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田勇紀、濱野祐司
日本《神戶新聞》9月17日文章,原題:在“日中之橋”為兩國友好歌曲標音的前音樂教師,以日中邦交正?;癁槠鯔C,指導了半個世紀的合唱50年前的9月29日,日中兩國實現(xiàn)邦交正常化。為了用歌聲表達喜悅,在神戶中華同文學校的禮堂內(nèi)聚集了約40名華僑。當時擔任合唱鋼琴伴奏的是曾在該校任教的音樂教師張文乃。
“這樣一來,日本和中國就能成為好朋友了。沉重的心理負擔似乎也消失了?!爆F(xiàn)年81歲、出生在神戶的張文乃如此回憶。她的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暈日本人。以這場合唱為契機,張文乃派了合唱團的指揮,并致力于出版讓曲使不會漢語的日本人也能哼唱的中文歌歌集。后來,張文乃成立了非營利組織日本國際音樂協(xié)會,并為舉辦術限參與者國籍的中國音樂大賽而奔走?!拔蚁M蔀閮蓢g的橋梁?!卑雮€世紀以來,她懷揣熱情推進這項事業(yè)絕非易事。
日本政府單方面宣布釣魚島“國有化”的2012年是日中“邦交正?;詠碜钤愀獾臅r期此前,張文乃在神戶舉辦的一場音樂會拒任合唱指揮期間,曾有一名男觀眾罵道“為什么要唱中國的歌曲?”張文乃當時很緊張。盡管堅持指揮到最后,但她仍然擔心,“日中關系惡化,一定會影響演出活動”。
現(xiàn)在,圍繞臺灣問題,中國與日本的盟友美國之間關系持續(xù)緊張,日中關系的改善之路還很漫長。即便如此,張文乃仍參與了今年有關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紀念演唱會,并著眼于今后的演出活動。她平靜而堅定地表示,“音京是跨越一切的存在。我想繼續(xù)在民間從事這份工作。”(作者上田勇紀,王穎譯)
日本TBS新聞網(wǎng)9月18日文章,原題:能改變對華印象的橋梁,中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唯一的日本成員豬子奈實現(xiàn)年29歲的豬子奈實是中國國彖大劇院管弦樂團唯一的日本成員。出生于日本德島縣的豬子來自一個音樂家庭。
豬子去中國可謂是機緣巧合。為了成為專業(yè)樂手,豬子從東京一所音樂學院畢業(yè)后,前往歐洲留學,并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考入中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盡管家人和身邊的朋友不支持她前往中國,但她還是在2018年11月來到北京。
在中國的生活中,一度不適應的豬子獲得了很多素不相識的中國人的幫助,并充分感受到中國人的善良。2019年,當初反對女兒去中國的父母到中國看她時曾表示“想再來中國”,他們對中國的印象出現(xiàn)了變化。但受疫情影響,豬子父母的這個愿望還未能實現(xiàn)。
豬子也經(jīng)常感受到中國人對日本的喜愛。比如,北京一家爵士音樂俱樂部曾舉辦久石讓樂曲的演奏會,中國觀眾反響熱烈。豬子表示,實際上有很多中國人喜歡日本文化。她所在的樂團有很多年輕人,一些人僅靠看動漫就能記住日語。
幫助過自己的中國人、喜歡日本文化的中國人……豬子表示,每次接觸中國人和中國文化,都會改善對中國的印象。她曾聽過用中國傳統(tǒng)樂器二胡演奏的樂曲,并希望將它介紹給日本人。為了日中關系的發(fā)展,今后通過傳遞中國文化,她希望成為改變?nèi)毡救藢θA印象的人。(作者濱野祐司,曾茂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