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平,程梁,蔣振偉,蔣艷,鄒素蘭,胡楠
(蘇州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藥學部,常州 213003)
移植后糖尿病(post-transplantation diabetes mellitus,PTDM)指器官移植術后發(fā)現(xiàn)的糖尿病,是腎移植后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可增加腎移植術后發(fā)生感染、心血管等疾病的危險性,并可導致移植腎失功,降低人/腎存活率,嚴重影響患者長期生存率[1]。目前關于PTDM的危險因素尚未見統(tǒng)一的意見,有研究認為高齡、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炎癥、病毒感染、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藥的應用等可能是PTDM的危險因素。他克莫司作為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鈣調磷酸酶抑制藥,常用于預防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應。然而在抗排異反應的同時,他克莫司存在多種副作用,其中一種就是受體PTDM。多項研究表明他克莫司致PTDM的發(fā)生率與劑量相關,降低他克莫司治療劑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或逆轉PTDM的發(fā)生[1-2]。由于他克莫司治療窗窄,藥動學個體差異大,臨床上需要定期監(jiān)測其血藥濃度,并根據濃度調整用藥劑量以避免免疫抑制不足或過量。他克莫司在體內主要經CYP3A5酶代謝,同時它也是外排轉運體P糖蛋白的底物,有大量研究報道了相關藥物代謝酶和轉運體的基因多態(tài)性與他克莫司體內代謝的關系。筆者前期也發(fā)現(xiàn)CYP3A5*3,POR*28,ABCB1 3435和ABCB1 1236基因多態(tài)性可影響他克莫司的谷濃度[3-5],提示這些基因的突變可能對PTDM的發(fā)生有一定的影響。此外,近年來有研究提示維生素D受體(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態(tài)性可能會通過改變與配體VD3的結合,對CYP3A4的表達水平產生影響,進而導致他克莫司的藥動學個體差異[6-7]。同時,還有研究提示VDR基因多態(tài)性與移植后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有相關性[8-9]。筆者對腎移植受者血液樣本和臨床資料進行收集,檢測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位點,分析移植后1年內他克莫司濃度與PTDM的關系,探討PTDM發(fā)生的危險因素,為PTDM的預防和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1.1臨床資料 對2010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于我院接受同種異體腎移植術受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受者的納入標準:在我院接受腎移植手術;年齡>18周歲;手術資料完整;術前未診斷糖尿病;術后使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類藥物+糖皮質激素三聯(lián)免疫抑制方案。排除標準:二次移植患者;同種異體腎移植術后1年內移植腎失功;同種異體腎移植術后1年內死亡;術后隨訪時間<12個月。根據納入和排除標準,最終共360例受者納入本研究。本研究經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查批準(倫理編號:2021科第151號)。
1.2免疫抑制方案 術后免疫抑制藥方案均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MPA)類藥物+糖皮質激素三聯(lián)用藥。MPA類藥物在腎移植術前12 h內開始口服,嗎替麥考酚酯500~1000 mg·d-1(或麥考酚鈉360~720 mg·d-1),每日2次。糖皮質激素用法為術中及術后1 d靜脈滴注甲基強的松龍500 mg·d-1,術后第2 天或第3 天減為250 mg·d-1。此后口服潑尼松片40 mg·d-1,逐漸減量至10~20 mg·d-1。他克莫司劑量為0.07~0.15 mg·kg-1·d-1,每天2次,8:00和20:00口服給藥,首次劑量在腎移植術后第1至第3天給予。其后根據血藥濃度進行調整,術后1個月內目標血藥谷濃度為8~12 ng·mL-1。
1.3PTDM診斷標準 目前公認的PTDM診斷標準是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對糖尿病的定義:有糖尿病癥狀且至少1次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xiàn)BG)≥7 mmol·L-1或隨機血糖≥11.1 mmol·L-1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中2 h血糖≥11.1 mmol·L-1或糖化血紅蛋白(HbA1c≥6.5%)。為了排除腎移植術后的手術應激狀態(tài)等其他因素帶來的影響,PTDM的診斷至少在手術1個月以后[10]。
1.4他克莫司濃度測定 采用均相酶增強免疫分析法(enzyme multiplied immunoassay technique,EMIT)測定他克莫司血藥濃度。西門子Syva 藥物濃度分析儀(Viva-E),配套的Emit2000他克莫司試劑盒、標準曲線和質控藥盒,均為西門子醫(yī)學診斷產品有限公司提供[10]。
1.5基因型分析 采用聚合酶鏈反應(PCR)-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術檢測腎移植受者CYP3A5*3(rs776746)、POR*28(rs1057868)、ABCB1(rs1045642)、ABCB1(rs1128503)、VDR ApaI(rs7975232)、VDR BsmI(rs1544410)、VDR FokI(rs2228570)和VDR Taq1(rs731236)基因型[3-4]。基因型及等位基因見表1,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研究資料具有群體代表性。
1.6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IBM公司的SPSS 23.0版分析軟件,首先對收集的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找出可疑因素:對于分類變量進行卡方檢驗,對于連續(xù)變量,首先考察其正態(tài)性,服從正態(tài)分布,采用均數±標準差表達,選擇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單因素研究;如果不服從正態(tài)分布,采用中位數[下四分位數,上四分位數]表達,選擇兩個獨立樣本的非參數檢驗進行單因素研究;然后對可疑因素再進行多因素研究,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以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術后PTDM發(fā)生率 術后1年內,所納入360例受者中診斷為PTDM 29例,發(fā)生率為8.06%。腎移植術后2~3個月內診斷24例,占82.75%;術后3~6個月內診斷1例,占3.45%;術后6~12個月內診斷4例,占16.67%。術后3個月時非PTDM組FBG為(5.09±0.71) mmol·L-1,PTDM組FBG為(6.92±2.49) mmol·L-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2術后1年內PTDM組和非PTDM組他克莫司血藥濃度 PTDM組和非PTDM組在移植術后1年內他克莫司谷濃度見圖1。PTDM組他克莫司谷濃度在移植術后1個月內各時間點(7,14,21和28 d)均顯著高于非PTDM組(P<0.05),3個月后濃度差異逐漸縮小,在6個月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3個月和12個月時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3PTDM危險因素分析 本研究共納入20余個潛在危險因素,包括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BMI)、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移植前尿蛋白、肌酐、尿酸、膽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住院時間、術后28 d他克莫司血藥濃度、CYP3A5*3(rs776746)、POR*28(rs1057868)、ABCB1(rs1045642)、ABCB1(rs1128503)、VDR ApaI(rs7975232)、VDR BsmI(rs1544410)、VDR FokI(rs2228570)和VDR Taq1(rs731236)基因型。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PTDM組和非PTDM組在HBV、HCV、移植前尿蛋白、肌酐、尿酸、膽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住院時間、CYP3A5*3(rs776746)、POR*28(rs1057868)、ABCB1(rs1045642)、ABCB1(rs1128503)、VDR ApaI(rs7975232)、VDR BsmI(rs1544410)、VDR FokI(rs2228570)和VDR Taq1(rs731236)基因型等因素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而兩組間在受者年齡、BMI和術后28 d他克莫司血藥濃度因素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①與非PTDM組比較,t=0.217~2.764,P<0.05。
結合臨床及統(tǒng)計學P值(P<0.1),將受者年齡、BMI、術后28 d他克莫司血藥濃度、住院時間(P<0.06)、移植前三酰甘油(P<0.06)和移植前高密度脂蛋白(P=0.078)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中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受者年齡[OR1.067,95%CI(1.018,1.118),P<0.007]、BMI[OR1.192,95%CI(1.023,1.390),P<0.024]和術后28 d他克莫司血藥濃度[P<1.470,95%CI(1.261,1.713),P<0.001],是術后1年內PTDM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PTDM發(fā)生率在不同移植中心的差異較大,為2%~50%,這與不同國家地區(qū)、人種、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有關,也與各中心采取的篩查方法、診斷標準、觀察時間以及術后免疫抑制藥方案的不同有關。在腎移植患者中,PTDM在移植后早期即可發(fā)生,通常發(fā)生于術后3~6個月,平均診斷時間為4.3個月[11]。腎移植患者在術后短期內都會出現(xiàn)一個應激性高血糖現(xiàn)象,主要由于使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導致機體產生的應激反應,而后會隨著激素使用劑量減小而降低。因此本研究中對PTDM的判定時間選擇術后1個月至1年內。本研究29例PTDM患者中,82.75%在術后3個月內被確診,評價診斷時間為2個月,與既往研究較為吻合[12-13]。
年齡是PTDM以及糖尿病的一個高危因素,可能由于胰島β細胞功能隨著年齡增大而下降。有研究表明,年齡每增加10歲,PTDM的發(fā)生率增加29%[14],也有文獻報道年齡>45歲腎移植患者發(fā)生PTDM的概率是<45歲患者的2倍[15]。本研究中,所有PTDM患者年齡段分布為:<30歲2例,30~40歲9例,>40歲18例,年齡越大腎移植患者,PTDM發(fā)生率越高,與國內外大部分研究報道一致。
表1 腎移植術后PTDM潛在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表2 PTDM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本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腎移植患者BMI是影響PTDM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在一項韓國腎移植受者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當BMI>25 kg·(m2)-1時,PTDM發(fā)生風險會增加3.46倍[14]。這是由于肥胖會刺激胰島β細胞產生胰島素抵抗,導致葡萄糖清除減慢從而產生PTDM[16]。有臨床研究證實,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如減輕體質量,可有助于預防以及治療PTDM[17]。因此應指導腎移植受者改善生活方式,適當運動,保持BMI在合理范圍。
國內外大量文獻已證實免疫抑制藥是PTDM的一個重要誘因。臨床試驗發(fā)現(xiàn)他克莫司比環(huán)孢素具有更強升高血糖作用[18]。然而他克莫司致PTDM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他克莫司一方面通過直接損傷胰島β細胞,另一方面抑制胰島素基因的轉錄,使胰島素合成減少而誘發(fā)PTDM[19]。由于他克莫司治療窗窄,藥動學個體差異大,臨床使用時需要定期監(jiān)測患者的血藥濃度并調整用藥劑量,以避免免疫抑制不足或過量。多項研究表明他克莫司致PTDM的發(fā)生率與劑量相關[1-2,20],降低他克莫司治療劑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或逆轉PTDM的發(fā)生,提示PTDM的發(fā)生可能與他克莫司的藥動學相關。RODR GUEZ-RODR GUEZ等[21]研究發(fā)現(xiàn)他克莫司濃度>10 ng·mL-1可增加糖尿病的風險,且他克莫司致糖尿病作用呈劑量依賴性。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他克莫司濃度>15 ng·mL-1是PTDM的危險因素[22]。本研究結果顯示PTDM患者他克莫司濃度顯著高于非PTDM患者,這與國內外的相關研究結果一致[1,23]。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PTDM患者與非PTDM患者他克莫司濃度在移植后1個月內差異更為明顯,提示移植早期高濃度的他克莫司對移植后糖尿病的發(fā)生影響更大。
近年來隨著藥物基因學的發(fā)展與推廣,證實基因多態(tài)性是影響他克莫司藥動學個體間差異的主要原因。他克莫司是CYP3A代謝酶和P-gp轉運體的共同底物。筆者前期曾對腎移植患者CYP3A5、ABCB1和POR基因多個SNP位點進行檢測與分析,證實CYP3A5*3、ABCB1和POR*28基因多態(tài)性與他克莫司濃度劑量存在一定的相關性[3-5]。而這些基因多態(tài)性與PTDM的相關性也引起廣泛的重視。LANCIA等[24]發(fā)現(xiàn)POR*28/*28和ABCB1(rs1045642)CC或CT基因型攜帶者在腎移植術后發(fā)生PTDM的風險顯著更高。此外近年來也有文獻報道了VDR基因多態(tài)性與PTDM的相關性研究。YAO等[9]報道15.24%腎移植受者術后6個月內出現(xiàn)PTDM,并且VDR Fok1基因型與PTDM的發(fā)展有關。NUMAKURA等[8]研究發(fā)現(xiàn)VDR TaqI基因型也是PTDM的一個風險因素。然而,也有研究報道不同的結果,WANG等[25]研究并未發(fā)現(xiàn)VDR taqI基因多態(tài)性與PTDM具有相關性。本研究檢測這360例腎移植受者的CYP3A5*3(rs776746)、POR*28(rs1057868)、ABCB1(rs1045642和rs1128503)、VDR ApaI(rs7975232)、VDR BsmI(rs1544410)、VDR FokI(rs2228570)和VDR Taq1(rs731236)基因多態(tài)性位點,并將它們與PTDM發(fā)生情況進行統(tǒng)計,但并未發(fā)現(xiàn)這些基因多態(tài)性與PTDM間存在相關性。
綜上所述,年齡、BMI和他克莫司血藥濃度是術后1年內PTDM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針對這些危險因素,可采取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PTDM的發(fā)生率,提高腎移植受者的長期存活率。同時,本研究并未發(fā)現(xiàn)CYP3A5*3(rs776746)、POR*28(rs1057868)、ABCB1(rs1045642和rs1128503)、VDR ApaI(rs7975232)、VDR BsmI(rs1544410)、VDR FokI(rs2228570)和VDR Taq1(rs731236)基因多態(tài)性與腎移植后PTDM發(fā)生存在相關性,為以后的他克莫司及PTDM相關藥物基因組學研究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