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彤
( 遼寧省大連市中心醫(yī)院 , 遼寧 大連 116033 )
現(xiàn)如今人民越來越重視保養(yǎng),加之醫(yī)療技術的進步,使85歲以上的高齡群體逐漸壯大,此類人群生理機能逐漸衰減,有著較高的骨科疾病發(fā)生率,如:踝關節(jié)骨折、股骨頸骨折等,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才能恢復正常的下肢功能。不過高齡患者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退變,基礎性疾病多,手術耐受性差,如果手術麻醉處理不當,會提高手術風險,所以要加強對麻醉的護理[1]。本院為了探討手術麻醉護理配合的效果進行深入研究,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選取86例本院行下肢手術的高齡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時間為2019年4月-2020年6月入院,隨機分成2組各43例。其中,對照組年齡85-92(87.23±1.05)歲,其中20例女患、23例男患,手術類型:18例髕骨骨折手術、11例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9例半髖關節(jié)置換術、5例踝關節(jié)骨折手術。觀察組年齡85-91(87.06±1.13)歲,其中19例女患、24例男患,手術類型:19例髕骨骨折手術、10例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8例半髖關節(jié)置換術、6例踝關節(jié)骨折手術。分析處理所有高齡患者的基線資料,不具有顯著差異(P>0.05)。
2 方法:對照組高齡患者在手術期間進行常規(guī)的手術護理配合,即術前評估,術中監(jiān)測生命體征,與麻醉及手術醫(yī)生默契配合,處理緊急情況等。觀察組高齡患者則進行手術麻醉護理配合,如下:(1)術前麻醉護理配合。①訪視:手術前1天,麻醉醫(yī)生、巡回護士一同來到患者病房,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器官功能、心理狀態(tài)等,評估麻醉風險,提前制定護理應對措施。同時,采用簡單明了的語言為患者和家屬講解麻醉相關知識,包括麻醉效果、感受、方法等,讓患者放松心情,避免出現(xiàn)麻醉不良事件。②心理指導:因為骨科疾病多會給患者帶來劇烈的疼痛感,所以患者容易出現(xiàn)異常的情緒變化,情況嚴重可造成心率加速、血壓升高、血糖升高,影響麻醉安全。為此,護理人員要靈活運用語言和非語言技巧,給予患者耐心的鼓勵和安撫,幫助減輕負性情緒,穩(wěn)定心態(tài),更好的應對手術。(2)術中麻醉護理配合。①入室護理:及時留置導尿管,開放靜脈通路,因為患者血管、皮膚彈性差,穿刺時盡量選擇彈性相對較好,且粗直的血管,以降低穿刺難度。如果心功能無異??焖傺a液擴容。②體位護理:與麻醉師一同對患者的體位做調(diào)整,并協(xié)助完成穿刺,因為生理結構較特殊,所以穿刺難度大,如果是硬膜外麻醉,在操作時讓患者呈側臥位,最大程度彎曲身體,使棘突間隙擴大,降低操作難度。另外,如果患者不能配合麻醉,將其頭部降低,以便更好的進行呼吸管理[2]。③手術觀察:麻醉見效后妥善安放患者的肢體,手術操作期間密切觀察患者呼吸頻率、呼吸通暢度、生命體征等,有異常及時和麻醉師取得聯(lián)系,進行處理。④保暖護理:術中寒戰(zhàn)的產(chǎn)生與低體溫有著一定關系,因為高齡患者本身體溫調(diào)控能力就比較弱,術中更要做好保暖工作,盡量縮小身體踝露面積,如有條件使用暖風機、電熱毯等;術中輸注的液體、沖洗液以及氧氣,加熱后再使用,避免體溫丟失。(3)術后麻醉護理配合:因為年齡的原因,患者術后蘇醒時間會相對較長,所以蘇醒期間要給予細心的照料,觀察生命指標變化,完全清醒后將口中、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清理干凈,再拔管,并及時給氧。
3 觀察指標:評估所有研究對象的麻醉優(yōu)良率,如果術中沒有痛感、寒戰(zhàn),肌肉松弛度良好,則為優(yōu);如果術中有輕微的牽拉痛、寒戰(zhàn),肌肉松弛度尚可,則為良;如果術中疼痛嚴重,不能忍受,肌肉緊張,需要更換麻醉方式、注射鎮(zhèn)痛鎮(zhèn)靜藥物才能完成手術,則為差。所有研究對象都根據(jù)主觀感受進行護理滿意度評分,項目涉及環(huán)境、態(tài)度、溝通、操作等,最高分值100分,滿意度高評分高。
4 統(tǒng)計學分析:SPSS19.0軟件作為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處理工具,x2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呈統(tǒng)計學意義時P<0.05。
5 結果
5.1 2組高齡患者麻醉優(yōu)良率對比:觀察組42例、對照組37例麻醉效果良好,分別占比97.67%和86.05%,存在較大差異(P<0.05)。見表1。
表1 2組高齡患者麻醉優(yōu)良率對比(n,%)
5.2 2組高齡患者手術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41例、對照組35例對手術護理滿意,分別占比95.35%和81.4%,存在較大差異(P<0.05)。見表2。
表2 2組高齡患者手術護理滿意度對比(n,%)
骨科高齡患者有著較為特殊生理特點,如基礎疾病多、器官功能減退、適應能力及耐受性差等,所以在進行下肢手術時存在較高的麻醉風險,還會影響手術順利進行,增加麻醉不良反應及手術并發(fā)癥[3]。因此,更要做好手術麻醉護理配合,首先要求護理人員應變能力強、責任心強,術中與麻醉師默契配合,順利完成麻醉,并做好監(jiān)測,如果出現(xiàn)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意外情況時,和麻醉師協(xié)作進行緊急處理,避免威脅患者生命,讓患者平安度過手術期[4-5]。在本次研究中,給予43例觀察組患者手術麻醉護理配合,麻醉優(yōu)良率為97.67%、護理滿意度為95.35%,比進行常規(guī)手術護理配合的對照組的86.05%和81.4%高,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P<0.05)。提示,手術麻醉護理配合的應用,能最大化麻醉效果,避免出現(xiàn)麻醉意外事件,讓手術成功展開,同時,提高對護理的滿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