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代靈,李 航,王紅強,曹 浪,馮 梅
(深圳中鐵二局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00)
建筑業(yè)安全形勢嚴峻阻礙了其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為減少安全事故發(fā)生,需分析安全事故的產(chǎn)生原因。有研究表明:90%以上的建筑安全事故與人的不安全行為密切相關[1]。因此,為創(chuàng)建良好的建筑施工環(huán)境,需對人的不安全行為進行研究。
建筑施工現(xiàn)場人員組成復雜,包括建設單位派駐施工現(xiàn)場的管理者、受建設單位委托的監(jiān)理人員以及為完成工程建設到現(xiàn)場進行管理和施工的施工方人員。各參與方文化水平差異較大,建筑工人多為農(nóng)民工,受教育程度較低,其不安全行為將直接導致建筑產(chǎn)品存在安全隱患。因此,本文從建筑工人不安全行為的影響因素出發(fā),通過問卷調查、AHP層次分析法,探討導致人的不安全行為各因素的重要性,并根據(jù)研究結果給出合理化建議。
國內(nèi)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對建筑工人不安全行為進行了研究。Khosravi[2-3]通過建立兩階段結構方程模型,探討不安全行為的影響因素;Asilian-Mahabadi H等[4]根據(jù)扎根理論,開發(fā)了新的有效方法來評估影響建筑行業(yè)不安全行為的因素。宋四新等[5]依據(jù)HFACS框架,采用結構方程模型來確定因素的相關性系數(shù),利用AHP得到因素的重要性排序,王玉合等[6]從認知視角和方法論視角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對建筑工人不安全行為進行了多維度、多效度的分析,朱達鈺等[7]通過模型擬合,研究分析了強迫思維、強迫行為、不安全動機與建筑工人不安全行為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
綜合學者們的研究,建筑工人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眾多,各個因素對建筑工人不安全行為的影響程度不同,因此,對人的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及其權重的計算分析是有必要的。通過采取相關對策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有助于減少安全事故,提高項目安全管理水平。
施工現(xiàn)場參與人員較多且均屬于有限理性人,面對問題不一定能做出最優(yōu)決策,且其行為決策受到多種感知因素的影響。建設單位管理者、監(jiān)理人員及施工單位管理人員不直接參與施工,且大多受教育程度高,均是持證上崗,因此其綜合素質較高。而建筑工人直接參與項目施工,來自于全國各地、受教育程度低、安全意識不足、從眾心理較強,遇見問題無法做出安全決策,有時會采取錯誤的應對方法。對于新入職工人剛來到施工現(xiàn)場多是由師傅帶徒弟學習,施工時大多會采用自己覺得簡便的方法而不遵循安全技術規(guī)范,師傅的一些不安全行為會被徒弟學習,這讓建筑項目存在一定的潛在安全風險。因此,本文僅探討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為。
導致建筑工人采取不安全行為的因素較多且復雜,通過文獻閱讀、專家訪談以及建筑市場實際情況篩選出導致建筑工人產(chǎn)生不安全行為的因素,大致分為4個一級指標和18個二級指標,見表1[8-12]。
表1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為的影響因素
層次分析法(簡稱AHP)是美國運籌學家Saaty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是一種基于分層結構度量理論來研究多準則決策過程的方法[13],該方法將與決策有關的元素分解為目標層、準則層、方案層,在此基礎上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
基本計算原理是先構造各分層次要素的判斷矩陣并進行 “1-9”標度的對比打分(對角線上的數(shù)互為倒數(shù)),在計算各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后進行一致性檢驗,一致性比率CR<0.1表明一致性檢驗通過。根據(jù)判斷矩陣計算出的權重大小進行排序,包括層次單排序和層次總排序,最后決策者可根據(jù)層次單排序及層次總排序結果進行決策。CR計算方法如下:
CR=CI/RI
(1)
式中,CI表示一致性指標,RI表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其中CI=(λmax-n)/(n-1)。RI的取值與階數(shù)n有關,n從0~9變化時RI的取值依次為:0、0、0.52、0.89、1.12、1.26、1.36、1.41、1.46。
根據(jù)AHP原理,將表1中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為確定為目標層、4個一級指標作為準則層,18個二級指標作為方案層,構建層次結構模型。
構建兩個因素互相比較的判斷矩陣,包括準則層對目標層、方案層對準則層的判斷矩陣,邀請從事工程項目安全管理工作的專家填寫問卷為判斷矩陣打分,計算因素權重,得到各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1)準則層相對于目標層的權重計算。構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及環(huán)境因素的兩兩判斷矩陣,其判斷矩陣數(shù)值根據(jù)4位專家打分結果的加權平均值計算得到,計算結果保留四位小數(shù),經(jīng)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為4.080 6,其對應的特征向量W0=(0.439 9,0.252 1,0.834 7,0.215 1),將W0歸一化處理得到準則層相對于目標層的權重W(A,B,C,D)=(0.199 9,0.087 8,0.657 2,0.055 1),CI=(4.080 6-4)/(4-1)=0.030 2<0.1,一致性檢驗合格。
2)方案層相對于準則層的權重計算。依次構建方案層相對于準則層的判斷矩陣,計算過程同上,經(jīng)計算一致性檢驗均通過,特征向量歸一化處理后各二級指標相對于一級指標的權重:A中A1、A2、A3、A4、A5權重分別為0.187 8、0.112 0、0.166 4、0.188 2、0.180 6和0.165 0;B中B1、B2、B3、B4權重分別為0.442 3、0.143 1、0.310 3、0.104 3;C中C1、C2、C3、C4權重分別是0.419 8、0.237 3、0.228 4和0.114 4;D中D1、D2、D3、D4權重分別為0.346 3、0.103 5、0.406 4、0.143 7。
3)層次總排序。根據(jù)上述計算結果進行層次總排序,經(jīng)計算,層次總排序CR=0.030 1,其數(shù)值小于0.1,一致性檢驗通過,構建的評價模型打分結果合理,可用于各影響因素的重要性判斷,綜合排序結果見表2。
表2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為各評價指標層次綜合權重
根據(jù)層次總排序結果可知,一級指標中管理因素對建筑工人不安全行為影響程度最大,其次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以及環(huán)境因素。方案層中各二級指標對建筑工人不安全行為影響程度排序前四的四個因素均屬于管理因素,其后依次為其余三因素的各個因素。因此,為減少建筑工人不安全行為,應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應該改善管理環(huán)境,上級管理部門應不斷掌握新的安全知識,提高自身安全文化水平,重視安全工作,加強對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訓,使其安全文化水平和安全意識提高,遇見問題能及時采取正確的應對方式。項目管理人員如班組長、安全管理員等應該多與工人溝通,在工人進行施工操作時實時進行安全監(jiān)管,遇到問題及時糾正。
其次,應該定期進行施工機械的維修檢查,配置合理的施工物品及勞保用品,以免給工人帶來傷害;不良自然環(huán)境下應采用專門的施工方案,提前做好應急救援措施,必要時可暫時停工;工友間應互相督促,以安全施工為榮,嚴格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施工,不可為追求施工速度而忽略安全問題;可設置一些獎罰機制激勵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施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安全氛圍。
最后,項目管理人員不應為了趕工期而縮短建筑工人的休息時間,造成其身體狀況和心理素質不佳,還應定期組織建筑工人進行體檢等。
1)建筑工人受教育程度較低,安全意識薄弱,因此,需分析導致建筑工人產(chǎn)生不安全行為的因素,并通過采取措施對這些因素進行干預,減少建筑工人不安全行為的產(chǎn)生。
2)運用AHP層次分析法計算得到各因素權重中,管理因素權重最大,其后依次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以及管理因素,并根據(jù)分析結果提出了減少建筑工人不安全行為的相應對策。
[ID:013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