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清,謝紅霞
(濟南醫(yī)院皮膚科,山東 濟南,250000)
雀斑伴黃褐斑是一種面部色素沉著斑,臨床較為常見,可受到紫外線、內(nèi)分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雀斑伴黃褐斑并不會引起身體不適,但該病的發(fā)生對外在形象可造成一定影響,因此仍有多數(shù)患者對該病提出更高的治療要求[1]。近年來,隨著激光美學的不斷發(fā)展,755 nm皮秒激光逐漸應用在雀斑伴黃褐斑的治療之中,具有選擇性強、能量集中、色素顆粒粉碎效果強等優(yōu)勢,但在臨床治療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現(xiàn)局部皮損導致皮膚屏障功能破壞,出現(xiàn)炎癥、色素沉著等不良反應,因此還需對患者采取藥物治療。微針是治療黃褐斑常見方式,其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淡化患處,但治療預后較差[2]。對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雀斑伴黃褐斑治療中用755 nm皮秒激光聯(lián)合微針治療的臨床效果,詳見下文。
以我院開展755 nm皮秒激光聯(lián)合微針治療的時間(2021年1月)為截點,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2例雀斑伴黃褐斑患者為對照組(采用微針治療),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2例雀斑伴黃褐斑患者為觀察組(采用755 nm皮秒激光聯(lián)合微針治療),其中觀察組男性12例,女性50例,年齡區(qū)間為22-46歲,平均(35.16±2.75)歲,表皮型22例,混合型40例,病程1-9年,平均(4.26±0.24)年,面積0.2-1.1mm2;輕度22例,中度21例,重度19例;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46例,年齡區(qū)間為20-49歲,平均(35.18±2.72)歲,表皮型23例,混合型39例,病程1-8年,平均(4.23±0.27)年,面積0.2-1.3mm2;輕度23例,中度20例,重度19例;兩組患者年齡等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黃褐斑中醫(yī)治療專家共識》[3]中雀斑伴黃褐斑專家共識診斷標準;②患者在采取治療前均已了解本次研究內(nèi)容,且自愿加入;③研究以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④臨床資料完整,意識清晰能夠配合臨床干預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患處青色痣、白癜風等疾病者;②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③活動性炎癥;④惡性腫瘤及自身免疫性疾?。虎菽δ苷系K、免疫功能障礙、激光治療相關禁忌癥;⑥認知障礙無法配合研究開展者。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除墨鏡、遮陽傘等的防曬外,還應避免日常服用激素藥物,積極治療加重黃褐斑的慢性疾病,并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抗過敏、保濕的醫(yī)學護膚品治療;用微針,治療方式為:消毒后清理需要治療的部位,涂抹麻藥膏,將消毒完成的微針與枕頭放入生理鹽水中清理麻藥膏,使用針管抽出溶媒倒入凍干粉,配置凍干粉溶液,在待操作部位涂抹凍干粉溶液,溶液滴到臉部后使用微針滾動,以密集出血為最佳,特指長微針滾輪。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采取755 nm皮秒激光治療,儀器購買自美國賽諾秀755nm皮秒翠綠寶石激光,參數(shù)設置調(diào)整:能量密度0.25-0.67J/cm2,光斑直徑在6-10mm,頻率為10Jz,波長755nm,對患者患處進行激光治療,設定治療區(qū)域,以患者感受到輕微灼熱痛為宜,注意激光治療中避免過燙損傷皮膚。
在患者治療后3月觀察MASI評分[4]、Canfield VISIA系統(tǒng)色斑殘留評分[5]、癥狀消退時間、不良反應及臨床療效。
MASI評分:總分48分,分數(shù)越低提示患者黃褐斑治療效果更好。
Canfield VISIA系統(tǒng)色斑殘留評分:總分6分,分數(shù)越低提示患者色斑改善越好。
分析兩組治療后3月的癥狀消退時間(色斑消退時間、黃褐斑消退時間)及不良反應(包括紅腫、疼痛、色素沉著總發(fā)生率)。
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顯效:治療后患者雀斑及黃褐斑小腿超過90%,無不良反應;有效:治療后患者雀斑及黃褐斑面積減退在90-60%,無不良反應;無效:治療后雀斑及黃褐斑減退面積低于60%;治療總有效為顯效與有效×100%。
采用SPSS 22.0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數(shù)據(jù)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計數(shù)數(shù)據(jù)以[例(%)]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后的MASI評分、色斑殘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所示。
表1 兩組的MASI 評分、色斑殘留評分對比分析(±s )
表1 兩組的MASI 評分、色斑殘留評分對比分析(±s )
觀察組色斑消退時間、黃褐斑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所示。
表2 兩組的癥狀消退時間(±s、月)
表2 兩組的癥狀消退時間(±s、月)
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所示。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所示。
表3: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分析[n(%)]
表4 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對比分析[n(%)]
雀斑是指面部皮膚上黃褐色點狀色素沉著斑,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其數(shù)目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多見于面部位置。黃褐斑與雀斑相同,是常見于面部的皮膚色素沉著斑,是由多種因素導致患者顏面部發(fā)生色素沉著斑,與紫外線等有一定關聯(lián)[8]。一般情況下,黃褐斑患者病變位置的黑素細胞活性更強于健康人員,同時,該類患者組織黑色素的細胞也逐漸增加,且樹突可明顯突出,促進黑色素沉淀[9]。而755 nm皮秒激光則能夠利用光熱作用迅速吸收黑色素靶基,使光能轉(zhuǎn)變?yōu)闊崮?,激光能夠直接穿透表皮達到真皮位置并粉碎黑色顆粒,使黑素細胞迅速膨脹并破裂,形成較小的顆粒并逐漸吞噬[10]。同時,治療后黑素顆粒最終能經(jīng)由皮膚及腎臟排出體外,激光時間并不會長于皮膚組織熱弛豫時間,因此能夠減輕周圍細胞組織的損傷,預防在治療期間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11]。但是在755 nm皮秒激光治療中,由于激光治療需要的時間長且治療后有較高的復發(fā)率,因此仍需對患者采取藥物治療,減輕患處皮損,并提高色素治療效果[12]。
微針是臨床常用于治療黃褐斑等多種疾病的常見方式,其能夠達到一定的淡化半點效果,利用滾動的針頭幫助刺激皮膚,并能夠使皮下膠原蛋白快速生成,將部分營養(yǎng)成分帶入到真皮層中,對皮膚的滋養(yǎng)效果明顯更高,同時也能明顯淡化斑點[13]。在于激光聯(lián)合治療中能夠利用與酪氨酸相似的化學結(jié)構(gòu),競爭性結(jié)合酪氨酸位點,以減少黑素細胞合成,從而抑制黃褐斑及雀斑的生成,達到色素消退的目的[14]。此外,激光治療可能對患處造成一定的損傷,為避免治療后發(fā)生炎癥影響色素沉著,對患者用微針治療則能夠明顯降低色素沉著現(xiàn)象,且不會對人體造成不良應,促進患處皮膚屏障修復,達到預期的治療目標[15]。
本次研究對患者采取了755 nm皮秒激光聯(lián)合微針治療,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觀察組治療后的MASI評分、色斑殘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可見755 nm皮秒激光聯(lián)合微針能夠改善相關評分。這主要是由于755 nm皮秒激光能夠提高對褐色顆粒的粉碎效果,促進黑素細胞的吸收,而吸收后能夠經(jīng)肝臟代謝,因此能夠在盡可能降低損傷的情況下提高色斑治療效果。此外,觀察組所需色斑消退時間、黃褐斑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提示755 nm皮秒激光聯(lián)合微針能夠明顯縮短黃褐斑等消退時間,聯(lián)合臨床微針用藥則能夠減少色素沉著,因此患者色斑減退評分改善更明顯。
此外,本次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可見,755 nm皮秒激結(jié)合微針并不會對患者身體造成嚴重影響。這主要是由于755 nm皮秒激光能夠加強色素粉碎吸收,利用肝臟代謝的方式清理,并不會對患處造成嚴重損傷,而微針治療則能夠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淡化斑塊,并不對身體代謝等造成影響,在治療后也不會出現(xiàn)色素沉著等不良反應。此外,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由該項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755 nm皮秒激結(jié)合微針治療更能提高治療效果。這主要是由于聯(lián)合治療下兩種治療可達到優(yōu)勢互補的效果,治療下能夠保證患者治療安全,又可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患者疾病治療中用755 nm皮秒激光聯(lián)合微針治療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縮短雀斑及黃褐斑消退時間,較常規(guī)微針治療更能提高治療效果,改善臨床癥狀,且治療后不良反應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