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民
香港泛民頭目早前涉及的非法“初選案”,7日在香港繼續(xù)審理。一些已認罪的被告想要提前判刑,對此控方表示反對,建議全部審理結束后再判刑。目前,法官表示將先要求控方進一步提交解釋依據。
泛民非法“35+初選案”發(fā)生在2020年7月,當時他們企圖選出參加同年9月立法會選舉(后因疫情延后一年) 的泛民代表,爭取立法會選舉過半,以否決特區(qū)政府的議案。此舉已經違反香港國安法,香港警方拘捕多名組織者和參與者,起訴了47人。據香港頭條日報網7日報道,已有29人先后表明會承認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包括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和大律師楊岳橋等5人;其余18名被告不認罪,被交付高等法院原訟庭判刑或審訊,據了解最快于明年年中結束這起案件的審議。
9月5日,已認罪的5名被告在高等法院進行案件管理聆訊時,代表楊岳橋和另兩名公民黨前議員的辯方大律師表示,3人希望能盡快求情和判刑。律師聲稱,他們還押多時,等待期間心情焦急,希望在其他不認罪被告的審訊前,盡早得到安排進行求情及判刑。
另一起主要的國安法案件涉及香港壹傳媒創(chuàng)辦人黎智英,他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8月進行案件管理聆訊時,他和3家相關公司否認控罪,但控方確認其余挽被告全部認罪。
有分析稱,基于刑期和經濟考慮,估計在涉及國安的案件中,以認罪換取減刑的情況會普遍存在。香港前本土派立法會議、員梁頌恒曾抱怨,“初選案”的被告被羈押超過一年半,通常是被單獨囚禁,造成“相當大的精神壓力”。而香港允許被告因認罪獲得減刑,一般約可扣減1/3刑期。還有分析稱,這些被告已經預計到,自己勝訴概率非常小,如果法庭程序很長的話,律師費的開支也是非常高的。
針對非法“初選案”,近日一些別有用心者企圖利用“不設陪審團”一事誤導社會,散布“沒有陪審團,就沒有公平審訊”的論調。據了解,香港法律在一般案件中引用歐美的陪審團制度,即由與案件無關的普通社會民眾聆聽審訊,最后決定被告有罪或無罪。不過在涉及國安法的案件中,香港司法機構此前已下令,基于防范“外國干擾”,將不設置陪審團。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主席馬恩國7日表示,―些敏感案件中,部分極端分子為了使陪審員判被告勝訴,可能恐嚇其家人廣一旦這種情況發(fā)生,會大大影響判案的進度。馬恩國還說,案件涉及敏感問題,陪審員中不少已有他們自己的政治立場,審訊過程中很難排除自己的立場做出決定,進而影響判決?!顐ッ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