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磊
(北京財貿職業(yè)學院旅游與藝術學院 北京 101101)
展示設計是在既定的空間內,運用展示設計技術和語言,通過對展示空間進行科學布局、精心創(chuàng)造,使其產生有獨特性的展示空間范圍。在一般會展活動中,展示設計主要集中在特裝展臺設計領域,一般是由多種展板或者展具,通過對空間的重復、并列、疊加、相交、貫穿等設計手法組織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塑造出展臺的獨特形態(tài)。展示設計在展示空間的分隔與組合的同時,注入藝術、文化、技術、材料、功能等要素,從而產生令人耳目一新的獨特的展示環(huán)境和形式。
空間,是指物質存在的廣延性。展示設計中的空間,是指在展示環(huán)境中,由展板或其他展具分隔或圍合而成的物理空間,這種空間會給人帶來視覺的形體感受和心理體驗。
一項成功的展示設計作品,需要展示設計師具有深厚扎實的空間設計意識和精熟的設計技能。所謂空間設計意識,就是設計師在對展示空間認知基礎上形成的對空間布局、體塊大小、形狀及相互關系的一種觀念和感受。這種觀念對展示設計的整體美感、空間布局的合理性等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垂直形狀和直線造型,給人帶來嚴肅鄭重的感受;圓形和曲線造型,給人以圓融包容的感受;開闊寬大的空間,給人以舒展明朗的感覺;狹長窄小的空間,會給人緊張局促的感受。這些感受都能夠左右展示設計作品給觀者的綜合體驗,從而決定了展示設計是否能夠完美展現(xiàn)所要呈現(xiàn)的設計理念。
很多高校開設的展示設計課程,是會展、展示等相關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教學內容包括展示空間、材料、色彩、照明、陳設、視覺設計等,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應用性,而且涉及的專業(yè)理論領域跨度很大。所以,在展示設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重點引導學生綜合應用展示材料、搭建工藝、平面設計、空間設計等課程所學到的知識,在藝術設計規(guī)律、搭建技術和設計實踐等方面加以重點指導。這些做法對于促進學生的展示設計實踐能力、設計思維和綜合設計應用技能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學生空間設計意識的建立和培養(yǎng)是形成展示設計職業(yè)能力的基礎。
眾所周知,在現(xiàn)代展示設計領域,設計軟件得到廣泛應用,在很多會展項目、展覽項目中,優(yōu)秀的展示設計作品精彩紛呈。但在展示設計課程教學中,不能只強調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軟件的應用,而應在基礎課程階段,強化構成、手繪透視設計圖、展臺模型制作等課程的教學,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扎實的空間設計意識,為上機實操到將來投身到展示設計、會展行業(yè)中各騁所長,打好堅實的設計理念和實踐基礎。
在展示設計課程模塊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門核心課程的教學,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建立、強化、鞏固他們的空間設計意識。
立體構成是運用適用的材料,將點、線、面、體等造型要素,按照形式美原則,組合而成富有個性和審美性的形體構成。
立體構成課程是包括展示設計在內的藝術設計類課程體系必不可少的基礎課程之一,同樣也是展示設計的基礎性課程。這門課程側重于對立體造型和空間形態(tài)的設計形式美的研究,有益于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立體造型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意思維能力。通過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由二維到三維的空間意識和空間造型構成觀念。因此,立體構成課程是創(chuàng)建學生的空間意識以及設計實踐能力的重要基礎課程。
此外從,立體構成本身就是一種較為基礎的空間設計。在課堂練習中,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造型之間的關系設計,處理好造型的整體與局部、尺度與比例等關系,加上對造型的凹凸、粗細、厚薄、剛柔、直曲等特性的把握,形成諸如對比與和諧、節(jié)奏與韻律等造型之間的構成關系。還要在宏觀上,掌握點、線、面、體的關系,創(chuàng)作出和諧且具有設計美感的構成作品。這些立體構成的課程實踐訓練,對于學生的空間意識的初步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圖1 體現(xiàn)韻律感的立體構成作品(作者:李龍坤)
手繪是設計創(chuàng)意的載體與記錄形式,是一種設計創(chuàng)意的最快速、最直接的表現(xiàn)方式。手繪透視圖、手繪效果圖,是展示設計的一種表現(xiàn)手段和技術語言,同樣是展示設計師表達設計理念,將創(chuàng)意理念可視化的重要手段。設計師的創(chuàng)意理念通過其豐富想象力,用其手中的筆表達而來的手繪透視圖、手繪效果圖,可以充分展示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在展示設計行業(yè),手繪效果圖以其快速記錄設計構思、表現(xiàn)力強,高效便捷的優(yōu)勢,被展示設計師廣泛應用。從中可見,手繪透視圖、手繪效果圖對于設計人員的空間意識的有著較高的要求。
手繪透視圖,是把人眼看到的立體物象使用投影成像的原理繪制到紙面上,也就是在平面上表現(xiàn)物體的立體感與空間感,又稱為線透視??茖W透視法,起源于15 世紀初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布魯內萊斯基進行的小孔成像鏡面反射試驗。在現(xiàn)代展示設計行業(yè)中,手繪透視圖是經常使用的一種手法,可以快速地表達其設計意圖,在最短的時間內,抓住設計靈感。在展示設計課程教學中,對于學生來說,地平線、視平線、消失點、一點透視、兩點透視等都是全新的概念,經過課堂的教學和練習,學生掌握了基本的透視畫法,理解了透視變化的規(guī)律,也就很有效的進一步強化了初步建立的空間意識。
手繪效果圖,是在透視圖基礎上,運用相應的技法加以著色,最終使展示設計的空間環(huán)境效果躍然于紙上。手繪效果圖是展示設計師的必備專業(yè)技能,在與甲方溝通,表達展示空間設計的初期方案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手繪效果圖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設計表現(xiàn)技法、深化空間設計意識,進一步提高展示設計的職業(yè)能力。
手繪透視圖、效果圖是展示設計專業(yè)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必修課,學生通過展示設計手繪表現(xiàn)技法的學習和訓練,能夠進一步強化業(yè)已建立的空間設計意識。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敏捷地捕捉自己的設計創(chuàng)意,快速準確創(chuàng)作出展示空間的立體圖像和色彩效果圖。課程中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手繪透視圖、效果圖的實踐,可以為學生下一步的上機實操創(chuàng)作展示設計作品打好基礎。
圖2 車展特裝展臺手繪效果圖(作者:王耕妹、李龍坤)
早在明代,就出現(xiàn)了設計圖紙和模型的使用。到了清代,主持皇家建筑設計200 余年,被稱為“樣式雷”的雷姓家族的歷代匠師,為我們留下被稱作“燙樣”的建筑設計模型,比例準確、制作精細,無疑是古代建筑模型的精品。
展臺模型制作,是現(xiàn)代會展、展示設計行業(yè)發(fā)展的需要。是以三維的形式,使用多種適合的材料,呈現(xiàn)展示空間效果的造型手段。展示設計方案的設計構思和意圖通過微縮模型呈現(xiàn),給觀者以較為真實的展示空間直觀感受。展臺模型的制作過程,使用的材料易于裁切黏合,也易于修改,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展現(xiàn)展示設計方案。
在開設會展、展示設計專業(yè)的高校,展臺模型制作課程,是一個從二維圖紙到三維模型的重要教學階段,對學生的空間設計意識的要求更高。因此,需要特別著力夯實學生的空間意識,引導學生掌握模型制作的工具、材料、比例、空間結構、功能區(qū)域劃分、制作工藝、色彩涂裝等技法,這些無不要求學生具備很好的空間設計意識。學生在展示透視圖、效果圖學習過程中建立的空間意識基礎上,熟悉模型材料的特性與特質、模型表面涂裝處理技法,制作出合乎比例、形態(tài)優(yōu)美、空間設計合理的特裝展臺模型。
圖3 車展特裝展臺模型作品(作者:李龍坤、郭鈺熙、馮鑫)
通過上述的課程模塊,學生掌握了所有設計基礎技能后,具備了展示設計的基本實踐能力,同時也具備了較為全面的展示空間意識。最后,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進行上機實操,運用ATUcad、3Dmax、Vray、C4D 等專業(yè)設計軟件,以展示空間設計流程為主線,通過三維展示軟件進行三維建模,創(chuàng)建出準確直觀的展示空間設計效果圖。在上機實操課程中,學生應掌握的三維建模部分包括:幾何體和樣條線的創(chuàng)建和編輯;使用修改器對初建的展臺模型進行修改;使用復合對象工具、多邊形建模工具和面片建模工具完成建模。在渲染部分,學生要掌握材質貼圖使用;燈光和渲染設置等方法和技能。
在本課程中,教師應以項目為導向,通過對展示空間設計案例的實操,引導學生掌握展示設計的全流程操作技法。這就要求學生不僅熟練掌握軟件操作的基本界面、功能、工具、基本流程和操作技巧,還要掌握展示空間設計的每個工作環(huán)節(jié)的基本技能。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展示設計項目進行實訓,不斷強化訓練學生的設計觀念和實操技能,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展示空間意識。
圖4 車展特裝展臺3Dmax 軟件渲染效果圖(作者:李龍坤)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展示設計是一個綜合性很強且富有特點的行業(yè),展示設計課程同樣也是綜合性的專業(yè)核心系列課程。因此,在教學中應整合展示設計密切相關的知識與技能,打破學科課程的局限,通過展示空間設計的前期準備和立體構成、手繪透視圖、手繪效果圖、展臺模型制作、三維設計軟件渲染效果圖四大實踐能力課程的訓練,指導學生掌握展示設計的基本理論、設計方法、程序等,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他們的設計思維能力和展示空間設計能力。其中的重要基礎性環(huán)節(jié)就是引導學生建立并不斷強化、鞏固其空間設計意識,掌握設計形式美法則和展示設計的方法、步驟和技能,最終形成較強的展示設計與實踐能力,投身到會展和展示行業(yè)中,為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