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雅西(陜西藝術職業(yè)學院 陜西渭南 715200)
在十九大報告中,“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的健康觀得到明確闡述。而藝術類高校的目標是要引導學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實現(xiàn)生命價值,并能喚起他們心中最深層的生命情感。
藝術類高校大學生具有自己的性格特點,目前,由于受到外在觀念的影響,一些藝術類高校大學生的生命觀念發(fā)生了偏差,對自己的成長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大學期間,部分學生感到自己的人生與學業(yè)的不協(xié)調,人生的挫折、人際關系等問題需要自己去處理,面對這種情況,大部分學生都會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有的學生對生命的認識不足,對生命的本質不夠透徹,感覺人生充滿了挫折與艱難。因此,必須加強對藝術類高校大學生的生命教育,提高其實效性。
生命教育是藝術類高校大學生一切的起點與根源,如果大學生對生活的價值和意義沒有一個準確的把握,那么無論大學生的學業(yè)表現(xiàn)如何優(yōu)秀,都很容易迷失在這個復雜的世界里,進而對自身的發(fā)展產生負面的作用。然而現(xiàn)階段,藝術類高校大學生的生命教育的發(fā)展相對滯后,因此,在藝術類高校中開展的生命教育活動并不多見。由于受教育質量和就業(yè)率的雙重影響,藝術類高校重視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沒有投入相應的資源和財力進行與之相適應的生命教育和教學。
目前,在藝術院校開展了有關的生命教育的教學工作,但其教學內容相對較少,多數(shù)僅將其作為單純的一個小章來進行教學。由于受到課程設置的影響,其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都受到了限制。由于大學生對人生的價值及意義認識較為淺薄,對生命教育本質的認識不夠透徹,很難使其產生應有的教育作用。
目前,藝術類高?!吧逃苯虒W中,課堂講授是其重要途徑,它在一定意義上對大學生具有積極作用,使其了解其實質,進而實現(xiàn)其教學目標。但是,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導致了教育的成效并不盡如人意。高校需要通過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接受生命教育,從而提升生活的品質和效果,使他們的注意力從手機網(wǎng)絡轉向對生命教育的認同和升華。
生命教育是藝術類院校教育的主體,其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教學質量,其中,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由于我國的生命教育起步較晚,教師的培養(yǎng)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藝術類高校的教師隊伍力量也比較薄弱。目前藝術類高校負責生命教育的教師多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兼任,他們關于生命教育知識的研究較少,只能通過收集相關的信息來完成自己的課程。由于個體的生命教育素質所限,教師對其知識的理解或多或少地出現(xiàn)了一些偏差,這對生命教育健康、有序的發(fā)展是不利的。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早的老師,而孩子們的學習則以家庭為主體,他們的教育更多地依靠父母的言語和行為來完成。父母過于重視文化課程的教學,將學業(yè)表現(xiàn)當作評估的基礎,忽略了教育中最關鍵的生命教育。此外,一些獨生子女在家長的溺愛下長大,養(yǎng)成了一種過于依賴的心理習慣與行為,沒有自主性、心理承受力差,容易產生不良的行為后果。
中小學階段,面對較大的升學壓力,學校忽略了開展生命教育。當前,由于學業(yè)上的壓力,一些學生漠視生命,部分原因是學校過于重視學生的文化成績,忽視了生命教育。進入大學后,由于職業(yè)素質等因素的制約,盡管對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生命教育,但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受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念的熏陶,人們過分注重物質的享受,通過金錢來判斷事業(yè)成功與否,功利主義盛行,人們沒有時間去思考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也沒有意識到人生教育的重要性。受享樂主義的影響,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正確的人生觀念被湮滅,使得大學的生命教育出現(xiàn)了一種“軟弱無力”的窘境。
一些藝術類高校學生進入大學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生活與學業(yè)情況不符合預期,在人生遇到挫折、人際關系出現(xiàn)問題時,大部分學生都會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有的學生由于對生命的認識不足,對生命的本質不夠透徹,感覺人生充滿了挫折與艱難。由于受到外在思想、物欲等因素的影響,在學習過程中,大學生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等方面認識存在缺失。
藝術類高校的校園文化是高校的一種軟實力,它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藝術類高校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根據(jù)生命教育的內容,在學校里營造濃厚的生命教育氛圍,讓學生在校園文化的熏陶下接受生命的教育,真正了解生命的真諦,從而了解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例如,通過學院公眾號開設“生命教育”欄目,宣傳學生自強不息的生命教育事例;還可以從反面的事例中,把生命教育的內容融入學校的道德建設之中,從良好的習慣中去進行生命教育。
承擔著藝術院校生命教育工作的師資力量,對保障大學生的生活品質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藝術類高校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著力培養(yǎng)具備“生命教育”實踐能力的專門教師隊伍,以“生命教育”為主體進行生命教育。并且從學校中引進有關的專業(yè)技術人員,或者選擇具有豐富的生命教育知識和研究能力的教師,并將其送往有相關經驗的學校進行培訓,從而使其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由于從事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的師資和其所開設的生命教育的教學內容有某種相關性,且具有豐富的學生工作實踐經驗,可以從這個方面選擇優(yōu)秀的教師進行重點培訓,既能保證教學質量,又能保證師資隊伍的穩(wěn)定。藝術院校還可以設立生命科學研究中心,通過科研促進教師的教學。同時,藝術類高校要在經費上予以大力扶持,通過參與國內外高層次的生命教育學術交流會,獲取相關領域的最新信息,提高自身的學術能力和教學質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發(fā)展,資訊的傳播模式也在不斷變化,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多元化,課堂教學對學員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弱。因此,藝術類高校的大學生命教育工作者必須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藝術類高校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積極探索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其教學效果。
例如,可以在課堂上引入一些電影的實例,并安排同學們進行探討與溝通;定期到附近的敬老院、社區(qū)看望老人,聆聽老年人講述人生歷程,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效果的強烈沖擊下,通過現(xiàn)身說法的教育方式增強學生體驗感。有條件的藝術類高校還可以設立生命教育實驗室,讓同學們在實驗室中體會到生命的可貴,以此來表達對生活的尊重。
在互聯(lián)網(wǎng)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大學生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手機上網(wǎng)來獲得資訊,網(wǎng)絡成為他們獲得消息的主要方式。根據(jù)這一特點,大學可以通過開設“慕課”來輔助學生的生命教學。同時,利用學校的網(wǎng)站設立生命教育專題網(wǎng)站,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解決問題,并充分利用學生使用微信的頻繁性,開通生命教育微信公眾號,主動推送相關生命教育內容,促使學生接受生命教育。
高校的教育主體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單純依賴于大學本身的教育與教學,是無法取得預期結果的。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可忽略,父母的言行更能影響他們的思維和行為,促進他們對生命教育的認識,從而形成教育的合力。通過生命教育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建設,只有這樣,高校、家庭、社會三者共同努力,才能形成三者合一的生命教育環(huán)境。相信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一定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圍,有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地發(fā)展。
總而言之,生命是人生存與發(fā)展的根本。全民健康觀視域下藝術類高校的生命教育是當前和未來的重大任務,生命教育的研究任重而道遠,其規(guī)律與實踐還有待于進一步地總結與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