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斌 張舒眉 李海玲 植劍芳 高洪波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060)
慢性肝病是一個威脅全球健康的疾病,慢性肝病患者若不采取合適的治療,會逐漸形成肝纖維化,嚴重者進展為肝硬化,最終可能發(fā)生肝細胞癌。早期診斷是提高慢性肝病患者預后并降低肝細胞癌發(fā)生的重要手段。彈性成像能間接反映不同組織的硬度,根據組織的硬度值差異可以辨別出異常病理組織[1]?;诔暤膹椥猿上駲z測方式主要有三種:即瞬時彈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TE)、點式剪切波彈性成像(Point shear wave elastic ultrasound,pSWE)和二維剪切波彈性成像(2D shear wave elastography,2D-SWE)。TE檢測方法簡單,易于操作,且重復性好,目前在臨床上已被廣泛應用。但TE檢測無二維形態(tài)學圖像,其檢測結果會受到患者肥胖、腹水的影響[2]。2D-SWE是目前最先進的彈性成像技術之一,其不僅可以定量檢測肝硬度,還可以在形態(tài)學圖像基礎上,更加直觀的觀察肝硬度值的變化[3]。本研究主要探討慢性肝病患者腹壁厚度對2D-SWE檢測肝硬度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慢性肝病患者,共2395例。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慢性肝病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采用2D-SWE檢測肝硬度。排除標準:合并急性肝炎、心力衰竭患者;2D-SWE資料不全患者;有精神疾病、老年癡呆等認知障礙患者。
1.2 檢測方法:肝硬度檢測:2D-SWE檢測肝硬度由兩位經驗豐富的超聲科醫(yī)生進行?;颊呓?~8h,檢查時仰臥,抬起右臂,盡量外展,超聲探頭置于右側腋前線至腋中線第7~9肋間隙進行探查。選擇合適切面:需要避開膽囊、大血管及較大膽管分支。啟動SWE模式,囑病人屏住呼吸3~5s,圖像穩(wěn)定凍結后在成像區(qū)域選取感興趣區(qū)域(ROI),測量平均彈性。每個患者的LS值需檢測5次,得到平均值、中位數和標準差。肝硬度標準差/肝硬度中位數≤0.1時則判斷該患者肝硬度檢測值有效,肝硬度標準差/肝硬度中位數>0.1則判斷該患者肝硬度檢測值無效。腹壁厚度檢測:切換線陣高頻探頭,在肝硬度測量切面的同一位置測量腹壁厚度。根據彈性成像結果,將腹壁分為三層,第1層是指從皮膚至皮下脂肪層下緣;第2層包括腹壁肌肉(腹內斜肌、腹橫肌、腹外斜?。?,若膈肌出現(xiàn)在聲窗內,也歸屬于第2層;第3層是指從腹膜上緣至肝包膜的下緣,包括可能存在于其間的網膜組織。AWT包括上述3層的厚度,其中第1層和第3層的厚度之和又定義為非肌肉層厚度(NMT)。
1.3 資料收集: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BMI等;超聲檢查收集患者腹壁厚度(AWT)、非肌肉層厚度(NMT)和肝硬度(LS),并計算患者NMT/AWT比值。
1.4 統(tǒng)計分析:運用SPSS 22.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檢驗。采用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出影響2D-SWE檢測LS無效的危險因素,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基線數據:共納入2395例患者?;颊咂骄挲g為51.361169歲,女性854例(35.66%),平均BMI 23.64452kg/m2。在2395例患者中,792例(33.07%)經臨床或組織病理診斷為肝硬化,詳見表1。
表1 患者基線數據(±s)
表1 患者基線數據(±s)
指標 數值年齡(歲) 51.361169性別(女性) 854(3566)BMI(kg/m2) 23.64452肝硬度(kPa) 7.17306肝硬化 792(3307)腹水 87(363)NMT(cm) 0.70013 AWT(cm) 1.62048 NMT/AWT 0.44010肝硬度標準差/肝硬度中位數 0.0790021
2.2 有效肝硬度與無效肝硬度患者相關指標比較:2395例患者中,共有691例患者(28.85%)歸為無效肝硬度組(肝硬度標準差/肝硬度中位數>0.1)。LS有效組的平均年齡低于LS無效組的平均年齡(50.281025vs.54.161041,P<0.001)。LS有效組女性少于LS無效組(34.86%vs.38.64%,P=0.008)。有效LS組的平均BMI為23.05324kg/m2,無效LS組的平均BMI為25.17296kg/m2(P<0.001)。有無肝硬化、腹水和LS值大小在兩組之間沒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平均脂肪厚度沒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71006cm vs.0.72005cm,P=0.52)。無效組的AWT顯著高于有效組(1.71025 vs 1.52021 cm,P<0.001),而NMT/AWT比值則顯著小于有效組(0.41006 vs 0.46008,P<0.001),詳見表2。
表2 有效肝硬度與無效肝硬度兩組患者相關指標比較(±s)
表2 有效肝硬度與無效肝硬度兩組患者相關指標比較(±s)
有效肝硬度(肝硬度標準差/肝硬度中位數≤0.1,n=1704)無效肝硬度(肝硬度標準差/肝硬度中位數>0.1,n=691)P年齡 50.28102554.161041 <0.001性別(女性) 594(34.86) 267(38.64%) 0.008 BMI(kg/m2) 23.0532425.17296 <0.001肝硬度(kPa) 7.172397.412570.81肝硬化 552(32.39) 219(31.69%) 0.92腹水 65(3.81) 30(4.34%) 0.74 NMT(cm) 0.710060.720050.52 AWT(cm) 1.520211.71025 <0.001 NMT/AWT 0.460080.41006 <0.001
2.3 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年齡、性別、BMI、腹壁厚度和NMT/AWT比值與LS測量值可信度密切相關,詳見表3。
表3 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肝硬度值的變化可以反映各種影響因素,如淤血肝、炎癥活動度、膽汁淤積等對肝硬度的影響,動態(tài)監(jiān)測肝硬度值的變化是能夠較好預測慢性肝病的預后情況。2D-SWE彈性成像操作方便簡單,能夠動態(tài)監(jiān)測患者肝硬度變化情況,是目前較為先進的彈性成像技術。其原理是利用軸向多點聚集的脈沖產生平面剪切波,并利用超高速成像技術獲得剪切波的傳播信息,從而獲得彩色實時圖像,并定量檢測組織硬度[4-5]。國內外研究已將2D-SWE技術應用于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該技術可重復性好[6]。肝臟評估應用結果顯示,2D-SWE對肝纖維化的診斷準確性顯著高于Fibroscan技術[7],說明2D-SWE在肝纖維化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2D-SWE檢測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硬度。從解剖上看,腹壁由皮膚到肝表面的幾層組成。在超聲的組織病理學檢查中,不能逐層區(qū)分。我們根據彈性成像結果,將腹壁分為三層,第三層主要由結締組織包括腹膜壁、肝包膜和脂肪組織組成,但在某些肝硬化患者中,第三層還包括大網膜脂肪。無效LS組患者第三層平均厚度為0.06 cm(范圍:0.02~1.39),17例患者中第3層包含大網膜脂肪(平均厚度:0.65 cm,范圍:0.34~1.45)。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在腹壁較厚的患者中,2D-SWE獲得的LS測量的置信水平較低。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超聲波束在穿過組織時會有部分衰減和吸收,導致最終到達肝臟的超聲束能量較低。腹壁厚度與BMI呈正相關(Spearman相關系數=0.71)。使用TE的兩項研究和另一項使用2D-SWE的研究也得出結論,患者肥胖是LS測量不可靠的重要因素之一。NMT與AWT和BMI的相關性很弱(Spearman系數=0.15)。因此,NMT/AWT比值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因素來確定LS測量的置信度。除網膜脂肪外的第三層,包括腹膜和肝包膜等結締組織,其厚度在0.02~0.23cm,在所有患者中可能不會對LS測量結果產生影響。非肌層主要由脂肪組成,即皮下脂肪和網膜脂肪。以脂肪層/AWT為代表的NMT/AWT比值可能與女性、老年、營養(yǎng)狀況和高LS值有關,如骨骼肌減少癥和晚期肝硬化。已知這些因素會降低LS測量的置信度。
綜上所述,AWT的增加和NMT/AWT比值的增加降低了2-D-SWE測量的LS值的置信水平。操作者在準確操作的同時,也可以選擇穿透力模式,可能會提高測量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