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陳玲 楊夢秋
(四川省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成都 610200)
【活動背景】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情緒控制能力,但在日常生活里仍然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情緒困擾,怎么處理與應對消極情緒是學生現(xiàn)階段的難題。
情緒管理理論認為,情緒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壓制情緒,而是在覺察情緒后,調(diào)整情緒的表達方式,通過一定的策略和機制,使情緒在生理活動、主觀體驗、表情行為等方面發(fā)生一定的變化,從而使人學會在適當?shù)那榫持幸赃m當?shù)姆绞奖磉_適當?shù)那榫w。
本活動的意圖在于通過與情緒的“畫”與“話”,幫助小學生感知自己的情緒并能在體驗中獲得情緒調(diào)節(jié)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團體成員能夠認識情緒并覺察自己的情緒。
2.團體成員能夠接納自身積極的和消極的情緒。
3.團體成員能夠掌握情緒管理的方法。
【活動重難點】
1.感知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情緒。
2.采用恰當?shù)姆椒ㄕ{(diào)節(jié)情緒。
【活動方式】
自主探究、參與體驗、合作學習、討論法
【活動準備】
彩色卡紙、盲盒、水彩筆、大白紙;
每個小組一把空椅子。
【活動對象】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
【活動時長】
1 課時
【活動過程】
這節(jié)課我們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開啟。請每位同學把自己想象成一種喜歡的動物,并用這種動物的行為方式進入教室。
1.課堂口令
“小兔子 JUMP! JUMP! JUMP!”
2.課堂內(nèi)容約定
“我會尊重同學;我會積極參與;我會保守秘密?!?/p>
第一,給情緒爆米花口令。小組內(nèi)先指定A 同學來開始游戲,并喊出:“情緒爆米花,蹦蹦蹦。”
第二,用手拋出隨機的情緒爆米花。在拋出的同時大聲說出口令,比如開心爆米花、傷心爆米花。
第三,被指定的B 同學要立即回應對應的動作或者表情,其他同學跟隨這位同學一起做此動作或者表情。
下面舉例:
口令:情緒爆米花,蹦蹦蹦;開心爆米花!
做出開心爆米花的表情或者動作,小組同學一起跟做一遍。
師:說一說剛才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個爆米花?
學生分享。
教師總結:剛才在游戲過程中,我們拋出了各種情緒爆米花,有開心的,有興奮的,還有悲傷的……看起來每個人都有豐富多彩的情緒。情緒是心理的一部分。
師:看起來我們自己有很多不同的情緒體驗,這是一件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我們就圍坐在一起,想一想:最近一段時間你印象最深刻的情緒是什么?在這個情緒的背后發(fā)生了什么樣的故事?
1.以小組為單位,給每位同學白紙和水彩筆。
2.畫出你印象最深刻的情緒。
3.小組內(nèi)分享繪畫背后的故事。
生1:我最近印象最深刻的情緒是傷心(見圖1),前幾天數(shù)學考卷發(fā)下來,我考了98 分。我本來對這個成績是比較滿意的,可是回到家,將試卷給媽媽看,媽媽給了我一頓訓斥,還打了我一巴掌。在媽媽的心里,對我的要求就是考第一名或者100分才可以,我再一次感到我的學習很難讓媽媽滿意。我這么努力還是得不到媽媽的認可,我真的很難過。
圖1
師:老師聽了你關于傷心情緒背后的故事,我也很為你難過,我相信其他同學也和老師有同樣的感受。你是那么優(yōu)秀,卻遇上了一個對你有高要求的媽媽,或許你可以試試找個時間和媽媽好好談談你的感受,我們都會為你加油!
生2:我最近印象最深刻的情緒是尷尬(見圖2)。我是班上的紀律委員,老師說在上課的時候要是有同學講話,我就把名字記下來。所以每次上課我要是聽到有同學講小話,我就會提醒并且記名字??墒怯械臅r候,在我后面有同學講話,因為我不確定聲音是從哪里發(fā)出來的,常常會記錯名字,冤枉同學,這件事讓我感到很尷尬,也很害怕同學說我做得不好。
圖2
師:聽了他情緒背后的故事,我肯定這是一位十分有責任心的紀律委員,因為常常無意記錯,所以感到很尷尬。我相信,同學們今天聽了你的感受,即使記錯了也會諒解你的。
教師總結:我們聽到了小組同學們情緒背后的那些故事。原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情緒,每一個情緒背后也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帶給我們的感受可能是愉快的,也可能不是那么愉快。我想,在我們?yōu)樽约旱那榫w涂鴉的過程中,我們也在一點一點地重新認識和理解這個情緒,這就是情緒涂鴉的力量所在,懂得認識與感受我們的內(nèi)心,也讓他人可以直觀地懂得我們的情緒和感受。
師:請愿意分享的同學做全班分享。
1.你說了什么?
2.你現(xiàn)在有什么感受?
教師總結:我們的情緒被別人看到了,被別人理解了,就會帶給我們輕松、溫暖、更加積極的感受。下面再回顧一下你畫出來的印象深刻的情緒及當時發(fā)生的事情,想想你會對這個人或者事說什么。
1.小組同學排成一列。
2.說的同學面對椅子,其余同學背對椅子。
3.針對剛才寫的印象深刻的情緒背后的故事,輪流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教師總結:空椅子技術在心理輔導中很常用。這把空椅子可能在生活中是有形的,比如你可能會找某個人傾訴你的煩惱,也可能是無形的,它成為調(diào)節(jié)情緒的一種方法。生活中除了這個方法,還有哪些其他的方法呢?
師:請大家和小組同學討論一下,當有很多糟糕的、不愉快的情緒的時候,我們還有哪些方法?
小組成員代表小組分享。
心理教師宣布活動規(guī)則:
1.請小組派代表抽取盲盒。
2.盲盒的內(nèi)容不能交換。
3.采訪每個組抽到盲盒同學的感受。
教師總結:有的同學對于抽到的盲盒非常不滿意,有的同學對于抽到的盲盒很開心,覺得自己簡直太幸運了??墒遣还芪覀兂榈降氖鞘裁?,都要接受它。這就如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情緒,可能是愉快的、正向的、積極的,但也有可能是糟糕的、負面的、消極的。因為不可預測的狀況,我們生活中會受到很多限制和影響,有時候我們還會變得煩躁、焦慮、憂心忡忡。生活中出現(xiàn)不好的情緒時,我們首先要學會接受它,然后才有可能去調(diào)節(jié)它。其實,接受情緒也是情緒調(diào)節(jié)的方法之一。
心理教師總結前面體驗的四種情緒調(diào)節(jié)方法。
1.空椅對話
2.轉移注意力
3.合理宣泄(三個原則:不傷人,不傷己,不傷貴重物品)
4.加強身體鍛煉
教師總結:我們一起與情緒對話,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情緒都給自己傳達了很多信息。這個情緒背后還隱藏著生活中極其獨特和珍貴的故事。這些開心的、不開心的故事構成了我們成長的背景,也是我們成長路上珍貴的回憶。有人說,什么是長大呢?長大就是我知道自己有點不開心,但我接受它,并且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全體同學向右轉,雙手搭前面同學的肩膀,回憶一下我們開始是怎么進來的,就讓我們一起蹦蹦跳跳歡快離場。
請記?。寒斈阌腥魏卧愀獾那榫w時,不要忘了你不是孤獨的,你周圍有一群伙伴,我們和世界愛著你!
【活動反思】
從活動效果來看,經(jīng)過本節(jié)課,同學們已經(jīng)對最近的情緒有了更深的認識與理解,同時也基本掌握了一些消極情緒的處理方法。為了更深入,更有針對性,本節(jié)課選擇了與情緒進行對“畫”、對“話”這兩種情緒調(diào)節(jié)方式進行活動體驗,進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加以運用。
本次活動的亮點為活動豐富,體驗性強。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處在發(fā)展時期,對于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表達可能不會特別清晰,通過畫出自己的情緒故事,可以幫助其從更直觀的角度理解自己的情緒。同時,作畫趣味性強,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再次,用空椅子對話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將內(nèi)心不敢表達或者未能有機會表達的情感說出來,幫助學生釋放情緒,也讓其學會正確的情緒處理方法。
本活動的不足之處在于,活動過程中存在部分學生對于活動的意義理解不是特別深刻的問題,特別是對空椅子技術,有的學生存在阻抗心理。如何能夠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用心去參與,是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