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校飛,許 濱,許 晶,周思怡
“體育強國”的國際定位,明確了我們當代體育人的歷史使命,大學生體育是強國體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2019年第30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舉行,16支會員國家隊參加了此次女籃比賽,中國大學生女子籃球隊(以下簡稱中國隊)與澳大利亞、芬蘭、加拿大同分在D組,小組第二晉級8強賽,交叉賽負于美國,之后排名賽中相繼負于俄羅斯和捷克,最終獲得第八名,是2009年后純大學生球員組隊以來最好成績。世界大學生運動會(FISU World University Games)是由“國際大學生體育聯(lián)合會”(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主辦,只限在校大學生和畢業(yè)不超過兩年的大學生(17-28歲)參加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使辦于1959年,素有“小奧運會”之稱。盡管我國大學生籃球聯(lián)賽自1998年正式推行以來經歷了二十多個年頭,但是各支球隊的教練員和運動員們對此項賽事參賽球隊、對手球隊人員構成、戰(zhàn)術打法等并不了解。2023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在中國成都舉辦,中國大學生體育協(xié)會項目部主任趙興向中青報記者介紹,中國大學生女籃有望奪牌。球場如戰(zhàn)場,按目前公布的信息女子組將由15支會員國家隊參賽,根據(jù)2019年第30屆16支參賽隊伍的表現(xiàn),前八名隊伍依然將是中國隊的主要對手。中國隊要想提高世界范圍的競爭力,在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同時必須對世界整體水平及對手也有全面的了解。本研究試圖通過對2019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女籃前八強技術指標量化對比分析,進一步全面了解掌握世界大學生女籃的整體水平,清楚我國女籃在國際賽場上的優(yōu)劣點,為中國女子籃球代表隊在中國舉辦的世大運中取得突破性的成績提供理論參考。
本研究以2019年第30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女子籃球前八名球隊的技術數(shù)據(jù)指標及比賽表現(xiàn)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中國知網、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相關文獻資料,了解相關研究的動態(tài)及成果,為本研究提供科學的依據(jù)以及參考。
1.2.2 比較分析法
利用Excel對2019年世界大運會女子籃球項目前八名隊伍技術指標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并且從球員來源、隊伍構成以及相關技術統(tǒng)計指標進行對比分析。
1.2.3 可視化分析
通過Tableau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了深度多維的可視化對比分析和呈現(xiàn),充分發(fā)揮了可視化和數(shù)據(jù)庫的合力。
一直以來有“小奧運會”之稱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始辦于1959年,其前身為國際大學生運動會。仿奧運會賽制,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也分為夏季運動會和冬季運動會,自1959年第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意大利都靈舉辦,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985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至2022年3月,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已舉辦過30屆,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于2022年6月26日-7月7日在中國成都舉辦?;@球項目1959年都靈大運會上被列為必選項目,共有15個代表隊參加,當時該項比賽只有男子籃球錦標賽,前蘇聯(lián)代表隊獲得了第一枚金牌。1961年索菲亞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女子籃球錦標賽。我國于1977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首次參加籃球項目的比賽,在至今為止所舉辦的30屆世大運中,中國大學生女籃總共獲得了2次冠軍。
如圖1所示,在第11至17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我國女子籃球項目的成績非常出色,并且在1993年第17屆運動會上奪冠。之后的大學生女籃的成績下滑,但在2003年第22屆運動會上再次奪冠。與一些高校球員、教練員交流溝通時發(fā)現(xiàn)大家對于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女子籃球項目的相關信息知之甚少,反映出了本項賽事的關注度較低。然而從國際范圍來看,大學生籃球一直都是各個國家和地區(qū)十分重視的比賽,也是各國高水平競技人才選拔的高地。中國大學生女籃2005年之后的比賽成績一直在第10名左右徘徊,成績不太理想,2019年第30屆運動會中國隊獲得第八名,創(chuàng)造了大學生組隊以來的最好成績。這與近年來我國女子籃球體教融合推進較好關系密切。2023年將成為中國大學生女子籃球隊再創(chuàng)佳績的重要歷史關口。
圖1 中國大學生女籃歷年成績趨勢圖
2019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女籃項目由1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代表隊參加,分為4組,中國女籃小組賽與澳大利亞、芬蘭和加拿大同在D組,如表1所示。
表1 2019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女籃比賽分組
從表2看,16支隊伍中美國隊平均年齡最小,僅為19.1歲,球隊由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組隊,是美國歷史上第三支由整支學校隊伍代表參賽的球隊,首次拿到獎牌。其優(yōu)勢在于球隊一起訓練磨合時間長,教練員對球員個人技術優(yōu)劣勢能夠掌控自如,并且隊伍內線實力強大,在6場比賽中(包括正式比賽前的一場與日本的熱身賽)限制區(qū)得分超出對手104分。
表2 2019世界大學生女子籃球比賽八強隊伍基本信息表
根據(jù)調查分析,冠軍球隊澳大利亞代表隊雖然年齡上沒有優(yōu)勢,但由于體制不同,參賽球員大部分來自國家青年隊,甚至國家隊,對抗能力較強。內線中鋒效力于WNBA球隊,全隊場均罰球22.8次,除了美國隊場均22.5次緊隨其后,與其他隊相比,實力遙遙領先,可見其內線殺傷之大。
葡萄牙和俄羅斯代表隊平均年齡較大,經驗較為豐富,俄羅斯女籃在交叉賽中6分之差輸給了日本,導致最終沒有進入四強。葡萄牙女籃盡管平均身高不高,但是速度很快,外線三分出手多且命中率較高,場均三分命中率達到36.5%,場均三分球得分占球隊總得分1/3。
此次參賽的前八強隊伍中,只有美國女籃代表隊所有球員來自同一所大學,其次是中國代表隊來自2所大學,其他代表隊都來自多所大學,尤其是澳大利亞和捷克代表隊,分別來自10所、11所不同大學。
第4-7名球隊在年齡、身高等方面都沒有太大的優(yōu)勢,平均身高都低于中國隊。
從整體上了解對手對于教練組備戰(zhàn)是非常重要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傳奇教練迪·恩史密斯曾說過:“在準備比賽前,快速看三個數(shù)據(jù):本隊每回合得分、對方每回合失分以及總的回合數(shù),就可以知道在接下來的比賽攻防中需要做些什么調整了。”通過對2019年前八球隊整體攻防效率的分析,能夠對世界大學生女子籃球隊伍水平有整體的認識和掌握。
球隊進攻效率,指球隊在比賽中每100回合攻守轉換所得到的分數(shù),一支球隊若是擁有更強的進攻能力,則其進攻效率值也會越高。球隊防守效率指球隊每100回合的失分,球隊防守能力越強則防守效率值越低。
圖2 2019年世界大運會女籃前八強進攻與防守效率象限圖
由圖2可知,位于第四象限的澳大利亞隊為冠軍、美國隊為亞軍、日本隊為第四名,她們的進攻效率值都高于本次賽會的平均進攻效率值98.29%,而防守效率值則低于本次賽會的平均水平89.93%。排名第三的葡萄牙隊雖然進攻效率值不如排名低于它的日本隊、中國隊以及中國臺北隊,但是由于其防守效率值非常的低,這就意味著在葡萄牙隊參戰(zhàn)的比賽中,其防守能力好,失分相對其他球隊會更少,因此防守能力強是葡萄牙隊獲得第三名的重要保障。反觀中國隊,進攻效率值為103.08,僅次于冠軍球隊澳大利亞女籃和排名第六的中國臺北女籃。單從進攻效率上看,中國隊的數(shù)據(jù)表現(xiàn)還是較為出色的,然而由于其防守效率值很高,球隊每百回合失分較多,中國隊最終取得的成績并沒有在進攻效率值上看到的那么好,這也是中國隊最終排名第八的一項關鍵因素。
隨著籃球運動的發(fā)展,簡單的數(shù)據(jù)難以滿足客觀準確反映球隊真實情況的需求,CBA、NBA等國內外聯(lián)賽都已經采用更為先進的高階數(shù)據(jù)作為隊伍技戰(zhàn)術分析的基礎,幫助教練員團隊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戰(zhàn)術、策略,同時還能精準評估、衡量雙方球員的攻防能力。攻防四要素是根據(jù)比賽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計算,并通過百分制處理而得出的效率值,能夠客觀地體現(xiàn)球隊真實實力。
進攻四要素包括有效命中率、造罰球率、進攻籃板率及失誤率,通過這四個標準化處理了的數(shù)據(jù),我們就能了解一支球隊在進攻端的大概情況了。
2.4.1 有效命中率與造罰球率對比分析
本隊進攻有效命中率和造罰球率,代表著一支球隊進攻的“質”。中國大學生女籃投籃有效命中率為47.6%,僅次于中國臺北與澳大利亞隊,且與澳大利亞隊只相差0.2%,其造罰球率為21.1%,在八強隊伍中排名第2,僅次于本次冠軍得主澳大利亞隊。由圖可以看出,在有效命中率以及造罰球率上,中國隊的數(shù)據(jù)都十分優(yōu)秀,并不比前幾名的隊伍差多少,這也與上文中國隊進攻效率值較高相吻合。
圖3 2019年世界大運會女籃前八強有效命中率及造罰球率指標柱狀圖
圖4 中國隊與世大運和東京奧運會投籃效率平均值對比圖
奧運會是世界籃球最高水平比賽,2020東京奧運會女子籃球三分命中率平均值達到33.8%,而中國大學生女子籃球隊在世界大運會中的三分命中率高達34%,遠遠高出賽會三分平均命中率。在出手次數(shù)上,中國隊出手30次,世大運賽會平均出手次數(shù)為19.9次,東京奧運會的平均出手次數(shù)是21.9次,可見中國隊的進攻表現(xiàn)正如主教練董志權所言以外線遠投為主要進攻手段,并且質量相當高。二分球表現(xiàn)略低于賽會平均水平,與東京奧運會平均水平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結合視頻也能看出中國隊的內線實力較弱,造犯規(guī)率主要是外線突破殺傷獲得,例如后衛(wèi)宋珂昕場均造犯規(guī)4.3次,全隊排名第一,前鋒楊陸晨洪場均3.8次,排全隊第二。
2.4.2 進攻籃板率和失誤率對比分析
在傳統(tǒng)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中,一般會用場均籃板數(shù)來衡量一支球隊的籃板能力,同時也基本上等同于衡量一支球隊的進攻球權多少,由于每支球隊投籃出手次數(shù)和命中率的不同,有時會誤導球隊,并且忽略了失誤在球權中的作用。進攻籃板率和失誤率代表著進攻或者防守的“量”,進攻籃板率越高則代表著更多的進攻球權獲得,而失誤率越高則代表著進攻球權的失去。
圖5 2019年世界大運會進攻籃板率與失誤率指標柱狀圖
通過對2019年世界大運會女籃前八強的進攻籃板率進行計算可以看出,中國隊的數(shù)據(jù)并不好,其進攻籃板率為23.9%,在八支隊伍中居于末位,但這與中國隊投籃命中率較高有一定的關系。進攻四要素中還包括失誤率,與防守效率相同,失誤率越低,說明球隊失誤數(shù)越少,由圖可知,中國隊在比賽中對于失誤的控制還是較好的,其失誤率為15.5%,僅略高于排名第三的葡萄牙隊。
整體來看中國隊進攻端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尤其是外線的進攻能力較強,但內線偏弱。目前就讀于北京體育大學的李月汝、上海交通大學的韓旭都符合參加比賽的條件,兩名球員在WNBA也有非常好的表現(xiàn),2023年成都大運會如果這兩名球員能夠參加比賽,增強內線實力,中國隊的成績一定能夠有所突破。
教練員在準備比賽時,不光要知道進攻,還要知道防守。相對于進攻來說,限制對手有效命中率,提升對手失誤率,限制對手前場籃板率,限制對手罰球率,這四個值的表現(xiàn)就基本說明了防守的優(yōu)劣。
2.5.1 對手有效命中率與造罰球率對比分析
在進攻中已經討論了,有效命中率和造罰球率,代表著一支球隊進攻的“質”,那么反過來看,對手的進攻有效命中率和造罰球率,則代表著本隊防守的“質”。
圖6 前八強隊伍對手有效命中率曲線圖
從圖6可以看到,中國女籃對手有效命中率較高,為44.2%,倒數(shù)第三,說明中國女籃的防守質量較低,對手獲得投籃機會的受干擾程度較低。中國女籃的對手有效命中率僅優(yōu)于中國臺北女籃和俄羅斯女籃。第三名的葡萄牙女籃進攻有效命中率僅為42.9%,位列賽會第五,但是對手有效命中率僅為33%,遠遠低于其他7支隊伍,說明葡萄牙女籃是依靠高質量的防守贏得比賽的。
對手罰球次數(shù)越多,說明本隊防守犯規(guī)越多。從圖7和圖8看,美國隊讓對手場均罰球出手20次,排名第一,可見美國女籃在防守中犯規(guī)次數(shù)最多。葡萄牙女籃對手場均罰球出手18.2次,但是在對手罰球率上,美國為23.4%,葡萄牙為24.3%。罰球率是罰球次數(shù)除以總投籃出手次數(shù),相同罰球出手次數(shù)下,總投籃次數(shù)越多,罰球率越低,可見美國女籃讓對手投籃出手的次數(shù)高于葡萄牙隊,防守相對來說較差,更沒法和澳大利亞女籃相比,這也是美國女籃沒有奪冠的重要因素。中國女籃在犯規(guī)次數(shù)方面處于中游水平,但是結合對方罰球率來看,還是體現(xiàn)出中國女籃讓對手獲得罰球機會較多。日本女籃在對手罰球次數(shù)和罰球率上,在前八名的隊伍中表現(xiàn)最好,結合近幾年日本國家女籃在世界杯的表現(xiàn),可以看到日本女籃在防守的技術規(guī)范性上更為扎實,更強調腳步快速移動,從人才培養(yǎng)角度看大學輸送到國家隊的一貫制也得到了很好的發(fā)揮。
圖7 前八強隊伍對手場均罰球次數(shù)曲線圖
圖8 前八強隊伍對手罰球率曲線圖
從對手有效命中了和對手罰球率看,與前7名隊伍相比,中國大學生女籃在防守端不但讓對手有更多的投籃出手機會,并且對投籃機會的干擾較低,對手造犯規(guī)罰球的次數(shù)也較多。
2.5.2 對手前場籃板率與失誤率對比分析
“籃板球就是生命線”是所有籃球人的共識?;@球運動的本質是回合制項目,原則上對抗的雙方球隊是輪流進攻的,在籃球運動發(fā)明之初,領先的球隊通過傳導球來控制球,不給對方獲得進攻球權的機會從而達到贏球的目的。但是自從1951年NBA發(fā)明了24秒進攻時間后,加快了比賽的節(jié)奏,也提高了比賽的觀賞性。一支球隊的進攻籃板球越多就保證了越多的得分機會,而對手的進攻籃板球越多,也就反映出這支球隊的防守質量較低。
圖9 前八強隊伍對手進攻籃板率和失誤率對比圖
在進攻端看到中國隊的進攻籃板率較低,這與中國隊的投籃命中率有關,出手少,命中率高,進攻籃板的搶獲率自然就低了。而在防守端,從圖9中可見,中國女籃的對手進攻籃板率為41.9%,遠遠高于其他球隊,僅低于中國臺北隊的42.9%。誠然,這也與對手球隊的投籃命中率和出手次數(shù)有關,但是也能反映出中國女籃在防守端的籃板球爭奪相對來說較差。
對手失誤率能從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防守的侵略性以及對手控制球的能力,圖9顯示中國隊在對手失誤率的指標上與日本較為接近,低于中國臺北隊、葡萄牙隊和美國隊,優(yōu)于澳大利亞隊、俄羅斯隊及捷克隊。
從整體數(shù)據(jù)看,對手有效命中率、造罰球率及進攻籃板率高是造成中國女籃防守效率較低的數(shù)據(jù)指標,結合視頻看,中國女籃在防守端對對手投籃機會的控制還有待提高。盡管在進攻端中國隊有不錯的表現(xiàn),但是最終的成績還需要高質量的防守來保障。
我國大學生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歷史表明國家政策決定了中國大學生女籃的組隊球員來源,對比賽成績有著很大的影響。從第30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前8強隊伍來看澳大利亞女籃、美國女籃處于第一集團水平,其他球隊水平都在伯仲之間,中國女籃有機會獲得更好成績。中國隊進攻效率方面,處于世界一流水平,三分球是中國隊的主要得分手段。中國對防守端質量較差,效率低,防守籃板球是短板。在備戰(zhàn)2023年成都大運會時,發(fā)揮體教融合政策優(yōu)勢,陣容組合上補強內線,繼續(xù)保持遠投的技術優(yōu)勢,強調防守整體質量,加強防守籃板球的拼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