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用機具在存放過程由于忽視保養(yǎng)和保管措施不當,在農(nóng)忙季節(jié)使用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機體斷裂、破損、機體銹蝕等問題,造成其使用功能下降甚至無法使用,必須維修和維護。農(nóng)用機具維修中常用的補焊安全技術包括手工氧氣切割和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焊接。
手工氧氣切割技術是利用助燃氣體(氧氣)和可燃氣體(乙炔或液化氣)產(chǎn)生的混合氣體火焰做為熱源,在氣割中使金屬升溫并熔化,利用高速切割氧射流燃燒把熔化狀態(tài)的金屬氧化物吹掉實現(xiàn)金屬切割
。由于氧氣切割經(jīng)濟成本低、操作簡單,能高效切割低碳鋼和合金鋼,因此在農(nóng)機具維修中得到了廣泛使用。但是由于氧氣是助燃氣體,乙炔是可燃氣體,在氧氣切割操作中,由于操作不當極易產(chǎn)生燃燒引起爆炸事故。因此操作者使用氧氣切割時必須做到以下幾點安全要求。
氧氣瓶和乙炔瓶(液化氣瓶)必須直立放置,嚴禁臥放使用。氧氣瓶是高壓氣瓶,外觀顏色為天藍色,滿瓶壓力為15 MPa;乙炔瓶(液化氣瓶)是溶解氣瓶,外觀顏色是白色,滿瓶壓力為1.5 MPa
。使用中兩種氣瓶嚴禁錯用,并應將氣瓶牢固固定以防操作中突然傾倒,引起氣體泄漏或者爆炸事故。使用中兩個氣瓶的安全距離應相距5 m。氣割操作周圍應遠離易燃易爆物,嚴禁在禁火區(qū)氣割操作。特別是離易燃易爆的油罐﹑油箱﹑密閉的容器距離過近時,操作者一定要移到動火區(qū)切割操作,并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
氣瓶使用時,瓶閥口的切線方向嚴禁站人,操作者應站在瓶閥的側面緩慢開啟瓶閥以防氣瓶內壓力過大,氣體沖出發(fā)生傷人事故。開啟氣瓶應規(guī)范操作,氧氣瓶應緩慢開啟2/3圈;乙炔瓶緩慢開啟1/3圈。而且瓶閥上嚴禁沾有油脂,嚴禁用沾有油脂的手套﹑工具接觸瓶閥和減壓器,以防靜電引起燃燒,造成爆炸事故。
盡管困難重重,但一些小公司還試圖加入Sellita和Soprod的行列,成為入門級機心替代廠商。例子之一就是在EPHJ上推出了新款S280機心的Horlogerie Schild,希望能對抗強勁的2824。這款新機心并非ETA的復制品;靈感其實來自一枚中國機心。Soigné機心符合“瑞士制造”的條件,60%的零件為瑞士制作。在伯爾尼州的Orpund組裝。他們的天文臺機心和Top機心,配有瑞士擒縱裝置,80%的成分都符合瑞士價值的規(guī)定。
在使用中注意觀察氣瓶內氣體的余量,不得將氣體用盡。氧氣瓶使用時應留有0.2~0.3 MPa的余氣;乙炔瓶必須留有0.05~0.1 MPa的余壓,以保持氣瓶正壓。冬季使用時,氣體減壓器如果發(fā)生凍結,嚴禁用火烤,應用熱毛巾等非明火熱源解凍。
手工氣割中嚴禁使用損壞的減壓器,嚴禁丙烷割嘴與乙炔割嘴互換使用,嚴禁氧氣管和乙炔管互換使用。凡是損壞的氧氣﹑乙炔減壓器必須要更換。
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焊接時要考慮焊接工藝(如焊接電流、焊接電壓、氣體流量、焊絲伸出長度、焊絲直徑等)對農(nóng)機具質量的影響。維修中應根據(jù)農(nóng)機具焊補材料的厚薄,靈活選用焊絲直徑、二氧化碳氣體流量、焊接電流和焊接電壓大小。操作中一般選擇
0.8 mm和
1.0 mm實心碳鋼焊絲(H08Mn2),采用的二氧化碳氣體流量為10~12 L·min
為宜。焊接時工藝參數(shù)的選擇數(shù)據(jù)如表2所示。
氧氣切割中切割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農(nóng)機具裝配和修補質量。操作時割口表面光滑無氧化鐵掛渣為宜。切割割口越光滑,氧氣越純,切割質量越高。因為切割質量高低與氧氣壓力、切割速度、割嘴與工件的距離、火焰能率有很大的關系,實際切割中以切割速度保持均勻,割嘴與割件的距離為3~4 mm;氧氣壓力為0.2~0.3 MPa為宜,以確保切割質量。表1為生產(chǎn)實踐中切割工藝參數(shù)的選擇數(shù)據(jù)。
在分析電能表用外置斷路器通以恒定電流時由內向外的熱傳導過程的基礎上,基于熱電比擬理論建立了EM斷路器的熱通道熱點溫升計算模型。通過建模仿真比較了在不同的負荷電流下,所提熱通道法和有限元法對內部導體和外殼熱點溫升計算的結果可知,由于所提模型在計算模型參數(shù)時對傳熱學公式做了近似處理,故求得的溫升誤差相比于有限元法略大,但最大誤差不超過8.6%,且計算速度稍快。如何提高其計算準確度,使計算結果滿足斷路器狀態(tài)監(jiān)測和負載能力評估的應用需求,值得進一步研究。
手工氣割中,操作者應注意密閉容器或盛裝汽油、柴油的油箱等部位嚴禁切割。氣割時注意氣體火焰的變化,當氣體火焰發(fā)生變化時應及時調整為中性焰。當切割時間過長時,及時將割炬割嘴在冷水中降溫,以防引起回火。
3.D 提示:根據(jù)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Al無論是與鹽酸反應還是與NaOH溶液反應,相同質量的鋁屑完全反應生成的H2的物質的量相同。若產(chǎn)生H2的體積比為1∶3,說明兩份鋁的質量比為1∶3。故選D項。
首先,發(fā)現(xiàn)式數(shù)學將應用題設為一個單獨的支股或條目,也就是說將數(shù)值計算和其應用分割開來,這毫無道理.“解應用題”不是一個數(shù)學分支或論題,既然小學數(shù)學的各部分均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解應用題”應包含在所有支股、條目或論題之中.發(fā)現(xiàn)式數(shù)學的教科書中,由于解應用題設為一個獨立的條目,其它支股或條目大多只涉及單純的數(shù)值計算,因而抽象空洞,看不到概念定理產(chǎn)生的背景與情境,以及它們的實際應用.這樣的教材編排,學生如何能夠真切深刻地理解數(shù)學內涵?抽象空洞的東西又怎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呢?
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操作時,如飛濺較多、焊縫成形差,說明焊接電壓和焊接電流匹配不正確。操作中應將電流和電壓匹配合適。一般先確定焊接電流再調節(jié)焊接電壓。焊接中出現(xiàn)電弧長度變長、飛濺顆粒變大、熔深變淺、焊絲熔化時有“啪嗒啪嗒”聲,說明焊接電壓過高,應降低焊接電壓或提高焊接電流;當焊接電壓偏低時,出現(xiàn)焊絲插向工件、飛濺加大、焊道窄而高、熔深變大、焊絲熔化時有“砰砰”聲音,應提高焊接電壓或減小焊接電流。通過調節(jié)焊接電流和電弧電壓,當聽到焊機發(fā)出“沙沙”響聲,焊接時飛濺少,電弧穩(wěn)定,焊縫成型優(yōu)良時,說明焊接電流和焊接電壓匹配合適。
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焊機一般使用直流焊機,采用直流反接法(接地線接負極,焊槍接正極)焊接。這樣焊接電弧穩(wěn)定,焊接飛濺少。焊接時,操作者與周圍易燃易爆物品(如瀝青﹑汽油﹑棉花﹑海綿﹑鋁粉等)距離大于10 m,以防止焊接飛濺物引燃易爆物品,產(chǎn)生火災和爆炸。在焊接中如不能清除周圍易燃易爆物品,可以用水噴濕或者用濕麻袋﹑石棉布等覆蓋。
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焊接時,首先開啟焊機電源,再逆時針緩慢開啟二氧化碳氣瓶,調節(jié)二氧化碳氣體流量大小后,再送絲、引弧。引弧時采用短路引弧方法。對于農(nóng)機具厚金屬件生產(chǎn)中常用的焊接方法有連續(xù)焊和斷續(xù)焊兩類,可以采用直線式、鋸齒式運條,多層多道焊接法焊接,機體薄件采用分中分段退焊法、跳焊法、交替焊等方法完成焊接。收弧時一定要填滿弧坑,防止出現(xiàn)凹坑,引起機體機械強度下降。操作時根據(jù)焊接電流大小、焊件厚度、焊絲直徑大小靈活選用,以確保焊接質量。
農(nóng)用機具機體維修部位手工氣割完成后,需要對其焊補維修。由于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生產(chǎn)率高,焊接應力和變形小,焊接質量高,尤其是在薄板焊接中應用突出。因此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在農(nóng)機具焊接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保證安全和焊接質量,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在應用中應遵循以下幾點安全操作要求。
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焊接時,焊接電弧中心溫度高達8 000~10 000 ℃,電弧周圍的空氣在弧光強烈輻射作用下,會產(chǎn)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氣體和煙塵。如果在通風條件不好的條件下,長時間焊接會危及操作者的身體健康。因此操作者在焊接維修時應穿工作服、戴絕緣手套、穿絕緣橡膠鞋、佩戴防護面罩和口罩,以防弧光輻射、煙塵和有毒氣體的危害。
切割時,操作者戴好墨鏡和防護手套,首先檢查手工割炬有無正常的射吸能力。檢查方法是:手工割炬先接氧氣膠管,不接乙炔膠管。用姆指按住乙炔管接頭處,打開氧氣和乙炔調節(jié)閥。如果姆指感到有壓力,表明割炬射吸能力正常,可以使用割炬;如割炬無射吸能力,表明割炬損壞,應立即更換割炬。割炬射吸能力正常后,先逆時針開啟預熱氧調節(jié)閥,再逆時針開啟氧氣調節(jié)閥進行點火。點火后通常燃燒的火焰為冒黑煙的碳化焰,此時應開大預熱氧調節(jié)閥,將火焰調成明亮的中性焰后,對農(nóng)機具的氣割部位進行預熱,當預熱到金屬燃點后,逆時針開啟高壓切割氧調節(jié)閥,對農(nóng)機具機體進行局部切割。切割中嚴禁將農(nóng)機具直接放在水泥地上切割,以防水泥炸裂導致操作者人身安全受到傷害。切割中割嘴離割件過近,割嘴溫度過高或者割嘴因金屬飛濺物發(fā)生堵塞,很容易發(fā)生回火,產(chǎn)生安全風險。氧氣切割中發(fā)生回火現(xiàn)象有兩種,一種是倒襲回火,切割中火焰突然逆向燃燒,割矩中發(fā)出“嘶嘶”聲,操作者應立即采取措施處理,否則火焰很快燒毀割炬、氣管等,容易發(fā)生爆炸事故;另一種是爆鳴回火,切割中火焰發(fā)出“啪”的一聲后,火焰自行熄滅。氧氣氣割中如發(fā)生火焰逆向燃燒等回火現(xiàn)象,操作者先迅速關閉高壓切割氧調節(jié)閥,預熱氧氣調節(jié)閥,及時切斷氧氣,以防止發(fā)生回火引起爆炸。此時如果仍然聽到割炬里有“嘶嘶”響聲,說明火焰還沒有熄滅,應迅速關閉乙炔(液化氣)調節(jié)閥或者拔下割炬上的乙炔(液化氣)軟管,將回火火焰排出。處理正常后,再檢查割炬的射吸能力。當割炬的射吸能力正常后才允許重新點燃割炬進行切割工作。為防止氣割回火現(xiàn)象,實踐中建議在乙炔瓶上安裝回火保險器或者用液化氣代替乙炔使用。
二氧化碳氣體純度應為98.5%以上,使用中如果二氧化碳氣體不純,極易產(chǎn)生飛濺和氣孔。操作中,發(fā)現(xiàn)二氧化碳氣體不純,利用水比重大的特點,可將二氧化碳氣瓶倒立放置15 min,將氣瓶閥門打開,開啟1 min后關閉,循環(huán)反復2~3次,直至將氣瓶內的水分排凈為止,可有效解決氣體不純引起飛濺和氣孔的發(fā)生。
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操作時,裝有二氧化碳氣體的氣瓶,應直立放置。二氧化碳氣瓶外觀顏色為鋁白色,滿瓶壓力為5~7 MPa。氣瓶使用時不得靠近熱源,夏季露天環(huán)境使用應采取降溫等安全措施,以避免氣瓶爆炸。二氧化碳氣體減壓器所使用的電壓不得高于36 V,且外殼可靠接地。工作結束時,應立即切斷氣源和電源。
修補農(nóng)機具斷裂或破損部位時,其操作步驟如下:認真清理焊補部位正反面兩側各20 mm范圍內的油污﹑銹痕﹑水分,直至露出金屬光澤,用磨光機打磨去除修補部位的毛刺。補焊部位裝配時組對間隙為2.5~3.2 mm,保證無錯邊。定位焊采用與焊件金屬材料相同成分的焊絲,在正面首末兩端固定,定位焊接長度為10~15 mm。正式焊接時,做到眼尖﹑手穩(wěn)﹑氣勻。操作中應保持焊槍與修補部位表面成85°~90°的角度,與焊接方向成85°的角度。在修補部位定位焊縫上引弧進行焊接,引燃電弧后壓低電弧,控制焊接電弧在修補部位底部2~3 mm燃燒,然后焊槍在坡口內作小幅度的鋸齒形或月牙形擺動,擺動時根據(jù)農(nóng)機具裝配間隙和焊縫寬度的變化,控制焊縫的高低度和寬窄度。如果焊接中途停頓,應將接頭處焊道打磨成斜坡,再在打磨過的焊道最高處引弧,繼續(xù)以小幅鋸齒型運條擺動焊接,當焊接接頭處出現(xiàn)熔孔后,進一步加大焊槍的擺動幅度,保持焊接速度均勻,使熔池兩側超過坡口棱邊0.5~2 mm,使其熔合良好,焊縫表面成形美觀。收弧時間要短,填滿弧坑,以免產(chǎn)生弧坑裂紋。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焊接完成焊縫后,仔細清理農(nóng)機具修補部位表面的金屬飛濺物。檢查焊縫表面有無夾渣、氣孔、咬邊、未熔合等焊接缺陷,保證農(nóng)機具焊接修補質量滿足機體的強度、使用和負荷要求。
把富集培養(yǎng)液進行梯度稀釋,并涂布于無機鹽培養(yǎng)基平板,挑取10株單菌落劃線純化,并接入無機鹽液體培養(yǎng)基中,30℃靜置培養(yǎng)15 d,0.2 μm濾膜過濾,取濾液進行氣相色譜檢測[6]。
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通過對793位入住老年人的調查,發(fā)現(xiàn)383位老年人完全正常(48.30%),279位老年人具有不同程度功能下降(35.18%),131位老年人存在功能明顯障礙(16.52%)。380位男性老年人中,188位完全正常(49.47%),132位具有不同程度功能下降(34.74%),60位存在功能明顯障礙(15.79%)。413位女性老年人中,195位完全正常(47.22%),147位具有不同程度功能下降(35.59%),71位存在功能明顯障礙(17.19%),男性和女性在生活自理能力水平的分布位置相同(P>0.05)(見表 6)。
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焊接中如果焊絲在導電嘴內晃動過大,會導致焊接飛濺增大、焊接爆裂聲音變強、焊縫成形惡化。這說明導電嘴直徑發(fā)生變化或者導電嘴發(fā)生燒損,操作者應立即更換與焊絲直徑相適應的導電嘴。
焊接中如果焊絲伸出的一段很快發(fā)生燒損,焊絲大面積飛濺,導致無法焊接。應檢查焊接電流和焊接電壓大小是否匹配合適,在焊接電流和焊接電壓匹配正確的情況下,再檢查二氧化碳減壓器是否加熱,如果二氧化碳減壓器無法加熱,要及時更換。
焊接中如果焊絲發(fā)生斷絲、送絲不連續(xù),說明送絲調節(jié)手柄過緊、送絲彈簧阻力過大。此時應及時調整送絲管輪壓力或更換送絲彈簧。
由于焊接與切割操作是特種作業(yè),極易對操作者或他人、設備產(chǎn)生重大危害。按照《安全生產(chǎn)法》和《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guī)定》等要求,操作者必須持有焊接與切割操作證書方可上崗作業(yè)。只有操作者嚴格按照焊接和切割操作安全規(guī)范操作,才能提高農(nóng)機具維修質量,提高經(jīng)濟效益,滿足使用者要求。
[1] 馮明河,米光明.焊工技能訓練[M].4版.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4.
[2] 許瑩.電焊工工藝學[M].2版.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3] 焊接技術實訓[M].濟南:濟南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