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王欽,魏良燕,馮晶
1.吉安市中心人民醫(yī)院,江西 吉安 343000;2.上海市東方醫(yī)院吉安分院,江西 吉安 343000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慢性疾病之一。就老年群體來講,患者身體機能降低,合并多種慢性疾病,因此相關并發(fā)癥也更多,如腎衰、腎小動脈硬化、腦出血等,相關調查顯示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衰發(fā)生率較正常血壓者高2 倍[1]。此外,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致殘率和致死率也明顯高于成年人。目前臨床治療此病癥常用藥物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可有效改善血壓水平,但是因為患者需要終生服藥,各種不良情緒也隨之而來[2]。近段時間的研究證明,藥物治療過程中,聯(lián)合認知行為情志療法可緩解患者負面心情,消解其不良情緒,可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3]。本研究分析情志療法措施對82 例老年女性高血壓患者治療過程中產生的臨床價值。
選擇2021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于吉安市中心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82 例老年女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1 例)患者年齡(70.69±5.16)歲,年齡范圍60~89 歲;病程(10.36±2.22)年,病程范圍1~29 年。研究組(41例)患者年齡(71.30±5.12)歲,年齡范圍62~88歲;病程(11.61±2.21)年,病程范圍1~30 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交流無障礙;(2)符合WHO 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3)入組患者均適合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4)均簽署知情同意書;(5)可獨立完成量表測量。
排除標準:(1)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2)合并精神類疾病患者;(3)意識障礙者;(4)臨床資料缺失者;(5)中途退出者。
所有患者均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療: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寧波大紅鷹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161,規(guī)格:5 mg),5 mg/次,1 次/d。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干預,定期測量患者血壓,嚴密觀察患者不良反應及用藥效果,指導其合理運動、飲食等。
研究組患者予以認知行為情志療法:(1)認知療法:護理人員需注重與患者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有針對性教育,告知患者高血壓發(fā)病危害、發(fā)病原因、控制血壓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與患者家屬交流,向其講解治療相關知識。此外也要告知患者切勿擅自停藥、改藥,嚴格遵醫(yī)囑用藥,還可以發(fā)放健康知識手冊,便于患者記憶。(2)飲食療法: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多攝取低脂、低鈉、低鹽、富含鈣、鋅的食物;糾正其不良行為習慣,督促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多參加有氧運動,同時合理安排其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若患者有飲酒史、吸煙史,應鼓勵其戒煙酒[4]。(3)情志療法:盡量滿足患者心理需求,詢問其身體狀況,鼓勵患者表達內心想法及感受,積極面對疾病。如果患者情緒波動較大,應予以充分的支持和理解;對患者進行穴位按摩,如按壓患者頭部三經部位,五指按頭,推及后枕,對風池穴進行按揉,每個穴位按摩30 s,每次按摩3 min[5]。
(1)血壓水平;(2)心理狀態(tài):評估工具可確定為SDS 量表和SAS 量表[6],分值與患者心理情況目標成反比;(3)生存質量:評估工具可確定為健康調查簡表(SF-36)量表[7],評估內容共有8個維度,分值與生存質量情況目標成正比。
本次研究中針對患者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均應用SPSS 22.0,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收縮壓和舒張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與對照組繼續(xù)比對此項指標,顯示前者低于后者,P<0.05,具體數(shù)據(jù)如表3。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變化分析() mm Hg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變化分析() mm Hg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研究組患者在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總體健康、生理機能以及精力等方面的生存質量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shù)據(jù)如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生存質量指標評分分析 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生存質量指標評分分析 分
兩組患者治療前SDS 量表和SAS 量表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shù)據(jù)如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理狀態(tài)量表評分分析 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理狀態(tài)量表評分分析 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高血壓病程較長,患者需要長期服藥控制疾病進展。作為臨床常用的高血壓治療藥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可以有效降低血管平滑肌內鈣離子水平,抑制細胞外鈣離子內流,具有減少外周血管阻力、松弛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8]。高血壓疾病在臨床上典型性較強,是重要身心疾病之一,患者情緒的波動在很大程度上會對自身血壓數(shù)值產生較大影響,針對此種疾病的治療,臨床主要利用藥物治療降低血壓,并不重視患者在情緒方面的變化,對照組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其治療效果不夠理想。李秋生[9]研究中分析了護理干預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效果,干預措施比較多樣,其類型主要為生活、行為以及認知情緒等相應干預措施,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的血壓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李芙蓉,劉力戈[10]研究中分析了輕中度高血壓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治療中的情緒干預措施及其效果,結果顯示,情緒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臨床療效。
認知行為情志療法是一種結合了情志干預和認知行為干預的護理方法。通過對患者實施有效情志干預,不僅能教會患者合理調節(jié)情緒放松心情,還可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建立良好的疾病認知思維,進而控制血壓穩(wěn)定。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的血壓水平降低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這可能與按摩刺激機體體表,激活肌肉或皮膚中的部分感應器,進而使患者學會情緒調節(jié),增強患者治療信心有關;除此之外,在研究過程中患者心理層面的分值數(shù)據(jù),顯示兩組差異較大,因此可確定認知行為情志療法,對患者的錯誤認知糾正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此種治療方式可有效轉變患者的負面情緒。另外,患者在生存質量上的評分數(shù)值也顯示巨大差異,均進一步提示了老年女性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期間實施認知行為情志療法的臨床效果。
綜上,在老年女性高血壓患者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療期間,對患者聯(lián)合實施認知行為情志療法,可進一步改善患者血壓水平和心理狀態(tài),提高其生存質量,效果較好,值得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