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美卉
(遼陽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遼陽 111000)
急性膽囊炎疾病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屬于典型的急腹癥,該病的發(fā)生率較高,起病較急。主要臨床癥狀為發(fā)熱、嘔吐、疼痛等,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上腹腫塊、黃疸、腹脹等,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與生活質量[1]。該病主要是由膽囊結石嵌頓、膽囊壁血液循環(huán)不良、膽囊管出現(xiàn)細菌感染等引起的。近年來隨著生活與飲食習慣發(fā)生巨大改變,急性膽囊炎患者在不斷增加,需要對該病加以重視,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療[2]。手術治療是急性膽囊炎常見且有效的治療方式,在手術治療的時候,需要加強護理干預,以便提高護理效果,促使患者盡早康復,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在本次研究中,對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86例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均在遼陽市中心醫(yī)院接受治療,時間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隨機分為觀察組(n=43)和對照組(n=43)。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20∶23,年齡36~72歲,平均(53.43±3.72)歲。觀察組中,男女比例為23∶20,年齡37~73歲,平均(54.36±3.89)歲。基礎資料在兩組對比中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確診為急性膽囊炎,均給予手術治療,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精神異常者、嚴重肝腎臟器功能不全者、全身免疫性疾病者等。本研究已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前瞻性護理,具體如下:①建立專門護理小組:需要由專業(yè)的護理人員成立專門的護理小組,對前瞻性護理內容進行了解,并加強專業(yè)培訓,讓護理人員能夠熟練掌握前瞻性護理技能,并將其應用在實踐中。小組成員需要對急性膽囊炎手術治療的患者可能出現(xiàn)感染的發(fā)生因素進行了解,并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出前瞻性護理措施,有效的預防感染的發(fā)生。②術前護理:在術前需要加強健康宣教,對急性膽囊炎疾病發(fā)生因素、手術治療流程、預后效果、注意事項等詳細講解,讓患者對自身疾病提升認知程度,積極配合治療。并給予有效的心理疏導,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密切觀察,加強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不良心理的發(fā)生因素,并及時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4]。有效的緩解患者緊張心理,告知本院治療成功病例,幫助患者提升治療信心。詳細講解手術相關注意事項,促使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升,積極配合治療。對術前禁食與禁水情況詳細告知患者與家屬,并給予鎮(zhèn)靜藥物確保睡眠質量。保持病房的整潔安靜,每日開窗通風,確??諝獾牧魍?。每日對病房進行消毒處理,并限制探訪人員的數(shù)量。確保嚴格按照無菌要求來操作,避免出現(xiàn)交叉感染[5]。③術中護理:對手術室內的溫度與濕度進行合理調整,并準備好各種手術需要的器械與設備等,在手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一旦出現(xiàn)異常及時告知醫(yī)師給予針對性處理。護理人員需要與手術醫(yī)師密切配合,避免不必要的時間延誤。充分尊重患者隱私,給予保暖處理,避免患者著涼。在確保手術效果的時候,需要盡可能的縮短手術時間,有效的降低肺部感染的發(fā)生。一旦出現(xiàn)肺部感染,需要及時給予對癥處理,緩解患者的癥狀。④術后護理:術后送患者回病房,需要給予靜脈滴注抗生素處理,在患者排氣之后可以給予流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合理調整患者的飲食結構,以低脂肪、低蛋白為主,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對患者的飲食習慣及時糾正,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根據(jù)患者的營養(yǎng)情況制訂出有效的飲食方案,以便及時補充營養(yǎng),提升免疫力。并指導患者盡早活動,適當?shù)拈_展早期康復訓練,從簡單的被動訓練開始,促使患者盡早康復。并定期幫助患者翻身,給予按摩處理,減少壓瘡的發(fā)生。并對患者手術切口密切觀察,了解是否出現(xiàn)感染情況,及時換藥,確保切口位置的干凈與整潔。并給予拍背處理,促使排痰,在必要的時候給予霧化吸入治療。每日進食之后需要及時清潔口腔,減少口腔細菌進入呼吸道中。并定期開窗通風,確保室內的干凈與整潔,給予消毒處理,降低感染的發(fā)生。
1.3 觀察指標
1.3.1 并發(fā)癥 統(tǒng)計兩組調查對象傷口感染、傷口出血、切口疝、空氣氣栓、膽管損傷、膽管狹窄等。
1.3.2 康復時間 統(tǒng)計兩組研究對象的機械通氣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
1.3.3 焦慮和抑郁情緒 ①將HAMA(漢密爾頓焦慮量表)[6]和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7]評估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
1.3.4 生活質量 通過SF-36生活質量指數(shù)[8]評估所有研究對象的生活質量,生活質量隨著評分的升高而升高。
1.3.5 滿意度 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實施滿意度評估。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分別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分別行t、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7例,占16.28%)患者經(jīng)過護理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相比對照組(19例,占44.19%)更低,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經(jīng)不同護理以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2.2 康復時間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經(jīng)過護理后具有更少的機械通氣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更短,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經(jīng)過不同護理后的康復時間比較(d,)
表2 兩組患者經(jīng)過不同護理后的康復時間比較(d,)
2.3 焦慮和抑郁心理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HAMA評分和HAMD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的HAMA評分和HAMD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的下降幅度較對照組更大,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種患者經(jīng)不同護理前后的焦慮和抑郁心理比較(分,)
表3 兩種患者經(jīng)不同護理前后的焦慮和抑郁心理比較(分,)
2.4 生活質量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的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分均提升,且觀察組的提升幅度較對照組更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4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比較(分,)
2.5 滿意度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0.70%(39/43),明顯高于對照組[72.09%(31/43)](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經(jīng)過不同護理后的滿意度比較[n(%)]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與飲食結構發(fā)生巨大改變,急性膽囊炎疾病的發(fā)生率在不斷上升,其嚴重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9]。該病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屬于急腹癥的一種,以膽囊堵塞合并細菌感染最為常見[10]。該病的主要臨床癥狀為發(fā)熱、嘔吐、疼痛等,該病起病急,病情比較嚴重,需要及時給予手術治療。如果沒有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療,會導致病情進一步發(fā)展為膽囊壞疽、穿孔、感染性休克、誘發(fā)腹膜炎等,嚴重者會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1]。在手術治療后由于膽囊病變本身合并感染,術后容易導致切口感染或肺部感染的發(fā)生。加上患者需要臥床休養(yǎng),術后的抵抗力會顯著下降,發(fā)生感染的概率會明顯上升。在手術治療的時候,需要加強有效的護理干預,以便促使患者盡早康復,促使其生活質量的提高[12]。
在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中,加強前瞻性護理干預,能夠取得滿意的護理效果[13]。能夠通過前瞻性護理干預,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防護護理措施,對容易引起術后感染的因素進行有效的預防,減少術后感染的發(fā)生[14]。前瞻性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有效的護理方案,能夠及時建立專門的護理小組,針對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合理的前瞻性護理干預措施,針對患者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切口感染與肺部感染情況制訂出有效的預防與護理方案,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5]。在術前護理中,加強健康宣教,能夠讓患者對疾病具有一定的了解,確保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促使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高;加強心理疏導可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減少其心理應激反應,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進而提高手術成功率[16]。在術中需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密切觀察,避免出現(xiàn)意外事故,并積極配合醫(yī)師開展手術,有效的縮短手術時間,確保手術能夠順利完成[17]。在術后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合理制訂有效的飲食方案,及時補充營養(yǎng),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并加強早期康復訓練指導,能夠促使患者盡早運動鍛煉,促使患者身體快速康復,促使患者被動與主動練習,能夠確保患者身心得到較好的恢復。并對患者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進行有效的預防與處理,可以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取得滿意的護理效果。
經(jīng)過本研究分析得出:①觀察組(7例,占16.28%)患者經(jīng)過護理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相比對照組(19例,占44.19%)更低。②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經(jīng)過護理后的機械通氣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更短,差異顯著。③兩組患者護理前HAMA評分和HAMD評分比較,且組間的差異無顯著性,護理后的HAMA評分和HAMD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的下降幅度較對照組更大。④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分比較,組間差異不顯著,護理后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分均有提升,且觀察組的提升幅度較對照組更明顯。⑤觀察組(39例,占90.70%)護理之后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相比對照組(31例,占72.09%)更高。進一步說明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采用前瞻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改善其生活質量。
而本文的結論也與賈波[18]在其研究中所得的結果,有一些相同的觀點,所以在學術上存在相通性。
綜上所述,在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中給予前瞻性護理干預,臨床護理效果顯著,能夠顯著降低感染的發(fā)生率,提升護理滿意度,從而縮短住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