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亮,白曉鵬,楊永明,袁婧銘
(1.中國石油上海潤滑油產品設計分公司,甘肅 蘭州 730060;2.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西安銷售分公司,陜西 西安 710061)
液壓油是工業(yè)潤滑油的一個品種,廣泛應用于冶金機械、工程機械、汽車和船舶,以及航空、宇宙航行等尖端技術[1-9]。其中,大型鍛壓機使用的液壓油性能要求較高,不但要具有耐受較高工作溫度和工作壓力的能力,還要適應設備特殊部件的功能[10-13]。某潤滑油公司無灰液壓油在航空鍛造企業(yè)(西安三角防務)的開發(fā)應用,滿足了企業(yè)對液壓油的特殊要求,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為今后發(fā)展同類企業(yè)客戶積累了經驗與應用案例。
西安三角防務公司是中航工業(yè)各主機廠、發(fā)動機廠、中國航天和中國船舶等的主要合作單位,為大型運輸機、新一代戰(zhàn)斗機、大型民用客機生產各類框、梁、起落架等整體結構件、航空發(fā)動機整體盤件,以及其他航空、航天、艦船、兵器、核工業(yè)等行業(yè)的大、中型精密模鍛件。
該公司現(xiàn)有鍛造設備2臺,1臺是蘭州石油機械廠生產的3800 t鍛壓機,1臺由清華大學設計的4×104t重型液壓機。其中4×104t重型航空模鍛液壓機是亞洲最大單缸模鍛液壓機,能夠鍛造出GH4698高溫合金模鍛件,直徑達1020 mm;TC18飛機結構件面積達到了1 m2以上,這兩項高溫合金和鈦合金模鍛件均采用了先進鍛造工藝,代表了當前國內航空鍛造業(yè)的一流技術水平。
為了滿足這一重型液壓機的潤滑需求,已建有2個75 m3的油箱,油泵及控制系統(tǒng)引進美國OILGEAR,其控制系統(tǒng)可以調節(jié)油泵出口壓力,最高可達到60 MPa。根據油箱大小估算潤滑系統(tǒng)運行,總計需要液壓油約130 t。企業(yè)初期建設由廣研所負責設計與建設,原使用某品牌液壓油(原用油)。
根據設備情況,企業(yè)對替換潤滑油的要求包括:(1)必須與系統(tǒng)現(xiàn)有油品能夠混兌且不產生影響。(2)管路鏈接處接頭閥門使用聚氨酯橡膠墊片密封,要求液壓油在工作環(huán)境下,對聚氨酯橡膠(要使用提供的材料來做)密封性產生影響較小。(3)與現(xiàn)有油品混兌后,過濾性影響較小。
根據設備和企業(yè)的要求,推薦替換為某潤滑油公司無灰液壓油,即新用油(新油),并與正在使用中的原品牌潤滑油即原用油(在用油)、未使用的原品牌潤滑油即原用油(新油)做以下油液檢測項目,以滿足要求。
新用油(新油)與原用油(在用油)各比例混兌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新用油(新油)與原用油(在用油)混兌結果
新用油(新油)與原用油(在用油)以1∶9,1∶1,9∶1混兌,結果因原用油(在用油)抗泡性能較差,導致1∶9,1∶1抗泡性能略差,建議按新用油(新油)高比例混對。
新用油(新油)與原用油(新油)各比例混兌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新用油(新油)與原用油(新油)混兌結果
新用油(新油)與原用油(新油)以1∶9,1∶1,9∶1三種不同比例混兌,性能評價結果均為良好。
新用油(新油)與原用油(在用油)混兌過濾性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新用油(新油)與原用油(在用油)混兌過濾性結果
新用油(新油)與原用油(在用油)以1∶9,1∶1,9∶1的比例混兌,結果新用油(新油)與原用油(在用油)以1∶9的比例混兌過濾性很差,建議按新用油(新油)高比例混兌。
新用油(新油)和原用油(在用油)混兌橡膠相容性和密封適應性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新用油(新油)和原用油(在用油)混兌橡膠相容性和密封適應性結果
混兌試驗后,所有油樣的橡膠相容性和密封適應性指數(shù)對比試驗測試結果均正常。
通過以上4項試驗,可以得出以下結果。
(1)新用油與原用油能夠混兌,建議按新用油的高比例進行混兌使用。
(2)混兌對油品過濾性影響不大,為保障安全建議按新用油高比例混兌。
(3)用戶提供的聚氨酯橡膠在所有混兌后的相容性試驗中沒有尺寸變化,說明油品混兌對聚氨酯橡膠密封性沒有影響。
企業(yè)后期根據試驗報告建議進行了設備用油裝機運行,目前油品使用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