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婧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安徽 合肥 230031)
中醫(yī)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以下簡稱住培)是畢業(yè)后醫(y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實施中醫(yī)住培制度,就是要以中醫(yī)臨床醫(yī)師培養(yǎng)為重點和突破口,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推動建立符合中醫(yī)藥特點的中醫(yī)臨床人才培養(yǎng)體系。2014年安徽省在全省啟動住培制度,住培學員的培訓滿意度是住培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本研究通過對正在培訓的住培學員進行問卷調查以獲取數據,并運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等統(tǒng)計方法,探求滿意度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從而為進一步完善住培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本次滿意度調查采用網絡問卷的方式,以安徽省某三甲醫(yī)院(國家首批培訓基地)2019—2021級的中醫(yī)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對象(不含并軌專碩)為研究對象,于2021年12月份發(fā)放問卷。
本研究參照《中醫(yī)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標準(修訂版)》《中醫(yī)全科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標準(修訂版)》《中醫(yī)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基地工作指南》等政策文件,同時在文獻分析、專家咨詢等基礎上,自行設計問卷,利用問卷網發(fā)放,要求匿名填寫,研究對象共計245人,剔除無回答和無效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13份,有效回收率為86.94%。
問卷主要包括學員基本信息、基地培訓情況評價和滿意度調查3方面內容:(1)參與調查的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學員(以下簡稱住培學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婚育情況、最高學歷、學員類型、年級、參加住培前有無臨床實踐經驗、是否獲得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證、月收入水平、收入滿意度、每周理論學習時長、每周臨床工作時長、睡眠狀況、工作壓力等。(2)對基地培訓情況的評價,包括基地對住培的重視程度、基地病種病例與培訓大綱的符合程度、基地教學設備的齊全程度、基地輪轉安排與培訓大綱的符合程度、臨床帶教教師水平、師承帶教教師水平。(3)對基地培訓的滿意度情況,包括對基地的整體滿意度,對臨床科室日常培訓與考核的滿意度,對基地公共培訓與考核的滿意度。
其中,對基地培訓情況的評價和對基地的滿意度均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得分越高,表明調查對象對基地培訓情況評價及滿意度越高。
對問卷進行克隆巴赫系數分析,一般認為,信度系數如果在0.9以上,則該測驗或量表的信度甚佳,總量表的信度系數最好在0.8以上,0.7~0.8之間可以接受;分量表的信度系數最好在0.7以上,0.6~0.7還可以接受。Cronbach's α系數如果在0.6以下就要考慮重新編制問卷。本問卷的總體Cronbach's α系數為0.813,問卷信度高。KMO檢驗結果顯示,KMO值為0.881,同時,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顯示,顯著性P<0.001,水平上呈現顯著性,拒絕原假設,各變量間具有相關性,因子分析有效,程度為適合。方差解釋表中,選擇主成分個數為1時,變量解釋的特征根高于1,變量解釋的貢獻率達到0.319。綜上所述,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建立數據庫,通過SPSS PRO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頻數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線性回歸分析等。住培學員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被調查的住培學員基本情況如下:大多為女性,占68.54%;年齡大多集中在25~30歲,占69.01%;未婚學員占55.87%;大學本科學歷的占80.28%;學員類型中單位人和社會人基本各占一半,單位人略多;有工作經歷的學員占62.44%;89.67%的學員已獲得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月收入在4 000~<6 000元的占80.75%;每周臨床工作時長在40~<50小時的占51.64%,≥60小時的占11.74%;每周理論學習時長在1~<2小時的占40.8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調查對象的睡眠狀況、工作壓力和收入滿意度均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1到5分分別是睡眠時間遠遠不夠到睡眠時間過多、工作幾乎無壓力到壓力非常大、收入從非常不滿意到非常滿意。這3方面得分都不高(見表2),分別是睡眠狀況(2.836±0.731)分、工作壓力(3.399±0.756)分、收入滿意度(2.385±0.953)分,且睡眠狀況與工作壓力呈負相關關系,與收入滿意度呈正相關關系,但工作壓力與收入滿意度之間不顯示有直接的相關性,具體見表3。
表2 調查對象睡眠狀況及工作壓力和收入滿意度得分
表3 睡眠狀況、收入滿意度與工作壓力的相關性
調查對象對基地培訓情況的評價主要包括6個方面,根據信效度分析,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基地對住培的重視程度(0.918),基地教學設備的齊全程度(0.901),基地病種病例與培訓大綱的符合程度(0.899),基地輪轉安排與培訓大綱的符合程度(0.908),臨床帶教教師水平(0.903),師承帶教教師水平(0.931),總體系數值為0.924,說明這6個方面的評價信度甚佳。KMO檢驗結果顯示,KMO值為0.906,同時,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顯示,顯著性P<0.001,水平上呈現顯著性,拒絕原假設,各變量間具有相關性,因子分析有效,程度為適合。方差解釋表中,在主成分為2時,總方差解釋的特征根低于1.0,變量解釋的貢獻率達到83.35%。評價采取Likert 5分級評分法,從1到5分分別為基地非常不重視住培到非常重視、基地教學設備非常不齊全到非常齊全、基地病種病例與培訓大綱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基地輪轉安排與培訓大綱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臨床帶教教師水平非常低到非常高、師承帶教教師水平非常低到非常高。評價得分最高的是師承帶教教師水平,為(3.934±0.919)分;得分最低的是基地教學設備的齊全程度,為(3.479±0.839)分。具體評價情況見表4。
表4 調查對象對基地培訓情況的評價
問卷主要調查4個方面的滿意度,首先進行克隆巴赫系數分析,系數值為0.935(具體系數值見表5),KMO檢驗結果顯示,KMO值為0.833,同時,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顯示,顯著性P<0.001,水平上呈現顯著性,拒絕原假設,各變量間具有相關性,因子分析有效,程度為適合。方差解釋表中,在主成分為2時,總方差解釋的特征根低于1.0,變量解釋的貢獻率達到91.17%??偟膩碚f,這4個問題可以較好地概括住培學員對中醫(yī)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基地的滿意度情況。
表5 滿意度調查的克隆巴赫系數分析
對住培基地滿意度的調查均從非常不滿意到非常滿意賦1~5分。其中整體滿意度得分為(3.282±0.984)分,公共培訓與考核的滿意度得分最高,為(3.526±0.904)分,見表6。
表6 調查對象對基地培訓的滿意度
2.4.1 個人情況對滿意度的影響 以整體滿意度為因變量Y,以睡眠狀況、工作壓力、收入滿意度為X1,以個人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等11個維度)為X2,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保留相關選項得到表7,并可知對總體滿意度影響最大的前三項分別是收入滿意度、睡眠狀況和婚育情況(已婚已育二孩),其中收入滿意度對整體滿意度的影響最大(見表7)。
表7 個人情況對滿意度影響的線性回歸分析
2.4.2 基地培訓情況評價對滿意度的影響 以整體滿意度為因變量Y,以基地對住培的重視程度等6個培訓基地評價問題為X,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知基地對住培的重視程度、基地教學設備的齊全程度、基地輪轉安排與培訓大綱的符合程度、臨床帶教教師水平4個方面與總體滿意度相關,其中基地對住培的重視程度影響最大,其次是基地輪轉安排與培訓大綱的符合程度,具體見表8。
表8 基地培訓情況評價對滿意度影響的線性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安徽省某三甲醫(yī)院的住培學員對中醫(yī)規(guī)范化培訓的總體滿意度得分為3.282分,處于一般到較滿意之間,為中等水平。調查對象對公共培訓與考核滿意度最高,對臨床科室日常培訓與考核滿意度相對較低。這提示該基地對于公共培訓與考核的同質化和規(guī)范性的把控相對較好,而對于臨床科室的日常培訓與考核的質量控制則相對不足。
過程管理是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日常教學的規(guī)范性是提高住培質量的重要因素。住培基地要加強過程管理,發(fā)揮好職能部門的作用,發(fā)揮檢查督導作用,保證培訓質量。
與陳倩[1]、汪洋[2]等的研究不同,本研究結果顯示,性別、有無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等對滿意度的影響并不明顯,而收入滿意度、睡眠狀況和婚育情況(已婚已育二孩)對住培的總體滿意度影響較大。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的是,收入對滿意度的影響較大,此次調查顯示參加培訓的學員,近九成都處于適婚適育年齡(25~35歲),培訓期間能否負擔家庭開支,女性規(guī)培學員的生育權利能否得到保障,都影響著住培學員對培訓的滿意度。
提高待遇,完善保障機制仍是住培工作關注的重點。提高住培學員對住培的滿意度,需要提高福利待遇,建立健全薪酬制度。首先,要保障住培學員的基本生活需求,各級住培財政補助要及時下撥;其次,要落實相關的社保、醫(yī)保繳納,實行與本院職工同樣的住宿、用餐補助等福利待遇;最后,豐富住培工作的經費來源渠道,形成資金籌措多元化的運行機制[3]。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基地培訓情況的評價不同,學員的滿意度是不一樣的,可見基地的培訓環(huán)境對住培的滿意度有重要影響。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4個維度,Beta系數從高到低排列,分別是基地對住培的重視程度(0.260)、基地輪轉安排與培訓大綱的符合程度(0.189)、基地教學設備的齊全程度(0.180)、臨床帶教教師水平(0.174)?;貙ψ∨嗟闹匾暢潭葘ψ∨鄬W員的滿意度影響最大,這與倪宏伯[4]的研究結果一致。但與既往研究有所不同的是,雖然教學設備及師資水平都與滿意度呈正相關關系,但其所占比重均沒有輪轉安排與培訓大綱的符合程度所占比重高。這可能與中醫(yī)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的特點相關,西醫(yī)住培臨床醫(yī)學類分了27個??疲谇会t(yī)學類分了7個???,臨床輪轉都是安排在相關培訓基地。而中醫(yī)住培只分為中醫(yī)和中醫(yī)全科兩個專業(yè),臨床輪轉采取“2+1”模式,即2年的通科培訓(一階段)和9個月的二級學科輪轉(二階段)。這樣的輪轉模式是從中醫(yī)學科特色出發(fā),注重中醫(yī)整體思維的培養(yǎng)。但部分住培學員卻不能理解,譬如有的學員就發(fā)出疑問“自己選的師承導師是心血管內科的,以后也將從事中醫(yī)內科方面的臨床工作,為什么要到耳鼻喉科、骨傷科輪轉呢?”。
這提示我們,一是主管部門要做好相關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讓住培學員真正理解通科輪轉的意義;二是臨床科室在制訂培訓方案時,除了按照培訓大綱要求外,還應結合工作實際,對不同學科背景的學員進行針對性的訓練,真正滿足學員訴求,從而提升學員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