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濱宇,梁汝忠,林文霞
(湛江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廣東湛江524008)
糖尿病屬于臨床常見慢性疾病之一,其發(fā)病原因復雜[1]。T2DM患者需要定期進行體檢,護士需要根據(jù)T2DM受檢者體檢結果設置下一階段患者健康管理計劃、病情控制計劃等,幫助患者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2]。因此,體檢中心護理人員需要對T2DM受檢者提供適當護理服務,保障體檢效率和質量,增加T2DM受檢者護理體驗感[3]。精細化護理是通過各個方法將護理工作的執(zhí)行做到精致化、細節(jié)化,保障護理質量和效率[4]?;诖耍狙芯渴褂醚C下的精細化護理干預應用于2020年體驗中心T2DM受檢者中,取得滿意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于體檢中心進行體檢的50例T2DM受檢者為對照組,選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于體檢中心進行體檢的60例T2DM受檢者為觀察組。納入標準:①確診為T2DM[5]者;②病歷資料完整者;③意識清楚可正常溝通者;④可正常進行體檢項目者。排除標準: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②合并其他嚴重慢性、代謝性等疾病者;③合并惡性腫瘤者;④客觀因素導致無法配合隨訪者;⑤慢性疾病急性發(fā)作期者。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24~66(35.02±4.99)歲;病程1~6(3.46±1.12)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及中專19例,大專及以上25例。觀察組男30例、女30例,年齡23~67(35.86±5.03)歲;病程1~6(3.22±1.09)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及中專21例,大專及以上2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原則。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體檢前教育、指引體檢、檢后護理等內(nèi)容。
1.2.2 觀察組 采用循證下的精細化護理干預,具體內(nèi)容如下。①環(huán)境和護理人員管理:候檢區(qū)設置帶皮套的椅子并擺放適量綠植,在四周墻壁放置顯示屏,其中可循環(huán)播放健康知識、體檢注意事項等,受檢者等待時間可觀看視頻了解相關知識內(nèi)容,護理人員定期同意進行體檢各項目操作等知識培訓,保證所有護理人員專業(yè)能力合格。②體檢前護理:在T2DM受檢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與T2DM受檢者溝通,可了解記錄其基礎資料,包括年齡、受教育程度、病程、治療情況、生活習慣等,可結合T2DM受檢者基礎資料進行深入溝通,如詢問其日常病情控制情況、病情控制中難點、出現(xiàn)問題等,充分了解受檢者病情,拉近與受檢者距離,并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詳細講述受檢者認知不足的T2DM有關健康知識,可發(fā)放簡明易懂且信息全面的健康知識手冊,且適當安撫T2DM受檢者,理解其緊張、焦慮情緒,耐心解答回復受檢者疑問,并適當進行心理疏導。③體檢中護理:護理人員引導T2DM受檢者進行各項體檢項目,包括體格測量、血糖血壓測定、糖化血紅蛋白等重要指標測定等項目,各個項目體檢房間均有2名以上護理人員,在T2DM受檢者進行體檢時指引其各項操作,講解該體檢項目檢測目的、意義等,并進行適當溝通幫助受檢者放松,在該項目結束后指引其去往下一項體檢地點。④體檢后護理:在體檢報告出來前,等候期間在等候室內(nèi)護理人員及時給予受檢者適當能量補充,安撫其等待體檢結果的緊張心情。在體檢報告出來時,護理人員根據(jù)各T2DM受檢者體檢結果,針對性制訂下個階段病情控制計劃,并進行隨訪,囑受檢者堅持嚴格按照計劃進行飲食等管理,并按時進行復查。兩組均在體檢后電話隨訪7 d。
1.3 觀察指標 ①護理體驗感:在體檢工作全部結束后使用問卷[6]評估比較兩組護理體驗感,包括環(huán)境、體檢流暢度、知識解答3個方面,每方面滿分均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受檢者護理體驗感越好。②體檢配合度:護理人員按照體檢中受檢者對體檢項目操作等配合情況進行評估,分為優(yōu)、良、差。③體檢時間:根據(jù)各項體檢進行時間記錄計算并比較兩組等待時間、項目完成時間。④隨訪配合率:隨訪配合率(%)=體檢結束后配合隨訪的受檢者例數(shù)/體檢總例數(shù)×100%。⑤自我管理能力:體檢結束后根據(jù)隨訪情況使用T2DM患者自我管理量表[7]評估受檢者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總體飲食管理、運動管理、血糖測定、足部護理4方面共11項,飲食為5項問題平均分,運動管理為2項問題平均分,血糖測定為2項問題平均分,足部護理為2項問題平均分,總分28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受檢者自我管理能力越高。⑥體檢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記錄并計算體檢過程中漏檢、采樣質量不合格、穿刺點止血不當?shù)炔涣际录偘l(fā)生率。
2.1 兩組護理體驗感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體驗感比較(分,
2.2 兩組體檢配合度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體檢配合度比較
2.3 兩組受檢者體檢時間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受檢者體檢時間比較
2.4 兩組隨訪配合率比較 觀察組隨訪配合率為78.33%(47/60),對照組隨訪配合率為60.00%(30/5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65,P=0.037)。
2.5 兩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分,
2.6 兩組體檢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見表5。
表5 兩組體檢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T2DM患者定期規(guī)律體檢可幫助T2DM患者評估病情控制情況、日常飲食等管理效果,有助于及時調(diào)整治療計劃,減少或延緩T2DM并發(fā)癥,體檢中心護理情況直接影響T2DM受檢者護理體驗感,從而影響受檢者護理配合度、隨訪配合度等[8],因此,需要使用適當護理干預提高T2DM受檢者護理體驗感。
T2DM為常見慢性疾病,由于其為代謝性疾病,對患者多方面代謝均造成影響,其并發(fā)癥種類和發(fā)生風險較多,故日常疾病控制和飲食運動等管理對T2DM至關重要[9]。常規(guī)體檢中心護理可在T2DM受檢者入院時進行體檢前相關知識、注意事項等教育、體檢項目指引、體檢后分析體檢報告、檢后隨訪等,雖然也是進行T2DM受檢者針對性護理,但由于T2DM受檢者病情、病程不一致,且其對T2DM健康知識掌握方向、程度不一致,統(tǒng)一護理干預操作不利于安排體檢項目時間順序,T2DM受檢者體檢過程中等待時間可能較長,影響受檢者心情,不利于其配合體檢護理[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受檢者護理體驗感、體檢配合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P<0.01),等待時間、項目完成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1),說明循證下的精細化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T2DM受檢者護理體驗感、體檢配合度,縮短體檢時間。究其原因:循證下的精細化護理干預首先在T2DM受檢者入院登記信息時,護理人員了解其基礎信息,并與受檢者溝通其病情病程、過往病情控制情況、日常管理中遇到的難處和問題等,充分了解受檢者病情情況,并耐心為其解答疑惑,幫助T2DM受檢者解決困難,讓其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心,幫助其控制病情、治療的態(tài)度,從而使受檢者降低對護理人員的戒備心理,提高對體檢中心和護理人員的信任度[11];且基于受檢者病情等資料安排各項體檢項目順序,縮短等待時間,并在各項目體檢時護理人員在旁邊輔助講解該項體檢項目目的等,幫助受檢者放松,并在一項體檢項目結束后指引其去往下一項體檢診室,從而提高T2DM受檢者護理體驗感、體檢配合度,縮短受檢者體檢時間[12]。
T2DM受檢者體檢后根據(jù)體檢結果可反映其過往病情控制效果,護理人員可針對性給予后續(xù)病情管理計劃和健康教育,并給予隨訪保障受檢者自我管理[1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隨訪配合率和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對照組(P<0.05,P<0.01),體檢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循證下的精細化護理干預應用于T2DM受檢者中,可減少體檢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提高受檢者隨訪配合率和自我管理能力。因為循證下的精細化護理干預對體檢中心護理人員定期培訓,且保障體檢中心環(huán)境干凈整潔,消毒完全,避免采樣不合格等不良事件發(fā)生,且體檢前可根據(jù)受檢者病情、并發(fā)癥情況等針對性設置體檢項目順序,且體檢過程中全程均有專業(yè)護理人員對其進行指導,有效避免漏檢,降低體檢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在體檢后結合體檢報告針對受檢者掌握程度不足的健康知識范圍進行健康教育并指導其自我護理,提高受檢者自我管理重視度,增加T2DM受檢者自我管理能力;精細化護理干預使受檢者充分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心,增加護患信任度,可提高T2DM受檢者隨訪配合率[14]。
綜上所述,循證下的精細化護理干預應用于T2DM受檢者中,可縮短體檢時間,提高受檢者護理體驗感、體檢配合度,并降低體檢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有利于增加隨訪配合率,并幫助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可作為體檢中心護理干預T2DM受檢者方案之一。