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子 圖|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訓中心
上海慈善公益品牌項目“牽手藝術彩虹 獻給未來地球”青少年創(chuàng)意藝術教育項目2021成果展暨2022久光百貨慈善月開幕儀式在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下,于8月13日在靜安順利舉行。上海久光百貨有限公司為助力慈善教育活動的開展捐贈5萬元人民幣并免費提供展覽場地,使公益藝術之光再次閃 爍。
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訓中心(以下簡稱“教培中心”)主任阮顯忠、高級顧問徐佩莉、資源開發(fā)部主任金慧茹,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靜安區(qū)代表處副秘書長吳興國,上海久光百貨有限公司庶務部經(jīng)理魏穎,高級課經(jīng)理高晴燕、陶敏雯,非遺小傳人學院院長、童繪視覺藝術中心總經(jīng)理陳碧云,董事郝立、鄭珊,上海勝熙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周偉,上海晨光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林益仲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上海華揚聯(lián)眾公益基金會資源開發(fā)部總監(jiān)何亞男主持了活動。
活動以《藝術之光 為愛筑夢》短片開場,向大家展示了上海久光百貨的靚影美姿。為響應“建設上海設計之都”的號召,體現(xiàn)上海城市精神和暖度,自2015年至今,上海久光百貨聯(lián)合教培中心等單位,每年以不同方式開展為期一個月的“久光百貨慈善月”系列活動,以大愛精神和藝術之光,倡導社會更多企業(yè)、市民關注青少年(尤其是特殊青少年)創(chuàng)意人才的培養(yǎng)。
活動除了展示久光百貨歷年慈善月的精彩掠影外,現(xiàn)場還展出了“牽手藝術彩虹 獻給未來地球”青少年創(chuàng)意藝術教育項目的子項目:“晨星的孩子”和“創(chuàng)益星空”自閉癥青少年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和由這些作品轉(zhuǎn)化的,應用在晨光文具、達三紡織口罩、伊利巧樂茲冰淇淋等商品上的公益產(chǎn)品;非遺小傳人學院關愛的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非遺作品;“藝術花園”關愛的邊遠地區(qū)學校的孩子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以及部分愛心企業(yè)捐贈的義賣產(chǎn)品等。這些成果是各資助合作單位、指導老師、志愿者、特殊兒童及其家長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
教育家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顆樹,一片云推動另一片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而青少年藝術慈善教育正是表達了這種內(nèi)涵和外 延?!?/p>
教培中心項目部副主任孫徐坦為在場的學員和家長做了現(xiàn)場展示作品的導覽,通過對自閉癥青少年情況的介紹,讓大家對特殊青少年創(chuàng)作的作品以及這些作品轉(zhuǎn)化的文具產(chǎn)品有了一定的了解,以此倡導人們對特殊青少年的接納;通過對上海久光百貨多年來參與慈善、支持慈善事跡的說明,讓大家進一步理解“人人可慈善、行行可慈善”的理念和精神;通過對“弘揚非遺,傳承匠心”為宗旨的非遺小傳人學院的點滴分享,向大家展示了竹編、扎染、皮影、臉譜馬勺等青少年創(chuàng)作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fā)了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故事的學習愿望,大家紛紛表示既開闊了眼界,又受益良多。
01 2022久光百貨慈善月開幕儀式
02 小朋友親手制作的“兔兒爺”手工泥塑
03 青少年積極參加非遺藝術課—趣味蛋兜
在童繪視覺藝術中心資深青少年藝術導師圓圓的講解下,首堂青少年非遺藝術“兔兒爺”手工泥塑公開課正式開講。
課上,圓圓老師將泥塑文化和“兔兒爺”的神話故事娓娓道來。泥塑藝術是我國一種古老且歷史悠久的的民間藝術。它以泥土為原料,主要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泥塑藝術歷經(jīng)幾千年的發(fā)展,其藝術品在社會上仍然流傳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觀賞陳設,又可讓兒童玩耍。“‘兔兒爺’采百草、做良藥、顯靈仙、祛除病災保平安”的童謠在民間廣為流傳,“兔兒爺”在孩子的心中有著性格溫順、乖巧、神通廣大的形象。人們按照月宮里有嫦娥、玉兔的傳說,把玉兔進一步藝術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種不同的樣子。
隨后,小朋友在圓圓老師的指導和演示下,親自動手感受我國民間豐富多彩的泥塑藝術和非遺文化,嘗試運用揉、捏、剪、挑、壓、粘、貼等方法,一個個憨態(tài)可掬的“兔兒爺”被小朋友塑造出來。
2022久光百貨慈善月第二堂公開課依然是由圓圓老師授課,這節(jié)課要從千年以前的傳說講起:傳說古代天上有個瘟神,經(jīng)常溜到下界害人。受害者多為小孩,輕則發(fā)燒厭食,重則臥床不起。于是母親們紛紛到女媧廟祈求。女媧知曉后大戰(zhàn)瘟神,并取得了勝利。隨后,女媧告知各位母親,讓孩子在胸前掛上一個蛋兜,可保平安。蛋兜成為立夏的民族傳統(tǒng)習俗,已延續(xù)2000多年。
隨后,同學們或編織,或繪畫,開啟了蛋兜制作的創(chuàng)作之旅……一堂課下來,一個個五彩繽紛的蛋兜懸掛在了孩子們的手指上,詮釋“兜住愛”的美好寓意,親子融合課堂也再一次增進了家長與孩子的關系。
課程最后,上?,B頤奢活藝術館總經(jīng)理孔憲霞為工作人員、學員家庭贈送了《心靈導航》系列叢書,她通過贈書的方式告訴小朋友及家長要對知識保持敬畏、踐行終身學習的理念,家長也紛紛表示要多陪孩子閱讀,通過書本來了解未知的世界。一位青少年學員還向孔憲霞及活動主辦方教培中心贈送了她親手繪制的團扇,雖然不善言辭,但讓在場人員都感受到了“慈善的力量,愛的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