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芳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實用和藝術的完美結(jié)合,至今也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教育部于2013年1月18日發(fā)布《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將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根據(jù)《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小學3—4年級學習用毛筆臨摹楷書字帖,掌握臨摹的基本方法。學會楷書基本筆畫的寫法,初步掌握起筆、行筆、收筆的基本方法。注意利用習字格把握字的筆畫和間架結(jié)構(gòu)。開始接觸楷書經(jīng)典碑帖,獲得初步的感性認識。嘗試集字練習?!?/p>
本教學設計以湘美版《書法練習指導(實驗)》三年級下冊第6課為例,旨在讓學生掌握短撇筆畫的書寫特點與規(guī)律。三年級的學生對書法基本筆畫的書寫已有一定基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鵜鶘嘴巴與短撇的比較,讓學生學會觀察和比較,激發(fā)學生的書寫興趣;通過讀帖、臨寫、比對、調(diào)整四步法教會學生臨?。辉跁ǖ募挤ㄓ柧氈?,引領學生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從而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與愛國情感。
1.學習短撇的寫法,掌握撇畫的起筆、行筆、收筆的運筆過程。
2.通過帶撇畫漢字“仁、行”的書寫,讓學生初步掌握撇畫在漢字中的運用。
3.了解并運用讀帖、臨帖、比對、調(diào)整的方法書寫漢字。
4.欣賞漢字中撇畫的不同變化,感受書法文化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掌握短撇筆畫的書寫特點與規(guī)律。
2.短撇的寫法技巧、運筆過程和在不同漢字中的變化。
教師準備:《顏勤禮碑》拓片、筆墨紙硯、多媒體課件、扇面空白作品紙等。
學生準備:毛筆、練習紙、宣紙、墨汁、字帖、羊毛氈等。
師:同學們,歡迎你們來到書法課堂。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粯印皩氊悺?。看——這就是書法界頗負盛名的《顏勤禮碑》拓片,誰知道這是哪位書法家的作品?(見圖1)
(圖1)
(生交流。)
師:沒錯。這正是楷書四大家之一顏真卿的代表碑帖???,石碑上的文字端莊遒勁,大氣磅礴,其中撇的寫法更是變化多端。這是碑帖的局部放大(見圖2),你們發(fā)現(xiàn)帶有撇的字了嗎?
(生找出帶撇畫的字。)
(圖2)
師:這是平撇,這是豎撇,這是直撇,這是短撇……漢字有乾坤,筆畫見精神,顏體撇畫各有風姿??矗@些是什么撇?(見圖3)
(圖3)
生:短撇。
師:是的。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就是顏體楷書——短撇。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顏勤禮碑》拓片,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受顏體楷書的端莊遒勁,大氣磅礴,感受中國書法之美,營造濃郁的書法教學氛圍,為接下來的教學創(chuàng)設意境。欣賞碑帖后,教師適時引出顏體楷書中變化多端的“撇”,為接下來體會筆畫的變化之美做好鋪墊。
師:在“永字八法”中,短撇被稱為“啄”。顏真卿在《永字八法頌》中指出:“啄,騰凌而速進,如鳥喙之啄物,短而急促。”鳥喙就是——鳥嘴。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見下頁圖4),短撇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名字?
(生交流。)
師:短撇就好比這只鵜鶘的嘴巴,它在啄東西時非常用力,所以,我們在書寫短撇時用筆要快而有力,才能寫出顏體的雄健有力。那么,如何寫好短撇呢?請大家仔細觀看視頻,觀察運筆過程。
(圖4)
(師播放短撇運筆方法視頻。)
師:想要寫好短撇需要注意什么?
(師手拿短撇圖片教具,學生自由交流。)
生1:先逆峰起筆,再向右下頓一下筆。
生2:先頓筆再轉(zhuǎn)個方向,向左下角撇,而且越撇越尖。
師:同學們十分善于觀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視頻中紅點的大小一直在變化,這個大小代表什么?
生:是筆畫的粗細變化。
師:沒錯。筆畫的粗細正是由運筆時的重或輕來表現(xiàn)。那么,寫短撇時,哪里重,哪里輕,誰能上來指一指?
(生到黑板上完成標記。)
師:我們一起觀察了短撇運筆的過程,請看老師標記運筆走勢。(師在黑板上標記)(見圖5)。逆峰起筆,折鋒往右下頓筆、鋪毫,回鋒往左下行筆,向左下撇出,漸行漸提,力送盡頭,鋒從中出。(師板書總結(jié)提煉:逆鋒入筆—折鋒頓筆—回鋒行筆—提筆出鋒。)
(圖5)
(師生共同書空短撇,熟悉運筆過程。)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提筆,運用剛才掌握的書寫方法練寫短撇。寫字前請調(diào)整寫字姿勢:頭正、身直、臂開、足安。輕輕拿起筆,開始練習短撇。
(生練習書寫短撇。)
師:請擱筆坐正。這是一位同學書寫的短撇,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地方做到了剛才的要求?還有哪里需要改進?
生1:他的短撇起筆做到了逆峰起筆,寫得很到位。
生2:如果短撇的尖不突然變細就更好了,就像鳥的嘴巴不能突然變得特別尖,要自然一些。
師:怎樣才能寫得再流暢、自然一些呢?在書法中,寫尖就是出鋒,出鋒時我們要控制好力度,一邊行筆,一邊提筆,將力量送至筆的末梢,寫出顏體楷書的雄健有力。
師:請同學們再來練寫短撇,寫好后對比兩次書寫,進行自我評價。
(師相機指導,發(fā)現(xiàn)進步,糾正不足。)
設計意圖:通過鵜鶘嘴巴和短撇的比較,讓學生觀察兩者間的相似之處,激發(fā)其書寫興趣,同時感受短撇在書寫時要做到如“鳥喙啄物”般快而有力,才能寫出顏體雄健有力的特點。從學生觀察運筆方法,到教師范寫、學生書寫展示,再到學生點評交流,最后教師點撥啟發(fā),學生在充分觀察、練習中,逐步掌握短撇書寫的技法。
1.學習臨摹“仁”字
師(出示“仁、行”):筆畫組成了靈動的漢字。當筆畫放在漢字中,書寫時應該注意些什么?這兩個都是帶短撇的字。如果想寫好書法,就要會讀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每一個筆畫的行筆走勢,以及在米字格中所處的位置,這就是讀帖。大家說說看,要寫好“仁”字,需要注意什么?
生1:我發(fā)現(xiàn)“仁”字左窄右寬,整個字比較扁。
生2:我發(fā)現(xiàn)撇是最粗重的一筆,豎也比橫粗。
生3:我還發(fā)現(xiàn)兩橫是平行的,而且稍微向上傾斜。
師:同學們很善于觀察?!叭省弊謺鴮懸c—左窄右寬,字形扁方,撇粗豎重,二橫平行。(見圖6)
(圖6)
(學生執(zhí)筆,認真臨寫“仁”字,教師進行指導。)
師(出示一份學生作業(yè)):怎樣才能把字寫得更好呢?只讀帖、臨帖還不行,我們還需要跟字帖進行比對。這位同學書寫的“仁”字與字帖比對后,哪些地方可以寫得更好?
生1:如果把短撇寫得再粗一點會更有氣勢。
生2:我認為單人旁和兩橫之間的距離要再大一點,我注意到橫是從豎中線起筆的。
師:同學們眼力了得。比對后,我們在書寫時要及時調(diào)整。請你們也來試試吧!
(學生認真比對字帖,繼續(xù)練習書寫,教師相機進行指導。)
師:再來看看這幾位同學的作品,調(diào)整后進步非常大,不僅注意到了筆畫,而且關注到了字的結(jié)構(gòu)。
2.學習臨摹“行”字
師:再看“行”字,在這個字中出現(xiàn)了兩個短撇。請大家對比一下,“仁”“行”兩個字的短撇有何不同?
生:“仁”字的短撇粗、重,“行”字的短撇細、小。
師:說得很好,不同的字,短撇的形態(tài)也不同。再看看同一個“行”字中的兩個短撇一樣嗎?是的,同一個字中的短撇也不一樣—上小下大,上短下長,角度不同。(見圖7)
(圖7)
師(出示“修”“彥”):瞧,短撇在碑帖中還有很多?!罢谩弊值娜灿凶兓瘑??“彥”字的三撇一樣嗎?同學們,短撇有不同,漢字有變化。有了變化,字就變得靈動,這就是書法筆畫的變化之美。
(圖8)
師:下面請同學們來讀帖,要寫好“行”字,除了注意寫出短撇的變化,還要注意什么?
生1:“行”字跟“仁”字一樣,也是左窄右寬。
生2:“行”字左邊雙人旁高一些,右邊低一點。
生3:“行”字的豎鉤很粗。
師:看來你們已經(jīng)會讀帖了。寫好“行”字,要做到:左高右低,字形長方,兩撇不同,豎鉤粗重?,F(xiàn)在請同學們按照學習書法的四步法,自己嘗試書寫“行”字。
(學生認真讀帖、臨帖、比對、調(diào)整,教師相機進行指導。)
設計意圖:三年級學生對字的結(jié)構(gòu)意識還比較薄弱,間架結(jié)構(gòu)擺放不好,不會讀帖?;诖?,教師通過讀帖、臨帖、比對、調(diào)整四步法教會學生“臨摹”。讓學生對字的筆畫、結(jié)構(gòu)逐一分析,通過不斷的反思、總結(jié),慢慢提高書寫水平。學生既養(yǎng)成了認真讀帖、勤于思考的習慣,又能把字寫規(guī)范。同時,在教學時通過欣賞碑帖,讓學生感受到顏體筆畫的變化之美,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師:同學們,書法是一門藝術,欣賞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會給人帶來一種美的享受,接下來我們也來完成一幅書法作品。我們常從經(jīng)典的碑帖中選擇有積極意義的詞語或句子作為作品的內(nèi)容,這種方法叫作“集字”。
師: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仁”“行”二字就可作為集字內(nèi)容(見圖9)。《易經(jīng)》中說:“仁以行之”,意思是君子要多做有仁義、道德的好事。我們可以把這句話精簡為“仁行”二字,作為書法作品的集字內(nèi)容。
(圖9)
(學生完成集字作品,教師選擇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共同欣賞。)
師:同學們可以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集字作品送給他人或勉勵自己。
設計意圖:用一幅幅完整的書法作品對學生進行書法藝術的熏陶,激發(fā)學生對書法的學習興趣。
師:今天我們練習的是顏真卿的短撇。下面我們再一起來欣賞另外三位楷書大家歐陽詢、柳公權、趙孟頫書寫的“仁”字(見圖10),他們?nèi)粚懙亩唐惨哺鞑幌嗤獨W陽詢的書法剛勁婉潤,整個字規(guī)矩之中透著飄逸;柳公權的書法,骨力遒勁,整個字結(jié)構(gòu)嚴謹,字體清秀;趙孟頫的書法遒美峻拔,別具一格。
(圖10)
師:這正是書法的魅力!希望同學們課后能繼續(xù)練習,將書法文化傳承發(fā)揚。
設計意圖:感受不同書法家書寫短撇的不同風格,感受書法藝術的個性魅力及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激勵學生練好毛筆字,成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