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華 楊 康 韓小雙 許士芳 唐紀華 俞雪美
(上海市松江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上海 松江 201611)
設施蔬菜病蟲害的防治常出現過于依賴化學農藥的現象,探索科學有效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新技術是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效途徑[1]。電解臭氧水具有廣譜性的強消殺作用,消毒、殺菌、防蟲、保鮮等功效顯著[2],并可在殺蟲滅菌后迅速消解為無毒、無害的氣體[3],已在農業(yè)植物保護領域取得了初步成效[4-7]。為探究電解臭氧水對夏季大棚黃瓜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并篩選出適宜的應用濃度,我們于2021年開展了電解臭氧水對黃瓜白粉病和煙粉虱的防效試驗,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供試黃瓜品種為綠箭一號;試驗設備為電解臭氧水發(fā)生器,由上海盛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可制備0~10 mg/L電解臭氧水。
試驗設在上海新敏綠果蔬專業(yè)合作社蔬菜基地,試驗地地力均勻,2021年7月8日定植黃瓜。試驗設3 mg/L、6 mg/L、9 mg/L電解臭氧水及清水,共4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共12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30 m2,小區(qū)間設保護行。黃瓜開花結果期(8月12日),黃瓜病蟲害發(fā)生較嚴重,按試驗設計進行藥劑處理。各處理于早晨噴灑相應濃度的電解臭氧水,每667 m2用量45 kg,要求葉片正反兩面均勻噴到,3 d后再噴施1次,共噴2次。對照處理噴施等量清水。黃瓜生長過程中不使用任何農藥,其他管理措施相同。
參照孫振軍等[1]、王紹軍等[4]的方法,分別于噴灑電解臭氧水前、第1次噴施后3 d、第2次噴施后3 d調查黃瓜白粉病和煙粉虱的發(fā)生情況,采用DPS數據分析系統(tǒng)比較各處理之間的差異顯著性。
1.3.1 白粉病調查方法
采用對角線五點取樣法,每點選2株取樣,每株分上、中、下3個部分共取10個有代表性的葉片,以每片葉上病斑面積占比進行分級,根據調查數據計算發(fā)病率、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
分級方法:1級-病斑面積約占整個葉面積的10%,2級-病斑面積約占整個葉面積的30%,3級-病斑面積約占整個葉面積的50%,4級-病斑面積約占整個葉面積的70%,5級-病斑面積約占整個葉面積的90%。
發(fā)病率(%)=(發(fā)病葉數/調查總葉數)×100
病情指數=Σ[(各級病葉數×各級代表值)(/調查總葉數×最高級代表值)]×100
防治效果(%)=[(對照區(qū)病情指數-處理區(qū)病情指數)/對照區(qū)病情指數]×100
1.3.2 煙粉虱調查方法
采用對角線五點取樣法,每點定3株取樣,每株選上、中、下各3片葉調查煙粉虱的蟲口數,并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
蟲口減退率(%)=[(處理前蟲口數-處理后蟲口數)/處理前蟲口數]×100
防治效果(%)=[(處理區(qū)蟲口減退率-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1-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100
電解臭氧水對黃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見表1。
表1 電解臭氧水對黃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噴灑電解臭氧水前,各處理黃瓜白粉病的發(fā)病率為53.43%~58.47%、病情指數為24.43%~31.27%,處理間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差異不顯著。第1次噴灑電解臭氧水后3 d,3 mg/L電解臭氧水和9 mg/L電解臭氧水處理黃瓜白粉病的發(fā)病率、防效與清水(ck)處理差異不顯著,但病情指數顯著低于清水(ck)處理;6 mg/L電解臭氧水處理黃瓜白粉病的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均顯著低于清水(ck)處理,防效為32.06%。與第1次相比,第2次噴灑電解臭氧水后3 d,各電解臭氧水處理黃瓜白粉病的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均呈下降趨勢并顯著低于清水(ck)處理,其中9 mg/L電解臭氧水處理黃瓜白粉病的發(fā)病率最低(30.27%),6 mg/L電解臭氧水處理黃瓜白粉病的防效最高(74.69%)、顯著高于3 mg/L電解臭氧水處理。
電解臭氧水對黃瓜煙粉虱的防治效果見表2。
表2 電解臭氧水對黃瓜煙粉虱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噴灑電解臭氧水前,各處理煙粉虱的蟲口基數為22.20~25.57頭/葉,差異不顯著。第1次噴灑電解臭氧水后3 d,6 mg/L和9 mg/L電解臭氧水處理煙粉虱的蟲口減退率差異不大(分別為18.53%和18.37%),高于3 mg/L電解臭氧水處理;3種濃度電解臭氧水處理煙粉虱的防效分別為20.53%、24.38%和29.10%,差異不顯著,但呈現出濃度效應,以9 mg/L處理防效最高。第2次噴灑電解臭氧水后3 d,9 mg/L電解臭氧水處理煙粉虱的蟲口減退率和防效均較高(分別為32.00%和46.98%),各處理間煙粉虱的防效呈現濃度效應,但差異不顯著。
經觀察,試驗過程中未見電解臭氧水對黃瓜植株生長安全產生負面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黃瓜生長過程中噴灑2次(間隔3 d)電解臭氧水,對黃瓜白粉病和煙粉虱均有一定防治效果:第2次噴灑后3 d,6 mg/L電解臭氧水處理黃瓜白粉病的防效最高(74.69%),9 mg/L電解臭氧水處理黃瓜煙粉虱的防效最好(46.98%),且呈現濃度效應。由此可見,電解臭氧水可作為綠色防控技術應用于黃瓜生產。
電解臭氧水對黃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較好,對煙粉虱的防治效果一般,可能由于煙粉虱具有很強的遷飛性以及較強的繁殖能力。陳志杰等[5]認為,噴施臭氧是防治黃瓜病蟲害的有效措施之一,但不能完全替代其他防治措施,應將它融入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體系,與其他措施配合使用;王紹軍等[4]將臭氧水與化學藥劑協(xié)同防治番茄灰霉病、葉霉病、早疫病和粉虱,效果顯著。因此,建議交替使用電解臭氧水與化學藥劑,協(xié)同防治黃瓜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