽正式定檔,改期至2022年7月15日至24日舉行。本屆田徑世錦賽共有49個項目147枚獎牌,獎牌榜排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整體競技實力強弱,而金牌榜可以看出一個國家頂級競技人才的數(shù)量[3]。如表2所示,本屆田徑世錦賽實力最強的依舊是美國隊,且與身后的第二名相比,領先幅度巨大,無論是從金牌數(shù)還是獎牌數(shù)方面都超過了二三四名的總和,且金銀銅排分布均勻,說明高水平運動員遍布各個小項,可以說是真正的做到了“一家獨大”,是當今世界范圍內獨一無二的田徑霸主,獨自領銜獎牌榜的第一檔。排名第二的是來自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在本屆田徑世錦賽中,埃塞俄比亞取得了4金4銀2銅總共10枚獎牌的好成績,比起上屆世錦賽有所進步,排在獎牌榜的第二位。排名第三的牙買加隊雖然片名與上屆持平,可在金牌數(shù)與獎牌數(shù)方面略有下降,取得了2金7銀1銅總共10枚獎牌的成績,成績較為穩(wěn)定。肯尼亞以2金5銀3銅位列第四位,較上一屆的第二位略有下降。中國隊以2金1銀3銅排名第六,這表明中國隊在個別項目具有競技能力較強的運動員,且在各自項目具有沖擊獎牌的能力,但高水平運動員數(shù)量相對較少。至此為本屆田徑世錦賽獎牌榜的第二集團。由此可見,美國隊在大多數(shù)項目上具有極大的優(yōu)勢和沖擊獎牌的能力,其他項目各國有個別高水平運動員,但高水平運動員數(shù)量與美國相比相對較少。
表2 第18屆俄勒岡田徑世錦賽獎牌榜
由表3表4可知,在本屆田徑世錦賽耐力性項群比賽中,獲獎最多的國家分別是埃塞俄比亞的10枚,肯尼亞的10枚和英國、烏干達、日本的3枚。在耐力性項群比賽的全部16個項目中,非洲國家獲得了8枚金牌,占比達到了50%,總獎牌數(shù)更是達到了25枚,占比52.08%。其中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烏干達三個國家所取得的獎牌全部來自耐力性項目,這說明非洲國家的運動員在有著種族天賦的同時有著高水平的訓練方法,使得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在中長跑項目上的高水平運動員數(shù)量高于其他國家且發(fā)展主要以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為主。另外,在中長跑項目中歐洲國家的競技實力正在逐漸提升,在耐力性項目比賽中奪得了12枚獎牌,占比25%。其中英國和挪威在800米和1500米項目中打破了非洲國家的壟斷,逐漸建立了金牌的競爭力,波蘭和瑞典也在競走項目展現(xiàn)了不俗的競爭力,可見歐洲國家正在中長距離項目上快速提升實力。以日本和中國為首的亞洲國家總共獲得了7枚獎牌,占比14.58%,其中主要以競走項目為主,唯一的亮點是哈薩克斯坦在女子3000米障礙賽中的一枚金牌,說明中國耐力性項群發(fā)展不均衡[4]。北美洲獲得2枚獎牌,南美洲也有2枚獎牌入賬,其中2枚均為秘魯在女子競走項目所得,說明秘魯在女子競走項目有較高的競技水平。大洋洲則是未能在耐力性項目上獲得獎牌。
表3 第18屆俄勒岡田徑世錦賽耐力性項群獎牌分布特征
表4 第18屆俄勒岡田徑世錦賽耐力性項群獎牌洲際分布特征
通過表5表6可以清晰地看出北美地區(qū)在速度性項目上的恐怖統(tǒng)治力,在本屆田徑世錦賽速度性項目全部的15個項目45枚獎牌中,北美地區(qū)獲得了13枚金牌,占比86.66%,33枚獎牌占比73.33%,這樣的成績足以顯示出北美地區(qū)在速度性項目上的恐怖統(tǒng)治力,其中東道主美國隊更是在速度性項目中取得了8金5銀5銅共計18枚獎牌的好成績,占獎牌總數(shù)的40%。說明美國在速度性項群的各個項目中都具有一定數(shù)量的競技實力不俗的高水平運動員,在速度性項目上全面發(fā)展,且擁有高水平的訓練水平、人才選拔和人才儲備。另一個奪獎大熱同樣是來自北美洲的牙買加隊,但是在牙買加隊所取得的2金6銀1銅的成績中,只有一枚獎牌來自男子項目,說明牙買加在“后博爾特時代”的銜接沒有做好,在世界大賽上呈現(xiàn)出了“陰盛陽衰”的局面。除此之外,對北美國家競爭最大的便是歐洲,歐洲各國在本寺田徑世錦賽速度性項目獲得了9枚獎牌,占比20%。其中英國獲得4枚銅牌,荷蘭獲得2枚銀牌,說明這兩個國家在個別項目上已經具有較強競技實力且能對金牌發(fā)起沖擊的高水平運動員,剩下的國家也有個別運動員具備在自己專項沖擊獎牌的實力。非洲和南美洲分別獲得了2枚和1枚獎牌,亞洲和大洋洲則沒有獲得獎牌,說明亞洲和大洋洲的選手與世界頂級水平差距較大。
表5 第18屆俄勒岡田徑世錦賽速度性項群獎牌分布特征
表6 第18屆俄勒岡田徑世錦賽速度性項群獎牌洲際分布特征
通過表7可知,本屆田徑世錦賽快速力量性項目綜合實力最強的依舊是東道主美國隊,在16個項目中共獲得4金4銀4銅共計12枚獎牌,占比25%,北美洲獎牌榜的八成獎牌都來自于美國隊。排名第二的是中國隊,共獲得了2金1銀1銅共計4枚獎牌。排名第三的是獲得2金1銅共計3枚獎牌的澳大利亞隊。另外還可以看出,美國隊在男子鉛球和女子撐桿跳高項目以及波蘭隊在男子鏈球項目上的統(tǒng)治力。除此之外通過表八可知,在本屆田徑世錦賽快速力量性項目中歐洲地區(qū)的國家表現(xiàn)出色,共獲得17枚獎牌,占比35.41%,其次便是美國領銜的北美洲地區(qū),以15枚獎牌占比31.25%位居次席,由此也可看出歐洲地區(qū)和北美地區(qū)在快速力量性項目的競技實力較其他達洲地區(qū)較為突出,且高水平運動員人才儲備量較多。亞洲地區(qū)則以9枚獎牌,占比18.75%的成績排名第三位,大洋洲、南美洲、非洲以3枚、2枚、2枚的成績排名四五位。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各國在保持自己優(yōu)勢項目的同時, 都已注重挖掘其他項目, 力求使奪金點多元化[5]。
表7 第18屆俄勒岡田徑世錦賽快速力量性項群獎牌分布特征
表8 第18屆俄勒岡田徑世錦賽快速力量性項群獎牌洲際分布特征
通過表9和表10可以看出在綜合類項目的比賽中,實力最強的依舊是歐洲和北美洲洲,兩個地區(qū)包辦了兩個項目的6枚獎牌,但細看歐洲的競技水平稍高于北美洲,因為兩個項目的獎牌歐洲國家占了2金1銀,而北美洲國家占了2銀1銅。亞洲及其他大洲還需在綜合類項目上繼續(xù)提升實力,爭取早日打破歐美地區(qū)對獎牌榜的壟斷。
表9 第18屆俄勒岡田徑世錦賽綜合類項群獎牌分布特征
表10 第18屆俄勒岡田徑世錦賽綜合類項群獎牌洲際分布特征
通過表11可以看出,中國隊在本屆田徑世錦賽全部項目的比賽中一共在6個項目中獲得獎牌,其中4枚來自女子項目,2枚來自男子項目,其中我們可以可以直觀地看出我國在女子投擲項目和女子競走項目上達到了較高水平[6]。女子競走選手切陽什姐在兩個項目中獲得獎牌,是中國隊在本屆田徑世錦賽唯一一位拿到兩枚獎牌的運動員。本屆田徑世錦賽中國隊的獲獎項目主要來自于耐力性項目和快速力量性項目,在耐力性項目方面,雖然老將劉虹沒能在女子競走項目上獲得獎牌,好在切陽什姐的及時補位確保了中國隊在該項目上的國際競爭力;在快速力量性項目方面,女子鉛球名將鞏立姣、女子鏈球名將馮彬以及男子三級跳遠名將朱亞明在各自的項目穩(wěn)定發(fā)揮,保持了較好的競技水平;最讓人眼前一亮的當屬我國男子跳遠選手王嘉男,在本屆田徑世錦賽男子跳遠決賽中,他憑借最后一跳超越對手,以8米36的成績成為首位贏得該項目世錦賽冠軍的亞洲選手。
表11 中國隊在第18屆俄勒岡田徑世錦賽獎牌分布特征
另外,參加本屆田徑世錦賽的短跑名將蘇炳添和謝振業(yè)因為傷病以及個人狀態(tài)問題各自止步半決賽。在4×100米接力的比賽中,雖然中國男女隊都未能進入決賽,但是出現(xiàn)了新的面孔,例如男子小將陳冠峰以及女子小將李賀,在老將紛紛逐漸淡出比賽的同時,新面孔小將及時地做好了銜接,女隊更是跑出來賽季最佳。女子標槍名將呂會會雖然在預賽投出了個人賽季最佳,可是依舊沒能進入決賽,里約女子標槍項目奧運冠軍劉詩穎則在決賽最后一輪被美國和日本選手反超,無緣獎牌,這也是中國女子標槍近三屆世錦賽首次無緣領獎臺。
1.受國際疫情大形勢的影響,本屆田徑世錦賽從2021年推遲至今,賽事的推遲可能對選手的競技狀態(tài)造成潛在的影響,影響選手在賽場上的發(fā)揮。
2.本屆田徑世錦賽美國隊的綜合實力最強,獨占獎牌榜第一集團;埃塞俄比亞、牙買加和中國隊緊隨其后。
3.本屆田徑世錦賽耐力性項群以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為首的非洲國家實力最強,運動員競技水平高于其他大洲且高水平運動員儲備量充足,美洲和大洋洲實力較弱。
4.本屆田徑世錦賽速度性項群以美國和牙買加領銜的北美國家實力超群,在該項群具有統(tǒng)治地位,其次是歐洲,大洋洲和亞洲競技水平較低。
5.本屆田徑世錦賽快速力量性項群歐洲和北美洲實力較強,尤其是美國在該項群實力突出,明顯高于其他國家。中國隊在個別項目具有競爭金牌的實力。
6.本屆田徑世錦賽綜合類項群歐洲實力最強,其次是北美洲。
1.繼續(xù)提升快速力量性項群的競技實力,應該在以女子鉛球、女子標槍、女子鐵餅、男子跳遠、男子三級跳遠為首的奪牌項目的優(yōu)勢的同時加強梯隊人才建設,同時也需努力發(fā)展?jié)撛趭Z牌項目,爭取持續(xù)保持該項群在國際賽場上競爭力。
2.加強國際間體育交流,通過近幾年中國田徑隊的發(fā)展來看,通過國際間交流來向各大洲的優(yōu)秀運動員以及教練員學習先進的訓練理念以及經驗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加強國際交流達到取長補短,共用進步,良性競爭的目的。
3.完善訓練機制,打造科學化的訓練模式,通過科學化的高水平訓練團隊繼續(xù)提升高水平運動員的競技水平。
4.加強弱勢項目的培養(yǎng),爭取達到“多點開花”的效果。
5.加強對田徑項目的宣傳,鼓勵國人走田徑場,抓住我國人口基數(shù)大的優(yōu)勢,鼓勵更多的具有運動天賦青少年進行田徑方面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